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冠心病多支血管复杂性病变患者进行一次完全性血运重建治疗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杨洋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1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冠心病多支血管复杂性病变患者进行一次完全性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多支血管复杂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19例)和C组(12例),为A组患者进... 目的:探讨分析对冠心病多支血管复杂性病变患者进行一次完全性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多支血管复杂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19例)和C组(12例),为A组患者进行一次完全性血运重建治疗,为B组患者进行分次血运重建治疗,为C组患者进行部分血运重建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医疗费用,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A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和C组患者,A组患者的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患者和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多支血管复杂性病变患者进行一次完全性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还能减轻其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支血管复杂性病变 一次完全性血运重建 分次血运重建 部分血运重建 临床疗效 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完全性与部分性血运重建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丽智 王飞 +1 位作者 张爱元 王曙光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血运重建与部分性血运重建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VD)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MVD患者174例,按照血运重建方式分为完全性血运重建组75例及部分性血运重建组99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等差异均... 目的探讨完全性血运重建与部分性血运重建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VD)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MVD患者174例,按照血运重建方式分为完全性血运重建组75例及部分性血运重建组99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记录两组PCI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心功能各项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DT)、N端前脑钠尿肽(NT-pro BNP)变化情况、再次住院例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运重建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6MWDT、MACE、再住院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运重建前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血液NT-pro BNP峰值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部分性血运重建治疗MVD的近远期疗效与完全性血运重建相似,且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完全性血运重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脉多支病变 完全性血运重建 部分性血运重建
下载PDF
完全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附12例病例分析)
3
作者 王凤林 支启华 唐岳峰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63-265,共3页
应用大隐静脉以序贯式搭桥术对12例患三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行完全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分别搭了2~5支桥,人均3.8支。无围术期心肌梗塞及手术死亡,术后恢复顺利,症状明显改善。本文对序贯式搭桥的优点及我们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完全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序贯式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完全与部分血运重建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玉梅 闫继锋 +4 位作者 袁斌 杨鹏伟 李文 于运福 刘启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44-345,351,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完全性血运重建与部分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多支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s,MVD)患者205例,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完全性血运重建与部分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多支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s,MVD)患者205例,年龄35~84岁,男性112例,女性93例。根据血运重建情况分为完全性血运重建组106例;部分血运重建组99例。术后1年内定期于心内科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再次住院、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完全性血运重建组一般情况比较,部分血运重建组年龄、性别比例、合并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3级以及再次入院的人数无明显变化(P均>0.05)。完全性血运重建组(5.6%)MACE事件发生率与部分血运重建组(8.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部分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疗效不劣于完全性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完全性血运重建 部分性血运重建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论 顾晔 +5 位作者 胡立群 成忠 曾昆 胡勇钧 高波 邹武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血运重建术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1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CT)或不完全血运重建治疗(IR),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6mi...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血运重建术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1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CT)或不完全血运重建治疗(IR),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6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以及再入院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后,IR组6min步行试验[(384.5±97.5)m]、LVEF(0.50±0.08)、心绞痛发作次数[(4.1±2.3)次/周]较治疗前[分别为(362.1±98.0)m、0.47±0.08、(6.4±2.1)次/周]显著改善(P值均<0.01);CT组6min步行试验[(326.9±94.6)m]、LVEF(0.43±0.07)较治疗前[(359.2±99.8)m、0.46±0.09]显著恶化(P值均<0.01),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7.0±2.9)次/周]与治疗后[(6.1±1.8)次/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2个月时,IR组6min步行试验、LVEF的增幅分别为(0.08±0.03)%、(0.07±0.01)%,心绞痛发作次数降幅为(0.33±0.06)%;CT组6min步行试验、LVEF值、心绞痛发作次数降幅分别为(0.08±0.02)%、(0.06±0.02)%、(0.05±0.05)%;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IR组再入院率为40.0%,显著低于CT组的60.4%(P<0.05)。IR组的MACE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1.7%、3.3%,与CT组(分别为18.9%、3.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行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于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完全性血运重建 预后
下载PDF
急性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程度血运重建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量的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牛亚芊芊 郭丹杰 +6 位作者 邹尚志 金宗学 王岚 丁荣晶 郭琳 张天宏 韩春颖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633-640,共8页
目的比较急性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全或不完全血运重建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运动耐量的差异。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0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并于急性期接受PCI的首次AMI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于... 目的比较急性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全或不完全血运重建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运动耐量的差异。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0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并于急性期接受PCI的首次AMI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于PCI后起始Ⅰ期康复,并于出院后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血运重建程度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30例)、完全血运重建组(34例)以及不完全血运重建组(48例)。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发病情况、入院情况、PCI情况以及术后CPET参数。比较三组患者Borg分级、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代谢当量(MET)等运动耐量相关指标的差异。观察上述患者PCI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比较急性期接受PCI不同程度血运重建治疗的首次AMI患者MACE的差异。结果单支病变组、完全血运重建组、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CPET分别达到Bruce分级3(1,4)级、3(1,5)级、3(1,4)级,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三组患者Borg分级、AT时MET、峰值MET、AT时摄氧量、VO2peak及VO2peak%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组[(31.2±4.9)比(30.9±2.9),P=0.0124]、不完全血运重建组[(34.6±4.9)比(30.9±2.9),P=0.0097]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均无心原性死亡发生,三组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结论急性期PCI不完全血运重建的首次AMI患者的运动耐量并不逊于完全血运重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完全性血运重建 完全性血运重建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PCI术中血运重建策略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闯 储禹舜 +1 位作者 吴国栋 张梅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并筛查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知网、万方和SinoMed数据库中2019年6月前发表的文献,利用Jadad评分评估文... 目的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并筛查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知网、万方和SinoMed数据库中2019年6月前发表的文献,利用Jadad评分评估文献质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并利用Egger回归分析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3617例患者,其中1817例接受了完全血运重建。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RR=0.562,95%CI:0.47~0.68,P<0.001)、全因死亡(RR=0.654,95%CI:0.53~0.82,P<0.001)和再次血运重建率(RR=0.495,95%CI:0.36~0.68,P<0.001)均显著降低,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降低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RR=0.764,95%CI:0.60~0.98,P=0.034)。各项结果的发表偏倚不显著。结论完全血运重建能够降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可以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完全性血运重建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血运重建程度对多支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岚 郭丹杰 +4 位作者 李琪 薛霖 牛亚芊芊 张天宏 郭琳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血运重建程度对多支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入选多支病变行PCI术并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冠心病患者93例,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CR组)及不完全血运重建组(ICR... 目的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血运重建程度对多支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入选多支病变行PCI术并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冠心病患者93例,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CR组)及不完全血运重建组(ICR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疾病及用药、冠心病及病变情况、血运重建时和CPET 1周内的超声心动图及CPET结果,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结果 CR组及ICR组峰值代谢当量分别为6.1(3.0~11.0)Mets及6.3(3.0~9.0)Mets;无氧阈时摄氧量分别为16.3(4.0~23.0)mL·kg^(-1)·min^(-1)及15.9(4.0~26.0)mL·kg^(-1)·min^(-1);峰值摄氧量分别为21.1(13.0~35.0)mL·kg^(-1)·min^(-1)及21.9(13.0~31.0)mL·kg^(-1)·min~(^(-1)),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19、0.350、0.991)。结论多支病变接受ICR的冠心病患者,其运动耐量不低于接受CR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支病变 完全性血运重建 完全性血运重建 运动耐量
下载PDF
SYNTAX积分在合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急诊PCI策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波 赵晓辉 晋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949-2952,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积分在伴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血运重建策略选择中的作用,并分析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积分在伴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血运重建策略选择中的作用,并分析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伴有MVD的STEMI患者144例,按不同急诊PCI策略将其分为单次完全血运重建组(CR组)、分期完全血运重建组(SR组)、不完全血运重建组(IR组)。记录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值,随访12个月统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收集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不同策略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IR组与CR组及SR组比较,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血管事件、住院期间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及MAC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MACCE的主要因素是合并糖尿病、C型病变、SYNTAX评分、门球时间,心肌梗死面积、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存在无复流及心源性休克(P<0.05)。根据SYNTAX评分,轻度或重度病变时3组患者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病变时,3组患者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MACCE发生率最高。结论对于伴有MVD的STEMI患者,SYNTAX评分可作为再灌注策略选择的依据应用于急诊P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血运重建 单次完全性血运重建 分期完全性血运重建 完全血运重建
下载PDF
PCI血运重建程度对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岚 郭丹杰 +3 位作者 薛霖 牛亚芊芊 张天宏 郭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从平板运动试验(TET)的角度,探讨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血运重建策略对于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多支病变,行PCI并完成TET的116例冠... 目的从平板运动试验(TET)的角度,探讨不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血运重建策略对于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多支病变,行PCI并完成TET的11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血运重建程度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CR组,56例)及不完全血运重建组(ICR组,6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合并疾病、服药情况、冠心病病史及病变情况、TET1周内超声心动图所示射血分数以及TET结果等资料。对CR组和ICR组患者:对年龄,BMI,射血分数,TET中静息心率、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峰值心率、峰值收缩压、峰值舒张压等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TET距离血运重建时间,血运重建前后Gensini评分,TET中Bruce分级、运动时间、最大代谢当量、ST段下降程度、ST段下降持续时间、最早出现ST段下降的Bruce分级、Duke评分等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患者中男性、吸烟者、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心肌梗死史、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桥等的分布情况,TET中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mV、提前中止TET、ST段下降形态、胸痛、Duke评分分级等的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结果CR组和ICR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情况、合并疾病、用药情况以及射血分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组与ICR组患者冠心病病史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CR组相比,ICR组患者三支病变比例、前降支病变比例、回旋支病变比例以及血运重建后Gensini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1.8%vs81.7%,χ^2=11.741,P=0.001;90.2%vs98.5%,χ^2=4.436,P=0.035;78.6%vs93.3%,χ^2=5.308,P=0.021;[5(0,14)vs23(12,36),Z=-5.268,P<0.001];其余资料(包括心肌梗死史比例、TET距离血运重建的时间、左主干病变比例、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心肌桥比例及血运重建前Gensin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组及ICR组患者TET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Bruce3(2,3)级,两组患者TET阳性率、Duke评分以及TET其他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多支病变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ICR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肌缺血情况及Duke评分等均不逊于接受CR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多支病变 完全性血运重建 完全性血运重建 平板运动试验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大隐静脉桥远期通畅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松屹 林凡 +5 位作者 王非 叶志东 杨煜光 孙光 刘鹏 王凤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04-809,共6页
目的 从技术角度总结4例完全性大隐静脉序贯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15年以上移植物通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1月至1992年12月在我院行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0~58岁,平均48.3岁... 目的 从技术角度总结4例完全性大隐静脉序贯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15年以上移植物通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1月至1992年12月在我院行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0~58岁,平均48.3岁。术中自腹股沟向下取大隐静脉45~50 cm,采用双钳技术、降落伞式吻合法吻合近、远心端吻合口。常规行两条序贯式旁路移植术。术后6 h鼻饲阿斯匹林,出院后患者自行控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结果 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5年、16年、18年及21年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提示静脉移植物吻合口全部通畅,患者基本无症状存活近20年。结论 妥善处理静脉移植物,采用序贯式旁路移植术,保证移植物呈抛物线状及高质量的完成吻合是获得静脉良好远期通畅率的先决和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下完全性血运重建 序贯式大隐静脉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远期通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