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性安氏Ⅰ、Ⅲ类错舌骨位置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苏莉 纪昌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对比骨性安氏Ⅰ类及骨性安氏Ⅲ类早期恒牙患者的舌骨位置。方法 :选取骨性安氏Ⅰ类及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 ,每组 30例 ,对其头颅侧位片上舌骨的位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安氏Ⅰ类错者相比 ,安氏Ⅲ类错者的舌骨位置更靠... 目的 :对比骨性安氏Ⅰ类及骨性安氏Ⅲ类早期恒牙患者的舌骨位置。方法 :选取骨性安氏Ⅰ类及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 ,每组 30例 ,对其头颅侧位片上舌骨的位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安氏Ⅰ类错者相比 ,安氏Ⅲ类错者的舌骨位置更靠前 ,且与下颌平面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关系。结论 :舌骨的位置变化与下颌骨的位置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骨位置 对比研究 骨性安氏i类错he 骨性安氏错he 头影测量 口腔正畸
下载PDF
安氏Ⅰ类Bolton指数不调错牙合者牙弓的长宽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海云 闫桂艳 +1 位作者 赵同民 吴永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安氏I类Bolton指数不调错牙合者牙弓的宽度、长度特征。方法从廊坊市3所大中专学校筛选祖籍河北且生长在河北的学生296例,其中正常牙合100例(N组)、Bolton指数偏大安氏I类错牙合100例(BL组)、Bolton指数偏小安氏I类错牙合96例(B... 目的分析安氏I类Bolton指数不调错牙合者牙弓的宽度、长度特征。方法从廊坊市3所大中专学校筛选祖籍河北且生长在河北的学生296例,其中正常牙合100例(N组)、Bolton指数偏大安氏I类错牙合100例(BL组)、Bolton指数偏小安氏I类错牙合96例(BS组),取模后分别测量上下颌模型牙弓前、中、后各段宽度(上、下颌双侧尖牙牙尖间的距离分别用UW1、LW1表示;上、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分别用UW2、LW2表示;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分别用UW3、LW3表示)及牙弓总长度(上、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到双侧第2磨牙远中邻接点的连线的垂直距离分别用UL、LL表示)。结果 1牙弓长宽存在性别差异,正常牙合多为男性>女性(P<0.05);但错牙合者性别差异减弱。2安氏I类Bolton指数不调错牙合者与正常牙合同性别比较存在部分牙弓段宽度狭窄或长度不足(P<0.05)。3安氏I类Bolton指数偏大组和偏小组牙弓长宽同性别比较,大多数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正畸诊疗过程中需注意安氏I类Bolton指数不调引起牙弓长宽的变化及男女牙弓的长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TON指数 安氏i牙合 模型测量 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位置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志欣 周嫣 +3 位作者 周靖 陈世稳 陈秋兰 白彬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或双牙弓前突患者19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疗程22~27个月。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舌骨垂直及水平...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或双牙弓前突患者19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疗程22~27个月。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舌骨垂直及水平位置相关指标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水平向位置及舌骨垂直向位置的测量指标均增大,多数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Ⅰ类错畸形经过两年的拔牙矫治后舌骨位置趋于较后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 舌骨 拔牙 正畸
下载PDF
Damon自锁托槽对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浩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9期1438-1439,共2页
目的:通过测量牙弓宽度变化探讨Damon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21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安氏I类患者,采用Damon自锁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和牙弓宽度测量,分析牙弓宽度的变化特征... 目的:通过测量牙弓宽度变化探讨Damon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21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安氏I类患者,采用Damon自锁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和牙弓宽度测量,分析牙弓宽度的变化特征。结果:矫治后患者牙列拥挤均解除,上、下颌牙弓宽度WU4、WU5、WU6、WL3、WL4、WL5、WL6在治疗后均明显增加(P<0.05)。上、下颌前牙治疗后唇倾度增加,UI-NA、LI-MP、LI-NB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on自锁托槽对于治疗安氏I类非拔牙矫治有特殊的疗效,可通过增加患者的牙弓宽度解除牙列拥挤,从而达到非拔牙矫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自锁托槽对安氏i(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研究
下载PDF
3B自锁托槽与滑动直丝弓托槽用于安氏Ⅰ类错颌非拔牙病60例
5
作者 宋元玲 雷志红 郑巨海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2期289-289,共1页
目的探讨3B自锁托槽在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中的优势。方法选取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患者(拥挤度〈4mm)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2_3~17.5岁,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3B自锁托槽矫治,B组60例使用3B滑动直丝弓托槽矫治。记录两... 目的探讨3B自锁托槽在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中的优势。方法选取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患者(拥挤度〈4mm)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2_3~17.5岁,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3B自锁托槽矫治,B组60例使用3B滑动直丝弓托槽矫治。记录两组排齐整平时问、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及牙弓宽度。结果A组排齐整平时间(5.1±1.7)个月,B组为(7.9±1.8)个月:A组平均复诊时间8周,B组为4周;A组复诊次数(7.00±1.09)次,B组为(16.00±1.43)次;A组总疗程(12.15±1.46)个月.B组为(17.49±1.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均有显著变化,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的矫治中,自锁组治疗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明显低于直丝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B自锁托槽 滑动直丝弓托槽 安氏i 畸形 矫治
下载PDF
年轻成人安氏I类错亚型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6
作者 蔡留意 刘林嶓 丁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分析年轻成人安氏Ⅰ类错亚型特征。方法:选取101例安氏Ⅰ类错年轻成年患者,拍摄颅颌定位X线片。用头影测量"优选法"的17项测量指标,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聚类分析,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测量指标按水平方... 目的:分析年轻成人安氏Ⅰ类错亚型特征。方法:选取101例安氏Ⅰ类错年轻成年患者,拍摄颅颌定位X线片。用头影测量"优选法"的17项测量指标,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聚类分析,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测量指标按水平方向可聚类为3个亚类,即水平Ⅰ类、Ⅱ类和Ⅲ类,所占比例分别为17.8%、12.9%和65.3%。水平Ⅰ类特征:上颌略偏缩、下颌后缩,Ⅱ类错趋势,上下中切牙唇倾;水平Ⅱ类特征:上颌前凸、下颌后缩,上下中切牙舌倾,上下唇相对于上下切牙突度大;水平Ⅲ类特征:上颌前凸、下颌后缩,上下中切牙唇倾,上下唇相对于上下切牙突度大。按垂直方向聚为Ⅰ类,特征是垂直方向发育不足,尤其是面下1/3为著,下颌呈后旋趋势,上下唇突。结论:年轻成人安氏I类错水平方向分为3个亚类、垂直方向为Ⅰ类。总体趋势是下颌后缩、面下1/3发育不足,但上颌骨、上下前牙和唇位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临床应针对性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 牙颌面特征 头影测量优选法 亚型
下载PDF
安氏I类错合亚群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国克柔 林久祥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5年第1期13-16,30,共5页
本文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的X线头影测量技术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80例11-16岁安氏I类错儿童定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了研究。从水平和垂直两方向将180例患者分为5个水平分类和5个垂直型。分析了各分类、型的特征。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聚分析 安氏i亚群 水平分 垂直型
下载PDF
安氏I类错颌畸形拔牙矫治恢复牙弓宽度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迎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9期100-100,共1页
目的分析安氏I类错颌畸形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和形态恢复情况。方法选取相关患者54例进行拔牙矫治,并在矫治前后进行牙颌模型的测量,比较矫治前后在牙弓前、后段宽度上的差异。结果拔牙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宽度平均增加2.67 mm,下颌牙弓... 目的分析安氏I类错颌畸形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和形态恢复情况。方法选取相关患者54例进行拔牙矫治,并在矫治前后进行牙颌模型的测量,比较矫治前后在牙弓前、后段宽度上的差异。结果拔牙矫治后上颌牙弓前段宽度平均增加2.67 mm,下颌牙弓前段宽度平均增加2.12 mm,且比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面部形态更为丰满。结论安氏I类错颌畸形在拔牙矫治后能有效恢复牙弓宽度,同时面部形态也会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矫治 牙弓宽度 安氏i
下载PDF
简单“2×6”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阿娜 刘磊 +1 位作者 訾雪飞 姜馨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471-473,共3页
目的:简单"2×6"矫治技术在成人安氏Ⅰ类错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的矫治与简单"2×6"矫治器的矫治方法。方法: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患者,通过采用简单"2×6"固... 目的:简单"2×6"矫治技术在成人安氏Ⅰ类错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的矫治与简单"2×6"矫治器的矫治方法。方法: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患者,通过采用简单"2×6"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后对患者的咬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患者的研究分析,采用简单"2×6"矫治器矫治,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矫治时间4~10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简单"2×6"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畸形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枪成人正畸 “2×6”直丝弓矫治器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畸形矫治前后牙弓宽度改变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果利 尤欣 +3 位作者 殷忠平 王银玉 张彬 王铁瑛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安氏Ⅰ类错畸形在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并对两种矫治方法所致牙弓宽度改变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50例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25例拔牙矫治,25例不拔牙矫治),记录矫治前后上下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牙弓宽... 目的回顾性研究安氏Ⅰ类错畸形在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并对两种矫治方法所致牙弓宽度改变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50例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25例拔牙矫治,25例不拔牙矫治),记录矫治前后上下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牙弓宽度,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内和组间的结果差异.结果矫治前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患者上下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牙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矫治结束后两组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矫治组上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减少,不拔牙矫治组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时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但不拔牙组上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比拔牙组显著.结论拔牙矫治和不拔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田畸形均会使牙弓前段宽度增加,拔牙矫治与不拔牙矫治均不会导致牙弓明显缩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牙弓宽度 安氏i[牙合]
下载PDF
定制式无托槽矫治器个性化矫治安氏Ⅰ类错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若萱 王碧 武建龙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745-749,共5页
目的对定制式无托槽矫治器矫治安氏I类错的临床效果进行3Shape三维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4—2016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Ⅰ类错患者72例,其中拥挤型35例,散在间隙型37例。应用定制式无托槽矫治器正畸,... 目的对定制式无托槽矫治器矫治安氏I类错的临床效果进行3Shape三维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4—2016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Ⅰ类错患者72例,其中拥挤型35例,散在间隙型37例。应用定制式无托槽矫治器正畸,通过3Shape三维数字化模拟技术对两种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72例安氏Ⅰ类错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拥挤型患者,通过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前牙比、上颌长度、下颌长度、左切牙覆盖、右切牙覆盖。对于散在间隙型患者,通过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全牙比、前牙比、上颌长度、下颌长度、左切牙覆盖、右切牙覆盖、上颌尖牙宽度和下颌尖牙宽度。结论定制式无托槽矫治器可有效矫治安氏Ⅰ类拥挤型患者和散在间隙型患者的错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拟技术 定制式无托槽矫治器 安氏i[牙合]
原文传递
DamonQ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畸形的疗效评估
12
作者 万里莉 李梅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304-304,共1页
评估DamonQ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名安氏I类错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矫治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HX直丝弓矫治器进行... 评估DamonQ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名安氏I类错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矫治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HX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DamonQ自锁托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前后模型测量结果对比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宽度WU4、WU5、WL3、WL4、WL5均有所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DamonQ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畸形患者的牙弓宽度明显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Q自锁托槽 安氏i畸形 效果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非常规拔牙模式的矫治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步中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292-293,共2页
目的:观察安氏Ⅰ类错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后对支抗的不同需求,以及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Ⅰ类错需减数治疗病例25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后,常规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25例均获得正常覆... 目的:观察安氏Ⅰ类错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后对支抗的不同需求,以及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Ⅰ类错需减数治疗病例25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后,常规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25例均获得正常覆覆盖,尖牙和磨牙中性关系,患者侧貌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安氏Ⅰ类错非常规拔牙模式可消耗下颌支抗,保护上颌支抗,更好地维护了磨牙的中性关系,使疗程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拔牙模式 支抗 安氏i[牙合]
原文传递
拔牙指数的正畸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婉卿 郑德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 对安氏 类、 类错畸形病例进行矫治前后 X线头影测量分析 ,比较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拔牙指数 (EI) ,并探讨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矫治成功的安氏 类、 类错畸形病例 6 2例 ,拥挤度在 0~ 10mm,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病例各 31... 目的 对安氏 类、 类错畸形病例进行矫治前后 X线头影测量分析 ,比较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拔牙指数 (EI) ,并探讨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矫治成功的安氏 类、 类错畸形病例 6 2例 ,拥挤度在 0~ 10mm,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病例各 31例 ,运用模型测量及 X线头影测量 ,对两组行对比分析 ,并作 EI的回顾性检验。 结果 矢状向骨骼畸形拔牙组明显重于非拔牙组 ,上下中切牙轴倾度拔牙组较不拔牙组唇向倾斜 ,上下唇突度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EI对总样本的 70 .5 9%作出了正确的预测。 结论  EI综合考虑患者的骨骼型 ,上下切牙突度及软组织侧貌的突度 ,是一个较为全面而有意义的临床应用指标 ,在错矫治设计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决策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安氏i类错he 安氏错he 矫正正畸学 测颅法
下载PDF
口内支抗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近中移动下颌磨牙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军 法永红 蔡兴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前牙作支抗近移下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4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近移下颌磨牙。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近远中方向、...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前牙作支抗近移下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4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近移下颌磨牙。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近远中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种植体作支抗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8.5mm,疗程10.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2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2.5°,磨牙垂直向压低0.28mm,下颌中切牙位置无改变。对照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7.8mm,疗程10.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76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角度7.5°,磨牙垂直向压低0.06mm,下颌中切牙发生舌向倾斜9.5°。下颌中切牙切端向舌侧移动了3.0mm。结论:两种方法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未见前牙支抗丧失。二者磨牙的移动方式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近中移动 种植体支抗 口内支抗 安氏i
下载PDF
两种方法腭向移动上颌第二磨牙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军 杨永进 闫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824-826,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支抗腭向移动上颌第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方法:将2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腭向移动上颌磨牙。测量上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颊舌...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支抗腭向移动上颌第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方法:将2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腭向移动上颌磨牙。测量上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颊舌向、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结果:种植体作支抗组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腭向移动3.8mm,疗程4.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6mm/月,磨牙垂直向压低0.45mm。对照组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腭向移动4.0mm,疗程6.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5mm/月,磨牙垂直向伸长1.86mm。结论:两种方法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磨牙移动速度更快。二者磨牙的移动方式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腭向移动 种植体支抗 口内支抗 安氏i
下载PDF
口外弓装置推磨牙向后矫治牙列拥挤
17
作者 殷晓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3年第8期743-743,共1页
关键词 口外弓装置 磨牙向后 矫治 牙列拥挤 正畸治疗 安氏i类错h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