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重建分析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形态的改变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玉娟 王超 +1 位作者 陈杨 秦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分析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的形态特征。方法对60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及高峰期后的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使用CBCT采集颅面Di...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分析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的形态特征。方法对60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及高峰期后的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使用CBCT采集颅面Dicom数据,使用Mimics 15.0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建立三维坐标系。选择描述下颌骨、髁突及关节窝的11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中性侧与远中侧的下颌骨、髁突及关节窝形态无明显差异;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患者治疗前中性侧的下颌支长度、髁突全高及关节窝前部宽度明显大于远中侧(P<0.05),而治疗后只有中性侧的关节窝前部宽度大于远中侧(P=0.023)。结论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畸形是有功能性下颌偏斜向骨性偏斜发展,而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对其进行治疗,有利于减少后期的骨性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亚类 下颌骨偏斜 三维测量 锥形束CT 正畸治疗
下载PDF
单侧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锋 李俊芳 +1 位作者 林和平 王瑧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9期590-595,共6页
目的分析单侧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亚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患侧单侧戴用Forsus矫治器。同时选择27例未治疗的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 目的分析单侧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亚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后,患侧单侧戴用Forsus矫治器。同时选择27例未治疗的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和分析牙齿、骨骼和软组织的各项指标。结果 Forsus矫治器可矫正安氏Ⅱ类亚类错畸形,在矢状方向上后移单侧上颌磨牙并前移单侧下牙列,在水平方向上纠正中线不齐,牙齿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Forsus矫治器可产生显著的牙齿和软组织改变,能有效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安氏ⅱ类亚类错 头影测量分析 错畸形
下载PDF
安氏Ⅱ类亚类成人牙颌不对称性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兰 董福生 +4 位作者 于美清 卢海燕 胡骁颖 王帅 马文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695,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研究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的牙颌不对称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和30例正常上下牙列和下颌骨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常伴有中线的偏斜,且...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研究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的牙颌不对称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和30例正常上下牙列和下颌骨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常伴有中线的偏斜,且多发生在下颌;其Ⅱ类关系的形成主要与Ⅱ类亚类关系侧下颌磨牙位置偏远中有关。结论:安氏Ⅱ类亚类错成人患者主要存在的是牙性的不对称,其次也有少量骨性的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不对称性 锥形束 CT(CBCT)
下载PDF
单侧尖牙固定小斜导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留振 张静 李鹏举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辅助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的方法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选取4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直丝弓固定矫治排齐整平后,配合上颌尖牙固定小斜导调整磨牙关系;对照组固定矫治配合Ⅱ类... 目的介绍一种辅助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的方法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选取4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直丝弓固定矫治排齐整平后,配合上颌尖牙固定小斜导调整磨牙关系;对照组固定矫治配合Ⅱ类牵引调整磨牙关系。在调整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制取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对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尖牙固定小斜导组远中关系量(mm)、MP-SN(°)、覆(牙合)(mm)等差值(绝对值)均大于Ⅱ类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尖牙固定小斜导组的治疗时间(3.6±1.4个月)明显短于Ⅱ类牵引组(5.8±2.3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尖牙固定小斜导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辅助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固定小斜导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下载PDF
安氏Ⅱ类亚类错畸形的病因及其矫治 被引量:5
5
作者 任静 白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安氏Ⅱ类亚类错畸形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畸形,是在临床治疗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错类型之一。临床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协调以使双侧达到良好磨牙关系。正畸医师应根据患者年龄、错的严重程度、合并的错类型、患者配合程... 安氏Ⅱ类亚类错畸形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畸形,是在临床治疗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错类型之一。临床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协调以使双侧达到良好磨牙关系。正畸医师应根据患者年龄、错的严重程度、合并的错类型、患者配合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对安氏Ⅱ类亚类错畸形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亚类错噁畸形 中线不齐 不对称拔牙
下载PDF
青少年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髁突位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元凤 宋丽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的锥形束CT(CBCT)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来苏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的锥形束CT(CBCT)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来苏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实验组,青少年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关节长轴、关节短轴、髁突外嵴最突点到矢状中线距离、髁突水平角、关节内间隙、关节中间隙、关节外间隙、关节前间隙、关节上间隙、关节后间隙、髁突垂直高度、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倾斜角及双侧髁突到水平线垂直距离差。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中性侧与远中侧关节后间隙、髁突水平角、髁突垂直高度、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安氏Ⅰ类错患者左右两侧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及髁突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可能在髁突位置、髁突形态及关节窝形态上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存在差异,正畸治疗中需对此类患者提高警惕,在临床初诊检查时应多关注颞下颌关节区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安氏ⅱ类亚类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安氏Ⅱ类亚类错颞下颌关节结构及髁突位置对称性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梦莹 张翼 徐卫华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079-1081,共3页
错畸形所伴随的异常咬往往会破坏口颌系统各结构之间的形态及功能的协调与平衡,Solberget[1]研究人颅骨标本后发现TMJ形态特征与错类型显著相关。安氏Ⅱ类亚类错双侧咬合不对称,常伴有中线偏斜及颌骨发育不一致,病因复杂,包括... 错畸形所伴随的异常咬往往会破坏口颌系统各结构之间的形态及功能的协调与平衡,Solberget[1]研究人颅骨标本后发现TMJ形态特征与错类型显著相关。安氏Ⅱ类亚类错双侧咬合不对称,常伴有中线偏斜及颌骨发育不一致,病因复杂,包括牙性、骨性及功能性因素等,诊断与矫治具有一定难度;有学者针对98名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TMJ的影像学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CBCT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不对称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
8
作者 张春利 张春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年第4期56-56,共1页
目的:探讨不对称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采用不对称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1∠1-FH减少12.04°,∠1-MP减小1.07°;2上、下... 目的:探讨不对称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采用不对称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1∠1-FH减少12.04°,∠1-MP减小1.07°;2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小2.62mm和1.04mm。上述测量项目矫治前、后的均值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对称拔牙模式适用于下切牙唇倾度和下唇突度较小的牙源性安氏类亚类错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不对称拔牙 安氏ⅱ类亚类
下载PDF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颅颌面结构三维形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静 朱双林 +2 位作者 潘昱 彭文波 王洋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从三维影像分析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颅颌面结构,阐明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为制定临床矫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7例为研究组... 目的从三维影像分析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颅颌面结构,阐明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为制定临床矫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7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在校大学生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16名为对照组。应用三维测量软件Mimics10.01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下颌骨、牙牙合相关项目测量。结果 (1)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下颌骨除髁突高度外,其余测量项目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中性关系侧与正常牙合相比在升支长度、体部长度、髁突高度、髁突顶点高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远中关系侧与正常牙合相比在升支长度、体部长度、下颌角点宽度、乙状切迹点宽度、髁突内外径、髁突顶点高度、髁突顶点宽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研究组两侧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现为远中关系侧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错位和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错位,且该侧磨牙位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除乙状切迹点位置外,下颌骨左右侧对称,其升支长度和体部长度较正常牙合偏短。远中关系侧的升支有向内旋转的趋势,牙牙合表现为该侧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错位和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锥束CT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对称与非对称拔牙矫治后牙骀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静 朱双林 +2 位作者 姚晓青 高文玲 许跃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比较对称拔牙(拔除四个前磨牙)与非对称拔牙(拔除两个上颌前磨牙和一个下颌前磨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对牙[牙合]关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例已矫治完成的因单侧下颌磨牙远中错位所致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根据... 目的比较对称拔牙(拔除四个前磨牙)与非对称拔牙(拔除两个上颌前磨牙和一个下颌前磨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对牙[牙合]关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例已矫治完成的因单侧下颌磨牙远中错位所致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根据拔牙模式分为对称拔牙组和非对称拔牙组,每组各10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模型应用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测量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称拔牙组和非对称拔牙组治疗前加权总分分别为33.90±6.95和32.10±5.63,治疗后加权总分值分别为5.90±1.73和5.80±2.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拔牙组加权总分减少值和加权总分值减少率分别为27.80士6.92和(81.56±6.99)%,非对称拔牙组加权总分减少值和加权总分值减少率分别为26.30±5.11和(81.88±5.86)%,提示正畸治疗后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结论临床根据磨牙远中错[牙合]及中线偏移程度采用对称拔牙和非对称拔牙均能有效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对称拔牙 非对称拔牙 PAR指数
原文传递
青少年和成人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笑梅 卫晓霞 +2 位作者 韩海丽 李艺博 杨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和成人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收治的4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包括青少年和成人各2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接受锥... 目的比较青少年和成人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收治的4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包括青少年和成人各2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接受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BCT)检查,比较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差异。结果①青少年组中性侧髁突形态、位置和关节窝形态分别与远中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成人组:与中性侧相比,远中侧髁突内外径、髁突前后径、髁突长轴与正中矢状线成角、髁突最大轴面面积、髁顶高度、关节间隙(内、上、后)较小,远中侧关节前间隙、关节窝深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组远中侧髁突中心到正中矢状面距、关节中间隙、关节外间隙、关节窝长度、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角度与中性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成人组中性侧髁突内外径、髁突前后径、髁突最大轴面面积、髁顶高度、关节窝深度和关节窝长度均大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中性侧髁突中心到正中矢状面距、髁突长轴与正中矢状线成角、关节间隙(内、中、外、前、上、后)、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成人组远中侧髁突内外径、髁突前后径、髁顶高度、关节前间隙、关节窝深度、关节窝长度、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角度大于青少年组,成人组远中侧髁突长轴与正中矢状线成角、髁突最大轴面面积、关节间隙(内、上、后)小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远中侧髁突中心到正中矢状面距、关节间隙(中、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有一定的生长潜力。与中性侧相比,成人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远中侧髁突向后上内移位且形态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一分错牙合畸形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下载PDF
亚类错He病例的正畸治疗
12
作者 杨雁琪 傅民魁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03年第4期14-22,共9页
近来的研究表明安氏Ⅱ类亚类错He的特征直接决定其矫治计划的制定。本文的目的是论述安氏He类亚类和安氏Ⅲ类亚类错He畸形的特征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正畸治疗 安氏ⅱ类亚类错He 病例 安氏错He
原文传递
脊柱侧弯患者咬合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超 惠元 +2 位作者 陶惠人 沈超 丁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脊柱侧弯患者错畸形的特点,探讨脊柱侧弯与错畸形的相关性。方法:以106例平均年龄16.2岁的脊柱侧弯患者和152例平均年龄15.3岁的身体姿势正常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正畸专科检查,了解两组人群错畸形发生情况并... 目的:通过分析脊柱侧弯患者错畸形的特点,探讨脊柱侧弯与错畸形的相关性。方法:以106例平均年龄16.2岁的脊柱侧弯患者和152例平均年龄15.3岁的身体姿势正常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正畸专科检查,了解两组人群错畸形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特点;用卡方检验来比较脊柱侧弯人群与正常人群错畸形有无差异性。结果:脊柱侧弯组磨牙关系不对称、尖牙关系不对称、上中线偏斜、下中线偏斜、单侧后牙反、前牙深覆、平面倾斜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侧弯组人群磨牙关系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安氏Ⅱ类亚类所占比例更大(P<0.05)。结论:脊柱侧弯患者左右不对称性的错畸形发病率较高,脊柱形态和身体姿势与颌位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咬合关系不对称 安氏ⅱ类亚类 单侧后牙反[牙合]
下载PDF
滑动杆与口外弓联合治疗安氏Ⅱs错(牙合)畸形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汝平 段银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 研究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磨牙远移的变化。方法 10例患者进行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对比研究。平均治疗101天,其测量值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 磨牙均被纠正为安氏Ⅰ类... 目的 研究口外弓结合滑动杆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磨牙远移的变化。方法 10例患者进行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对比研究。平均治疗101天,其测量值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 磨牙均被纠正为安氏Ⅰ类关系。上颌磨牙平均远移3.78±2.02mm(P<0.01),同时伴有上颌磨牙的远中倾斜,平均3.2°±1.4°;下颌磨牙平均近移0.99±0.63mm(P<0.01)。给论 纠正磨牙关系为Ⅰ类关系有赖于一定比率的下颌磨牙近移。SNA角、SNB角、Y轴和PP/MP角的相对稳定,对颌骨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杆 口外弓 安氏ⅱ类亚类错He 磨牙远移 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