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储层介-宏孔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锦昌 田继军 +3 位作者 贺小标 李璐 贾晨晨 张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8-1029,共22页
吉木萨尔芦草沟组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为探究其储层介-宏孔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以研究区芦草沟组钻井岩心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试、高压压汞、氮气吸附、分形理论、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储层特征、孔... 吉木萨尔芦草沟组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为探究其储层介-宏孔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以研究区芦草沟组钻井岩心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试、高压压汞、氮气吸附、分形理论、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储层特征、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1)研究区芦草沟组储层是一套以长英质碳酸盐岩(A岩)、长英质黏土岩(B岩)、灰/云质细粒长英沉积岩(C岩)、混积岩(D岩)为主的低孔-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溶孔,此外还发育有剩余粒间孔、晶间孔、微裂缝;2)研究区芦草沟组储层孔隙分布复杂,孔径分布曲线呈现多峰形,介孔提供了大部分孔容和比表面积;高压压汞计算的宏孔分形维数均值和氮气吸附计算的介孔分形维数均值分别为:2.864 7、2.507 5,介孔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相对较低;3)有机质丰度有利于A岩、B岩和C岩宏孔孔隙结构的发育,会导致C岩介孔和D岩孔容、比表面积减小;有机质演化程度对A岩介孔、B岩和C岩介孔起到建设作用,对C岩宏孔、D岩介-宏孔有破坏做用;4)脆性矿物含量越高C岩介孔和D岩孔容比表面积越大,而A岩、B岩宏孔、C岩宏孔孔容、比表面积减小;黏土矿物对A岩介孔、C岩介孔及D岩的孔隙系统发育起到建设作用,对B岩宏孔和C岩宏孔有破坏作用。孔隙结构的发育主要受有机质(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演化程度)和矿物组份(脆性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不同岩性、不同尺度的孔隙发育影响因素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氮气吸附 分形维数 Pearson系数 芦草沟组 二叠系
下载PDF
双峰孔隙度分布理论在建立测井解释模型中的应用
2
作者 E.R.Blakeman 耿全喜 +1 位作者 田源 王枚 《国外测井技术》 1990年第6期44-52,82,共10页
本文根据流体淌度的概念定义了双峰孔隙度,.据此,完全亲水储集层的孔隙系统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微孔隙.它对储集层渗透率影响很小.无法测出;另一部分为宏孔隙.它决定储集层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的大小。用专门的相对渗透率测量可以... 本文根据流体淌度的概念定义了双峰孔隙度,.据此,完全亲水储集层的孔隙系统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微孔隙.它对储集层渗透率影响很小.无法测出;另一部分为宏孔隙.它决定储集层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的大小。用专门的相对渗透率测量可以区分它们.也可用毛细管压力数据近似确定。这种划分对测井解释十分重要.因为宏孔隙与渗透率的相关程度要比渗透率与总孔隙度的相关程度高得多在建立了宏孔隙含水饱和度代替总孔隙含水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就会使用测井资料预测含水量的能力大为提高,束缚水就是粘土表面的吸附水.除此之外.由于粘土颗粒之间距离很小.大部分粘土还拥有毛细管束缚水.在烃柱很高时.烃能驱出毛细管束缚水.存储在粘土孔隙中。一种初建的理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烃的开采不应遗忘残余烃。在粘土电导中.毛细束缚水电导可能占有很大数量,但在大多数测井解释模型中却未考考虑不论从电导变化.还是从含水饱和度变化来看.烃驱替毛细管束缚水都会影响粘土对储集层电性参数的贡献在这些变化以不同比例出现在孔隙系统的同一部分,而不是其它部分时.就会使ArChle公式的饱和度指数(n)呈非线性,这些概念及由此而建立的其它概念会促使人们建立新的测井解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孔隙度分布理论 测井解释 流体淌度 孔隙 宏孔隙 渗透率 含水饱和度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eva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orosity of sandstone after hydrochemical erosion 被引量:9
3
作者 CAI Yan-yan YU Jin +1 位作者 FU Guo-feng LI H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11期2053-2068,共16页
Under the effect of chemical etching,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mesoscopic structure,mineral content,and porosity of rocks undergo significant changes,which can lead to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us,an und... Under the effect of chemical etching,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mesoscopic structure,mineral content,and porosity of rocks undergo significant changes,which can lead to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us,an understanding of changes in the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structure of rocks after chemical etching is crucial.In this study,uniaxial mechanical test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spectroscopy were carried out on sandstone samples that had been previously subjected to chemical erosion under different p H values.The aim was to study changes in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of the rock,and microscopic po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to perform preliminary studies of the chemical corrosion mechanism.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chemical solu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the axial strain corresponding to the peak axial stress,elastic modulus,etc.With the passage of time,porosity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exposure to different chemical solutions,and exposure to chemical solutions results in large changes in the NMR T2 curve and T2 spectrum area.Sandstone exposed to different chemical solutions exhibits different corrosion mechanisms; the root cause is the change of mine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erosion HYDROCHEMISTRY Mechanical propertie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OROSITY SANDSTONE
下载PDF
致密砂岩孔隙度-电阻率关系与地层因素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功强 张军 +1 位作者 胡瑶 陈雨霖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5-700,共6页
致密砂岩电阻率与孔隙度关系存在"非阿尔奇"特征.为明确致密砂岩电阻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及规律,并建立适用于致密砂岩的地层因素计算方法,基于多个致密砂岩油气区实验数据对电阻率随孔隙度变化的规律及地层因素计算方法进行了研... 致密砂岩电阻率与孔隙度关系存在"非阿尔奇"特征.为明确致密砂岩电阻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及规律,并建立适用于致密砂岩的地层因素计算方法,基于多个致密砂岩油气区实验数据对电阻率随孔隙度变化的规律及地层因素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来自3个盆地8个油气田的岩石物理实验数据分析,证实了致密砂岩地层因素与孔隙度在双对数坐标下呈现分段线性关系,孔隙度约等于10%处出现明显拐点;拟合了孔隙度小于10%时具有通用性的阿尔奇公式参数.红河油田致密砂岩压汞实验数据表明,孔隙度小于10%的岩样与孔隙度大于10%的岩样孔喉半径分布有显著差异,由此将孔隙分为大孔径孔隙和小孔径孔隙,假设其分别具有不同比例的"宏导电孔隙",并定义了"伪宏导电孔隙度"变量,岩电-压汞联测实验数据表明,伪宏导电孔隙度与地层因素在双对数坐标下表现为良好的单一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阿尔奇公式改进式,改进式在不同孔隙度条件下形式和参数均保持统一,计算地层因素效果更好.利用红河油田及塔里木盆地志留系致密砂岩岩样岩电实验数据检验改进式计算效果,证实了改进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电关系 地层因素 导电孔隙 阿尔奇公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