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三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伯重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39,共10页
本文是作者“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系列论文之三,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二,一是农民经营规模的变化,二是亩产量的变化。作者认为:自南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户均耕地面积有明显的减少。这个减少,主要是因为农民家庭规模的缩小... 本文是作者“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系列论文之三,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二,一是农民经营规模的变化,二是亩产量的变化。作者认为:自南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户均耕地面积有明显的减少。这个减少,主要是因为农民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农民耕作方式的变化,而非所谓的“人口压力”的增强所致。在经营规模缩小的同时,单位耕地的产量则有明显的提高。若以相同的衡制计,自宋末至明初,江南稻田的平均亩产量提高了60%以上。这种“宁可少好,不可多恶”(王祯语)的经营方式,开创了江南农业经营史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变化 江南 宋末 明初
下载PDF
宋末“晚唐体”与唐诗史的梳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史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5,70,共6页
宋末"晚唐体"盛行,晚唐体的修习者如"四灵"、"江湖"后学,由晚唐体入而不由晚唐出者如刘克庄,还是理学家如陈仁子,以及晚唐体的反拨者方回,通过对晚唐体的探讨,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出发,对唐诗形式、体... 宋末"晚唐体"盛行,晚唐体的修习者如"四灵"、"江湖"后学,由晚唐体入而不由晚唐出者如刘克庄,还是理学家如陈仁子,以及晚唐体的反拨者方回,通过对晚唐体的探讨,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出发,对唐诗形式、体制、风格特点有了深入、细致的把握,从而对唐诗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对明诗学产生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 晚唐体 唐诗史
下载PDF
闽南粵东有关宋末民间传说及其信仰习俗 被引量:2
3
作者 连心豪 《海交史研究》 2016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在闽南粤东,宋末历史遗迹广泛分布,其传说流传甚广。闽南粵东人民深切景仰怀念宋末忠臣烈士的崇高气节,由此形成了种种纪念宋末忠臣烈士的特殊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留传至今。其中包含着闽南粤东"海上丝绸之路"信息的蛛丝马迹。
关键词 闽南粤东 宋末 民间信仰 信仰习俗
下载PDF
流寓生活与文化变迁:宋末元初出峡避乱的巴蜀士人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春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宋末元初,人数较多的蜀中士人走出三峡以避战乱。南宋朝廷为他们提供出仕的机会,兴学以育其子弟,既能从中选拔人才,也可维护社会安定。入元后,蜀籍士子有的拒绝出仕,有的迫于生活压力任职于新朝。蜀籍人士通过乡情、亲情,结成关系亲密... 宋末元初,人数较多的蜀中士人走出三峡以避战乱。南宋朝廷为他们提供出仕的机会,兴学以育其子弟,既能从中选拔人才,也可维护社会安定。入元后,蜀籍士子有的拒绝出仕,有的迫于生活压力任职于新朝。蜀籍人士通过乡情、亲情,结成关系亲密的蜀人群体以利于他们在新的环境下生活。蜀中士人的外迁,导致了巴蜀地区学术文化在元代的衰落,当然,也促进了流入地的学术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 元初 巴蜀士人 避乱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宋末元初的泉州赵氏宗室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文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1-43,共3页
泉州赵氏宗室是南宋初年随着南外宗正司这一机构的迁入而入居泉 州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南宋末年泉州郡守蒲寿庚的屠杀使得 泉州赵氏宗室几乎被斩尽杀绝。少数因有事外出,或为官在外、或被收养等的宗 空得以幸免。这些... 泉州赵氏宗室是南宋初年随着南外宗正司这一机构的迁入而入居泉 州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南宋末年泉州郡守蒲寿庚的屠杀使得 泉州赵氏宗室几乎被斩尽杀绝。少数因有事外出,或为官在外、或被收养等的宗 空得以幸免。这些幸存下来的宗室,有的隐居下仕,有的改姓换名,有的为元王朝 服务等。考察宋末元初的泉州赵氏宗室,对于了解宋代地方宗室在这一特定历史 背景下的遭遇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赵氏宗室 宋末 蒲寿庚 屠杀 幸免
下载PDF
宋末爱国士人与陶渊明的深刻共鸣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剑锋 《九江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宋末爱国遗民诗人在国破家亡的时代,对陶渊明的忠义气节和超然情怀,从情感深层到理性高度都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在他们的诗作中有明显的反映。
关键词 宋末 爱国人士 陶渊明 共鸣 忠义气节 超然情怀 诗歌创作
下载PDF
姜白石词风对宋末词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郎学初 《蒲峪学刊》 1997年第3期51-54,共4页
姜白石词风对宋末词坛的影响郎学初南宋词坛,白石与稼轩双峰并峙,就对南宋后期词坛的影响而言,二人互为颉颃,平分秋色。然而,稼轩一脉内容上虽然比较充实,但其末流往往流于叫嚣一路,而不为论词者所喜。白石一脉内容稍弱,但由于... 姜白石词风对宋末词坛的影响郎学初南宋词坛,白石与稼轩双峰并峙,就对南宋后期词坛的影响而言,二人互为颉颃,平分秋色。然而,稼轩一脉内容上虽然比较充实,但其末流往往流于叫嚣一路,而不为论词者所喜。白石一脉内容稍弱,但由于“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含蓄蕴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骚雅” 白石词 姜白石 “清空” 王沂孙 词风 张炎 宋末 词坛 比兴寄托
下载PDF
似花还似非花——论南宋后期及宋末的艳情词
8
作者 蒋晓城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4期79-83,共5页
艳情词是南宋后期及宋末词风的主要表现文本,其题材特点、情感内涵、艺术表现等方面与唐五代、北宋、南宋前期的艳情词相比呈现出新的艺术风貌。在题材上,南宋后期及宋末的艳情词与咏物相融相随;在情感内涵上,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家... 艳情词是南宋后期及宋末词风的主要表现文本,其题材特点、情感内涵、艺术表现等方面与唐五代、北宋、南宋前期的艳情词相比呈现出新的艺术风貌。在题材上,南宋后期及宋末的艳情词与咏物相融相随;在情感内涵上,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思;在艺术表现上,以雅笔写柔情,形成俗处能雅,柔而不媚的艺术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后期 宋末 艳情词
下载PDF
论宋末诗人林景熙的遗民心态
9
作者 李青枝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宋末诗人林景熙的诗文作品为研究对象,对林景熙作为一个朝代遗民的特殊心态进行剖析。认为其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失落、悲愤与忧患、愧疚与苦闷,交织着爱国激情与忧患意识,表现出决不屈辱的民族气节。这些都反映了南宋遗民群体的普遍心... 以宋末诗人林景熙的诗文作品为研究对象,对林景熙作为一个朝代遗民的特殊心态进行剖析。认为其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失落、悲愤与忧患、愧疚与苦闷,交织着爱国激情与忧患意识,表现出决不屈辱的民族气节。这些都反映了南宋遗民群体的普遍心理现实,更揭示出宋元之交这个特殊时代士人的社会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 诗人 林景熙 遗民 心态
下载PDF
水云“诗史”与宋末纪实诗比较论
10
作者 曾小梦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年第3期65-67,共3页
宋末遗民汪元量的诗歌对当时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所记录和反映,被誉为“宋亡之诗史”。通过与同时代其他爱国诗人纪实诗歌的比较,可以更加鲜明地看出汪元量“诗史”的特色。
关键词 水云 诗史 宋末纪实诗
下载PDF
宋末论词词初探
11
作者 李冬红 《临沂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2-39,共8页
《全宋词》存论词词17首,皆为南宋末年作品,与这一时期词体的成熟、创作的繁盛及词学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常以抽象的景物描写或意境描摹,对词人词作进行感性化的风格评价,多因人论词,而非有意地因词论词,有誉美之嫌。宋末论词词是... 《全宋词》存论词词17首,皆为南宋末年作品,与这一时期词体的成熟、创作的繁盛及词学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常以抽象的景物描写或意境描摹,对词人词作进行感性化的风格评价,多因人论词,而非有意地因词论词,有誉美之嫌。宋末论词词是以词评词的早期尝试,是以诗歌样式进行评论的文学批评方式在词体繁盛时期的自然延展和必然结果,与后世尤其清代论词词的客观理性相比更显现出其初始时的不成熟。它与宋末词学理论虽有评判尺度的些许差异,但评价方向大体一致,体现了时代的词学观念和审美趋向,可看作词论的补充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论词词 因人评词 感性批评
下载PDF
“诗史”精神重放光辉——论宋末诗人对杜诗的接受
12
作者 黄桂凤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南宋末年,在文天祥以身殉国、忠义存诗存史的影响下,一大批南宋遗民、诗人奋起直笔,模仿杜诗,以诗存史,而且往往在诗前另以序言辅以记史。
关键词 诗史 宋末遗民 比兴手法 以诗存史
下载PDF
宋末万州天生城抗元保卫战 被引量:8
13
作者 腾新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3,共6页
天生城遗址在万县市西北一公里处。这里,山势雄奇,平地隆起,海拔近500米,巉岩峻峨,绝壁凌空,峭立如堵,自然成城,天生城因以得名。《万县志》有云:“凡地上物之生成,不假人力者谓天生,故邑西石城曰天生城。” 万州古属梁州地,周属巴国,... 天生城遗址在万县市西北一公里处。这里,山势雄奇,平地隆起,海拔近500米,巉岩峻峨,绝壁凌空,峭立如堵,自然成城,天生城因以得名。《万县志》有云:“凡地上物之生成,不假人力者谓天生,故邑西石城曰天生城。” 万州古属梁州地,周属巴国,秦汉时代属巴郡朐忍县(故城在今云阳县西黄泥溪)。《华阳国志》载:“朐忍县,(在巴郡)西二百九十里,水道有东阳、下瞿数滩,山有大、小石城势。”其中的小石城即是天生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倾蜀汉之兵大举伐吴,曾在山上驻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生城 万州 保卫战 夔州 宋末 守将 四川 蒙古 小石城 梁山
下载PDF
钱锺书《容安馆札记》批评宋代诗人许月卿发微--兼及钱先生论理学、气节与宋末诗歌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体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4-192,共9页
钱锺书先生在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中对宋末理学诗人许月卿的诗文进行了毫不宽贷的批评,其评语蕴含着丰富的诗学内容,与《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相关内容比对,可以诠释出钱先生评语的深度内涵。同时,它也启示着我们应当发... 钱锺书先生在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中对宋末理学诗人许月卿的诗文进行了毫不宽贷的批评,其评语蕴含着丰富的诗学内容,与《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相关内容比对,可以诠释出钱先生评语的深度内涵。同时,它也启示着我们应当发掘钱先生对理学、气节与宋末诗歌关系的卓见,重新审视理学、气节等因素在钱先生诗学评价体系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容安馆札记》 许月卿 宋末诗歌
下载PDF
宋末爱国诗人郑思肖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同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7-78,共2页
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攻入临安,恭帝赵熙投降,南宗王朝灭亡。在异族统治的高压之下,那些爱国的、有民族自尊心的知识分子大多只能长歌当哭,以笔墨抒乱离之悲,写亡国之痛,表示自己不合作的态度。但也有一些骨头更硬、态度更激烈的... 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攻入临安,恭帝赵熙投降,南宗王朝灭亡。在异族统治的高压之下,那些爱国的、有民族自尊心的知识分子大多只能长歌当哭,以笔墨抒乱离之悲,写亡国之痛,表示自己不合作的态度。但也有一些骨头更硬、态度更激烈的知识分子,以笔墨为武器,对元蒙统治者及依附他们的新贵嘻笑怒骂,大张挞伐。郑思肖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诗人 郑思肖 宋末 知识分子 民族自尊心 亡国之痛 统治者 不合作
下载PDF
宋末潮州人民抗元斗争述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丁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1-19,共9页
在潮州历代许多军事活动遗址中,南宋末年这段期间的遗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数较多,遍及滨海各县,而且流传着丰富的口头史料,影响很大.其中有一些史迹遗址,显然是出于后人的附会,故神其说,不足为凭.如澄海的接龙桥,凤凰山乌岽顶... 在潮州历代许多军事活动遗址中,南宋末年这段期间的遗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数较多,遍及滨海各县,而且流传着丰富的口头史料,影响很大.其中有一些史迹遗址,显然是出于后人的附会,故神其说,不足为凭.如澄海的接龙桥,凤凰山乌岽顶的太子洞,以及揭西“厉泉”埋官所等等①.但如饶平百丈埔古战场,潮州金山顶马发遗迹,饶平、潮州的多处陈吊王寨等,却是史志有据,确实经历过一番血火战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 张宏范 唆都 军事活动 接龙桥 安抚使 摧锋军 史志 兴化军 循州
下载PDF
论宋末遗民散文创作特点及对后世遗民文学创作的影响
17
作者 胡海燕 李海英 郭小转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89-191,共3页
宋末遗民散文,较好地体现了易代的风貌和文学特色。他们的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集中突出,主要反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族气节,具有鲜明的遗民特色。本文将通过对宋末遗民群中典型作家的散文进行分析,并总结这一时期遗民散文创作的共... 宋末遗民散文,较好地体现了易代的风貌和文学特色。他们的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集中突出,主要反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族气节,具有鲜明的遗民特色。本文将通过对宋末遗民群中典型作家的散文进行分析,并总结这一时期遗民散文创作的共性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 遗民散文 创作特点 影响
下载PDF
关于宋末诗人张玉娘和《兰雪集》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振元 《丽水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35-39,共5页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知埋没和扼杀了多少人才,其中“造物忌才,于闺阁而加酷”。尽管如此,闺阁中,历代还是不断有人突破樊笼,振翅奋飞,涌现出不少女作家、女诗人,被后人称为宋代四大女词家之一的张玉娘,就是一个佼佼者。
关键词 张玉娘 兰雪集 宋末 物忌 词家 朱孝臧 咸淳 浪传 沈雄 全金元词
下载PDF
四川宋末抗元山城遗址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志学 杨荣新 《文史杂志》 1990年第1期28-30,49,共4页
当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陆的时候,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仍得以苟延残喘。偏处西南一隅的四川,乃抗击强大的蒙古军队达半个世纪之久。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四川依山筑城,凭险而守有着莫大的关系。今天,在四川各地还可见到不少的抗... 当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陆的时候,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仍得以苟延残喘。偏处西南一隅的四川,乃抗击强大的蒙古军队达半个世纪之久。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四川依山筑城,凭险而守有着莫大的关系。今天,在四川各地还可见到不少的抗元山城遗址。笔者拟作简要的概述,以飨读者。 在众多的山城遗址中,从其重要的地位和知名度来讲,当首推合川钓鱼城。 合川,宋时称合州。钓鱼城就筑在今天合川县城东北方向的钓鱼山上,距县城约有4公里。据《合州志》卷一载:(钓鱼山)高千仞,……东南北三面据江,皆峭壁悬崖,陡然阻绝。……其西南山稍低,于此筑城,高二十仞。”三面环水,系由渠江、嘉陵江、涪江围绕,形成一个半岛。 钓鱼城的修筑,始于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毕于淳祐三年(1234),有内城、外城之分。只是年代久远,如今只残存了一些遗迹,依稀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川钓鱼城 蒙古军队 合州志 宋末 宋理宗 东北方向 依山 蒙古铁骑 欧亚大陆 环水
下载PDF
宋末陈宜中行迹考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立群 《闽台文化交流》 2011年第1期31-39,共9页
南宋末年的丞相陈宜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这主要源于《宋史》对他的记载。 《宋史》载:德事占二年(1276)二月,“大元兵薄皋亭山。宜中宵遁”。又载:“井澳之败。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 南宋末年的丞相陈宜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这主要源于《宋史》对他的记载。 《宋史》载:德事占二年(1276)二月,“大元兵薄皋亭山。宜中宵遁”。又载:“井澳之败。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据此记载。陈宜中在元军压境、宋朝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连夜逃走,后来去了占城(在今越南境内)便立即不回来了。于是,“宵遁”、“如占城”、“遂不反”八个字。使他成为逃跑主义者。并成了七百多年来史家批评的丰兽依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 考辨 行迹 《宋史》 记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