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素 李斌 《服饰导刊》 2020年第5期27-33,共7页
[研究意义]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化整理和研究较少,文章旨在对安徽省纺织类非遗项目进行系统化整理,分析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为其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章根据国家确认并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研究意义]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化整理和研究较少,文章旨在对安徽省纺织类非遗项目进行系统化整理,分析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为其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章根据国家确认并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的5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文献分析、数据整理、图文采集的方法,系统分析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区域分布及造成其现状的原因。[研究结果与结论]整理分析发现:①安徽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少,国家级纺织类非遗项目仅为1项,省级纺织类非遗项目为7项。②在地域分布上,分布分散,区域特征不明显;在原材料的选用上,大多以棉麻为主要原材料。究其原因,与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发展和地区非遗项目申报倾向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纺织 安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整理
下载PDF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义辨析——以安徽省文房四宝制作技艺为例
2
作者 王雅琴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53-62,共10页
安徽省是我国唯一一个生产全套文房四宝的省份。通过在文房四宝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宣城市和黄山市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就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而言,由官方认定的传承人主要有3类,分别是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具有开拓... 安徽省是我国唯一一个生产全套文房四宝的省份。通过在文房四宝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宣城市和黄山市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就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而言,由官方认定的传承人主要有3类,分别是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艺术家、掌握传统技艺的企业家,除了这些由官方认定的传承人之外,民间的一些技艺精湛者也承担着非遗传承的责任;就传承内容而言,传承的是包括制作工艺、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等在内的文化体系;就传承方式而言,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培养、集体传承是现阶段主要的传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 文房四宝制作技艺 传承人 传承内容 传承方式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
3
作者 刘艳华 田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传播学理论进行梳理,针对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翻译原则和策略。发现遵循文化交流互通原则采用增译法翻译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既能保留文化特色,又能照顾译语受众的接受...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传播学理论进行梳理,针对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翻译原则和策略。发现遵循文化交流互通原则采用增译法翻译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既能保留文化特色,又能照顾译语受众的接受能力;遵循译语受众原则对地方性和口语化的词汇采用意译法可增强译本的可接受性,采用改译法将流散型的汉语句子改译为句式严谨的英语句子,符合译语受众的期待。结果表明:传播学对指导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民间文学物质文化遗产 翻译
下载PDF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资源建设研究
4
作者 宋蓉 刘宁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数字影像记录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多途径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文章在系统介绍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安徽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探讨安徽非遗数字影像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多元建设... 数字影像记录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多途径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文章在系统介绍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安徽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探讨安徽非遗数字影像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多元建设主体职责、统一非遗项目分类标准、制定非遗数字影像资源核心元数据、加强非遗数字影像资源数据库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像 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建设 安徽
下载PDF
国家级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策略探究
5
作者 王平 满方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国家级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国家级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面临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文化环境变迁、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外来文化冲击严重等困境... 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国家级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国家级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面临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文化环境变迁、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外来文化冲击严重等困境。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资金支持机制;加强文化环境适应与融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加强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等发展策略,以期为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 传统体育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发展
下载PDF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探索——以陕西省为例
6
作者 蒋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9期113-115,共3页
陕西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民间体育运动及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承载了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蕴含着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些传统体育也面临着传承... 陕西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民间体育运动及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承载了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蕴含着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些传统体育也面临着传承断层、现代生活方式冲击,以及青少年参与度低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探索有效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对于保护、活化珍贵的体育文化遗产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也对于促进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陕西省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所取得的成绩,提出具体的建议,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体育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路径探索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洁 古力哪尔·麦买提 《商业经济》 2024年第7期155-157,176,共4页
在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趋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发展的关键文化资源,已经成长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的比重极大。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 在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趋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发展的关键文化资源,已经成长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的比重极大。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新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评价及保护与开发现状作为切入点,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多个角度对新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价,并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发音乐类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等促进新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文旅融合 传统音乐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评价 对策
下载PDF
艺术传播视域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子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在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从音乐类非遗数字化的传播现状、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基础教育“双减”政策下的传承机遇、音乐类非遗在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传承创新四个维度展开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在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从音乐类非遗数字化的传播现状、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基础教育“双减”政策下的传承机遇、音乐类非遗在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传承创新四个维度展开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中,正确把握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方向,重视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合理利用数字艺术创新传播手段十分必要。树立保护音乐类非遗“财产”的意识,不断关注艺术创新传播的接受、体验、互动与反馈,是不断调整创新传播策略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音乐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传播
下载PDF
安徽茶类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志国 熊晚珍 +1 位作者 王树婷 钟学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150-8151,8179,共3页
分析了安徽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建议:①深入研究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②挖掘与整理与茶类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③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 分析了安徽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建议:①深入研究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②挖掘与整理与茶类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③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同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④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茶类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 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
下载PDF
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 被引量:19
10
作者 安妮 陈雁 +1 位作者 毋岚萍 张凯茜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2,共7页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 资源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与纺织类非遗关联的各类资源开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简述了纺织类非遗资源整合的意义,接着从文化部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挑选出了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纺织类非遗的工艺过程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最终建立了由初级原料类、服用面辅料类、印染类、刺绣类和民族服饰类非遗作为五大资源系统的资源链;以纺织类非遗为纽带,以中国七大区域内的非遗组织为要素构建了区域文化圈,以纺织类非遗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传承人的网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 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整合 区域文化 传承人
下载PDF
海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海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承价值和创新价值,应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落脚点,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为纽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 海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承价值和创新价值,应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落脚点,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为纽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为抓手,提升产品创意设计含量;以新的传播形式为着力点,赋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省 创新保护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戳印花在纺织品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敏敏 《西部皮革》 2024年第5期85-87,共3页
文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戳印花的起源及其工艺的分析,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将模戳印花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纺织品设计融合创新,旨在呈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新式模戳印花纺织产品,以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戳印花的起源及其工艺的分析,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将模戳印花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纺织品设计融合创新,旨在呈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新式模戳印花纺织产品,以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为传统工艺注入新颖的元素和活力,使模戳印花能拓展更大的市场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模戳印花 纺织品设计
下载PDF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伟 甘萌雨 张永贺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9-71,共3页
安徽省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289项。研究表明,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方面都具有集聚阶梯性的分布规律,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是安徽地域范围内独特的地脉条件和文脉条件所... 安徽省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289项。研究表明,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方面都具有集聚阶梯性的分布规律,这种分布特征的形成是安徽地域范围内独特的地脉条件和文脉条件所决定的,为安徽省开发以非物质文化活化为灵魂的品牌旅游业提供了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型结构 空间分布 形成机制 安徽
下载PDF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辰宇 《炎黄地理》 2024年第6期101-103,共3页
虞山琴派作为古琴艺术中“古音正宗”,四百年来影响深远。常熟市政府对虞山琴派“五位一体”“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保护传承体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虞山琴派的传承群体在保护传承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在保护传承... 虞山琴派作为古琴艺术中“古音正宗”,四百年来影响深远。常熟市政府对虞山琴派“五位一体”“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保护传承体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虞山琴派的传承群体在保护传承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逐渐交融、趋于统一的琴派风格,文旅融合的尺度把握,在新媒体时代宣传方式如何优化拓展,也是虞山琴派古琴艺术繁荣发展背后需要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山琴派 古琴艺术 音乐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文旅融合 新媒体时代 尺度把握 传承体系
下载PDF
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研究——以商洛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玉洁 李姣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2期166-16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技艺瑰宝。现基于商洛地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探究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手工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技艺瑰宝。现基于商洛地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探究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双重传承困境,结合实例提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群体相结合的传承策略,实现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年群体中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策略 手工艺 传承路径 青年群体 大学生群体 商洛地区
下载PDF
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活态保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明 刘一萍 刘欣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活态保护,按照纺织产业链的顺序,梳理并对重庆市的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活态保护,按照纺织产业链的顺序,梳理并对重庆市的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三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基于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重庆市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以期通过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发掘整理、研究、利用和活态保护,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 产业链 现状
下载PDF
非遗保护政策对纺织手工艺的传承发展研究——评《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华 舒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6-I0007,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和地区纺织行业逐渐兴起,我国对纺织工业的发展也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当前,我国正由全球纺织制造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纺织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必须引领、产品质量必须优先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和地区纺织行业逐渐兴起,我国对纺织工业的发展也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当前,我国正由全球纺织制造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纺织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必须引领、产品质量必须优先的关键时期。由赵宏、曹明福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5年9月出版的《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涵盖了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内容,是我国首本关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教材,是系统研究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荒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纺织出版社 纺织行业 技术创新 产品质量 纺织物质文化遗产 拓荒之作 一带一路 手工艺
下载PDF
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属性探析
18
作者 张聪 吴伟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1,共6页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本、历史、文化、文化资本、实践、物质等多重属性。其中,人本属性体现在基于中国人身体经验的发明创造、“天人合一”思想、民族性、符号性等方面;历史属性涵盖中国历史为其提供基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本、历史、文化、文化资本、实践、物质等多重属性。其中,人本属性体现在基于中国人身体经验的发明创造、“天人合一”思想、民族性、符号性等方面;历史属性涵盖中国历史为其提供基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传承、技艺采借融合发展等方面;文化属性在区域性、礼仪性、民俗性等方面有所体现;文化资本属性反映在核心传承人作用以及以商品形式存在;实践属性是推动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和提升其价值的途径;物质属性表现为不能脱离物质,且物质为其发展提供基础。理解这些属性对饮食类非遗的系统性传承与保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物质文化遗产 遗属性 饮食文化
下载PDF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纺织高等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一萍 卢明 吴大洋 《蚕学通讯》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正面临衰退和变异。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学科背景、完善的实验研究条件、大量专业人才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挖掘、整理优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正面临衰退和变异。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学科背景、完善的实验研究条件、大量专业人才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挖掘、整理优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纺织高等教育的载体与平台,为其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物质文化遗产 高等教育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幼儿美学化育: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20
作者 江文杰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培养幼儿对美感、美德、美意等美学的认知和认同,对幼儿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活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创造和评价美,...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培养幼儿对美感、美德、美意等美学的认知和认同,对幼儿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活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创造和评价美,可以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积极、多元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然而,当前幼儿园传统音乐教育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却存在沟壑。幼儿园以“对传统音乐艺术形式的尊重和继承”以及“对幼儿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关注与满足”为出发点,通过欣赏、实践、对比、唱读等方式开展幼儿美学的化育,是实现传统音乐与幼儿生命成长有机融合的一种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美学 传统音乐物质文化遗产 幼儿园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