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代老学的思想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固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宋元时期是道教发展的转折期,老学的发展由此也发生了变化,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结合的角度,王安石、司马光、范应元、董思靖、张伯端等学者的学术思想进行分析,对流传至今的宋代《老子》注本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从文本诠释的角度来看,宋人... 宋元时期是道教发展的转折期,老学的发展由此也发生了变化,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结合的角度,王安石、司马光、范应元、董思靖、张伯端等学者的学术思想进行分析,对流传至今的宋代《老子》注本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从文本诠释的角度来看,宋人解《老子》重视义理,并开以道教内丹解《老子》之新风;从思想的层面看,宋代老学重视心性之学的阐发,儒家注重阐发道德性命之学,道教注重发挥内丹心性理论,佛教则重在明心见性,同时宋代老学也反映出儒、道、释思想的互相包容与深度融合;宋代老学研究者身份的多样化和突出的思想创造性成为宋代老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其对理学的影响以及于道教义理建构上的贡献是其中两个突出的方面,可见当时的思想界在不同思想之间彼此激发所呈现出来的蓬勃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老学 思想价值 理学 道教 《老子》 义理
下载PDF
论宋代老学发展的特点
2
作者 刘固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2-116,共5页
老学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当时不但解《老》著作众多,而且学术观点各异,成为与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伴随的一股巨大的学术潜流。其具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老学与神仙方术发生偏离;老子哲学思想解释出现新突破;儒、道、释思想在... 老学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当时不但解《老》著作众多,而且学术观点各异,成为与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伴随的一股巨大的学术潜流。其具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老学与神仙方术发生偏离;老子哲学思想解释出现新突破;儒、道、释思想在老学中得到了融摄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宋代老学 特点
下载PDF
宋代老学关于“道法自然”的诠释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固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5,128,共9页
老学史上关于"道法自然"的诠释,从哲学层面来看,河上公注突出了"道",王弼注突出了"自然",宋代老学则突出了"人"。宋代老学把"道法自然"解释为人兼法天地与道而归于自然,主张以自然... 老学史上关于"道法自然"的诠释,从哲学层面来看,河上公注突出了"道",王弼注突出了"自然",宋代老学则突出了"人"。宋代老学把"道法自然"解释为人兼法天地与道而归于自然,主张以自然为原则阐扬人的价值,符合老子道家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政治层面来看,宋代老学关于"道法自然"的诠解,体现了当时盛行的黄老思潮。而宋代道教人士把"道法自然"解释为修道者的体道自然、心神自然,反映出道教教义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重道轻术、强调心性修炼的诠释成为了宋代道教界的一种共识,客观上对全真道的创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老学 道法自然 思想史
原文传递
白玉蟾《道德寶章》義理思想研究
4
作者 林裕學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78-99,共22页
白玉蟾爲宋代道教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内丹思想影響甚遠。其《道德寶章》亦爲南宋《老子》學之重要著作,歷來學者對此書探討多由以心合道、三教融合與内丹之學相應之觀點探討其内涵,對於此書之義理思想多概括在一個'心'底下,對於... 白玉蟾爲宋代道教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内丹思想影響甚遠。其《道德寶章》亦爲南宋《老子》學之重要著作,歷來學者對此書探討多由以心合道、三教融合與内丹之學相應之觀點探討其内涵,對於此書之義理思想多概括在一個'心'底下,對於此書義理思想基礎甚少有系統地探討。在中國《老子》學發展過程中,自唐、宋以來多有注家以心性詮釋《老子》。至北宋末年,以心注解《老子》之詮釋進路已發展出初步理論架構。但今論《道德寶章》者多未將其義理思想置於《老子》學的詮釋進路發展脈絡中進行評價。故本文先論自唐代至北宋末年,以心性註解《老子》之詮釋進路,再析論《道德寶章》之義理思想,並將其置於唐宋以心注解《老子》之詮釋進路中探討其地位,希冀廓清白玉蟾《道德寶章》之義理思想面貌與在《老子》學史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老學 白玉蟾 《道德寶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