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终需求视角下我国碳排放总量地区分解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艳秋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30-235,共6页
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减排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区域差异大的背景下,分区减排又是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从投入-产出法的核心思想——最终需求出发,优先满足公平性,其次兼顾效率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碳排放总量地区分解方法,通过满足消费需... 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减排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区域差异大的背景下,分区减排又是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从投入-产出法的核心思想——最终需求出发,优先满足公平性,其次兼顾效率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碳排放总量地区分解方法,通过满足消费需求碳排放权保证代内公平、通过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碳排放权保证代际公平,不仅使地区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必须的碳排放权得到满足,又从碳排放权使用效率最大化上考虑使减排的经济代价尽量减少,解决碳排放总量目标区域分解的难题,为我国从碳强度控制最终转向碳排放总量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结论表明国家应从地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碳转移以及能源生产力的差异上分配差异化的减排考核目标,使各个地区愿意并且能够完成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需求 投入产出 完全碳排放系数 能源生产力
下载PDF
基于投人产出分析的中国能源消费分行业碳排放系数因素分解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平 张秋菊 朱帮助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1-20,共10页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和计算了中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和计算了中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历年均是最高的,能源强度是影响这些行业直接碳排放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完全碳排放系数历年均居前列,中间产品投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完全碳排放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针对实证结果,现阶段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方向在于调控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等高碳排放行业,并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及优化能源结构来达到降低碳排放系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排放系数 因素分解 投入产出分析 直接排放系数 完全碳排放系数
原文传递
要素市场扭曲对制造业出口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含明 石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9,共7页
文章以1997-2016年我国制造业16个部门为样本区间,运用跨行业面板数据,较为细致地考察了包含资本、劳动及能源在内的各类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制造业通过完全碳排放系数加以反映的能源消耗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类要素价... 文章以1997-2016年我国制造业16个部门为样本区间,运用跨行业面板数据,较为细致地考察了包含资本、劳动及能源在内的各类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制造业通过完全碳排放系数加以反映的能源消耗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类要素价格扭曲的日趋加剧整体上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能源消耗水平的提高;要素价格扭曲对于出口能源消耗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促进作用会因为更高的研发投入而受到削弱;政府通过将关键资源偏向转移给具备政治关联的国有企业所形成的要素市场扭曲是造成我国制造业出口碳排放不断增多的重要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完全碳排放系数 能源消耗
下载PDF
收益视角下我国产业环境压力与经济效益分析
4
作者 余晓泓 詹夏颜 +1 位作者 梁紫氛 陈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93-4000,共8页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推进产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的戈什模型,从行业层面核算了我国各产业2009年的收益侧完全碳排放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然后根据2个系数的大小将34个产业部门划分为4...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推进产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的戈什模型,从行业层面核算了我国各产业2009年的收益侧完全碳排放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然后根据2个系数的大小将34个产业部门划分为4大类.实证结果表明:第Ⅰ类行业对经济的推动能力较好,同时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第Ⅱ类行业需要促进行业内整合,提高行业的能源利用率.第Ⅲ类行业属于福利性产业,应当予以保护和支持.Ⅳ类行业具有较高的感应力系数和较低的完全收益侧碳排放系数,兼具行业友好和经济效益,满足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需要鼓励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收益原则 完全碳排放系数 感应力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