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此在生存之根的理论反思:生存论视域内的信仰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慧珍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信仰危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信仰危机的实质在于人的自身的生存论的危机,是人的完整存在的本体论危机。因此,重建信仰,重建人的完整性,加强信仰学的研究是我们的必然理论选择和现实选择。
关键词 信仰危机 人的完整存在 信仰学
下载PDF
如何生活:一个广义的哲学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国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0,165,共12页
从哲学衍化的早期,人们便开始追问“应该如何生活”。这一问题不仅关乎伦理学,而且具有更广的哲学意义。就本源的层面而言,生活既关乎人的存在状况,也涉及人的存在方式,其内容涵盖人存在的各个方面。与“如何生活”相关的是“何为好的... 从哲学衍化的早期,人们便开始追问“应该如何生活”。这一问题不仅关乎伦理学,而且具有更广的哲学意义。就本源的层面而言,生活既关乎人的存在状况,也涉及人的存在方式,其内容涵盖人存在的各个方面。与“如何生活”相关的是“何为好的生活”,对什么是“好”的理解固然可以不同,但按其实质,好的生活也就是合乎人性的生活。“应该如何生活”的探寻与“何为好的生活”的追问相结合,同时引向规范性。如果对生活本身做进一步的考察,便可注意到,其中既涉及物质的层面,也包含精神之维,两者关乎生活的不同意义。精神的追求关涉道德之域,道德行为不同于其他活动之处,在于不求利益的获得而注重身心的付出,物质生活则首先与人的感性生命的维系和延续相关,本身并不属于道德的问题。好的生活不仅指向物质或感性需要的满足,而且以精神之境的提升为旨趣。从形而上的层面看,人本质上应当是完整的存在,同样,人的生活也关乎完整性,从而,既不能将人限定于物质的形态,也不宜把人单向地精神化,康德哲学中的至善在引申和转换之后,可以赋予以上意义。完整的人与完整的生活呈现一致性,应该如何生活的追问,无法回避以上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何生活 好的生活 存在的完整
下载PDF
现代性的祛魅与救赎——读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与替代是理论界分析现代性的困境的主流观点。不同于上述观点,劳伦斯·E·卡洪创新地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论述了现代性的困境。他指出正是主体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祛除了连结主体与客体的先验元素造成... 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与替代是理论界分析现代性的困境的主流观点。不同于上述观点,劳伦斯·E·卡洪创新地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论述了现代性的困境。他指出正是主体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祛除了连结主体与客体的先验元素造成了现代性的困境。只有依靠"文化的形而上学"打造一种新的综合语境才能为这一困境找寻出路。本文意在梳理劳伦斯·E·卡洪的论证思想与过程,并进一步揭示该思想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困境 主体主义 存在的完整
下载PDF
论现象学美学方法的整体性
4
作者 赵奎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
现象学美学作为西方 2 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美学方法之一 ,它的内在精神即在于 ,取消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寻求方法的整体性。在这种寻求中 ,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注意发掘整体性“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意味 ,使得哲学方法审美化 ... 现象学美学作为西方 2 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美学方法之一 ,它的内在精神即在于 ,取消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寻求方法的整体性。在这种寻求中 ,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注意发掘整体性“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意味 ,使得哲学方法审美化 ,以英伽登为代表的美学家则着力于整体性方法和研究对象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这种整体性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方法审美化 适应性关系 完整存在
下载PDF
论艺术的永在性意义和价值
5
作者 雷体沛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62,65,共5页
永在性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具有“当下”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意义和价值的永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艺术,面对一个现实的接受者,都会有他“当下”(或在场)的绝对意义。 距我们已相去几... 永在性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具有“当下”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意义和价值的永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艺术,面对一个现实的接受者,都会有他“当下”(或在场)的绝对意义。 距我们已相去几千年的古代神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现实的“当下”意义,虽然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神话和神话所产生的时代的人所理解的神话其意义相差甚远,然而神话还是以它特有的自身意义在我们的意识中呈现出来。谢选骏在他的神话学专著《神话与民族精神》一书中也这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和价值 艺术世界 生命情绪 现物 意义的整体性 “气” 内心世界 完整存在 脱神 俄狄浦斯
下载PDF
重返存有——雅克·马里旦形而上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素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面对现代人对存有的鄙视、对形而上学的抛弃和对人自身作为"上帝的肖像"的神圣性的遗忘,新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雅克·马里旦从"完整存在的人"的理论立场出发,认为人根本上是"分有"上帝至善的"存... 面对现代人对存有的鄙视、对形而上学的抛弃和对人自身作为"上帝的肖像"的神圣性的遗忘,新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雅克·马里旦从"完整存在的人"的理论立场出发,认为人根本上是"分有"上帝至善的"存有"因而富有超越性与神圣性,但却因为人自己切断了与上帝之存有相连的纽带而失去了存在之根,因此应从本体论的角度回归存有,重新建构起理性之基础并从形而上学的层面理解万有所构成的关系性的整体存在。马里旦主张重返存有、实现二元论的统一、在神圣与世俗间寻求人之存在的内在与超越的统一,对现代条件下托马斯主义以及天主教哲学的继往开来起到了先锋与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有 完整存在的人 直观 前意识
原文传递
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当代教学活动的重要使命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天宝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完整性的生命存在,个体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当代教学活动是一种以促进个体全面、充分、自由发展为旨趣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应由以往的"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全域",由知识、认...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完整性的生命存在,个体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当代教学活动是一种以促进个体全面、充分、自由发展为旨趣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应由以往的"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全域",由知识、认知层次提升到完整的生命层次。培养完整的人,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是当代教学活动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教学 完整性的生命存在 精神世界 重要使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