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识解理论视域下宋词翻译的主观性研究——以《雨霖铃》3个英译本为例
1
作者 尹航 杜小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55-61,共7页
识解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有助于阐释导致宋词译文差异的深层原因。文章基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以《雨霖铃》3个英译本为对象,探究译者主观性如何体现于不同译本中,以及导致译者主观性差异的主要原... 识解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有助于阐释导致宋词译文差异的深层原因。文章基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以《雨霖铃》3个英译本为对象,探究译者主观性如何体现于不同译本中,以及导致译者主观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在体认经验、原文及目标读者的影响下,译者通过激活特定辖域与背景、选取不同的视角、突显不同的事体及输出具有不同详略度的译文来构建情境。四个维度间具有内在联系,共同作用于多元译本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理论 宋词翻译 《雨霖铃》
下载PDF
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浅析许渊冲宋词翻译
2
作者 彭渝 黎明星 +3 位作者 张薇 朱佩佩 余凯路 张子龙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1期87-89,共3页
本文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为参照,以许渊冲宋词翻译为切入点,对许氏"三美论"与其进行译例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者相似点有二:(1)忠实于原文,适当取舍;(2)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意境。同时,二者在具体文本类型(如诗词... 本文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为参照,以许渊冲宋词翻译为切入点,对许氏"三美论"与其进行译例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者相似点有二:(1)忠实于原文,适当取舍;(2)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意境。同时,二者在具体文本类型(如诗词)的翻译认知上略有分歧:泰氏认为在诗歌翻译成散文的过程中,原诗的旋律感很难兼顾;而许氏则认为原文的音美应尽可能保留。此文对于此次研究结论于当今的翻译实践可能带来的启迪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泰特勒 三原则 三美论 宋词翻译
下载PDF
许渊冲“优势竞赛论”原则下的宋词翻译鉴赏研究
3
作者 孟宏玉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8年第4期144-145,共2页
本文将以许渊冲先生自成一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优势竞赛论"为指导,就其中主要的三大翻译理论"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择取一些经典宋词进行翻译对比鉴赏,以期通过对宋词的翻译研究,提升译者对... 本文将以许渊冲先生自成一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优势竞赛论"为指导,就其中主要的三大翻译理论"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择取一些经典宋词进行翻译对比鉴赏,以期通过对宋词的翻译研究,提升译者对宋词翻译以及宋词译作的鉴赏能力,也使宋词文化得以进一步发扬。通过宋词翻译研究,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独特的诗词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翻译 优势竞赛论 宋词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从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看宋词翻译——以宋词《声声慢》和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丰玉芳 王菲菲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4-121,共8页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运用于宋词等审美性文本评估有待获得令人信服的验证。虽然国内外学者在开展豪斯模式的应用性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以其对宋词文本翻译质量评估的实证研究仍鲜见报道。依据豪斯质量评估模式,以...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运用于宋词等审美性文本评估有待获得令人信服的验证。虽然国内外学者在开展豪斯模式的应用性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至今以其对宋词文本翻译质量评估的实证研究仍鲜见报道。依据豪斯质量评估模式,以李清照的宋词《声声慢》及许渊冲的英译本为语料,从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等四个层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定性分析,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对比研究,其研究结果将对中国文学特别是宋词翻译质量评估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斯模式 翻译质量评估 《声声慢》 宋词翻译 许渊冲 显性翻译 隐性翻译
原文传递
宋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研究——以许渊冲的英文译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佳丽 《今古文创》 2022年第9期99-101,共3页
宋词代表着宋代文学之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词作者多采用"隐喻"的修辞方法,从而得以"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根据莱柯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如何理解... 宋词代表着宋代文学之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词作者多采用"隐喻"的修辞方法,从而得以"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根据莱柯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如何理解和概念化其所生活的世界。在概念隐喻理论的视角下,译者能更加精确地理解并翻译宋词中的隐喻表达,从而更大程度上使非汉语读者产生共情,领略宋词之美。本文以翻译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例,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试图探寻适用于宋词中隐喻表达的最佳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宋词翻译 许渊冲
下载PDF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与宋词中“愁”情的翻译
6
作者 樊红梅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1X期133-134,共2页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的目的论应遵循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文章从功能主义三原则在宋词中"愁"情的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评析了在目的论视...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的目的论应遵循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文章从功能主义三原则在宋词中"愁"情的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评析了在目的论视角下宋词翻译的现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宋词翻译的目的性 文化内涵 功能主义三原则 “愁”情翻译
下载PDF
宋词译文之意境再现——以李煜《相见欢》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燕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1-122,162,共3页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作为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尤以意境见长,展现其极致之美。但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文意境绝非易事,值得广泛探讨与深入研究。本文以李煜的名篇《相见欢》为例,从音、形、意三个层面出发,论述译文如何捕捉原文&qu...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作为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尤以意境见长,展现其极致之美。但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文意境绝非易事,值得广泛探讨与深入研究。本文以李煜的名篇《相见欢》为例,从音、形、意三个层面出发,论述译文如何捕捉原文"灵魂",再现意境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翻译 意境 《相见欢》
下载PDF
从图式理论视角比较赏析《声声慢》英译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春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S4期22-24,共3页
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宋词中婉约派的杰出代表,李清照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其作品历来为国内外的许多学者所研究和翻译,因此也出现了多种译本,尤其是其经典之作《声声慢》,更是吸引了众多的译... 宋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宋词中婉约派的杰出代表,李清照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其作品历来为国内外的许多学者所研究和翻译,因此也出现了多种译本,尤其是其经典之作《声声慢》,更是吸引了众多的译者.本文拟从图式理论角度出发,比较分析《声声慢》一词较具代表性的两种英译文,讨论图式理论对宋词翻译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李清照词 宋词翻译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从“三美论”看许渊冲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英译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方衡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77-80,共4页
"三美论"是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一直被奉为诗词翻译的圭臬。该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尤其是诗词翻译)中不能拘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传递原文的"意美、音... "三美论"是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一直被奉为诗词翻译的圭臬。该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尤其是诗词翻译)中不能拘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传递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以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以"三美论"为指导,对许渊冲在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英译过程中于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作出具体探讨,旨在说明译者在宋词翻译过程中传递原作"三美"的必要性,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三美论"对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词翻译
下载PDF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 被引量:2
10
作者 黑倩倩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0期57-58,62,共3页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二者的关系问题直到今天也仍是翻译界争论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选取著名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许渊冲和杨宪益的两种译本作为语料进行归化和异化的分析,...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二者的关系问题直到今天也仍是翻译界争论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选取著名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许渊冲和杨宪益的两种译本作为语料进行归化和异化的分析,探讨译文中归化异化的处理,以此来分析归化异化在宋词翻译中的作用以及二者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分析得出,在宋词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并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为了达到传递中国文化韵味与让译文通俗易懂的平衡,要合理运用两种翻译策略,力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宋词翻译 念奴娇
下载PDF
阐释学视角下的咏物词英译——以《双双燕》为例
11
作者 孙亮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阐释学是研究文本意义和解释的理论。近年来,翻译学研究者将阐释学的思想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提出译者要在理解和解释原文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视阈并与原文视阈交融,实现"视阈融合"。意象是宋词的灵魂。阐释和理解意象是宋词... 阐释学是研究文本意义和解释的理论。近年来,翻译学研究者将阐释学的思想同翻译理论结合起来,提出译者要在理解和解释原文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视阈并与原文视阈交融,实现"视阈融合"。意象是宋词的灵魂。阐释和理解意象是宋词翻译的关键。宋词中的咏物词更是如此。由于词人多通过咏物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原作者的视阈通常比词本身的字面含义更广。史达祖的《双双燕》即是一例,作为咏物词的代表作,原作者看似写燕,实际上却隐含着更广阔的视阈。因此,译者在进行英译时,应从阐释学视角,融合自身和原文视阈,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阈,并将融合后的新视阈同目标语读者的视阈再次融合,在读者可理解的基础上,为读者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与原文等同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视阈融合 咏物词 宋词翻译 双双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