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元学案》人物小传史实考辨五题
1
作者 金晓刚 《宋史研究论丛》 2023年第2期318-326,共9页
《宋元学案》是观识宋元理学史的重要文献,但人物小传部分存在一些史实讹误,影响了其学术价值。本文指出人物小传有五处讹误:滕元发非范仲淹甥;杨安止系杨时五子杨造;范处义与范浚不同族;郭粹中兄弟姓刘非姓郭;周秘非周秩之弟。从史源... 《宋元学案》是观识宋元理学史的重要文献,但人物小传部分存在一些史实讹误,影响了其学术价值。本文指出人物小传有五处讹误:滕元发非范仲淹甥;杨安止系杨时五子杨造;范处义与范浚不同族;郭粹中兄弟姓刘非姓郭;周秘非周秩之弟。从史源学入手,对《宋元学案》的人物小传、论著选编进行全面探源,纠正脱、衍、错、乱等问题,实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人物小传 订正
下载PDF
《宋元学案》成书经过、编纂人员与版本存佚考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7-16,共10页
在王梓材、冯云濠《宋元学案考略》的基础上,就《宋元学案》的成书经过、编纂人员、版本存佚诸问题作出补考。
关键词 宋元学案 成书经过 编纂人员 版本存佚
下载PDF
吕祖谦的游离与回归:论《宋元学案》对南宋浙学的认识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41,160,共7页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恢复了吕祖谦作为浙学启蒙者的本来面目,维护了他作为"东南三先生"之一的理学大师的地位。但是由于无法理解思想话语的表面冲突,全祖望没有在学理上很好地解释吕祖谦与陈亮、永嘉学派的思想联系。同时...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恢复了吕祖谦作为浙学启蒙者的本来面目,维护了他作为"东南三先生"之一的理学大师的地位。但是由于无法理解思想话语的表面冲突,全祖望没有在学理上很好地解释吕祖谦与陈亮、永嘉学派的思想联系。同时,黄宗羲对南宋浙学的思想本质和陈亮与永嘉学派的思想联系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但他对吕祖谦缺乏兴趣,忽略了其在"功利浙学"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不过,由于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都为《宋元学案》倾注了心血,使得《宋元学案》对南宋浙学的认识较之以前的论著更加准确、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浙学 宋元学案
下载PDF
《宋元学案》巩丰、巩岘关系考订 被引量:5
4
作者 沈志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2,40,共4页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丽泽诸儒学案表"列有巩丰、巩嵘、巩岘三人,然传记只立巩丰、巩嵘两传,巩岘合传,全祖望补传称巩岘为杨氏"长子"。而清人王梓材在校定《宋元学案》时所作案语,或猜巩岘"...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丽泽诸儒学案表"列有巩丰、巩嵘、巩岘三人,然传记只立巩丰、巩嵘两传,巩岘合传,全祖望补传称巩岘为杨氏"长子"。而清人王梓材在校定《宋元学案》时所作案语,或猜巩岘"即栗斋之改名",或"疑杨夫人为巩君继室,长子岘当是前夫人之子"。然考之相关文献,上述说法皆误,巩岘实为巩丰伯父巩湘之仲子,乃巩丰之堂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巩丰 巩岘 考证 订误
下载PDF
《宋元学案·蜀学略》辨正 被引量:9
5
作者 谢桃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10,15,共7页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宋元学案》视为宋元学术思想史,而不仅仅是理学宗传史,则它又具很丰富的学术思想史料的价值。《蜀学略》是第一次将蜀学上升到学术史的高度,这对晚清以来将蜀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的复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蜀学 理学 苏轼 黄宗羲 全祖望
下载PDF
试论《宋元学案》的编辑特色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得中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112,共3页
学案体史籍,是我国古代史家记述学术发展历史的一种特殊编纂形式,其源于传统的纪传体史籍,系变通正史中的《儒林传》《艺文志》,兼取佛家灯录体史籍之所长,经过长期酝酿演化而成。所谓学案,就其字义而言,意即学术公案。公案本佛... 学案体史籍,是我国古代史家记述学术发展历史的一种特殊编纂形式,其源于传统的纪传体史籍,系变通正史中的《儒林传》《艺文志》,兼取佛家灯录体史籍之所长,经过长期酝酿演化而成。所谓学案,就其字义而言,意即学术公案。公案本佛门禅宗语,即档案、资料之意。顾名思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编辑特色 《艺文志》 编纂形式 发展历史 史籍 纪传体 学术
下载PDF
《宋元学案》百年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姚文永 王明云 《殷都学刊》 2012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宋元学案》是黄宗羲继《明儒学案》之后学案体例运用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对700年来儒学发展的厘定与总结。《宋元学案》成书百余年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具体分为《宋元学案》始撰之年讨论、《宋元学案》的总体评价、黄宗... 《宋元学案》是黄宗羲继《明儒学案》之后学案体例运用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对700年来儒学发展的厘定与总结。《宋元学案》成书百余年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具体分为《宋元学案》始撰之年讨论、《宋元学案》的总体评价、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等对《宋元学案》的贡献、《宋元学案》的编纂体例、《宋元学案》的门户之见、黄宗羲等学术史观、《宋元学案》对理学内部纷争的处理、《宋元学案》释误举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黄宗羲
下载PDF
道统论的突破与《宋元学案》的思想史构建——兼论“宋初三先生”思想史地位的确立 被引量:3
8
作者 连凡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103,共10页
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基于一本万殊的思想史观,在《宋元学案》中突破了《宋史·道学传》以程朱理学为正统的道统思想史视域,主张废除"道学传"而统归"儒林传",体现了和会朱、陆、浙学等各派、重视自得创见的思想... 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基于一本万殊的思想史观,在《宋元学案》中突破了《宋史·道学传》以程朱理学为正统的道统思想史视域,主张废除"道学传"而统归"儒林传",体现了和会朱、陆、浙学等各派、重视自得创见的思想立场。基于此立场,黄氏父子高度评价并确立了"宋初三先生"作为宋学开山和道学先驱的思想史地位,为之设立学案并将其置于《宋元学案》的开端。全祖望基于人品与学问兼顾的史学家立场,只以胡瑗、孙复二人作为宋学开山,并进一步拓宽了黄氏父子道(道学)、儒(儒林)合一的思想史视域,兼容并包道、儒、文(文艺)等各派人物,从而填补了宋元儒学史上的诸多空白,完备了《宋元学案》中的思想史构建,体现了去短集长的会通思想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论 “道学传” 宋元学案 思想史 “宋初三先生”
下载PDF
《宋元学案》的层次结构与学案设置——兼论全祖望与黄宗羲思想史观之异同 被引量:2
9
作者 连凡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28,共17页
现行百卷本《宋元学案》的层次结构与学案设置,由其实质意义上的完成者全祖望所决定。经过全祖望的修补,在层次性质上,《宋元学案》由比较纯粹的宋元哲学史演变为宋元儒学思想史与文献资料汇编。在结构内容上,《宋元学案》的史学(史传)... 现行百卷本《宋元学案》的层次结构与学案设置,由其实质意义上的完成者全祖望所决定。经过全祖望的修补,在层次性质上,《宋元学案》由比较纯粹的宋元哲学史演变为宋元儒学思想史与文献资料汇编。在结构内容上,《宋元学案》的史学(史传)与学术谱系(家谱)色彩非常浓厚。在学案设置上,全祖望修定与次定的学案反映了全祖望与黄宗羲思想史观的共识,补定的学案反映了两人思想史观侧重点的分歧,补本的学案体现了全祖望对黄宗羲道学思想史体系的突破。全祖望设置学案的标准与黄宗羲在"黄氏原本"中注重思想流派与地域学术的立场相比有继承也有突破,在考虑学术脉络、地位及宗旨等纯学术因素的同时,也注重人品道德与政治事功等方面的因素。这体现了作为哲学史家的黄宗羲与作为史学家的全祖望在思想史观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全祖望 黄宗羲 思想史 哲学史
下载PDF
《宋元学案》辨误一则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光生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93-93,共1页
研究宋元学术思想史,《宋元学案》无疑是最好的一种之一。该书注重人物之间的师承传授关系,对人物的家世、家学、门人、私淑乃至再传等俱有标注。然该书瑜不掩瑕,纰漏颇多。本文试举一例见之。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周必大 辨误
下载PDF
海内外《宋元学案》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连凡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6期62-76,共15页
目前海内外学术界关于《宋元学案》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文献学的研究,主要探讨《宋元学案》的成书过程、内容校勘、编纂体例、文献价值及其渊源与定位等方面。其次是思想史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其中宋元儒学思想史的脉络与... 目前海内外学术界关于《宋元学案》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文献学的研究,主要探讨《宋元学案》的成书过程、内容校勘、编纂体例、文献价值及其渊源与定位等方面。其次是思想史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其中宋元儒学思想史的脉络与建构,以及学者的学术评价与思想史地位,包括整体分析、个案分析、学案表及其师承关系的研究、思想史构建及地域特色的分析等方面。最后是哲学阐释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哲学概念与学术论争,探讨编纂者在阐释和评论学者的哲学思想时所持的学术观点与立场。由于《宋元学案》的内容与性质伴随其成书过程大致经历了由哲学史到思想史直至文献汇编的变化,因此对于《宋元学案》的研究应将上述三条径路结合起来方才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儒学思想史 黄宗羲 黄百家 全祖望
下载PDF
略论《宋元学案》的学术史批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久贵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78-80,共3页
略论《宋元学案》的学术史批评方法林久贵《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等编纂的一部240万言的学术史巨著。它继承并发展了《明儒学案》的编纂体例,特别是在学术史批评方法上更有完善与创新之处。这些方法对后世... 略论《宋元学案》的学术史批评方法林久贵《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等编纂的一部240万言的学术史巨著。它继承并发展了《明儒学案》的编纂体例,特别是在学术史批评方法上更有完善与创新之处。这些方法对后世学人影响极大,直到今天,对我们用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学术史 全祖望 黄宗羲 学术思想 《明儒学 学术文化 宏观把握 朱子 批评方法
下载PDF
宋代湖湘学派的发展脉络及思想阐释——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连凡 《天中学刊》 2018年第2期31-37,共7页
《宋元学案》编纂者梳理了湖湘学派的发展源流,厘清了胡安国作为二程私淑弟子和孙复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及理学与春秋学的渊源。基于儒佛的根本理论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天理的观点,黄宗羲批评了胡寅基于表面现象的佛教批判,又从性、心、工... 《宋元学案》编纂者梳理了湖湘学派的发展源流,厘清了胡安国作为二程私淑弟子和孙复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及理学与春秋学的渊源。基于儒佛的根本理论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天理的观点,黄宗羲批评了胡寅基于表面现象的佛教批判,又从性、心、工夫三个方面反驳了朱熹对《知言》的批判,指出胡宏的"性无善恶说"是指作为本体的善性,避免了将善恶混在的气质之性混入义理之性中,胡宏"以心属已发"的观点出自程颐早年的未定之说,胡宏"察识本心发出的端倪而后容易下涵养工夫"的观点与程颢的识仁说一致。编纂者基于心学立场推崇张栻较朱熹更早重视涵养工夫,批评其向外穷理的"集义"说,又肯定了湖湘学派"以察识日常生活中本心流行的端倪作为体认仁体之方法"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宋元学案 胡安国 胡寅 胡宏 张栻
下载PDF
“事功本于仁义,仁义达之事功”--《宋元学案》视域下的浙东事功学派源流及其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连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6-73,共8页
《宋元学案》编纂者明确了永嘉学派分两个支流,源头都是二程洛学,一支以叶适为代表,一支以薛季宣、陈傅良为代表。黄宗羲肯定了永嘉之学倡导经世致用是为了纠正道学末流的空疏弊病,同时指出事功之学的流弊有陷入刑名之学的危险。全祖望... 《宋元学案》编纂者明确了永嘉学派分两个支流,源头都是二程洛学,一支以叶适为代表,一支以薛季宣、陈傅良为代表。黄宗羲肯定了永嘉之学倡导经世致用是为了纠正道学末流的空疏弊病,同时指出事功之学的流弊有陷入刑名之学的危险。全祖望指出永嘉之学虽以礼乐制度为主而追求体现于事功之中,但也兼顾主敬涵养,至叶适将内圣道德作为外王事功之根本,从而修正了薛季宣、陈傅良等重事功轻内圣的偏向。黄宗羲从道德与事功并重的立场出发,调和了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与朱熹的义利之辩。全祖望以陈亮晚年迎合光宗博取功名为例对其之人品节操提出非议。对于永嘉学派的同调唐仲友,全祖望肯定其经制之学的学术地位,并认为朱熹、唐仲友的交恶应该平摊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浙东事功学派 永嘉学派 永康学派 唐仲友
下载PDF
论谢良佐的学术地位及其哲学思想——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连凡 《武陵学刊》 2018年第4期10-18,共9页
在思想史上,黄宗羲推许谢良佐为程门弟子之首,反对以湖湘学派与道南学派的发展盛衰来评价其开创者谢、杨的学术地位。在为人处世上,黄宗羲欣赏谢良佐的刚毅果敢,对杨时的软弱无能颇有微词。在哲学思想上,朱熹和黄宗羲对谢良佐的看法存... 在思想史上,黄宗羲推许谢良佐为程门弟子之首,反对以湖湘学派与道南学派的发展盛衰来评价其开创者谢、杨的学术地位。在为人处世上,黄宗羲欣赏谢良佐的刚毅果敢,对杨时的软弱无能颇有微词。在哲学思想上,朱熹和黄宗羲对谢良佐的看法存在差异:首先朱熹批评谢良佐的下学之中包含有上达意思的观点扰乱了先下学而后上达的学问次序,主张道器、体用二元论,而黄宗羲指出谢良佐继承的是程颢的道器、体用合一论;其次朱熹批评谢良佐以形下事物的知觉为仁,强调仁是对于形上之理的知觉,而黄宗羲指出理不外于知觉,两者是合一的;最后朱熹批评谢良佐将体认天理置于主敬之前,而黄宗羲指出谢良佐继承了程颢的思想,从体认天理入手而以诚敬工夫存养之,自然实现本体与工夫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谢良佐 杨时 黄宗羲 朱熹
下载PDF
宋元陆学的发展脉络及其评价——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连凡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12,共8页
江西陆学创始人三陆子的思想不尽相同。陆九韶倡导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陆九龄就天赋之形色以求其所以然,有性气合一论倾向,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主旨,提倡心本论。编纂者基于其心学立场,在论述朱陆本体论及修养工夫的论辩时持早异晚同... 江西陆学创始人三陆子的思想不尽相同。陆九韶倡导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陆九龄就天赋之形色以求其所以然,有性气合一论倾向,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主旨,提倡心本论。编纂者基于其心学立场,在论述朱陆本体论及修养工夫的论辩时持早异晚同说,并倾向于陆九渊的太极元气说与尊德性为本的修养工夫论。编纂者指出陆学虽源于江西,但其传承与发扬光大主要依靠四明陆学,并认为其代表杨简将发明本心作为工夫之终极目的,从而将陆学禅学化了。编纂者疏理了南宋后期开始的朱陆合流历程,并表彰了陈苑与赵偕在元代中兴陆学的学术贡献,指出学术传承关键在于纯粹与否,同时指出赵偕尊杨简之说而将陆学禅学化了,并阐明了元末明初四明陆学的传承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学 宋元学案 陆九渊 杨简 朱陆合流
下载PDF
《宋元学案》对东莱吕氏家学的评价——以吕希哲、吕本中、吕祖谦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连凡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
编纂者在《宋元学案》中详细记载了宋元儒学世家的源流谱系及其学术思想,体现了《宋元学案》的思想史与家谱色彩。其中传承中原文献之学的东莱吕氏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儒学世家,从吕公著开始共计有7代22人收录在《宋元学案》中。吕学以吕... 编纂者在《宋元学案》中详细记载了宋元儒学世家的源流谱系及其学术思想,体现了《宋元学案》的思想史与家谱色彩。其中传承中原文献之学的东莱吕氏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儒学世家,从吕公著开始共计有7代22人收录在《宋元学案》中。吕学以吕希哲、吕本中、吕祖谦3人为代表。其师承关系也是全书学者中最为复杂的,体现了吕氏家学不主一门、转益多师的兼容并包学风。编纂者指出吕希哲为学不名一师、思想博杂且浸染禅学,但垂范后世的思想还是儒学,而吕本中继承吕希哲"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德"的学问宗旨并夹杂禅学,进而澄清了婺学创始人吕祖谦作为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宗师的思想史地位,指出婺学传承了长达400年的中原文献之学,并直接开启了明代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东莱吕氏家学 吕希哲 吕本中 吕祖谦
下载PDF
论《宋元学案》中全祖望的案语及其学术价值——兼论宋元儒学思想史的建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连凡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7-49,共13页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的案语主要致力于学术源流、师承关系、事迹史实及乡邦文献诸方面的探讨。全祖望在序录中建构了完整的宋元儒学思想史体系,并且探讨了思想与政治文化等客观环境间的互动影响关系,贯穿着推崇学术创见,道德与学问并...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的案语主要致力于学术源流、师承关系、事迹史实及乡邦文献诸方面的探讨。全祖望在序录中建构了完整的宋元儒学思想史体系,并且探讨了思想与政治文化等客观环境间的互动影响关系,贯穿着推崇学术创见,道德与学问并重,以及兼容并包的开放思想史观。在师承关系的考察上,全祖望基于兼顾史实与思想传承的立场,在承认客观师承关系的同时,又认为不能夸大其在学者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史学考证上,全祖望坚持知人论世的优良传统,并继承了黄宗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扩展了史料的范围。在乡邦文献的阐发上,全祖望致力于表彰浙东先贤的学术思想,发掘了大量宋元时期的乡邦文献,从而填补了思想史上的诸多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宋元儒学思想史 全祖望 周程授受关系 清代浙东学派
下载PDF
从《宋元学案》看政治与儒学的互动影响——以党禁与杂学为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连凡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3,共13页
全祖望通过为关系到两宋的治乱兴亡的重大政治事件元党禁与庆元党禁设立学案,反映了宋代儒学与政治间的互动影响及其兴衰历程,并通过考证《元党人碑》确定了元党人的范围。王梓材考察了宋末反道学的学者周密对于道学流派,以及对假道学... 全祖望通过为关系到两宋的治乱兴亡的重大政治事件元党禁与庆元党禁设立学案,反映了宋代儒学与政治间的互动影响及其兴衰历程,并通过考证《元党人碑》确定了元党人的范围。王梓材考察了宋末反道学的学者周密对于道学流派,以及对假道学、道学与文学相互影响的论述,丰富了对于当时思想文化的认识。全祖望为作为北宋后期开始直至南宋初期的官学并与洛学相对立的王安石新学,被朱熹视为杂学的三苏蜀学,以及宋元过渡期间被视作王、苏两派之余波的以李纯甫、赵秉文为代表的金朝儒学设置学案,肯定了道学的反对派新学与蜀学的思想史地位,阐明了王安石经学的学术价值,进而从正统立场出发批判了金代儒学代表人物李纯甫与赵秉文的三教合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元党禁 庆元党禁 王安石新学 苏氏蜀学
下载PDF
论《宋元学案》对二程弟子的评价--以尹焞、王苹、吕大临、陈瓘、邹浩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连凡 《安康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9-24,共6页
黄宗羲基于本体工夫合一论,肯定了尹焞继承程颐思想强调躬行践履和居敬涵养的本体工夫,反驳了朱熹基于居敬穷理二元工夫论的指责。全祖望为有心学倾向的程门弟子王苹设立学案并阐明其将洛学传播至浙西的思想史贡献,肯定其人品学问并反... 黄宗羲基于本体工夫合一论,肯定了尹焞继承程颐思想强调躬行践履和居敬涵养的本体工夫,反驳了朱熹基于居敬穷理二元工夫论的指责。全祖望为有心学倾向的程门弟子王苹设立学案并阐明其将洛学传播至浙西的思想史贡献,肯定其人品学问并反驳了朱熹对心学的门户之见。黄百家指出吕、程中和之辩中,吕大临的"求中"说以"中"为万物本性与宇宙本体,其说开启了道南学派"看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的宗旨,而且可谓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中围绕"中"的论争之先声,并引刘宗周的独体之存发论述了喜怒哀乐之未发已发的表里关系,引黄宗羲之说肯定了吕大临以心体之流行贯通未发与已发的观点。全祖望阐明了洛学私淑陈瓘、邹浩的学术渊源并批判了其三教合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尹諄 王苹 吕大临 陈瓘 邹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