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与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矫治前唇颏形态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吴金枝 姜荻 +1 位作者 蒋均红 刘新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6-0119,共4页
通过对比成人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的面部形态特点及唇颏形态,为临床制定矫治方案和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分别选取低角型安氏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18-25岁.... 通过对比成人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的面部形态特点及唇颏形态,为临床制定矫治方案和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分别选取低角型安氏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18-25岁.通过将侧貌X线片和面部90°面相重合,对测量面部软组织21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上唇突点—E线距离,下唇突点—E线距离,上唇倾角,下唇倾角,上唇厚度,上下唇面积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与安氏II类2分类相比,上下唇均呈前突状,上唇面积,安氏II类1分类较安氏II类2分类小,下唇面积,安氏II类1分类较安氏II类2分类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角型 安氏ii类1分类 安氏ii2分类 唇颏形态
下载PDF
三维重建后的锥形束CT在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Damon技术拔牙矫治后气道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文丹 林巍 周志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4期619-621,共3页
目的采用CBCT三维测量方法(三维重建后的锥形束CT)研究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经Damon技术拔牙矫治后上气道形态的改变。方法采集澳门仁康牙齿矫正中心2012年1月~2014年10月经Damon技术拔牙矫治的60例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1... 目的采用CBCT三维测量方法(三维重建后的锥形束CT)研究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经Damon技术拔牙矫治后上气道形态的改变。方法采集澳门仁康牙齿矫正中心2012年1月~2014年10月经Damon技术拔牙矫治的60例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的儿童患者治疗前(T1)治疗后(T2)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并将T1、T2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配准,测量上气道形态的改变,下颌骨、舌骨与头位等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后的下颌骨的测量项目(Go-Gn、Ar-Gn、Ar-Go)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的下颌骨的Ar-S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舌骨的测量值(H-MP、H-FH)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上气道相关测量项目(PAS、U-MPW)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头位的测量项目(CVT/SN)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有效引导下颌位置前移,促进下颌骨发育,使上气道间隙明显增大,能明显增大患者上下咽气道间隙,改善患者的上气道狭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后的锥形束CT 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 Damon技术 气道改善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错k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飞俊 《中国农村卫生》 2021年第2期37-37,36,共2页
目的:分析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错k的疗效。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错k患者,实施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肌激动器治疗,观... 目的:分析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错k的疗效。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错k患者,实施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肌激动器治疗,观察组则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早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齿正畸临床效果以及牙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牙齿正畸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效果均较为理想,P> 0.05;观察组PLI、GI、BI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错k采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早期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升矫正舒适度,缩短矫正时间,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肌功能矫治器 替牙期安氏ii类1分类 错k 早期矫正
下载PDF
Pancherz分析法评价不拔牙方法治疗发育高峰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清华 柯杰 +3 位作者 赵桂芝 熊再道 杨鑫铭 肖依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78-81,共4页
目的:评价不拔牙方法治疗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10~14岁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快速扩弓,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不拔牙矫治。采取Pancherz二类错牙合矫正分析方法结合传统测量项目分... 目的:评价不拔牙方法治疗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10~14岁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快速扩弓,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不拔牙矫治。采取Pancherz二类错牙合矫正分析方法结合传统测量项目分析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18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下颌骨发生明显前移,SNB角平均增加了2.30°,ANB角平均减小2.14°。下颌骨长度平均增加了2.67m,覆盖减小5.95mm,上中切牙明显内收。磨牙关系均调整为中性关系,下颌平面未发生明显旋转。结论:上下联合扩弓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能保留全口牙列,改善下颌后缩面型,是治疗轻中度拥挤的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扩弓 头影测量分析 安氏ii类1分类 Pancherz分析
下载PDF
Dynamax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软硬组织改变 被引量:8
5
作者 林艺翚 任继业 史建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Dynamax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Dynamax矫治器对15例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并应用Winceph7.0头影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Dynamax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Dynamax矫治器对15例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并应用Winceph7.0头影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Dynamax矫治器治疗后,SNB角、下颌骨综合长度、下切牙唇倾度、鼻唇角增大;ANB角、Wits值、上前牙唇倾度、前牙覆盖、覆、面凸角、ANB减小,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amax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发育能有效的改善面部美观,使软硬组织侧貌面型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 Dynamax矫治器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矫治前后唇形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会 邵玶 纪晓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评估安氏Ⅱ类1分类成人患者拔牙矫治前后唇形态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包括30例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成人患者,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对20个软硬组织项目进行测量,并采用t检验比较矫治前后测量值,分析唇部形态的变化。结果:上... 目的:评估安氏Ⅱ类1分类成人患者拔牙矫治前后唇形态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包括30例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成人患者,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对20个软硬组织项目进行测量,并采用t检验比较矫治前后测量值,分析唇部形态的变化。结果:上唇-审美平面距(UL-EP)、下唇-审美平面距(LL-EP)、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上下唇突度差(ULP-LLP)、上唇倾角(A′-UL-FH)、下唇倾角(B′-LL-FH)、鼻唇角(NLA)、Z角、上唇位置、上中切牙位置(U1-Ptm)、颏唇沟角(LL-B′-Pos)矫治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唇长度(ULL、LLL)、上唇厚度(AA′)、上下唇基角(S-Ns-Sn、S-Ns-B′)矫治前后的变化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测量指标在不同性别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上切牙的后移,关于唇形态的各项美学指标(如:UL-EP、LL-EP等)均有显著改变,使得唇部形态及面下1/3侧貌均得到良好的改善,有利于面部整体协调美观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ii类1分类 拔牙矫治 唇形态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两种不同矫治技术治疗安氏II1青少年女性面下1/3软硬组织变化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帕米拉·甫拉提 汤瑞琪 迪丽菲热·吐尔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本文探讨两种不同矫治技术针对安氏 II类1分类青少年女性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后面下1/3软硬组织的变化,为安氏 II类1分类青少年女性患者矫治前后前牙位置关系的判断,及矫治后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3年就诊于新疆医... 本文探讨两种不同矫治技术针对安氏 II类1分类青少年女性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后面下1/3软硬组织的变化,为安氏 II类1分类青少年女性患者矫治前后前牙位置关系的判断,及矫治后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3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安氏 II类1分类需拔牙矫治的 30名青少年女性患者。试验组采用生理支抗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 MBT矫治技术。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测量指标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性的对比分析中,硬组织 指标∠U1-NA 、U1-NA(mm)、 ∠U1-L1、U1a-PP(mm) 、U1A-RL(mm)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r<0.05),软组织指标 UpL-RL(mm) 、LLP-PP(mm) 、CmSnL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相关性分析中,MIA值与 L1a-PP(mm)、L1a-RL(mm)呈负相关性,MIA与∠L1-MP呈正相关性。结论 安氏 II类 1分类青少年女性患者的正畸矫治疗效中 PASS矫治技术较 MBT矫治技术更能有效控制前牙的内收与转矩,且有效改善患者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支抗矫治技术 安氏ii类1分类 青少年女性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颖 张立焕 +4 位作者 武占元 赵新丽 赵秀玲 孟庆林 萨日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72-673,共2页
目的探究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共30例,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观察组(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及对照组(传统正畸治疗方法)均为15例。比较... 目的探究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共30例,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观察组(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及对照组(传统正畸治疗方法)均为15例。比较分析临床上患者的测量项目组内差值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共15例患者中,治疗前的各测量项目均高于治疗后(P<0.05);观察组共15例患者中,治疗前的各测量项目均高于治疗后(P<0.05);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测量项目的改变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通过采用CBCT辅助微种植体植入治疗方式,应用合理的对策,能够准确、科学性提升矫治效果,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CBCT 微种植体 矫正效果
下载PDF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庞兰 潘虹海 +2 位作者 王洁丽 谭宇 杨四维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2244-2246,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矫治的的临床效果、适应症。方法:选择18例安氏II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U1-SN增加4.84°,L1-MP增加2.78°,前牙覆盖减少4.06 mm,覆...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矫治的的临床效果、适应症。方法:选择18例安氏II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U1-SN增加4.84°,L1-MP增加2.78°,前牙覆盖减少4.06 mm,覆减少3.39 mm,上唇突度减小1.39 mm、鼻唇角增大3.06°,Z角增大3.22°。②18例患者矫治后侧貌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磨牙呈完全远中关系,尖牙为中性关系。结论:上颌单颌拔牙模式适用于下唇突度小的轻度拥挤的轻度骨性和牙源性的Ⅱ类1分类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1分类错 上颌单颌拔牙 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