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与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矫治前唇颏形态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吴金枝 姜荻 +1 位作者 蒋均红 刘新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6-0119,共4页
通过对比成人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的面部形态特点及唇颏形态,为临床制定矫治方案和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分别选取低角型安氏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18-25岁.... 通过对比成人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的面部形态特点及唇颏形态,为临床制定矫治方案和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思路。方法 分别选取低角型安氏I类1分类和安氏II类2分类错合畸形患者40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18-25岁.通过将侧貌X线片和面部90°面相重合,对测量面部软组织21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上唇突点—E线距离,下唇突点—E线距离,上唇倾角,下唇倾角,上唇厚度,上下唇面积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角型安氏II类1分类与安氏II类2分类相比,上下唇均呈前突状,上唇面积,安氏II类1分类较安氏II类2分类小,下唇面积,安氏II类1分类较安氏II类2分类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角型 安氏ii1分类 安氏ii类2分类 唇颏形态
下载PDF
安氏II类2分类错与先天性牙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邹敏 周洪 +1 位作者 李银霞 周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 :为了验证安氏II类 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牙异常如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多生牙、易位牙、尖牙阻生和缺牙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对 10 0例年龄 12~ 42岁未经历正畸治疗的II类 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病史、口内、X片和牙模型进行... 目的 :为了验证安氏II类 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牙异常如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多生牙、易位牙、尖牙阻生和缺牙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对 10 0例年龄 12~ 42岁未经历正畸治疗的II类 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病史、口内、X片和牙模型进行检查 ,并进行样本百分比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牙异常者占 5 0 .0 0 %。 7.0 0 %的患者上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 ,2 8.0 0 %过小侧切牙 ,4.0 0 %尖牙阻生 ,9.0 0 %下切牙缺失 ,易位牙为 2 .0 0 % ,无一例多生牙。 3 0 .0 0 %前牙Bolton比值不协调。结论 :安氏II类 2分类错牙合与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先天缺牙密切相关。II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2分类错He 先天性牙异常 错HE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比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2分类错颌畸形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刘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探讨分析针对以安氏II类2分类错颌畸形为诊断的患者,对其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传统固定矫治器疗方式,比较2组治疗矫正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取地点以合肥市口腔医院为研究点,以2020年3月-2023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研究对象为以安氏II类2... 探讨分析针对以安氏II类2分类错颌畸形为诊断的患者,对其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传统固定矫治器疗方式,比较2组治疗矫正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取地点以合肥市口腔医院为研究点,以2020年3月-2023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研究对象为以安氏II类2分类错颌畸形患者共涉及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工具,分为2组,每组按25例选取,即对照组(以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手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和观察组(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手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结果 SNA、SNB和MP-FH的两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U1-SN和L1-MP两组治疗前后均增加,对照组更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开展治疗举措后得出其并发症患有率更低(P<0.05),观察组的美观度、舒适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等矫正情况相关数据均处于高值,差异化显著(P<0.05)。结论 针对口腔正畸患者,通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利于并发症患有率的减少,美观舒适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等方面矫正情况更优于传统的矫治器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安氏ii类2分类错颌畸形 疗效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对自身畸形的认知度及客观正畸治疗需要的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永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5期117-118,共2页
目的调查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对自身畸形的认知程度,通过IOTN指数来判断,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在客观正畸治疗当中的需要,为日后治疗此类病症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方法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咨询的安氏II类2分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 目的调查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对自身畸形的认知程度,通过IOTN指数来判断,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在客观正畸治疗当中的需要,为日后治疗此类病症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方法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咨询的安氏II类2分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将10-17岁作为青少年组,18-45岁作为成年人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我院向每一位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在调查完成以后收回,并制取每位患者的初诊模型,通过IOTN指数来恩熙患者的模型,并且对客观正畸治疗需要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对整机治疗的抵触原因主要为疗程长、疼痛、费用高、矫治器不美观、牙松动、复发,对应的Pearson卡方值分别为5.195、5.126、0.010、5.733、4.125、0.496;不同年龄组评价正畸治疗的标准项目为美观、健康、咬合、效果、服务,对应的Pearson卡方值分别为13.207、4.023、6.293、0.097、0.898。在青少年组当中,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前来就诊的原因比较集中,多数患者都是因为牙齿不美观前来就诊,而成年组则是因为牙颌的功能问题前来就诊[2]。二者的差异比较明显。另外,青少年组的客观正畸治疗需要在轻微需要、临界需要等几个方面努力;成年人组则需要在临界需要、严重需要正畸治疗等几个方面努力。结论安氏II类2分类患者在由于对自身畸形的认知度存在差异,在客观正畸治疗当中,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就本文所选择的患者而言,主观正畸治疗需求相对较低,日后需要通过客观正畸治疗需要,提升主观正畸治疗需求,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2分类 认知度 正畸治疗 评价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口周软组织的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小玲 吴晓玲 +2 位作者 赵娴 白书林 徐晓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口周软组织特点,为正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67例(按年龄分组青少年组30例,青年组25例,中年组12例;按性别分组男性23例,女性44例),测量分析X线片上软硬组织各...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口周软组织特点,为正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氏II类2分类错患者67例(按年龄分组青少年组30例,青年组25例,中年组12例;按性别分组男性23例,女性44例),测量分析X线片上软硬组织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组和青年组口周软组织厚度大于中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口周软组织厚度大于女性,主要在上唇基部、上唇及下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唇基部厚度、颏前点厚度、下唇紧张度、上唇长度均受下切牙凸度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42、0.39、0.56、0.51;下唇厚度主要受切牙间的相对位置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06;下唇长度主要受下颌平面角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08。结论:口周软组织厚度具有性别差异;切牙凸度、切牙间的相对位置及下颌平面角会影响口周软组织平衡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2分类错 口周软组织 切牙凸度 切牙位置 头影测量
下载PDF
Damon-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的疗效
6
作者 赵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目的对Damon-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Damon-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 目的对Damon-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Damon-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磨牙得到改善,均为中性关系或者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覆盖没有异常情况,上下颌关系以及软组织侧貌协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存在差异性。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Damon-矫治器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磨牙,促进下颌磨牙伸长,改善患者下颌后缩面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矫治器 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 畸形 疗效
下载PDF
固定矫治器联合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2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玲 孔凡芝 +2 位作者 佘鹏 姚谊晶 王春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联合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年轻成人安氏II2错的疗效。方法:选取15例13.5~20岁年轻成人安氏II2错病例,先使用固定矫治器迅速调整上切牙转矩度,再使用改良Twi n-bl ock矫治器,同时采用固定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间...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联合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年轻成人安氏II2错的疗效。方法:选取15例13.5~20岁年轻成人安氏II2错病例,先使用固定矫治器迅速调整上切牙转矩度,再使用改良Twi n-bl ock矫治器,同时采用固定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间关系。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所有病例矫治后覆、覆盖正常,咬合关系理想,面部美观改善。下颌骨向前调位,下面高增加。结论:固定矫治器可以快速、精确地调整切牙角度,获得理想的颌间关系。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能够产生矫形作用,利于患者取得良好面型,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ii类2分类错 固定矫治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