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宋军“以远制近”战术——以宋辽战争为中心
1
作者 曹兴华 陈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6,共10页
宋军为对抗游牧骑兵的现实需要,立足发挥弓弩的作用,创造性地发明了“以远制近”的野战战术。在宋辽战争中,以床子弩为核心,辅以步弩、弓箭的对敌打击体系,不仅在力量、频率上略显不足,还具备轻视冲击、肉搏和机动缓慢的弊端,导致宋军... 宋军为对抗游牧骑兵的现实需要,立足发挥弓弩的作用,创造性地发明了“以远制近”的野战战术。在宋辽战争中,以床子弩为核心,辅以步弩、弓箭的对敌打击体系,不仅在力量、频率上略显不足,还具备轻视冲击、肉搏和机动缓慢的弊端,导致宋军屡屡失利。在随后的对夏、金的战争中,宋军有针对性地对武器和战法加以改良,效果明显,并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宋金战局。虽然它受国防战略的约束,欠缺攻击性,但其蕴含的“以远制近”“以强制弱”理念充实了我国古代战术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军 战术 以远制近 宋辽战争
下载PDF
评《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2
作者 王化雨 《北大史学》 CSSCI 2013年第1期375-383,共9页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是已故宋代军事史专家曾瑞龙的力作,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具有不小的借鉴价值。本书的基本内容,包伟民、何玉红等学者曾做过介绍,~①稍显简略,仍有详加述评的必要。...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是已故宋代军事史专家曾瑞龙的力作,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具有不小的借鉴价值。本书的基本内容,包伟民、何玉红等学者曾做过介绍,~①稍显简略,仍有详加述评的必要。除绪论和结论外,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总结既有成果及其不足。第二章阐述自唐末到宋初,契丹与中原王朝关系的演变。第三章论述北汉在10世纪中期宋辽关系中的特殊地位。第四章指出宋初文、武两大群体所奉行的战略文化不相容,为此后的军事失败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战争 幽燕 战略文化 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原王朝 曾瑞 初文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军 满城之战
原文传递
“澶渊之盟”以前宋辽战争交通道路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卜凡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在北宋建立至"澶渊之盟"期间(960—1005年),北宋与辽国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意图,曾利用渤海与黄海海路、河北平原道路、太行山间道路、河东山地道路、麟府路地区道路等交通线展开军事行动。宋辽边疆地带的地理环境与宋辽两军... 在北宋建立至"澶渊之盟"期间(960—1005年),北宋与辽国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意图,曾利用渤海与黄海海路、河北平原道路、太行山间道路、河东山地道路、麟府路地区道路等交通线展开军事行动。宋辽边疆地带的地理环境与宋辽两军的战略意图,是影响这一时期宋辽战争中诸道路利用频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战争 “澶渊之盟” 交通道路 战略意图
原文传递
宋辽对峙下的宋真宗朝“河北守城举人”——从宋真宗对河北路士人的科举加恩说起
4
作者 何天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3-21,共9页
地域差异促使中国古代士人群体呈现相对多样的面貌。科举制是宋代士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而宋廷对各地士人的科举政策不尽相同,该情况为考察宋代士人的地域差异性提供了宝贵的切入点。北宋时期,河北路是宋方御辽守国的首要藩屏。宋真宗朝... 地域差异促使中国古代士人群体呈现相对多样的面貌。科举制是宋代士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而宋廷对各地士人的科举政策不尽相同,该情况为考察宋代士人的地域差异性提供了宝贵的切入点。北宋时期,河北路是宋方御辽守国的首要藩屏。宋真宗朝,宋廷对河北路士人进行科举加恩,以期应对战争压力,巩固对河北路的管控。宋廷为何以优待“文士”的方式经营“武事”?重要的原因是河北路士人与当地基层头面人物、富户群体多有重合。虽然河北路士人文武素养相对混杂、平庸,但具有群体性影响力,是大战中协助宋方守城、维持统治的重要力量。宋真宗朝的科举加恩政策,反映了宋廷对河北路士人特殊面貌的认识,推动着宋王朝对河北路的统治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科举 地方士人 河北路 区域史 宋辽战争
下载PDF
控扼桥路:北宋前中期澶州军事作用的形成及其局限
5
作者 何天白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92-299,共8页
北宋在“守内虚外”的战略理念下,管控内外要冲,着意确保各要冲拱卫都城开封。北宋前中期,澶州控扼黄河下游干流上唯一一处常设浮桥,发挥着护卫开封的军事作用,为理解上述时代现象提供了典型个案。澶州以南北二城夹护黄河津渡,连接开封... 北宋在“守内虚外”的战略理念下,管控内外要冲,着意确保各要冲拱卫都城开封。北宋前中期,澶州控扼黄河下游干流上唯一一处常设浮桥,发挥着护卫开封的军事作用,为理解上述时代现象提供了典型个案。澶州以南北二城夹护黄河津渡,连接开封与宋辽首要对峙区河北平原。宋廷通过在澶州河津架桥,将开封与河北之间安全、顺畅的干道交通,约束为一线桥路;通过控扼澶州桥路,掌握启闭开封北面门户的主动权。由此,景德之役中,宋方在澶州北城一带预先布防,成功扼桥退敌,促成澶渊之盟。然而,架设浮桥亦诱使黄河洪灾频发,造成澶州日常防务经营受限。在此情况下,宋廷压制澶州北侧重镇大名的常驻军规模,以免大名方面干扰开封朝廷对澶州桥路的控制。该部署可巩固北宋内部“强干弱枝”的形势,却削弱了北宋对外临战应变的能力。分析澶州这一案例,有助于考察宋廷如何协调技术、战术、战争战略、战略理念等不同层面的部署,进而理解北宋的整体军事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战争 澶渊之盟 军事地理 黄河 澶州
下载PDF
宋初蒲阴故道军事功能探析——基于《宋史·崔彦进传》的分析
6
作者 崔玉谦 王梦娇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蒲阴陉故道在宋辽战争时期发挥了军事作用,在战局形势整体不利的情况下,满城战役中,北宋守军围绕蒲阴故道进行攻防,针对辽军不熟悉地形的劣势,对辽军形成合围。以宋军主将之一崔彦进的传记资料为主,结合其他史料对这场战争涉及的关键地... 蒲阴陉故道在宋辽战争时期发挥了军事作用,在战局形势整体不利的情况下,满城战役中,北宋守军围绕蒲阴故道进行攻防,针对辽军不熟悉地形的劣势,对辽军形成合围。以宋军主将之一崔彦进的传记资料为主,结合其他史料对这场战争涉及的关键地名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伏击辽军的地点位于一处长城旧址,该旧址是易水沿线黑卢堤的一部分;这场战役获胜的原因有前线将领的指挥,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宋军一方对于蒲阴故道沿边地形的熟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阴陉 宋辽战争 崔彦进 满城之战
下载PDF
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后的对辽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北宋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接着又进行了几次战争。宋太宗及群臣从战争的现实中逐步改变了对辽策略,终于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并采取了若干较为有效的防御措施。同时,又积极主动去谋求对辽和平。宋太宗对辽策略的重大转变,... 北宋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接着又进行了几次战争。宋太宗及群臣从战争的现实中逐步改变了对辽策略,终于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并采取了若干较为有效的防御措施。同时,又积极主动去谋求对辽和平。宋太宗对辽策略的重大转变,应予以充分肯定。本文在论述此观点的同时,亦意在纠正流行的对这一策略的否定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宗 战略防御 辽代 宋辽战争 雍熙 北伐
下载PDF
“澶渊之盟”平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国宜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
"澶渊之盟"是宋辽史上一重大事件。对它的评价,学界历来存在很大分歧。然而,从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历史的眼界看问题,尽管存其消极的一面,但其符合民心、顺应潮流的积极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 宋辽战争 澶渊之盟 影响 意义
下载PDF
北宋定州军事地位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星 张世祎 薛志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8-52,62,共6页
北宋一朝,定州军事地位的起伏升降与国家政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宋辽对峙时期,定州是辽进攻北宋的门户,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极其重要。为抵抗辽朝进攻,北宋政府对定州地区进行积极的军事部署。在宋辽之间多次军事冲突中,定州有... 北宋一朝,定州军事地位的起伏升降与国家政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宋辽对峙时期,定州是辽进攻北宋的门户,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极其重要。为抵抗辽朝进攻,北宋政府对定州地区进行积极的军事部署。在宋辽之间多次军事冲突中,定州有效抵御了辽朝入侵,充分发挥了第二道军事防线的功能。澶渊之盟后,北宋政府在河北重镇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定州军备匮乏,最终在第二次金军入侵时陷落。定州失陷对北宋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战争 定州 军事地位
下载PDF
肖太后考评——兼论《澶渊之盟》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广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51-60,共10页
肖太后,无论在辽朝,或在当时整个中国。都是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没予以应有的重视,她的某些重大事情至今还不太清楚。不仅如此,史学界,特别是文艺界,对这位翘足的女性,基本上是毁多誉少,或者只毁不誉。
关键词 澶渊之盟 辽朝 景宗 契丹人 韩德让 右大部 北府宰相 辽圣宗 《辽史》 宋辽战争
下载PDF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丽丽 《教育艺术》 2016年第4期60-61,共2页
所谓"学为中心"就是强调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从学教关系看,"教是为了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从师生关系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在流行先学后教、学主教从的观点都是"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先学后教表... 所谓"学为中心"就是强调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从学教关系看,"教是为了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从师生关系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在流行先学后教、学主教从的观点都是"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先学后教表明了学与教的一种时序关系。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的本能,教是在后天发生的,教要在学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学主教从表明了学与教的地位关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促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 时序关系 师生关系 教育理念 从学 元文 宋元时期 诗歌体裁 宋辽战争
下载PDF
北宋易州军事作用探析
12
作者 李书剑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0-13,共4页
北宋初期的易州(今河北易县)作为宋辽战争的前沿阵地,双方于此发生过多次军事冲突,而易州最终被辽国所攻取。收取易州的辽国逐渐在战争中转守为攻,而易州的失守使北宋失去了战略进攻的重要阵地,进而影响了北宋对辽的防御策略,体现出易... 北宋初期的易州(今河北易县)作为宋辽战争的前沿阵地,双方于此发生过多次军事冲突,而易州最终被辽国所攻取。收取易州的辽国逐渐在战争中转守为攻,而易州的失守使北宋失去了战略进攻的重要阵地,进而影响了北宋对辽的防御策略,体现出易州得失归属在宋辽战争中具有转折性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战争 易州 军事作用
下载PDF
《承天太后》得失谈
13
作者 施海鲲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13,9,共3页
一听《承天太后》之名,熟稔历史的人便知是讲辽景宗的皇后、辽圣宗的母亲、承天皇太后萧绰的故事,她在中国历史上的确算一号了不起的人物。但在过去的戏曲舞台上,却未得到应有的表现。京剧《雁门关》有着大汉族主义倾向,把宋辽战争中的... 一听《承天太后》之名,熟稔历史的人便知是讲辽景宗的皇后、辽圣宗的母亲、承天皇太后萧绰的故事,她在中国历史上的确算一号了不起的人物。但在过去的戏曲舞台上,却未得到应有的表现。京剧《雁门关》有着大汉族主义倾向,把宋辽战争中的萧太后描写成一个失败者,歪曲了历史,从杨四郎的传奇敷衍出的种种版本中,萧太后只是处在陪衬地位,至漫瀚剧《契丹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天太后 承天皇太后 萧绰 辽圣宗 宋辽战争 辽景宗 韩德让 契丹人 漫瀚剧 耶律
原文传递
萧城太后
14
作者 刘桂成 《剧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58,共17页
《永遇乐·登冠县萧城故垒》千古沧桑,夕阳故垒犹记萧后。将台雉堞,风蚀雨剥、有当年箭镞。寻常巷陌,农家庄户,人道燕燕曾住。想当年铁马冰河,朔漠长驱雕胡。澶渊城下,旃车毳帐,宋帝冕旒瞻顾。一笑倾国,盟约哪管、阵前谁胜负。可笑... 《永遇乐·登冠县萧城故垒》千古沧桑,夕阳故垒犹记萧后。将台雉堞,风蚀雨剥、有当年箭镞。寻常巷陌,农家庄户,人道燕燕曾住。想当年铁马冰河,朔漠长驱雕胡。澶渊城下,旃车毳帐,宋帝冕旒瞻顾。一笑倾国,盟约哪管、阵前谁胜负。可笑寇佬,使节临行,拦马殷殷嘱。登高慨叹,故城西畔,风沙南北长路。再回眸,燕燕何在,英姿长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燕燕 韩德让 萧思温 辽景宗 耶律 萧后 永遇乐 想当年 辽穆宗 宋辽战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