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经学学风对宋金元时期伤寒学术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谷建军 庄乾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0期834-836,共3页
宋金元时期出现伤寒学术史的第一个高潮期,由于受到宋代经学学风的重大影响,伤寒研究明显表现出宋学经典辨疑思潮的学术特点。宋儒"以己意解经""议论解经"的方法在伤寒学术研究中成为主流,大多数医家论伤寒基本脱... 宋金元时期出现伤寒学术史的第一个高潮期,由于受到宋代经学学风的重大影响,伤寒研究明显表现出宋学经典辨疑思潮的学术特点。宋儒"以己意解经""议论解经"的方法在伤寒学术研究中成为主流,大多数医家论伤寒基本脱离仲景《伤寒论》原文,发挥仲景未尽之意,补未备之方。宋儒的疑古思想转化为后世朱丹溪的错简重订论,为明代伤寒学术争鸣之发端。此时汉唐经学的影响仅见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以经证经,朴实解经,是宋金元时期唯一一部全面注释《伤寒论》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经学 宋金元时期 伤寒
下载PDF
宋代经学与诗学关系论考——兼谈理学对词论之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潘链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宋代士大夫优厚的政治待遇、良好的文教氛围、积极进取的儒者精神以及边境之患的社会现实赋予宋人经学与诗学别样之风采。就经学对诗学之影响而言,要者有三:一是宋代经学致用与心学心性观念的两极融通,直接影响了宋代诗学讲求义理与平... 宋代士大夫优厚的政治待遇、良好的文教氛围、积极进取的儒者精神以及边境之患的社会现实赋予宋人经学与诗学别样之风采。就经学对诗学之影响而言,要者有三:一是宋代经学致用与心学心性观念的两极融通,直接影响了宋代诗学讲求义理与平淡融合的诗风;二是宋代经学对于人格道德的约束与对哲思体会的强调,促发了诗歌讲求"言之悟"与"理之趣"的诗学主旨;三是宋代经学在学术言说方式与诗学文体上面有着交叉之处。而且,宋代理学对词的影响导致词有着从艳情到诗化、由诗化到雅化继而经学化的转变轨迹。宋代经学与诗学之关系对后世经学与诗学之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经学 诗学 理学 词论
下载PDF
《政治与思想语境中的宋代〈尚书〉学》评介
3
作者 韩书安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2期95-96,共2页
以义理发挥为特征的宋代经学,被誉为经学史上的“变古时代”,晚近以来普遍被贴上“不遵古训”“独凭臆说”的学术标签。21世纪之后,伴随着“国学热”及传统文化复兴,姜广辉、徐洪兴、蔡方鹿、朱汉民、向世陵、吴国武、姜海军等学者从学... 以义理发挥为特征的宋代经学,被誉为经学史上的“变古时代”,晚近以来普遍被贴上“不遵古训”“独凭臆说”的学术标签。21世纪之后,伴随着“国学热”及传统文化复兴,姜广辉、徐洪兴、蔡方鹿、朱汉民、向世陵、吴国武、姜海军等学者从学术史、经学史、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对宋代经学的发展脉络、基本特征、学术价值等问题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探讨。但总体而言,宋代经学的专题性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特别是相较于宋代《易》学、《春秋》学、三礼学及四书学的繁荣研究局面,宋代《尚书》学和《诗经》学尤为值得进行深度耕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学 宋代经学 专题性研究 经学史 拓展空间 《易》学 《尚书》学 国学热
原文传递
再评王安石:新法、新学的关联审视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广辉 许宁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8,共14页
历来对王安石的评价多以其"熙丰变法"的功过为依凭,而忽略了在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下,以经学史的角度为切入点,对王安石的《三经新义》给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同时探讨他在经学研究上的路径与特点。《三经新义》的编撰目的,是为了... 历来对王安石的评价多以其"熙丰变法"的功过为依凭,而忽略了在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下,以经学史的角度为切入点,对王安石的《三经新义》给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同时探讨他在经学研究上的路径与特点。《三经新义》的编撰目的,是为了充当新法推行的辩护书,作为推行新法的理论根据,以实现"一道德""定于一"的政治谋划。《三经新义》作为国家科举考试新标准,破除汉唐以来的经典训诂之学,而代之以经典义理之学,故宋代儒家义理之学的勃兴,实由荆公新学扫清道路。此外,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首次以国家法典的形式将《孟子》一书正式升格为"经",为其后宋代经学的义理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三经新义》 熙丰变法 宋代经学 科举考试改革
下载PDF
新旧《五代史》编纂异同之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海军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6,共10页
新旧《五代史》均成书于北宋时期,是记载五代十国历史的基本文献,但两史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成书历程、编纂体例、史料择取、叙事风格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它们内在的思想观念上。它们之间的差别尽管有史学... 新旧《五代史》均成书于北宋时期,是记载五代十国历史的基本文献,但两史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成书历程、编纂体例、史料择取、叙事风格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它们内在的思想观念上。它们之间的差别尽管有史学思想本身演进的原因,但最为根本的乃是源于唐宋社会变革下的经学及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体系的转型。毕竟,经学作为儒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左右着史学及其观念。可以说,新旧《五代史》分别处于两个时代,是汉唐注疏之学(汉学)与宋代义理之学(宋学)两种经学范式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体系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欧阳修 薛居正 宋代经学
下载PDF
程颐对《春秋》经传的认知、诠释及其理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海军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96-107,共12页
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借助经学诠释的形式建构并丰富、完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春秋》学作为其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程颐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中唐以来经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提出了以"四书"解经、以理解经、以例解经等新方法,由此... 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借助经学诠释的形式建构并丰富、完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春秋》学作为其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程颐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中唐以来经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提出了以"四书"解经、以理解经、以例解经等新方法,由此开启了新的《春秋》解释模式;另一方面,他还借助《春秋》诠释的形式,丰富完善了理学思想体系,并提出了自己对当时政治文化秩序建设的重要思想。此后,程颐的《春秋》学被胡安国、朱熹、吕祖谦等人所继承和发展,并进而成为中国近世颇有影响的经学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春秋》学 宋代经学 宋代理学
下载PDF
欧阳修的易学认知、诠释及其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海军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4-30,共7页
欧阳修是宋代经学转型的关键人物,在易学方面的贡献对于当时的易学、儒学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易学方面,他首次提出了《易传》非孔子所撰的观点,推动了当时“疑经惑传”思想的发展。他在易学解释上,强调阐发《周易》中的思想义理,尤其是... 欧阳修是宋代经学转型的关键人物,在易学方面的贡献对于当时的易学、儒学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易学方面,他首次提出了《易传》非孔子所撰的观点,推动了当时“疑经惑传”思想的发展。他在易学解释上,强调阐发《周易》中的思想义理,尤其是有关人事及社会治理的思想,打破了宋初注重章句注疏之学的传统,推动了儒学理论的发展与更新,为宋学范式的确立奠定了学术思想基础。不仅如此,他还将历史史实融入易学解释之中,进一步强化了易学经世致用的精神。由此可见,欧阳修的易学不重视“性与天道”,这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刘牧、周敦颐等人的易学,同时也没有自觉推动新儒学理论的建构;但是,他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思想,进而使易学解释思想化、政治化,促进了宋代易学的实践性与社会政治属性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宋代“以史证易”以及事功易学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易学 宋代经学
下载PDF
王安石与程颐易学诠释及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海军 《周易文化研究》 2015年第1期70-84,共15页
王安石与程颐都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在易学方面都有自己的著述,并提出了重要的易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从而推动了宋代义理派易学的发展。当然,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异同,包括《周易》性质的认识、易学解释的原则与方法、易学诠... 王安石与程颐都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在易学方面都有自己的著述,并提出了重要的易学解释的思想与方法,从而推动了宋代义理派易学的发展。当然,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异同,包括《周易》性质的认识、易学解释的原则与方法、易学诠释与思想建构以及他们的易学旨趣等。王、程在易学上的异同,不仅仅是个学术问题,更是他们思想体系倾向、政治观念等方面异同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程颐 易学 宋代易学 宋代经学
下载PDF
项安世易学思想及其影响
9
作者 姜海军 《周易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项安世为南宋中期著名易学家,曾师从朱熹、陆九渊等人。《周易玩辞》为其易学代表作,其思想以程颐《易传》为旨归,汲取历代象数、义理之长,融会贯通,成为宋代中后期以理学解《易》的代表之作。其易学兼综象数、义理,遍考诸家,断以己意,... 项安世为南宋中期著名易学家,曾师从朱熹、陆九渊等人。《周易玩辞》为其易学代表作,其思想以程颐《易传》为旨归,汲取历代象数、义理之长,融会贯通,成为宋代中后期以理学解《易》的代表之作。其易学兼综象数、义理,遍考诸家,断以己意,铸成一家之言,深为后来《易》家所称道援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安世 易学思想 宋代经学 《周易玩辞》
下载PDF
中国仁学发展史(多卷本)
10
作者 周勤勤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仁学发展史(多卷本)"(项目编号19ZDA024),首席专家向世陵。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执行编委;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仁学发展史(多卷本)"(项目编号19ZDA024),首席专家向世陵。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执行编委;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副主编、其他多个学会的学术委员、常务理事、理事等。著有《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理学与易学》《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变》《善恶之上——胡宏·性学·理学》《儒家的天论》学术专著十余部,主编著作多部(套),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六十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哲学史学会 魏晋南北朝 《中国哲学史》 兼职教授 宋代经学 杂志副主编
下载PDF
二程对思孟学的推尊与诠释
11
作者 姜海军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8,102,共8页
思孟学派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学派,在宋代以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宋代,随着儒家学说对性理之学的重视,思孟学派得到了儒者们的推重,并以此为基础着手建构新的儒学形态——理学。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们对思孟学派极力推尊,... 思孟学派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学派,在宋代以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宋代,随着儒家学说对性理之学的重视,思孟学派得到了儒者们的推重,并以此为基础着手建构新的儒学形态——理学。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们对思孟学派极力推尊,并以思孟学为基础建构新的儒学形态——理学。由于二程及其洛学弟子的推尊和阐发,使得思孟学派最终被宋儒视为儒家学说的正宗嫡传。而代表思孟学派思想的重要典籍《中庸》和《孟子》也在宋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思孟学派 宋代经学 宋代理学 儒学思想
原文传递
胡安国《春秋》学思想与诠释理路
12
作者 姜海军 《历史文献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226-237,共12页
胡安国是湖湘学派的奠基人,曾经师从孙复弟子朱长文为学,继承了他们对《春秋》的解释与思想。与此同时,也受到二程之学的影响,将理学作为《春秋》学的内在理论依据。在《春秋》的解释上,胡安国注重以义理解读来突显《春秋》大义,将经义... 胡安国是湖湘学派的奠基人,曾经师从孙复弟子朱长文为学,继承了他们对《春秋》的解释与思想。与此同时,也受到二程之学的影响,将理学作为《春秋》学的内在理论依据。在《春秋》的解释上,胡安国注重以义理解读来突显《春秋》大义,将经义与现实社会政治紧密结合,通经以致用。与此同时,他吸收了二程理学解经的思想,将《春秋》之"义"代之以"理",从本体的高度论证了推行《春秋》大义的神圣性与必要性,由此《胡氏春秋传》成为元、明、清时期理学派《春秋》学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安国 《春秋传》 湖湘学派 宋代经学 宋代理学
原文传递
苏轼《论语说》辑佚补正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建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8,共9页
《论语说》是苏轼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惜已失传。今人卿三祥、马德富、舒大刚诸先生为之辑佚补苴,搜罗甚富,力求还原此书原貌,足以嘉惠学林。然其中辑自《四书朱子本义汇参》数条之可靠性存疑,有待商榷。本文一一加以辨析,并据此发现《... 《论语说》是苏轼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惜已失传。今人卿三祥、马德富、舒大刚诸先生为之辑佚补苴,搜罗甚富,力求还原此书原貌,足以嘉惠学林。然其中辑自《四书朱子本义汇参》数条之可靠性存疑,有待商榷。本文一一加以辨析,并据此发现《历代名贤确论》一书可以为《论语说》辑佚提供新材料数则,均辑出并列于文后,以资补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论语说》 辑佚 宋代经学 《历代名贤确论》
原文传递
杨时《三经义辨》辑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学博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7年第5期21-29,共9页
宋代杨时的《三经义辨》是专门抨击王安石《三经新义》的著作,由于其书久佚,学界一直未能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亦无法讨论其如何驳正王安石《三经新义》。今通过对相关宋元文献的全面梳理,详考各家征引杨时《义辨》的内容,对《三经义辨》... 宋代杨时的《三经义辨》是专门抨击王安石《三经新义》的著作,由于其书久佚,学界一直未能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亦无法讨论其如何驳正王安石《三经新义》。今通过对相关宋元文献的全面梳理,详考各家征引杨时《义辨》的内容,对《三经义辨》进行辑佚,改变了该书无可详考的局面。借此,将为当今杨时及其经学的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三经义辨》 宋代经学 辑佚
原文传递
杨时《三经义辨》新考——兼论其对王安石《三经新义》驳正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学博 《孔子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88-97,共10页
由于宋代杨时《三经义辨》的亡佚,学界一直未能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亦无法讨论其如何驳正王安石《三经新义》。今通过对相关宋元文献的全面梳理,详考各家征引杨时《义辨》的内容,对《三经义辨》进行辑佚,改变了该书无可详考的局面,亦厘清... 由于宋代杨时《三经义辨》的亡佚,学界一直未能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亦无法讨论其如何驳正王安石《三经新义》。今通过对相关宋元文献的全面梳理,详考各家征引杨时《义辨》的内容,对《三经义辨》进行辑佚,改变了该书无可详考的局面,亦厘清了杨时《三经义辨》的成书及卷数的问题。同时将其与王安石《三经新义》的对应条目展开讨论,揭示其对王安石《新义》的驳正,更进一步发现:杨时《义辨》中有受王学浸染之痕迹,其对王学的打击有限,实际上此书在宋代之影响未如历来宣扬之巨大。以此,对杨时《义辨》及其学术重新作出客观的研究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三经义辨》 宋代经学 辑佚
原文传递
四庫本《春秋五禮例宗》探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以恒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7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以宋刻本校《四庫全書》本《春秋五禮例宗》,發現僅脱文就有一百六十餘處,更有大量文字、格式的)誤、變亂,可謂'千瘡百孔',就筆者所見存世十五個《例宗》版本而言,《四庫》本當居最下。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不完全是館臣的篡改和... 以宋刻本校《四庫全書》本《春秋五禮例宗》,發現僅脱文就有一百六十餘處,更有大量文字、格式的)誤、變亂,可謂'千瘡百孔',就筆者所見存世十五個《例宗》版本而言,《四庫》本當居最下。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不完全是館臣的篡改和謄録的草率,主要是庫本《例宗》的底本不善。根據《四庫采進書目》、《四庫全書總目》等文獻記載,《四庫》底本應是吴玉墀家藏曹溶寫本。然而經過比勘,《四庫》據以謄録的似乎並非吴玉墀進呈曹溶倦圃寫本。當然,庫本也並不是一無可取,經過四庫館臣的校勘,庫本也有勝於各本之處,這正是版本校勘的複雜特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五禮例宗 四庫全書 四庫底本 張大亨 宋代經學
原文传递
宋人王晳《春秋皇纲论》初探
17
作者 冯晓庭 《哲学门》 CSSCI 2013年第1期73-94,共22页
本文旨在探讨宋人王晳《春秋皇纲论》所述《春秋》学说的意义与价值。除以《春秋皇纲论》所录《春秋》学说为主之外,又结合相关史料如《宋史》、《通志》、《续资治通鉴长编》、《直斋书录解题》、《玉海》、《文献通考》,以及宋至清代... 本文旨在探讨宋人王晳《春秋皇纲论》所述《春秋》学说的意义与价值。除以《春秋皇纲论》所录《春秋》学说为主之外,又结合相关史料如《宋史》、《通志》、《续资治通鉴长编》、《直斋书录解题》、《玉海》、《文献通考》,以及宋至清代学者的相关评论,首先针对王晳其人及《春秋皇纲论》其书进行说明,次而针对《春秋皇纲论》所录《春秋》说的内容进行疏解,其后针对其意义与价值进行论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晳 春秋皇纲论 春秋学 啖赵学派 宋代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