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安清翘的左旋会通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小明 黄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在1723-1840年这一中国与西方科技交流几近隔绝的时期,在扬弃揭暄试验设譬特别是梅文鼎左旋说的基础上,安清翘对中国历史上的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进行了左旋会通。安清翘抛弃了天有重数以及日月五星附丽于天或各有定轨之说,坚持大气即... 在1723-1840年这一中国与西方科技交流几近隔绝的时期,在扬弃揭暄试验设譬特别是梅文鼎左旋说的基础上,安清翘对中国历史上的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进行了左旋会通。安清翘抛弃了天有重数以及日月五星附丽于天或各有定轨之说,坚持大气即天、天为一体甚至天无重数以及恒星即天与惯性自动,从而重述了左旋说本初的精义,并对“西学中源说”予以了批评;安清翘坚持天只一极一动,由此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天旋模式:黄极绕北极斜转同时带动本身正转,既为带动,则正转自然微迟于带之而动的斜转。这不仅解释了岁差的成因(主张恒星与天一体,反对西方岁差为恒星东移之说),而且说明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没的同时还有沿黄道东移的现象;安清翘认为日月五星之在大气之天中,就像物之在水中,水自一体固不分层,但物有高下、大小与轻重之异,故其随水而流亦当快慢不同,此日月五星随黄道浑天左旋迟速之象。安清翘的左旋会通,在前提的简单性、逻辑的一致性特别是力学机制上都要胜过之前包括梅文鼎的左旋说,而其在论理、设譬与实测上的某些缺陷,则是地心体系下无法逾越的障碍,而非安清翘个人之所能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清翘 《推步惟是》 左旋说 右旋说 天无重数 一极一动
下载PDF
十二平均律:从江永和安清翘看朱载堉的思想源流 被引量:6
2
作者 贾争卉 杨小明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古代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发明。但关于朱载堉是如何跳出中国传统"三分损益"的藩篱从而发现等比的生律关系,长久以来却聚讼纷纭。本文从朱载堉之后的江永和安清翘出发,对"十二平均律"进行共同...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古代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发明。但关于朱载堉是如何跳出中国传统"三分损益"的藩篱从而发现等比的生律关系,长久以来却聚讼纷纭。本文从朱载堉之后的江永和安清翘出发,对"十二平均律"进行共同文化语境下的发掘后认为:一、朱载堉对生律的比例关系的发现,可能受到基于中国传统勾股理论基础上的方圆相函图的启发;二、朱载堉从三项等比数列求中项(开平方)到四项等比数列求中间两项(开立方)的突破,应该是从等差数列对应变换过去的;三、朱载堉关于平均律优于三分损益率的论证,更符合中国传统的简单、和谐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 江永 安清翘 方圆相函图 等差级数
原文传递
“矩”哲学观与安清翘关于中西学关系的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小明 贾争卉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5,共6页
中西学关系,是自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以来困扰了国人400年的一大主题。"西学中源说",就是中国人对异质的西学的最早反应,并成为有清一代钦定的正统观点。终清之世,也只有安清翘一人对"西学中源说"进行过系统的... 中西学关系,是自明末清初第一次西学东渐以来困扰了国人400年的一大主题。"西学中源说",就是中国人对异质的西学的最早反应,并成为有清一代钦定的正统观点。终清之世,也只有安清翘一人对"西学中源说"进行过系统的辩难。文章立足新的史料,对安清翘关于中西学关系的认知和实践以及深层的哲学基础——"矩"哲学观首次进行发掘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清翘 “矩” 哲学观 中西学 认知 实践
原文传递
“矩”: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安清翘科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贾争卉 杨小明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清代中叶特别是乾嘉考据学派之后,实学蔚为一时风潮。在改造、发挥朱熹理学"数乃是分界限处"以及总结、融会易学象数和义理两大解释传统等基础上,我国清代学者安清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矩",以之作为理解... 清代中叶特别是乾嘉考据学派之后,实学蔚为一时风潮。在改造、发挥朱熹理学"数乃是分界限处"以及总结、融会易学象数和义理两大解释传统等基础上,我国清代学者安清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矩",以之作为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出发点,并贯融于其数学、天文和乐律的研究之中。文章首次对安清翘的科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发掘了"矩"的实证、数学化以及机发论的特征,认为"矩"的世界观是从"理实交融"到"理数合一"的自觉跨越,相应的"絜矩"的方法论是对传统"格物"的一种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清翘 絜矩 科学思想
原文传递
从晋文化传统看安清翘的天文历法与乐律成就 被引量:1
5
作者 贾争慧 杨小明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作为晋文化传统的产物和骄子,安清翘不仅在科学(数学、天文和音乐)上卓有造诣,多发前人所未发,而且在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上也敢于创新,在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矩"这一融世界观、方法论于一体的新范畴,并与其科... 作为晋文化传统的产物和骄子,安清翘不仅在科学(数学、天文和音乐)上卓有造诣,多发前人所未发,而且在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上也敢于创新,在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矩"这一融世界观、方法论于一体的新范畴,并与其科学实践融贯起来、表里互通。文章以笔者多年来关于安清翘科学思想、科学成就的发掘和研究为前提,力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晋文化传统如何影响安清翘进行深入的考察,以期予地域文化与科学互动以一个具体典型的实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文化传统 安清翘 “矩” 天文历法 乐律 互动
原文传递
安清翘“矩”哲学体系解析
6
作者 贾争慧 庞雪晨 杨小明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5-120,共6页
在扬弃朱熹理学的基础上,清中叶安清翘创造性地提出"矩"哲学,认为世界是符合"矩"的和谐有序的存在,对世界的认知就是用数学去把握世界的规律,即"理数合一"的"絜矩"。通过长期不懈的积累和对大... 在扬弃朱熹理学的基础上,清中叶安清翘创造性地提出"矩"哲学,认为世界是符合"矩"的和谐有序的存在,对世界的认知就是用数学去把握世界的规律,即"理数合一"的"絜矩"。通过长期不懈的积累和对大量一手文献的发掘,本文首次解析了安清翘"矩"哲学体系形成的历史逻辑和内涵特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将之与朱熹理学的"理"哲学予以比较,探讨"矩"哲学产生的思想源流以及其"惟是"科学实践论的价值,进而确定"矩"哲学在中国科学史、哲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清翘 “矩”哲学 惟是 朱熹理学
原文传递
天旋、岁差与中西之争——清代科学思想史的一条线索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小明 任春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32,共12页
明清之际西方岁差的"恒星东移"解释传入中国,引爆了激烈的中西论争。梅文鼎通过对历算史的重构将"恒星东移"纳入中法范式,但分歧并未就此消弭。安清翘通过解构西学、回归中学,将"恒星东移"从中学体系剔... 明清之际西方岁差的"恒星东移"解释传入中国,引爆了激烈的中西论争。梅文鼎通过对历算史的重构将"恒星东移"纳入中法范式,但分歧并未就此消弭。安清翘通过解构西学、回归中学,将"恒星东移"从中学体系剔除出去,同时对"西学中源说"提出了系统性的批评。令人深思的是,梅文鼎倡导"西学中源说"是以默认西学优于中学为隐含前提,安清翘批评"西学中源说"则以否定西学优于中学为预设基础,立论虽然不同,但目标却出奇的一致,即发扬传统以求超胜!就中学的维护和弘扬而言,"西学中源"的解构者安清翘甚至比倡导者梅文鼎更坚决、更彻底。岁差与中西之争的表象之下,隐含着当时受到西学影响而升华的中国传统天旋模式之争这一深刻背景。三者复杂纠缠、整体联动,刻画出有清一代科学思想史的一条清晰而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旋 岁差 安清翘 “斜转” “西学中源说” 中西之争 科学思想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