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贵修筑延绥镇“大边”长城及其地理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舒时光 《历史地理》 CSSCI 2012年第1期384-396,共13页
明代延绥镇,又称榆林镇,为"九边"之一。成化七年(1471年)析延安(卫治今延安市区)、绥德(卫治今绥德县城)二卫置榆林卫(卫治今榆林市区)。成化九年(1473年),总兵与巡抚由绥德卫(州)城移治榆林城,始称延绥镇。为行文方便,本文... 明代延绥镇,又称榆林镇,为"九边"之一。成化七年(1471年)析延安(卫治今延安市区)、绥德(卫治今绥德县城)二卫置榆林卫(卫治今榆林市区)。成化九年(1473年),总兵与巡抚由绥德卫(州)城移治榆林城,始称延绥镇。为行文方便,本文统称延绥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绥镇 杨一清 定边 余子俊 榆林城 花马池 宁夏镇 安边营 文贵 地理意义
下载PDF
试论余子俊修筑的万里长城 被引量:6
2
作者 松本隆晴 南炳文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1期38-56,共19页
序 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了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刺部也先俘虏的事件(土木之变)。这一事件给予明朝很大的冲击,使之被震撼。这样,深刻地反省对蒙古的防卫问题成为必要,此后的北边防卫体制,不得不转变为以守备为重点的消极姿态。在这一防卫... 序 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了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刺部也先俘虏的事件(土木之变)。这一事件给予明朝很大的冲击,使之被震撼。这样,深刻地反省对蒙古的防卫问题成为必要,此后的北边防卫体制,不得不转变为以守备为重点的消极姿态。在这一防卫体制中扮演中心角色的是所谓的“万里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子俊 土木之变 土木堡 宪宗实录 安边营 瓦刺 定边 榆林城 中心角色 军兵
下载PDF
天顺初政局与石彪、杨能、李文、杨信四臣的封任
3
作者 秦博 《晋阳学刊》 2021年第5期37-46,共10页
天顺初年,复杂的政局变化影响到朝廷对武将的任用与勋爵的册封。大同、宣府、延绥巡守将领石彪、杨能、李文、杨信的封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军功以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反映出英宗通过平衡“夺门”新贵与前朝勋臣势力达到稳定政局并加强军事... 天顺初年,复杂的政局变化影响到朝廷对武将的任用与勋爵的册封。大同、宣府、延绥巡守将领石彪、杨能、李文、杨信的封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军功以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反映出英宗通过平衡“夺门”新贵与前朝勋臣势力达到稳定政局并加强军事防御的意图。对石彪等人的册封表明勋爵册封制度不仅具有激劝军功的作用,也是皇帝巩固统治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顺政局 勋臣封任 石彪 李文 大同磨儿山、延绥安边营之战
下载PDF
定边县唐凹村长城碑考实
4
作者 艾冲 《文博》 1990年第3期71-72,2,共3页
定边县学庄乡唐凹村一带发现的明代长城工役石碑,是在陕西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块明代修筑长城的工役碑。该碑已遭破坏。碑体左上角、右上角均断缺不知去向,右下角以及下缘也断裂无存。因此,碑文已不完整,残存文字也有数处漫漶不清。但碑文... 定边县学庄乡唐凹村一带发现的明代长城工役石碑,是在陕西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块明代修筑长城的工役碑。该碑已遭破坏。碑体左上角、右上角均断缺不知去向,右下角以及下缘也断裂无存。因此,碑文已不完整,残存文字也有数处漫漶不清。但碑文的左右上下轮廓线局部尚存,据此推定:原碑文呈竖行,自右向左排列,凡11行;每行有26字,共286字。现存碑文可辩者181字,漫漶不识者约59字(封二)。由于原碑记文不全,有关立碑的时间、所载长城工役的内容已不能直接得知。本文拟就此两点试作考证。关于立碑时间。碑文第一行仅存“岁次丁丑”四字,成为判断该碑年代的唯一根据。可是,明代丁丑年有五,即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边县 轮廓线 代丁 延绥镇志 下角 天顺 考实 副总兵 陕西三边 安边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