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易太极观对肾为先天之本说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孙松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 59-62,共4页
宋易的太极观对明代部分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将宋易的太极观引入中医,从而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为后来的中医所认同,成为代代相传的深刻理念.
关键词 宋易 太极观 中医 《周易》
下载PDF
“庆历易学”发微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亚利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80,共10页
"庆历易学"指庆历前后学坛易学,以往学界对这个易学派别未加注意,实际上该学派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宋易系统之先河。首先,"庆历易学"开宋学重《易》风气之先。其次,"庆历易学"开宋易系统解《... "庆历易学"指庆历前后学坛易学,以往学界对这个易学派别未加注意,实际上该学派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宋易系统之先河。首先,"庆历易学"开宋学重《易》风气之先。其次,"庆历易学"开宋易系统解《易》风气之先。最后,"庆历易学"开纯以儒家义理解《易》风气之先。"庆历易学"重《易》、解《易》风气的实质是学术范式的转换。"庆历易学"是以范仲淹为核心的学者集团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历易学 周易 宋学 理学 宋易系统 学术范式
下载PDF
焦竑《易筌》对吴澄易学的沿革及其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正岚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0,共8页
明代焦竑《易筌》多引元吴澄易说,尤重视其中的象例和训诂。这与焦氏的推崇汉易学相表里。焦竑以吴澄《易》为汉易学的后继者,而实际上吴澄更重视宋代的恢复古易之学,并且力求独出心裁。由焦竑对吴澄易学的反驳,可知焦竑以汉代文献为易... 明代焦竑《易筌》多引元吴澄易说,尤重视其中的象例和训诂。这与焦氏的推崇汉易学相表里。焦竑以吴澄《易》为汉易学的后继者,而实际上吴澄更重视宋代的恢复古易之学,并且力求独出心裁。由焦竑对吴澄易学的反驳,可知焦竑以汉代文献为易学考证的决定性依据。明代中后期汉易学的复兴,不仅受惠于元代吴澄等人的易学,而且从宋代恢复古易的学风中获得了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筌》 吴澄 汉易 宋易 象例 训诂
下载PDF
论易学源于山东——兼论汉以来山东古代学者对易学之贡献
4
作者 杨亚利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4,共5页
作为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易学有汉易系统、晋易系统、宋易系统三大形态。有材料证明,这三大系统开风气之先的都是山东学者。汉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孟喜,集大成者是郑玄;晋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王弼;宋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以孙复、石... 作为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易学有汉易系统、晋易系统、宋易系统三大形态。有材料证明,这三大系统开风气之先的都是山东学者。汉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孟喜,集大成者是郑玄;晋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王弼;宋易系统开风气之先的是以孙复、石介为首的泰山学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得出结论:易学源于山东,有齐鲁文化背景。纵览文化轴心期以后汉以来山东古代易学史可以看出,山东学者对我国易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易学 汉易系统 晋易系统 宋易系统
下载PDF
焦循的经学与易学思想
5
作者 陈祖武 《周易文化研究》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清代《周易》研究,经过清初诸易学大师对宋儒易学的批判,至乾隆中叶,由惠栋、张惠言诸家“考明古义,表彰汉易”学术倾向的推动,引领经学界走向“唯汉是求”的道路,焦循作为扬州经学的集大成者,对“唯汉是求而不求其是”的倾向进行了纠正... 清代《周易》研究,经过清初诸易学大师对宋儒易学的批判,至乾隆中叶,由惠栋、张惠言诸家“考明古义,表彰汉易”学术倾向的推动,引领经学界走向“唯汉是求”的道路,焦循作为扬州经学的集大成者,对“唯汉是求而不求其是”的倾向进行了纠正,并以“即学求是,贵在会通”的原则进行易学研究,终于摆落汉宋,自成一家,焦循的经学思想,是对乾嘉汉学的一个批判性总结,标志着汉学鼎盛局面的结束,以会通汉宋去开创新学风成为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经学 易学 汉易 宋易
下载PDF
论明代易学的形成、发展和意义
6
作者 林忠军 《中国文化论衡》 2016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明代易学在理学、心学、佛学三者相互碰撞与交融之学术背景下形成,反映了此一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理路与特色。明代定理学于一尊,易学以程朱之说为正宗。然程朱易学在明代盛行之时,又出现了完全不同于程朱易学乃至反对程朱易学的势力:... 明代易学在理学、心学、佛学三者相互碰撞与交融之学术背景下形成,反映了此一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理路与特色。明代定理学于一尊,易学以程朱之说为正宗。然程朱易学在明代盛行之时,又出现了完全不同于程朱易学乃至反对程朱易学的势力:一是心学视域下的易学,一是以恢复汉学考辨传统为宗旨的象学。明代易学经历了由独尊程朱到修正批判程朱即以心学和佛学解《易》,继而转向调和理学与心学、融通儒学与佛学的演进历程,故其易学往往表现出融合象数与义理、心学与理学、道家与儒学的鲜明特点。明代易学的价值在于确立了程朱易学在明清时期的法定权威地位,承传整合了以程朱为主流的宋代易学,在某些方面修正了宋代易学的缺陷,并形成了自己的易学观,推动了易学的发展,是易学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尽管清人对明代经学水平多有非议,我们仍不宜一味抹杀明代易学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易 心学易 佛学易 汉学易
下载PDF
《易经》西传史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汉城 《闽江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2-87,共6页
尽管国内学界对《易经》西传史多有研究,但并没从易学史的角度出发,因此有再次梳理的必要。《易经》初入西方到渐为人熟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末耶稣会士入华至鸦片战争前,是耶稣会士的时代,因执于以教入易,这一阶段的易学... 尽管国内学界对《易经》西传史多有研究,但并没从易学史的角度出发,因此有再次梳理的必要。《易经》初入西方到渐为人熟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末耶稣会士入华至鸦片战争前,是耶稣会士的时代,因执于以教入易,这一阶段的易学研究毫无建树,但却发现了《易经》象数的二进制原理;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至一战,是经典译本时代,以宋代易疏为基础的经典译本逐步确立;第三阶段是从一战后至今,是卫礼贤的时代,卫氏《易经》译本开始流行,逐步影响学术界乃至社会思潮,这标志《易经》和易学已经完成了它的西传,融入了西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西传史 象数传播 宋易传播 经典译本
下载PDF
谈谈陶渊明饮酒的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石云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30-32,共3页
李白曾以诗的语言概括陶渊明的生活,说“陶令日日醉”,(《戏赠郑溧阳》)也有人说陶诗“篇篇有酒”。(肖统《陶渊明集序》)的确,饮洒是陶渊明的显著特点之一。陶渊明的饮酒不同于没落阶级的消极颓废,它表现出在晋、宋易代这个特定的历史... 李白曾以诗的语言概括陶渊明的生活,说“陶令日日醉”,(《戏赠郑溧阳》)也有人说陶诗“篇篇有酒”。(肖统《陶渊明集序》)的确,饮洒是陶渊明的显著特点之一。陶渊明的饮酒不同于没落阶级的消极颓废,它表现出在晋、宋易代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位封建知识分子思想的复杂性。分析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陶渊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赠郑溧阳 宋易 陶诗 人说 人生短暂 陶令 《杂诗》 周续之 任真自得 《饮酒》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易学述略
9
作者 袁江玉 《周易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155-167,共13页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目录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典范著作,其中为475部易学著作撰写的提要,俨然一部古代易学发展史。《总目》提出的“两派六宗说”,虽然不能全面涵盖历代易学名著,但大体揭示了两千余年中国古代易学发展的轨迹。对汉...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目录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典范著作,其中为475部易学著作撰写的提要,俨然一部古代易学发展史。《总目》提出的“两派六宗说”,虽然不能全面涵盖历代易学名著,但大体揭示了两千余年中国古代易学发展的轨迹。对汉易和宋易的评论,不偏执一端,对各宗各派具体分析,考辨著作真伪、文本流传,既表彰其优点,又指出其缺陷,较为客观允当,体现了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学术包容精神,直至今日对我们研究易学史仍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易学 象数 义理 汉易 宋易
下载PDF
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作于何时?
10
作者 唐满先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Z1期16-17,21,共3页
周振甫先生的《谈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载《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四年十一期),认为《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三十九岁时作。此说虽有旧说作依据,但从这组诗的内容、风格来考察,从对第十九首和第十六首的诗意来分析,我们认为此说不... 周振甫先生的《谈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载《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四年十一期),认为《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三十九岁时作。此说虽有旧说作依据,但从这组诗的内容、风格来考察,从对第十九首和第十六首的诗意来分析,我们认为此说不能成立。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是出仕时期。他在《归园田居》诗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陶渊明虽然不是毫无间断地一直出仕,但是,在这十三年中,他基本上是在出仕,即使闲居在家时也存在着出仕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首 田居 十三年 周振甫 写作时间 学语文 张挚 宋易 四十一 荣启期
下载PDF
陶渊明自然思想初探——读陶札记之七
11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7-14,共8页
适性自足、本性不受任何改变或破坏的自然思想,在陶渊明对于社会、人类和自然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但在强调自然时,他并不放弃人为,而是将两者相济相成,求得和谐与均衡;他的自然思想,是我国独特的社会文化传统,特定的时代、地理和家庭... 适性自足、本性不受任何改变或破坏的自然思想,在陶渊明对于社会、人类和自然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但在强调自然时,他并不放弃人为,而是将两者相济相成,求得和谐与均衡;他的自然思想,是我国独特的社会文化传统,特定的时代、地理和家庭,以及特有的个人禀赋与经历共同造就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嘉 田园山水 社会文化传统 士不遇赋 丘山 山水诗 征士 自然景物 宋易 杂诗
下载PDF
重修先主庙记
12
作者 任渊 《文史杂志》 1992年第S1期59-60,共2页
(载《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七及各种方志) 智力之不胜义也久矣!(?)自英雄豪杰乘时崛起,有能仗义而行,伟然正大,指(?)号令,天下从之;虽其不幸,不克大有所成就于当时,而风烈之余,犹足以耸动于后世,历千百载,尊仰而怀思之,有不能自己者,非以... (载《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七及各种方志) 智力之不胜义也久矣!(?)自英雄豪杰乘时崛起,有能仗义而行,伟然正大,指(?)号令,天下从之;虽其不幸,不克大有所成就于当时,而风烈之余,犹足以耸动于后世,历千百载,尊仰而怀思之,有不能自己者,非以义胜故欤?东汉之季,王室陵夷。曹氏佔奸贼之资,以擅中原。孙氏席强大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主 全蜀艺文志 庙记 不能自己 有所成就 义胜 宋易 于王 社稷臣 胜义
下载PDF
我的大学之姐姐
13
作者 陈晓楠 《文教资料》 2006年第5B期45-46,共2页
每年,我们都会遇到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没有钱踏进校门的寒门学子。不过,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这些年轻的面孔时,却发现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这些寒门学子的身后往往都站着一些人,他们用一双双手、一副副肩膀分担着这个看起来很近可又... 每年,我们都会遇到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没有钱踏进校门的寒门学子。不过,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这些年轻的面孔时,却发现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这些寒门学子的身后往往都站着一些人,他们用一双双手、一副副肩膀分担着这个看起来很近可又十分遥远的大学之梦。为了这样的梦想,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或多或少改变了自已的人生。我们来到湖南省桑植县探访一个叫刘秀春的女孩,今年她考上了中国海洋大学,但家人却一筹莫展。桑植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我们到达时,据说刘秀春家的存款是13块5毛钱。刘秀春不爱说话,满脸天真,每次和她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大学 大学录取通知书 寒门学子 刘秀 中国海洋大学 姐妹俩 我一 上请 第一年 宋易
下载PDF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8年目录汇总
14
《交通世界》 2009年第2期84-88,共5页
关键词 辛木 卡车 宋易 大金龙 东风商用车 斯堪尼亚 车辆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清代禮書提要三種
15
作者 沈文倬 《中国经学》 2010年第2期31-36,共6页
儀禮釋官九卷清同治八年績溪胡氏研六閣重刻本清胡匡衷撰。匡衷字寅臣,一字樸齋,安徽績溪人。事父母盡歡,友兄弟盡愛,耄年哭弟,至於喪明,其敦篤有如是者。初好學宋易,崇德謹獨,身體力行之。然以先天圖非經所有,終不敢信焉。胡氏累世傳禮... 儀禮釋官九卷清同治八年績溪胡氏研六閣重刻本清胡匡衷撰。匡衷字寅臣,一字樸齋,安徽績溪人。事父母盡歡,友兄弟盡愛,耄年哭弟,至於喪明,其敦篤有如是者。初好學宋易,崇德謹獨,身體力行之。然以先天圖非經所有,終不敢信焉。胡氏累世傳禮,以匡衷及其孫培翬最知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易 崇德 清同治
下载PDF
灵通姐姐帮你学数学
16
作者 灵通姐姐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17年第1期95-96,共2页
本期灵通姐姐将回答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黎超同学来信提出的问题。黎超同学在来信中是这样写的:灵通姐姐:你好!我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的黎超,今年读四年级。我的老家在乡下,几年前随父母来到市区。我爸爸和妈妈开了一个超市,假期中我... 本期灵通姐姐将回答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黎超同学来信提出的问题。黎超同学在来信中是这样写的:灵通姐姐:你好!我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的黎超,今年读四年级。我的老家在乡下,几年前随父母来到市区。我爸爸和妈妈开了一个超市,假期中我也帮他们的忙。我发现,我爸爸、妈妈开超市每天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真是有用啊!我的数学成绩比较好,可爸爸对我说,不能放松,还要学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水区 在乡下 江西省新余市 对我说 超同 学在 天部 私用 宋易
下载PDF
证券市场概况(2006年3月)
1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06年第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市场概况 宋易 切二 久嗽
下载PDF
沉默的树
18
作者 刘永涛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41,共13页
一爹。宋易成难过地叫了一声。那人脸抖动了一下,从阴影里显出模糊的轮廓。此时正是黄昏,昏沉的光如同绝望的水,在沙丘般起伏的轮廓里陷落。那张脸是燃烧过的痕迹、烈日的废墟、风的残骸、沙的尸骨、蚊虫的灰……如岁月的力量堆积出突... 一爹。宋易成难过地叫了一声。那人脸抖动了一下,从阴影里显出模糊的轮廓。此时正是黄昏,昏沉的光如同绝望的水,在沙丘般起伏的轮廓里陷落。那张脸是燃烧过的痕迹、烈日的废墟、风的残骸、沙的尸骨、蚊虫的灰……如岁月的力量堆积出突兀的骨,脸上的皮肤如同蛤蟆皮般,密集着大小不一的疙瘩,眼睛被挤压成一线喘息着的困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易 阴影 轮廓
原文传递
On the legal systems of the overseas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19
作者 Zhou Chunle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12期35-36,共2页
The golden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verseas trades is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established the legal mechanisms of the overseas trades with the perfect systems. These legal regulations... The golden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verseas trades is most significant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established the legal mechanisms of the overseas trades with the perfect systems. These legal regulations made clear the subjects of the overseas trade to a large extent, stipulated the procedures for the overseas trade, and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ed the related legal liabilities and regulation means and methods of the governments. Although it met the huge dema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and had brought the economic income for the governments, yet because the governments had adopted the strict control measures, to a certain extent, it also restric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legal subjects of the overseas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conducted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trade procedures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s of the legal systems of the overseas trade in the So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 Dynasty overseas trade legal system
下载PDF
出土文献视阈下的宋代恢复“古《易》”运动的再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莎菲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本文利用出土文献中的《易》类相关材料,对宋代的恢复“古《易》”运动及宋人编定的“古《易》”文本作了新的审视与评估,认为宋人离析经传的基本思路大体无误,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古本”材料,宋人所恢复的“古《易》”的文本形态上限止... 本文利用出土文献中的《易》类相关材料,对宋代的恢复“古《易》”运动及宋人编定的“古《易》”文本作了新的审视与评估,认为宋人离析经传的基本思路大体无误,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古本”材料,宋人所恢复的“古《易》”的文本形态上限止于经传十二篇;同时,各家在十二篇的具体分篇、篇次和篇题上存在不少分歧意见,我们通过参考史传记载、出土简帛及汉石经等,结合书写载体的变迁情况,发现吕大防、吕祖谦二氏编定的“古《易》”文本最接近汉代“《易经》十二篇”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易 汉易 出土文献 文本形态 宋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