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一鸣 李鹏飞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 对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 目的 对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FVC、 FEV_(1)、 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相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且能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完全胸腔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下载PDF
开胸肺癌根治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佳龙 朱志军 +2 位作者 侯量 胡思远 尹来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6期2956-2957,共2页
目的比较开胸肺癌根治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试验组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胸... 目的比较开胸肺癌根治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试验组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第1d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手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分钟通气量(MV)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术后MV、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开胸肺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开胸肺癌根治术 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景珑 迟英民 王明涛 《当代医学》 2019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并治疗的肺小结节病灶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进行... 目的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并治疗的肺小结节病灶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临床效果及价值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值,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MVV水平值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FEV1、FVC和MVV水平值分别为(73.21±8.05)%、(75.64±5.03)%、(72.28±5.56)%,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相比,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小结节病灶 效果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淳永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6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分析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2±2.2)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为3.3%,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1.6±1.8)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为13.3%,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护理干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升综合护理服务的质量、避免护理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个性化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冬春 徐美青 +10 位作者 魏大中 朱晓枫 郭明发 徐世斌 梅新宇 柯立 李田 柳常青 张正华 江贤亮 王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总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切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总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切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对肺癌患者统计清扫淋巴结数目。结果 58例在完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有5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76.6±27.3)min,术中出血量(128.2±27.3)ml,术后胸液总量(1128.4±237.2)ml,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5.2±1.7)d,术后住院天数(6.1±1.8)d,切口疼痛评分(5.6±1.7)分,术后咯血合并残肺严重感染1例行二次手术残肺切除,余无严重并发症。35例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共368枚,人均10.2枚。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早期肺癌患者可达到与开胸手术相似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是部分肺部良性疾病及早期周围型肺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 肺癌 淋巴结清扫 肺叶切除
下载PDF
单向式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朱玉龙 马红霞 冯新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向式完全胸腔镜下(c-VATS)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早期NSCLC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单向式c-VATS肺癌根治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5年生存率,对患者进行... 目的 探讨单向式完全胸腔镜下(c-VATS)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早期NSCLC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单向式c-VATS肺癌根治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5年生存率,对患者进行长期规律随访,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考察分析。结果 本研究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肺动脉栓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2-6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38个月,3年生存率为64.3%(36/56),5年生存率为48.2%(27/5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术后有无规范放疗、肿瘤直径及脉管内栓瘤与术后3年、5年生存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单向式c-VATS肺癌根治术用于早期NSCLC患者安全有效,生存期长,病理分期、术后有无规范放疗、肿瘤直径及脉管内栓瘤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完全胸腔手术 单向式 病理分期 预后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万仁平 廖洪亮 易云峰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609-1612,共4页
目的了解完全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进行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具体影响,为VATS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收治的62例符合... 目的了解完全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进行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具体影响,为VATS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收治的62例符合研究要求的非小细胞癌确诊患者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均分为试验组(VATS方法进行解剖性肺段切除)和对照组(VATS方法进行肺叶切除),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和肺容积指标(DLCO%、TLC、RV、RV/TLC)的差异。结果肺功能指标比较,试验组前后侧比较,FEV1(t=3.492,P=0.001)、FVC(t=3.097,P=0.003)、MVV(t=4.029,P=0.00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侧比较,FEV1(t=5.437,P=0.000)、FVC(t=5.533,P=0.000)、MVV(t=5.727,P=0.000)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比较,后测FEV1(t=5.643,P=0.000)、FVC(t=2.474,P=0.016)、MVV(t=3.411,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容积指标比较,试验组前后侧比较,DLCO(t=3.492,P=0.000)、TLC(t=6.918,P=0.000)、RV(t=15.139,P=0.000)、IC(t=8.390,P=0.000)、RV/TLC(t=6.650,P=0.00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侧比较,DLCO(t=13.469,P=0.000)、TLC(t=2.741,P=0.008)、RV(t=10.312,P=0.000)、IC(t=14.270,P=0.000)、RV/TLC(t=2.688,P=0.009)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比较,后测DLCO(t=5.418,P=0.000)、TLC(t=5.179,P=0.008)、RV(t=7.090,P=0.000)、IC(t=4.819,P=0.000)、RV/TLC(t=4.567,P=0.009)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胸腔镜下对非小细胞癌确诊患者进行解剖性的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均对其肺功能和肺容积有一定负面影响,但依据病变范围和位置采取解剖性的肺段切除有助于肺功能和容积的最大限度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 肺段切除 非小细胞癌 肺功能 肺容积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肉孜姑丽·艾克木 邢娟 +2 位作者 盖宁 徐学增 阿布都乃比·麦麦提艾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60-864,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20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分成3组,每组10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20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分成3组,每组100例,A组患者均按照统一制定的常规标准进行围术期护理,B组患者则是在A组患者护理标准基础上,修改或添加相应护理措施,选取B组内部分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凸显个体性差异;C组患者则全部采用个体化较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充分体现整个围手术期护理的个体化差异。比较3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满意度。结果3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长、主动脉阻闭时长、手术时长、呼吸机支持时长、术后降钙素原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指标均值低于A组患者,C组患者的指标均值低于B组患者。3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总满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923,x^(2)=39.839,P均<0.05),B组优于A组,C组优于B组。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完全胸腔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主动脉阻闭时长、体外循环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都得到了改善,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术后康复得到促进,治疗效果得到增强,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针对性护理干预 围术期 完全胸腔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欧阳红 李维娜 欧阳丹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护理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11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法随机平均法分为观察组(给予术后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组,各55例,两组患者手术后... 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护理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11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法随机平均法分为观察组(给予术后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组,各55例,两组患者手术后护理过程满意度及手术后护理过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例数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的例数、护理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的例数、患者对护理过程中的评分分值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效果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效果观察 肺癌 肺叶切除术 完全胸腔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宏飞 褚红军 +2 位作者 施海 朱峰巍 陆如建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2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我院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肺癌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 14例...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我院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1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肺癌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 14例均在完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术中出血量20-1800 ml(平均500 ml),手术时间100-500 min(平均280 min),术中输血量0-975 ml(平均187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9 d(平均4 d),术后住院天数5-22 d(平均10 d),8例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共87枚,人均10.8枚。术后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14例随访1-9月,8例肺癌患者均无转移与复发。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恢复快、疼痛轻、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及部分肺部良性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 肺叶切除 早期周围型肺癌 术中出血量 淋巴结清扫 严重并发症 住院天数 肺癌患者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刚 侯文俊 +3 位作者 李高峰 陈瑞彬 陈楠 张继朋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的总结用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方法对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均经术前或者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54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肺叶切缘未见癌细胞... 目的总结用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方法对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均经术前或者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54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肺叶切缘未见癌细胞;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并行淋巴结系统性清扫,其中右胸清扫淋巴结(13.4±1.1)个,左胸清扫淋巴结(11.5±1.5)个;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 surgery,VATS)时间(80~125)min,平均(98±1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2.6)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2±1.8)d.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理干扰小,具有明确的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手术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联用中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东 尹杰 柯有力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571-2571,共1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联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单纯化学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联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单纯化学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化学药物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6.47%,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后,给予化疗结合中药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其近期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完全胸腔 肺叶切除术 中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冉 石长林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7期83-84,共2页
目的对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与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2组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5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19)。对照组在... 目的对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与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2组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5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19)。对照组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完全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术中使用钉仓数量、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段切除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完全胸腔 肺部小结节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新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4-945,共2页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体部缺乏正常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LES)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导致近端食管扩张、食物滞留、吞咽困难为特征。在国内,贲门失迟缓症的发病率为1.9%~5.5%〔1,2〕。
关键词 完全胸腔 贲门失弛缓症
下载PDF
单向式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雄飞 张伟 +3 位作者 徐鹏 吴军 贾杰 徐冬梅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4期1447-1450,1473,共5页
目的探讨单向式完全胸腔镜(c-VATS)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8例NSCLC患者分为开胸组和微创组,每组49例。开胸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微创组患者使用c-VATS下肺癌根治... 目的探讨单向式完全胸腔镜(c-VATS)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8例NSCLC患者分为开胸组和微创组,每组49例。开胸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微创组患者使用c-VATS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炎性反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结果微创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微创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均低于本组术前,但微创组患者FEV_(1)、FVC均高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PFS、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ATS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NSCLC远期疗效可达到传统开胸术效果,且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易恢复、安全性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向式完全胸腔 肺癌根治术 生存时间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宫莉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9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析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32例(实施个性化护... 目的探讨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析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32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综合护理服务的质量有所提升,护患纠纷以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也得以降低,患者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个性化护理 价值
下载PDF
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鲁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2期210-21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两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对比分析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对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两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针对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进行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都护理14 d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情况,并比较。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显示: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4.2±1.5),护理差错发生率(14.71%)医患纠纷发生率(32.35);针对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1±2.4),护理差错发生率(2.94%)医患纠纷发生率(0.00%)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进行个性化护理大大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临床护理差错少以及护理纠纷情况,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夏荣 张芳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201-201,共1页
目的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共74例,将7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讨论,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共74例,将7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讨论,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事故发生概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事故及医疗纠纷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能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及医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可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个性化护理 效果 意义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永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本院2例行完全胸胸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总结其术中配合。结果 2例患者术程顺利,定期随访,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术中熟练的配合能保证患者术后尽早康复。
关键词 完全胸腔 二尖瓣置换 手术配合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221-2222,共2页
目的研究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肺部小结节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观察组)。对比两组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术中出... 目的研究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肺部小结节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完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观察组)。对比两组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使用钉仓数、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使用钉仓数、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实施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效果优于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住院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完全胸腔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