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对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尹志刚 郭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颌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获取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患者牙性、骨性及软组织等相应指标,并收集35例同期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正常[牙合]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患者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整体治疗结束后,UI-NA、UI-LI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LI-NB角度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UI-NA距离较正畸治疗前缩短、LI-NB距离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A、LI-MP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B、ANB、MP-SN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面凸角、鼻唇角较正畸治疗前增大(P<0.05),颏唇角、软组织面角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Sn、UL’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LL’、Pg’、Si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缩短(均P<0.05)。正颌术后1个月与整体治疗结束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治疗结束后,OHRQOL评分较正畸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正畸治疗后及正颌术后1个月(均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具有较好的正畸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侧貌软硬组织,且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牙合]畸形 正畸-联合治疗 正畸效果 侧貌软硬组织 面型改善
下载PDF
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协调性的锥形束CT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付蓉 曹灵 李琥 《口腔生物医学》 202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患者60例(年龄18~30岁),其中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各30例,收集CBCT扫描数据并进行三维成像,测量上...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正畸患者60例(年龄18~30岁),其中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各30例,收集CBCT扫描数据并进行三维成像,测量上下颌尖牙区、前磨牙区和磨牙区牙弓宽度及相对应的基骨弓宽度,计算同一牙段牙弓宽度与基骨弓宽度之间的差值,比较安氏Ⅲ类与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差值的差异。结果:上颌牙弓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是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及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均为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下颌第一前磨牙间牙弓宽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为安氏Ⅲ类小于Ⅰ类(P<0.05),上颌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所有牙位基骨弓宽度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上颌除尖牙部位以外,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均为安氏Ⅲ类大于Ⅰ类(P<0.05);下颌除第一磨牙部位以外,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差值为安氏Ⅲ类均小于安氏Ⅰ类(P<0.05)。结论:通过对安氏Ⅲ类与Ⅰ类错牙合畸形的牙弓与基骨弓宽度差异的对比结果分析,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过程中,上颌需增加后牙区基骨宽度来改善其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协调性,下颌需增加后牙区的牙弓宽度来改善其牙弓与基骨弓宽度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畸形 安氏 安氏 牙弓宽度 基骨弓宽度 锥形束CT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矫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明 吴小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3期1914-1916,共3页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9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功能性矫治器矫治,观察组接受MRC...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9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功能性矫治器矫治,观察组接受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两组均连续矫治12个月。对比两组矫治效果、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情况、头影测量结果、前牙覆盖和前牙覆情况。结果观察组佩戴舒适性、佩戴顺利、佩戴依从性评分及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观察组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及交角(U1-NA)低于对照组,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下颌平面角(FH-MP)高于对照组(P<0.05),前牙覆盖和前牙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效果好,可纠正患儿口腔不良习惯,降低前牙覆盖、前牙覆水平,改善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患儿及家长接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畸形 替牙期 MRC肌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患儿口腔习惯的影响
4
作者 马会娟 张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麦鸥肌功能研究中心(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患儿口腔习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82例处于混合牙列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 目的研究麦鸥肌功能研究中心(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患儿口腔习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82例处于混合牙列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38),其中观察组使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性矫正器矫正治疗。两组矫正疗程均在10~15个月期间。评价两组患儿不良口腔习惯改善情况,对比矫正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变化。结果观察组不良口腔习惯改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以及其交角(U1-NA)距离、U1-NA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小于对照组,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可有效减小患儿上颌前突,显著帮助患儿纠正不良口腔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畸形 MRC肌功能矫治器 口腔习惯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牙周病合并安氏Ⅰ类错颌畸形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管丽丽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5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Ⅰ类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响水县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96例牙周炎合并安氏Ⅰ类错颌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 目的:比较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Ⅰ类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响水县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96例牙周炎合并安氏Ⅰ类错颌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研究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正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I、PLI、GI、PD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SBI、PLI、GI、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安氏Ⅰ类错颌畸形患者,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显著优于固定矫治器,其能提高患者正畸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牙周状况,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正畸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牙周病 安氏畸形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软组织角度改变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娜 张文娟 +1 位作者 史洪涛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颌面部13个软组织标志点,测量所形成的角度,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q检验(Newman-Keuls法)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1)术后3个月与矫治前相比,除上下唇角(A’UL-B’LL)外,其余15项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a与手术后3个月相比,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Z角和UL均有显著差异(P<0.05)。(3)术后3a与术后3个月比较,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和全面凸角(Ns-Prn-Pos)、Z角、UL均有显著差异(P<0.05)。(4)术后3a与术后1a比较,面型角(G-Sn-Pos)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3a内与软组织颏前点(Pos)相关的测量角度均有较大的复发趋势,但总体上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畸形 安氏[牙合] 正畸-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手术优先”模式与正颌-正畸联合手术模式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 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奎 李晓莉 +1 位作者 雷科 王伦昌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56-3159,共4页
目的比较"手术优先"模式与正颌-正畸联合手术模式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30例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正颌-正畸联合组(16... 目的比较"手术优先"模式与正颌-正畸联合手术模式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30例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正颌-正畸联合组(16例)和手术优先组(14例)。正颌-正畸联合组采用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手术优先组采用"手术优先"模式治疗,记录两组术后正畸时间、总疗程时间,治疗前和矫正结束后测定骨性硬组织[上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SNA)、下颌骨相对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SNB)、上下颌骨之间的前后位置的关系(ANB)、面部的上颌部相对整个侧面的关系(NA-PA)]、牙性变化[上中切牙长轴与NA联系的距离(U1-NA)、上下中切牙牙长轴的交角(U1-LI)、上中切牙的唇倾程度(U1-SN)、下中切牙的唇倾程度(L1-MP)]、软组织变化[上唇突点至Ricketts审美平面的距离(UL-E)、下唇突点至Ricketts审美平面的距离(LL-E)],比较/a/、/i/、/u/3个元音字母前3个共振峰频率值(F1、F2、F3)。结果手术优先组术后正畸时间长于正颌-正畸联合组,但总疗程时间短于正颌-正畸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NB、NA-PA、U1-NA、U1-LI、U1-SN均减小,ANB、L1-MP、UL-E、LL-E均增大,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先组治疗后SNB、NA-PA大于正颌-正畸联合组,ANB、L1-MP低于正颌-正畸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元音F2、F3共振峰频率下降,/u/元音F2共振峰频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优先"治疗模式、正颌-正畸联合手术均能改善软组织侧貌、发音不清,但前者可缩短治疗疗程,后者在改善骨性不协调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骨性畸形 手术优先 -正畸 语音不清
下载PDF
正畸微型种植体对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MMP-2 MMP-9及Bcl-2/Bax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袁瑛 王伦昌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053-2056,共4页
目的:分析正畸微型种植体对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比值Bcl-2/Ba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10例医院收治安氏Ⅱ类错... 目的:分析正畸微型种植体对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比值Bcl-2/Ba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10例医院收治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正畸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取微型种植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P-2、MMP-9及Bcl-2/Bax水平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MMP-2、MMP-9不同组间、不同时点间的差异及分组与时点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对照组治疗前后MMP-2、MMP-9值升高较观察组显著(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Bcl-2/Bax值不同组间、不同时点间的差异及分组与时点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对照组治疗前后Bcl-2/Bax值降低较观察组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45%和18.18%,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在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中所引起的炎症因子水平要低于传统正畸治疗方案,有助于减小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造成的损伤,且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微型种植体 安氏畸形 基质金属蛋白酶2 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相关X蛋白
下载PDF
MBT技术矫治恒牙列期安氏Ⅲ类错颌畸形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贾莹 张磊 +1 位作者 王永 刘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畸形 安氏 恒牙列 MBT技术 临床分析 矫治 NBT
下载PDF
Frankel Ⅲ型功能矫正器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辉 彭文玲 安英杰 《当代医学》 2016年第6期89-90,共2页
目的研究FrankelⅢ型功能矫正器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70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5例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使用FrankelⅢ型功能矫正器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 目的研究FrankelⅢ型功能矫正器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70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5例畸形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使用FrankelⅢ型功能矫正器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治愈22例,治疗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治愈15例、治疗有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采用FrankelⅢ型功能矫正器进行治疗,对提高治疗有效率方面影响显著,对患者帮助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畸形 Frankel TWIN-BLOCK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的特征变化及侧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迪 周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1项能够反映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形态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前硬组织参数中除MP-SN(°)、ANS-Me/N-Me(%)、L1-NB(mm)以及Y轴角(°)外,余下17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部分硬组织参数及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大部分硬组织参数与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存在相关性,尤其软组织面角FH-N`Pg`(°)与面角NP-FH(°)、Y轴角(°)及SNA(°)相关系数达到0.914、-0.883和-0.742,可见两者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影响其软组织侧貌最为主要的因素为骨性因素,其他因素为牙性因素和软组织厚度因素。该类患者侧貌特点主要体现为面下三分之一部分在矢状向发育过度畸形,常伴有颏部后缩,而垂直向一般无明显异常。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使侧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畸形 正畸-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分析 侧貌特征 相关
下载PDF
安氏Ⅲ类Ⅰ分类错颌患者亲子间颅面特征相似性的群体相关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涛 孙喜刚 +1 位作者 李毅 郭秀芹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29-530,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安氏Ⅲ类Ⅰ分类先证者与其亲代间的相似性,找出亲子间的相关规律,并以此初步认识错颌畸形的遗传特征。方法:对61名安氏Ⅲ类"分类错颌先证者及其父母头影测量指标分别进行亲子间多元相关分析。结果:安氏Ⅲ类"分... 目的:通过分析安氏Ⅲ类Ⅰ分类先证者与其亲代间的相似性,找出亲子间的相关规律,并以此初步认识错颌畸形的遗传特征。方法:对61名安氏Ⅲ类"分类错颌先证者及其父母头影测量指标分别进行亲子间多元相关分析。结果:安氏Ⅲ类"分类错颌亲子间骨骼部有相关关系的测量较牙颌部为多,相关系数也大;先证者的性别对其与亲代相关关系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亲代与子代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随研究部位不同而变化:骨骼、软组织,母亲与子代相关性强;牙颌部,父亲与子代相关性强。不同年龄的子代相关关系稍有不同。结论:安氏Ⅲ类"分类错颌患者亲子间有明显相似,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很可能遗传因素对骨骼部影响较大,而环境因素主要影响牙颌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 颅面结构 遗传特征
下载PDF
自锁托槽联合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姜佳杏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4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中使用自锁托槽联合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间收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共50例,对其使用自锁托槽联合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6... 目的研究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中使用自锁托槽联合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间收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共50例,对其使用自锁托槽联合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6~12个月以及12~14个月,分析治疗后患者下颌后缩情况以及牙齿覆合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时间均值为(19.1±1.5)个月,治疗后其下颌基本恢复正常,牙齿覆合、排列以及磨牙关系有显著改善。结论对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采用自锁托槽联合Twinblock功能矫治器予以治疗能够改善其下颌后缩情况,提高患者牙齿咬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功能矫治器 安氏 畸形 效果
下载PDF
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窦尉尉 岳从雷 +5 位作者 张家坤 张广德 沙耀利 刘娟 靳霞 杜衍晓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8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8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实验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关闭间隙时间、排齐时间,上颌第一磨牙、上颌中切牙矢状方向牙移动距离。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测量上中切牙边缘终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U1I-HP)、上中切牙根尖至冠状面的距离(U1I-CP)、上牙槽缘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d-CP)、上牙槽座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A-HP)、唇上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Ls-CP)和鼻下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n-CP),计算相关变化量,比较治疗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排齐时间、A-HP变化量、Sn-CP变化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及上颌中切牙向远中移动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闭间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U1I-HP、U1I-CP、Sd-CP、Ls-CP变化量比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缩短关闭间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对牙矢状方向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快速扩弓 正畸- 骨性[牙合]畸形
下载PDF
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螺旋扩弓器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周焕 南小思 张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5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应用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49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直丝弓矫治,研究组25例采取螺旋扩弓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应用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49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直丝弓矫治,研究组25例采取螺旋扩弓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疗程、面型改善率、随访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面型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头影测量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螺旋扩弓器应用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效果明显,面型、头影测量指标改善更佳,而且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扩弓器 安氏畸形 效果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善麟 杨番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9期1836-1840,共5页
目的探讨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上海沪东医院收治的80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儿采用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 目的探讨MRC肌功能矫治器干预治疗儿童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上海沪东医院收治的80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儿采用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进行错颌畸形矫治,设为研究组;35例患儿采用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进行错颌畸形矫治,设为对照组。两组矫治疗程均为9~15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矫治结束后的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情况、矫治效果主观评价情况,以及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口腔矫治不良习惯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67%(39/45)比68.57%(24/35)](P<0.05)。研究组佩戴顺利、佩戴舒适性、佩戴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28)分比(3.56±0.24)分、(3.85±0.27)分比(3.12±0.28)分、(3.54±0.23)分比(3.22±0.21)分](P<0.01)。研究组治疗后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下颌平面角(FH-M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及交角(U1-NA)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相比,MRC肌功能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矫治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纠正患儿口腔不良习惯,患儿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畸形 MRC肌功能矫治器 早期矫治
下载PDF
前方牵引和FR-Ⅲ型功能调节器在恒牙初期非骨性安氏Ⅲ类错畸形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晓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前方牵引和FR-Ⅲ型功能调节器在恒牙初期非骨性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恒牙初期非骨性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将50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分为A组... 目的对比分析前方牵引和FR-Ⅲ型功能调节器在恒牙初期非骨性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恒牙初期非骨性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将50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前方牵引治疗,B组患者采取FR-Ⅲ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情况的改善等。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错颌畸形均得到了有效的纠正,于前牙覆盖改善上,A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于磨牙关系的改善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恒牙初期非骨性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采取牵引治疗和FR-Ⅲ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自身病情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固定矫正器 安氏畸形 治疗
下载PDF
螺旋扩弓器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文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应用螺旋扩弓器进行矫正治疗,同时对治疗前、后得到的头影测量数据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扩弓器可以促使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应用螺旋扩弓器进行矫正治疗,同时对治疗前、后得到的头影测量数据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扩弓器可以促使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型得到改善。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螺旋扩弓器通过扩大腭中缝应用于安氏Ⅲ类错颌畸形的矫治是可行的,效果明显,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扩弓器 安氏畸形 骨性畸形
下载PDF
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祉娇 王明锋 汤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0期83-84,共2页
目的探究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施行直丝弓矫正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究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在安氏Ⅲ类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施行直丝弓矫正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前颅底-上齿槽座角(SNA)(78.76±4.35)°,治疗后(81.94±3.87)°;治疗前颅底-下齿槽座角(SNB)(77.73±4.12)°,治疗后(76.24±3.97)°;治疗前上下齿槽座角(ANB)(2.56±1.74)°,治疗后(5.03±1.39)°;治疗前下颌平面角(MP-SN)(32.28±4.68)°,治疗后(35.77±4.85)°;治疗前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T-MP)(91.12±6.84)°,治疗后(90.35±6.45)°;治疗前覆盖(-2.45±1.32)mm,治疗后(3.76±1.26)mm;治疗前上颌骨位置(71.23±3.45)mm,治疗后(74.34±3.29)mm;治疗前下颌骨位置(80.26±4.16)mm,治疗后(88.34±7.25)mm。参考组治疗前SNA(78.58±4.37)°,治疗后(80.48±3.46)°;治疗前SNB(77.68±4.15)°,治疗后(77.11±3.95)°;治疗前ANB(2.53±1.68)°,治疗后(4.01±1.15)°;治疗前MP-SN(32.36±4.56)°,治疗后(33.74±4.26)°;治疗前T-MP(91.28±6.37)°,治疗后(91.67±6.49)°;治疗前覆盖(-2.51±1.29)mm,治疗后(2.11±1.38)mm;治疗前上颌骨位置(71.24±3.36)mm,治疗后(73.11±3.27)mm;治疗前下颌骨位置(80.42±4.19)mm,治疗后(84.64±2.04)mm;治疗后,两组患者头影测量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螺旋扩弓器扩大腭中缝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畸形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面型和头影测量相关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扩弓器 扩大腭中缝 安氏畸形 直丝弓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旭霞 张君 +2 位作者 张文娟 李娜 史洪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反映颌面部硬组织变化的16项角度指标,比较矫治前和正颌手术后不同时期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T1与T0的比较:除N-S-Ar、N-S-Ba、N-S-Go、NBa-PtGn以及Y轴角的变化很小,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11项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与T1的比较:SNPo、U1-SN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T3与T1的比较:仅U1-SN变化明显(P<0.05)。4)T3与T2的比较:所有测量项目的变化均很轻微,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硬组织测量角度在术后3个月到术后1年期间即术后正畸治疗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并未对手术效果产生根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畸形 骨性 正畸-治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