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康熙、乾隆《安岳县志》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保见
《中国地方志》
2015年第5期52-56,64,共5页
安岳县为连接川东、川西、重庆、成都的战略要地。康熙《安岳县志》为安岳县目前保存完整的最早方志,成于清初安岳县草创时期,资料图书匮乏,搜集不易,成书后历经四任县令始得刊刻,历经艰难,体例奇特,传世本甚少,且最大程度保存了明代所...
安岳县为连接川东、川西、重庆、成都的战略要地。康熙《安岳县志》为安岳县目前保存完整的最早方志,成于清初安岳县草创时期,资料图书匮乏,搜集不易,成书后历经四任县令始得刊刻,历经艰难,体例奇特,传世本甚少,且最大程度保存了明代所修《安岳县志》残本,具有资料原始性和珍稀性的特点。乾隆《安岳县志》接康熙志而修,具有体例完备、资料丰富、考订精审等特点,也较为稀见。两志在现存明清方志中较有代表性,今人论述多有不准确之处,需要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
县
《
安岳县志
》
《乐安两
县志
》
原文传递
初论安岳石刻研究的角度
2
作者
汪毅
《文史杂志》
1992年第5期39-39,共1页
安岳素有“秀之以石”有美誉,石刻佛像、石碑、石用具、石建筑构成了石系列,这个石文化现象愈来愈被外界所关注,并逐步成为四川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笔者认为,当前应当努力地从以下的角度对安岳石刻进行研究: 一、从历史的角度对安...
安岳素有“秀之以石”有美誉,石刻佛像、石碑、石用具、石建筑构成了石系列,这个石文化现象愈来愈被外界所关注,并逐步成为四川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笔者认为,当前应当努力地从以下的角度对安岳石刻进行研究: 一、从历史的角度对安岳石刻进行研究 安岳石刻说到底是安岳地域性的产物,尽管它的构成离不开其它因素。安岳石刻几乎贯穿于安岳历史始末,无疑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研究安岳石刻必须研究安岳历史,特别应当研究历史某阶段性与安岳石刻盛衰表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
石刻
石刻艺术
对外文化交流
建筑构成
积山
秀之
艺术风格
安岳县志
玄妙观
释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第三轮修志工作统筹运行的初步构想——以安岳县为例
3
作者
李青春
《巴蜀史志》
2023年第S01期167-170,共4页
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省、市、县每20年修一次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价值所在,因此,志书编纂工作者必须注重志书的质量问题。为提高志书质量,打造精品志书,如期完成第三轮志书的编纂出版,特就安岳县志书质量管...
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省、市、县每20年修一次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价值所在,因此,志书编纂工作者必须注重志书的质量问题。为提高志书质量,打造精品志书,如期完成第三轮志书的编纂出版,特就安岳县志书质量管控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志工作
志书质量
志书编纂
《地方志工作条例》
安岳县志
质量管控
编纂出版
精品志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志书所见安岳石刻略考
4
作者
汪毅
《中国地方志》
2018年第4期66-71,126,共7页
四川安岳石刻造像数量达数万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兼及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或佛道合龛造像;以唐宋时期的为主,具有上承北方石刻,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均为石刻造像),有"...
四川安岳石刻造像数量达数万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兼及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或佛道合龛造像;以唐宋时期的为主,具有上承北方石刻,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均为石刻造像),有"古、多、精、美""我国古代雕刻又一伟大宝库"等盛誉。地方志自古便有"一邑之志,载一邑之事""志信物也"等特点。从读志用志的角度,借助《安岳县志》及相关志书,对安岳石刻(寺观)进行略考,对厘清其历史状况,具有探索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甚至能为我国著名石窟(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书
寺观
安岳
石刻
安岳县志
原文传递
新发现的《班丹扎释偈挽碑》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董华锋
《藏学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7-24,179,共9页
2014年新发现的《班丹扎释偈挽碑》是研究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及无际禅师的新资料。学界对班丹扎释在明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藏传佛教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实际上,他对明代早中期汉传佛教的振兴及汉藏佛教交流所...
2014年新发现的《班丹扎释偈挽碑》是研究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及无际禅师的新资料。学界对班丹扎释在明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藏传佛教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实际上,他对明代早中期汉传佛教的振兴及汉藏佛教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结合此次新发现的碑刻及相关资料可知,班丹扎释在明代宣德、正统年间曾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支持沉寂的汉传佛教,有力地推动了汉藏佛教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丹扎释
安岳县志
汉传佛教
大智法王
原文传递
题名
康熙、乾隆《安岳县志》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保见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地方志》
2015年第5期52-56,64,共5页
文摘
安岳县为连接川东、川西、重庆、成都的战略要地。康熙《安岳县志》为安岳县目前保存完整的最早方志,成于清初安岳县草创时期,资料图书匮乏,搜集不易,成书后历经四任县令始得刊刻,历经艰难,体例奇特,传世本甚少,且最大程度保存了明代所修《安岳县志》残本,具有资料原始性和珍稀性的特点。乾隆《安岳县志》接康熙志而修,具有体例完备、资料丰富、考订精审等特点,也较为稀见。两志在现存明清方志中较有代表性,今人论述多有不准确之处,需要纠正。
关键词
安岳
县
《
安岳县志
》
《乐安两
县志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初论安岳石刻研究的角度
2
作者
汪毅
出处
《文史杂志》
1992年第5期39-39,共1页
文摘
安岳素有“秀之以石”有美誉,石刻佛像、石碑、石用具、石建筑构成了石系列,这个石文化现象愈来愈被外界所关注,并逐步成为四川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笔者认为,当前应当努力地从以下的角度对安岳石刻进行研究: 一、从历史的角度对安岳石刻进行研究 安岳石刻说到底是安岳地域性的产物,尽管它的构成离不开其它因素。安岳石刻几乎贯穿于安岳历史始末,无疑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研究安岳石刻必须研究安岳历史,特别应当研究历史某阶段性与安岳石刻盛衰表现的关系。
关键词
安岳
石刻
石刻艺术
对外文化交流
建筑构成
积山
秀之
艺术风格
安岳县志
玄妙观
释道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第三轮修志工作统筹运行的初步构想——以安岳县为例
3
作者
李青春
机构
安岳县地方志办公室
出处
《巴蜀史志》
2023年第S01期167-170,共4页
文摘
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省、市、县每20年修一次志书。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价值所在,因此,志书编纂工作者必须注重志书的质量问题。为提高志书质量,打造精品志书,如期完成第三轮志书的编纂出版,特就安岳县志书质量管控进行探究。
关键词
修志工作
志书质量
志书编纂
《地方志工作条例》
安岳县志
质量管控
编纂出版
精品志书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志书所见安岳石刻略考
4
作者
汪毅
机构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出处
《中国地方志》
2018年第4期66-71,126,共7页
文摘
四川安岳石刻造像数量达数万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兼及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或佛道合龛造像;以唐宋时期的为主,具有上承北方石刻,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地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均为石刻造像),有"古、多、精、美""我国古代雕刻又一伟大宝库"等盛誉。地方志自古便有"一邑之志,载一邑之事""志信物也"等特点。从读志用志的角度,借助《安岳县志》及相关志书,对安岳石刻(寺观)进行略考,对厘清其历史状况,具有探索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甚至能为我国著名石窟(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志书
寺观
安岳
石刻
安岳县志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发现的《班丹扎释偈挽碑》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董华锋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藏学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7-24,179,共9页
基金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唐宋石窟寺遗存的调查与综合研究”(13ZD&101)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巴蜀唐宋佛教铭刻材料的调查、整理与研究》(17CZJ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2014年新发现的《班丹扎释偈挽碑》是研究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及无际禅师的新资料。学界对班丹扎释在明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及藏传佛教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实际上,他对明代早中期汉传佛教的振兴及汉藏佛教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结合此次新发现的碑刻及相关资料可知,班丹扎释在明代宣德、正统年间曾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支持沉寂的汉传佛教,有力地推动了汉藏佛教交流。
关键词
班丹扎释
安岳县志
汉传佛教
大智法王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康熙、乾隆《安岳县志》述论
张保见
《中国地方志》
2015
1
原文传递
2
初论安岳石刻研究的角度
汪毅
《文史杂志》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第三轮修志工作统筹运行的初步构想——以安岳县为例
李青春
《巴蜀史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志书所见安岳石刻略考
汪毅
《中国地方志》
2018
0
原文传递
5
新发现的《班丹扎释偈挽碑》及相关问题研究
董华锋
《藏学学刊》
CSSCI
201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