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牙周病合并安氏Ⅰ类错颌畸形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管丽丽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5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Ⅰ类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响水县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96例牙周炎合并安氏Ⅰ类错颌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 目的:比较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Ⅰ类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响水县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96例牙周炎合并安氏Ⅰ类错颌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研究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正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I、PLI、GI、PD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SBI、PLI、GI、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安氏Ⅰ类错颌畸形患者,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显著优于固定矫治器,其能提高患者正畸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牙周状况,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正畸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牙周病 安氏ⅰ类错颌畸形 正畸治疗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矫治效果研究
2
作者 张天明 吴小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3期1914-1916,共3页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9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功能性矫治器矫治,观察组接受MRC...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9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功能性矫治器矫治,观察组接受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两组均连续矫治12个月。对比两组矫治效果、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情况、头影测量结果、前牙覆盖和前牙覆情况。结果观察组佩戴舒适性、佩戴顺利、佩戴依从性评分及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观察组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及交角(U1-NA)低于对照组,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下颌平面角(FH-MP)高于对照组(P<0.05),前牙覆盖和前牙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效果好,可纠正患儿口腔不良习惯,降低前牙覆盖、前牙覆水平,改善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患儿及家长接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畸形 替牙期 MRC肌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患儿口腔习惯的影响
3
作者 马会娟 张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麦鸥肌功能研究中心(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患儿口腔习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82例处于混合牙列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 目的研究麦鸥肌功能研究中心(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患儿口腔习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82例处于混合牙列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38),其中观察组使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性矫正器矫正治疗。两组矫正疗程均在10~15个月期间。评价两组患儿不良口腔习惯改善情况,对比矫正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变化。结果观察组不良口腔习惯改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以及其交角(U1-NA)距离、U1-NA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小于对照组,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可有效减小患儿上颌前突,显著帮助患儿纠正不良口腔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畸形 MRC肌功能矫治器 口腔习惯 效果评价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善麟 杨番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9期1836-1840,共5页
目的探讨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上海沪东医院收治的80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儿采用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 目的探讨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上海沪东医院收治的80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儿采用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行错颌畸形矫治,设为研究组;35例患儿采用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进行错颌畸形矫治,设为对照组。两组矫治疗程均为9~15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矫治结束后的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情况、矫治效果主观评价情况,以及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口腔矫治不良习惯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67%(39/45)比68.57%(24/35)](P<0.05)。研究组佩戴顺利、佩戴舒适性、佩戴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28)分比(3.56±0.24)分、(3.85±0.27)分比(3.12±0.28)分、(3.54±0.23)分比(3.22±0.21)分](P<0.01)。研究组治疗后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下颌平面角(FH-M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及交角(U1-NA)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相比,MRC肌功能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矫治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纠正患儿口腔不良习惯,患儿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畸形 MRC肌功能矫治器 早期矫治
下载PDF
微种植支抗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病例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娜娜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240-241,共2页
目的:讨论微种植支抗钉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病例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80例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病例治疗效果分析,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病例80例中均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牙齿,试验组40例,采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 目的:讨论微种植支抗钉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病例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80例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病例治疗效果分析,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病例80例中均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牙齿,试验组40例,采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间放置微种植支抗钉进行拔牙后的间隙关闭。对照组40例,采用双侧佩戴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比较分析其作用效果。结果(试验组)采用上颌双侧微种植支抗钉关闭间隙的病例38例,上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2mm,对上前牙的压入疗效明显,对于露龈笑、牙槽骨高度失调改善明显,上颌第一磨牙未出现前移,(或控制在1mm以内)完成最大甚至绝对支抗的控制,均在6个月以内关闭拔牙间隙。另外2例患者因种植支抗钉周围炎,种植支抗钉脱落而失败。(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有25例患者在6个月成功关闭拔牙间隙,在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4.5mm.,同时上颌第一前磨牙前移2mm,对上前牙压入收效甚微。对于患者露龈笑,牙槽骨高度不调改善不明显。另外15例患者因依从性较差,不能按时佩戴口外弓装置而出现上颌第一磨牙旋转,支抗丧失。不能很好的利用拔牙间隙内收上前牙,前牙切缘内收均少于4mm.而且间隙关闭均超出六个月。统计学值<0.05。结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矫治过程中[1],微种植支抗钉的应用明显优于口外弓的使用,做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前者能更好的控制上颌磨牙,做到尽可能多的内收和压入前牙,矫治疗效满意,疗程短,微型化,操作简单灵活,并有经济性安全性兼容的优点。不依赖患者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钉 安氏畸形 口外弓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安氏错颌畸形正畸治疗牙根吸收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旭东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牙根吸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该院2013年2月至20 16年1 0月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7 2例,分别接受锥形束C T检查及曲面体层片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予正畸治疗,并再次实施锥形束CT检查。以X线头...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牙根吸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该院2013年2月至20 16年1 0月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7 2例,分别接受锥形束C T检查及曲面体层片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予正畸治疗,并再次实施锥形束CT检查。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在不同程度牙根吸收中的诊断准确率,治疗前后锥形束CT测量牙根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锥形束CT检查准确率87.5%(63/72),远高于曲面体层片检查的56.9%(41/72)。治疗后72例的右下侧切与中切牙、左下的侧切与中切牙、左上的侧切与中切牙、右上的侧切与中切牙的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和牙根体积变化,经锥形束CT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安氏-Ⅲ畸形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下载PDF
锥形束CT对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罗成 杨馥榕 雷延颖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错颌畸形患者,分别接受锥形束CT检查及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检查,检查结束后给予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并再次实施锥形束C...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错颌畸形患者,分别接受锥形束CT检查及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检查,检查结束后给予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并再次实施锥形束CT检查。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作“金标准”,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程度牙根吸收中的诊断结果、治疗前后牙根体积锥形束CT测量结果变化情况及错颌畸形正畸治疗前后锥形束CT表现。结果经X线头影测量得知,本组72例患者中,正畸治疗后无牙根吸收19例,轻度牙根吸收21例,中度牙根吸收18例,重度牙根吸收14例;锥形束CT检查对牙根吸收与X线头影测量的总符合率为87.50%(63/72),较曲面体层片检查[56.94%(41/7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锥形体CT检查示,治疗后72例患者右下侧切牙、右下中切牙、左下侧切牙、左下中切牙、左上侧切牙、左上中切牙、右上侧切牙、右上中切牙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牙根吸收,经锥形束CT检查可有效检出并辨别牙根吸收程度及牙根体积变化情况,可为临床制定进一步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锥形束 安氏~Ⅲ畸形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