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喷施对安徽沿江地区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
作者 江忠 周文 +2 位作者 杨松楠 陈远 方天宇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探索掌握安徽沿江地区华阳河农场农科所新引进不同叶面肥在小麦不同时期喷施的效果,进一步鉴定不同叶面肥对小麦生长及主要性状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变化规律,同时鉴定不同叶面肥在安徽沿江地区小麦生产上是否有利用价值,为安徽沿江... 为探索掌握安徽沿江地区华阳河农场农科所新引进不同叶面肥在小麦不同时期喷施的效果,进一步鉴定不同叶面肥对小麦生长及主要性状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变化规律,同时鉴定不同叶面肥在安徽沿江地区小麦生产上是否有利用价值,为安徽沿江地区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此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面肥“新美洲星”和“津平1号”在安徽沿江地区小麦上喷施效果明显,能增加小麦单穗粒数和千粒重,且增产幅度较大,适应安徽沿江地区小麦生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叶面肥 不同时期喷施 安徽沿江地区 小麦产量 构成因素影响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
作者 江忠 周文 +2 位作者 杨松楠 孙跃武 张莉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近年来,在安徽沿江地区旱茬、稻茬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面积逐年递增,产量逐年得到了稳步提升。为探索和掌握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笔者对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的油菜目标产量指标、栽培技术指标、生产技... 近年来,在安徽沿江地区旱茬、稻茬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面积逐年递增,产量逐年得到了稳步提升。为探索和掌握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笔者对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的油菜目标产量指标、栽培技术指标、生产技术集成、田间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和机械收获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本地区及其他地区提供复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沿江地区 油菜机械直播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技术 机械直播及机收技术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1515”防线实施后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银兰 陈实 +1 位作者 姚志强 王丽英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4,共8页
开展长江“1515”三道防线实施后的植被恢复效果研究,对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和2021年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转移矩阵法,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评价安徽沿江地区植被恢复成效。结果表... 开展长江“1515”三道防线实施后的植被恢复效果研究,对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和2021年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转移矩阵法,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评价安徽沿江地区植被恢复成效。结果表明,2021年较2015年植被覆盖度整体明显提高,高覆盖度由2015年的61%增加到2021年的88%;植被覆盖度等级主要由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转移面积分别为18.57%和6.31%,其中安庆和芜湖发生转移的面积最为突出;“1515”防线内,以植被中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和中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转移为主,转移面积占比由大到小的区域依次为安徽沿江1 km(27.2%、16.79%和8.06%)、5 km(24.02%、13.91%和6.01%)、15 km(22.78%、10.79%和4.35%),芜湖市在“1515”三道防线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植被覆盖度等级向好转移以耕地、林地、裸地为主,转移面积占比为耕地>林地>裸地,其中耕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而转移面积减少,林地和裸地随着防线距离的增加其转移面积也相应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和安徽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生态修复 “1515”防线 大保护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被引量:52
4
作者 杜建国 戴圣潜 +2 位作者 莫宣学 邓晋福 许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1-560,共10页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的中段。通过区内变质基底类型、时代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等综合研究,证明该区存在一元古宙基底缝合带,即“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是“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的中段。通过区内变质基底类型、时代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等综合研究,证明该区存在一元古宙基底缝合带,即“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是“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的“再活化”的表现。燕山期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岩浆作用有关的矿种组合表征它也是深达地幔的岩石圈尺度不连续,实质上岩石圈尺度不连续为区内的重要控岩、控矿构造,而燕山期挤压加厚环境中形成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Cu,Au组合、橄榄安粗岩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Fe,S组合是岩浆成矿受壳幔相互作用和幔源物质贡献等因素控制的直接反映。同时,文中还利用了Nd-Sr同位素示踪体系对区内中、新生代地幔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证了中-新生代岩石圈/软流圈发生了灾变事件,区内晚中生代属富集型地幔(EMⅡ),火成岩为富集型地幔(EMⅡ)与亏损地幔(DM)或下地壳(IC)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生代则成为亏损型地幔(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不连续 燕山期再活化 火成岩岩石组合 成岩成矿背景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 被引量:42
5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2 位作者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6-731,共6页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安徽沿江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显著提高了区域整体可达性,且促进了可达性的均衡化;区内联系可达性、区外联系可达性及总体可达性三者格局特征不同,路网构建所形成的影响也各有差别;东部及北部地区可达性变动幅度小于西南部地区;根据可达性系数的变化幅度及方向,可将节点归为相对可达性下降、相对可达性稳定及相对可达性上升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高速公路网络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可达性系数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和壳幔相互作用——来自火山-侵入杂岩和岩石包体的证据 被引量:50
6
作者 杜杨松 曹毅 +3 位作者 袁万明 楼亚儿 李顺庭 鲁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4-1302,共9页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碰撞后到造山后火山-侵入杂岩组合。碰撞后岩浆活动大致发生在125~145Ma,铜陵地区辉长岩包体和大量堆积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富碱岩浆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繁昌盆地中的中分村组和赤砂组火山岩以及南部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过铝质的长英质岩套;由中部铜陵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北外带侵入岩等构成的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系和由铜陵地区的中基性侵入岩、庐枞盆地龙门院组和砖桥组火山岩、宁芜盆地龙王山组和大王山组火山岩以及沿长江两岸呈 NE 方向分布的富碱岩浆岩构成的橄榄安粗岩系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准铝质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岩套。造山后岩浆作用大致发生在105~125Ma。宁芜地区辉长岩的侵入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宁芜和庐枞地区过碱性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由繁昌盆地蝌蚪山组火山岩和庐枞盆地双庙组火山岩以及宁芜盆地辉长岩侵入体组成的碱性岩系和由庐枞盆地浮山组火山岩和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组成的过碱性岩系属于造山后碱性-过碱性火成岩岩套。与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相对应,在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发生了两期壳幔相互作用。其中早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圈层的底侵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晚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下部圈层的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微弱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火山-侵入杂岩 中生代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原地和异地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杜杨松 曹毅 +2 位作者 张智宇 庞振山 李大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9-711,共13页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根据矽卡岩岩浆就位位置的不同可将岩浆矽卡岩分成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两类,相应地将岩浆矽卡岩矿床分成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两类。两类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在地质产状上,原地矽卡岩岩体常与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紧密伴生而分布在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上,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没有冷凝边和烘烤边,但常能见到因同化混染作用不彻底而留下的围岩残留体(多已变质成角岩或大理岩)。与此明显不同的是,异地矽卡岩岩体常分布在断裂带或地层虚脱带中,附近一般没有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其紧密伴生,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有冷凝边和烘烤边,有时能见到气孔构造以及石榴石或透辉石堆积岩,但见不到围岩残留体。同时,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均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但两者明显不同。原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侵入岩体经矽卡岩往碳酸盐围岩方向依次出现侵入岩、同化混染侵入岩、富铁矽卡岩、富钙矽卡岩、同化混染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反映同化混染作用逐渐减弱,而异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矽卡岩体中央往两边依次出现中粗粒矽卡岩和中细粒矽卡岩,反映随降温速度逐渐增加结晶速度逐渐降低。在矿物组成上,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包含钙铁榴石、钙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而异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几乎全是钙铁榴石,辉石全是钙铁辉石。在地球化学方面,相对于原地矽卡岩,异地矽卡岩明显富集W、F、Rb、Be、Fe,而亏损Al、Sr、Ba、Cu、Pb、Zn、Cr、Co、Ni等元素。在岩相学上,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大多具有自形等粒结构,其中大多能见到熔融包裹体,但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和辉石更为自形且常发育良好环带,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异地矽卡岩中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矿床类型上,原地矽卡岩可与铜矿床和铁矿床等各种矿床伴生,而异地矽卡岩一般只与铁矿床伴生。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是由矽卡岩岩浆分别在原地和异地发生冷却结晶作用形成的,而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是由原地矽卡岩岩浆和异地矽卡岩岩浆发生熔离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熔离出的矿浆和分异出的热液经过冷却结晶和交代蚀变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中生代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 被引量:53
8
作者 李宗尧 杨桂山 董雅文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基础保障。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目标首先是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水平方向的有机链接,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生态保障与环境支撑。...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基础保障。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目标首先是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水平方向的有机链接,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生态保障与环境支撑。以安徽省沿江地区为例,论文通过生态系统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析,确定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西部山区一带、长江干流和巢湖等地区;通过经济发展潜力分析,确定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市的市区及滨江地带是主要的经济优先开发地区。以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为指导,根据沿江地区的自然生态特征,构建了由3个生态源、7个生态廊道和众多的生态斑块、生态楔组成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 经济发展潜力 生态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再论安徽沿江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叶龙 李双应 +1 位作者 贾志海 王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6-433,共8页
安徽沿江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保存条件良好,其广泛发育的砾屑灰岩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对砾屑灰岩的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这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等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确定栖霞... 安徽沿江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保存条件良好,其广泛发育的砾屑灰岩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对砾屑灰岩的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这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等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确定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及沉积相意义重大。根据砾石的颜色、含量、产出形态、粒径和圆度等,本文将栖霞组砾屑灰岩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综合国际上对砾屑灰岩的成因认识及前人对本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研究,对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结果显示,砾屑灰岩应为斜坡沉积产物。另外,由于斜坡坡度的差异,分别发育不同的砾石形态、砾石与基质的组合及岩相特征。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斜坡相沉积可以进一步分为斜坡上部、斜坡中部和斜坡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屑灰岩 栖霞组 二叠系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宗尧 杨桂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6,共6页
粮食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变化不仅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50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近年的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揭示了安徽省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和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并对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 粮食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变化不仅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50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近年的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揭示了安徽省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和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并对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在定量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未来耕地数量和粮食生产安全保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沿江地区土地利用基本特征表现为以农用地为主,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比例大;土地的投入强度大。综合产出率高;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总量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下降、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②耕地总面积减少与GDP总量和人均GDP之间存在对数关系,二者间的弹性系数不断下降,现状已接近上海市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模式已开始向集约型转变;③利用拟合的关系式,估算2010年和2020年的耕地将在现状基础上分别减少3.09×10^4~3.91×10^4hm^2和5.07×10^4~6,78×10^4hm^2届时耕地总面积将会保持在149×10^4hm^2和146×10^4hm^2以上。2010年耕地数量可以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保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8%),至2020年.耕地数量将会略低于粮食安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耕地数量变化 驱动机制 粮食安全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先富 王诗晨 +2 位作者 路明浩 吴庆双 徐光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准确了解区域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利用安徽沿江地区1990年和2007年的气象、社会经济等数据,评价了其洪涝灾害风险,绘制了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图和风险等级图,分析了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990-2007年...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准确了解区域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利用安徽沿江地区1990年和2007年的气象、社会经济等数据,评价了其洪涝灾害风险,绘制了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图和风险等级图,分析了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990-2007年间研究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在时空分布格局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低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面积减小,而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的面积在增大;风险整体在增大,区域内部差异减小,但不同地区风险增减不一;风险景观形状指数减小,斑块形状趋于复杂,聚集度和分离度均增大,人为活动影响在逐步增强。该研究可为沿江地区制定规划及灾害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演变 空间格局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基于开发需求的安徽沿江地区生态经济分区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宗尧 杨桂山 董雅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7,共6页
从压力、状态和人类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结合经济开发需求的评价结果,以县(市、城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的方法,根据自上而下的专家定性评估,遵循空间邻近性原则,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7个生... 从压力、状态和人类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结合经济开发需求的评价结果,以县(市、城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的方法,根据自上而下的专家定性评估,遵循空间邻近性原则,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经济类型,即:合肥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巢滁湖泊湿地保护与平原生态农业区、马芜铜宣工业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宣南生态农业与水土保持区、安庆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保护区、池州森林保育与生态农业区以及皖西水源保护与森林保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分区 经济开发需求 层次聚类法 主成分分析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含铜岩体稀土、微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谢建成 杨晓勇 Insung Lee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8,共7页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岩浆成矿带中段,其中众多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密切相关。对安徽沿江地区(铜陵、安庆和庐纵)燕山期中酸性含铜岩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铜岩体稀土特征总体表现为右倾型,LREE富集,HREE亏损但表现为平...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岩浆成矿带中段,其中众多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密切相关。对安徽沿江地区(铜陵、安庆和庐纵)燕山期中酸性含铜岩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铜岩体稀土特征总体表现为右倾型,LREE富集,HREE亏损但表现为平缓的曲线,无明显的Eu异常,∑REE含量变化范围在85.84×10^-6~446.26×10^-6,(La/Yb)N值为7.87至63.8,具有高Th,Sr;低Cr,Ni;La/Nb(平均值为3.4),Nb/U(平均值为5.24)和Nb/Pb(平均值为1.47)等特征,结合同位素特征,为壳幔混熔的物源区。研究还表明,本区燕山期含铜岩体可能来自于底侵的慢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混染古老地壳物质同时结晶分异的产物。其中岩体中的铜能否参与成矿关键取决于是否发生热液蚀变交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岩体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燕山期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宗尧 杨桂山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侧重于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要素涉及较少,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已成为保证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以县(市、区)为评价基本单元,从生态环境压力、... 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侧重于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要素涉及较少,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已成为保证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以县(市、区)为评价基本单元,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需求和主动协调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区域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各单元的生态环境竞争力水平分为5个等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南部、西部山地和合肥市区,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和县-无为平原传统农业区和马鞍山、铜陵重工业区。生态环境竞争力不仅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质量有关,也与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水平、管理水平有关。最后对各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和提升优化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竞争力 评价体系 主成分分析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产业选择及其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玉红 曹有挥 曹卫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99-703,共5页
随着国家"T"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徽沿江开发日见升温.本文试图为安徽沿江开发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从而保证沿江开发的顺利进行.文中应用区位商法和增长率比较法定量分析了安徽沿江地区优势发展产业,通过两种方法... 随着国家"T"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徽沿江开发日见升温.本文试图为安徽沿江开发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从而保证沿江开发的顺利进行.文中应用区位商法和增长率比较法定量分析了安徽沿江地区优势发展产业,通过两种方法的交叉选择出安徽沿江的主要产业门类,认为冶金及其延伸产业、新型建材、汽车与船舶制造业、基础化工与精细化工和现代物流业应该是安徽沿江开发中着重发展的产业,并结合今后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选择 区位商 增长率比较法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晚三叠世沉积演化及其与印支早期金子运动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锦龙 储东如 +2 位作者 夏军 汪雅菲 王朝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12,共12页
安徽沿江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印支构造变形表现最为强烈。印支晚期南象运动已成为公认的事实,而早期金子运动存在与否及其地质界面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关键界面的考查、角砾岩特征及成因,以及岩相古地理的演... 安徽沿江地区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印支构造变形表现最为强烈。印支晚期南象运动已成为公认的事实,而早期金子运动存在与否及其地质界面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关键界面的考查、角砾岩特征及成因,以及岩相古地理的演化的分析,初步认为安徽沿江地区印支运动早期金子运动确实存在,其构造界面位于周冲村组与黄马青组之间,以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为表现形式,其构造样式以构造抬升为主,盆地边界以宽缓的褶皱变形为辅。该运动与南象运动(大规模的褶皱造山)共同控制了沿江地区构造格架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砾岩 岩相古地理 金子运动 中晚三叠世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棉田涝灾评估及应急管理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团结 苏香峰 齐苗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0,共2页
安徽沿江棉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现蕾到初花期正值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多连阴雨天气。近些年来,气候的变化导致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尤其是2010年7月中旬沿江棉区普遍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大面积棉田淹水,部分棉田绝收,不得不毁耕... 安徽沿江棉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现蕾到初花期正值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多连阴雨天气。近些年来,气候的变化导致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尤其是2010年7月中旬沿江棉区普遍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大面积棉田淹水,部分棉田绝收,不得不毁耕改种。根据我们多年应对棉田涝灾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棉田涝灾评估标准及应急管理技术措施,供棉花生产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沿江地区 评估标准 棉田 应急管理 涝灾 棉花主产区 管理技术措施 沿江棉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铜矿床的物质来源:Pb同位素组成的制约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江峰 喻钢 《安徽地质》 2003年第1期27-33,共7页
安徽沿江地区火成岩和沉积岩的Pb同位素组成显著不同.火成岩的206Pb/204Pb=17.51~18.85:207Pb/204Pb=15.24~15.69;208Pb/204Pb=37.28~38.84.沉积岩的206Pb/204Pb=18.35~20.37;207Pb/204Pb=15.47~17.26;208Pb/204Pb=38.38~41.65.... 安徽沿江地区火成岩和沉积岩的Pb同位素组成显著不同.火成岩的206Pb/204Pb=17.51~18.85:207Pb/204Pb=15.24~15.69;208Pb/204Pb=37.28~38.84.沉积岩的206Pb/204Pb=18.35~20.37;207Pb/204Pb=15.47~17.26;208Pb/204Pb=38.38~41.65.据此结果,对铜陵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安庆月山和贵池铜山3个地区的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典型夕卡岩矿床(如铜官山、金口岭、代家冲和月山等)的Pb(因而推论其它成矿金属)来源于相关火成岩,但有些矿床(如铜官山)边部的胶状黄铁矿和晚期矿脉则有沉积Pb贡献,而层状矿床(如马山、冬瓜山、新桥和铜山等)则明显有沉积Pb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铅同位素 安徽沿江地区 火成岩 沉积岩 成矿物质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黄龙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19
作者 赵大千 李双应 +4 位作者 王冰 嵇在飞 芦艳琳 孟祥金 吕庆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51-866,共16页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黄龙组白云岩广泛发育,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其次是角砾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徽沿江地区黄龙组白云岩中Fe、Mn、Sr、Na含量分别为:2 567×10^(-6)(1 600×10^(-6)~4 400×10^(-6)...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黄龙组白云岩广泛发育,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其次是角砾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徽沿江地区黄龙组白云岩中Fe、Mn、Sr、Na含量分别为:2 567×10^(-6)(1 600×10^(-6)~4 400×10^(-6))、353×10^(-6)(166×10^(-6)~742×10^(-6))、109.7×10^(-6)(69.0×10^(-6)~176.5×10^(-6))、288×10^(-6)(100×10^(-6)~700×10^(-6)),稀土元素总量为7.29×10^(-6)(2.56×10^(-6)~20.82×10^(-6)),∑LREE/∑HREE比值平均为3.07(1.16~10.17),经海水标准化后,显示LREE富集,HREE相对亏损,δCe平均为4.53(2.82~7.78),正异常显著,δEu平均为1.85(0.94~2.92),配分模式曲线显示白云岩化流体来自海水。白云岩中可见蒸发岩类或蒸发构造。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白云岩主要为准同生成因,部分为埋藏成岩成因,其中角砾白云岩为准同生成因,怀宁地区白云岩δEu平均为2.38(1.91~2.92),正异常显著,表明后期受到热液流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黄龙组 白云岩 地球化学 成因研究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基性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祥 邢凤鸣 《安徽地质》 1999年第2期81-89,共9页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基性岩稀土、微量元素模拟表明:该区中生代碱性玄武岩—辉长岩是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地幔岩经低度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并且经历了早期橄榄石、斜方辉石等铁镁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其地幔源区受到近期交代富集作用的影...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基性岩稀土、微量元素模拟表明:该区中生代碱性玄武岩—辉长岩是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地幔岩经低度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并且经历了早期橄榄石、斜方辉石等铁镁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其地幔源区受到近期交代富集作用的影响,具有富集LREE、K、P、Th、U等不相容元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成因模拟 中生代基性岩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