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北部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宏观地质背景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伟 邓军 +3 位作者 储雪蕾 翟裕生 徐贵忠 李新俊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2期67-78,共12页
华北北部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克拉通基底形成演化、中新元古宙裂谷作用、古生代“软”造山、中生代伸展构造体制以及新生代盆 -岭构造演化 .中元古宙和中生代是华北北缘的两个大规模成矿时期 .华北北部中段从南往北依次分布着 :华北克... 华北北部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克拉通基底形成演化、中新元古宙裂谷作用、古生代“软”造山、中生代伸展构造体制以及新生代盆 -岭构造演化 .中元古宙和中生代是华北北缘的两个大规模成矿时期 .华北北部中段从南往北依次分布着 :华北克拉通北缘 Au- Cu矿化集中区 ;大兴安岭 Cu- Sn多金属矿化集中区 ;北邻蒙古和俄罗斯境内 Fe- Au- U -WSn( Mo,Be)集中分布 .Mo矿化主要出现在克拉通内部 ,Sn矿化主要出现在大兴安岭地区 ,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微地体 ,Cu矿化局限于西拉木仑断裂以北附近 ,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尚未消耗饴尽的洋壳物质 .成矿元素组合取决于基底组成 ,矿床类型取决于区域大地构造动力学背境 .华北北缘西段的总体构造格局为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 ,西段大型、超大型矿床表现出“地层 -构造 -岩浆”三位一体化特征 ,断裂构造起着先决性条件 ,控制着成矿断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构成岩浆和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 ,并且控制着地层褶皱的形成以及矿体的赋存空间 .西段大型、超大型矿床经历了中元古宙热水沉积主成矿期、加里东和华力西矿化再富集时期 .大兴安岭矿化集中区可以鉴别出两类成矿流体 :黄岗梁式高温高盐度水熔体 ,大井中低温较低盐度富水成矿流体 .大井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矿床 宏观地质背景 成矿分带 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西部低阻油层赋存的宏观地质背景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施培华 《石油仪器》 2006年第4期1-4,97,共4页
吐哈盆地台北西部低阻油层存在成因多样、剖面分布跨度大、平面分布广、识别难度大的特点。依据大量的岩石物理资料,开展了低阻油层影响因素分析。文章阐述了西部低阻油藏赋存的四种宏观地质背景,并针对于每一种低阻油层系统分析介绍了... 吐哈盆地台北西部低阻油层存在成因多样、剖面分布跨度大、平面分布广、识别难度大的特点。依据大量的岩石物理资料,开展了低阻油层影响因素分析。文章阐述了西部低阻油藏赋存的四种宏观地质背景,并针对于每一种低阻油层系统分析介绍了其分布特征。该研究成果为开展分类评价低阻油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低阻油层 影响因素 宏观地质背景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一部优秀的区域矿物学专著——评《中国南岭及邻区钨矿床矿物学》
3
作者 吴琍华 《出版科学》 1995年第4期61-61,共1页
我国南岭及邻区是全球最集中的钨矿物群地区,钨矿储、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长期以来,对该区钨矿的研究多侧重宏观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等方面,而对钨矿的微观研究则相对薄弱,李逸群、颜晓钟新著《中国... 我国南岭及邻区是全球最集中的钨矿物群地区,钨矿储、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长期以来,对该区钨矿的研究多侧重宏观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等方面,而对钨矿的微观研究则相对薄弱,李逸群、颜晓钟新著《中国南岭及邻区钨矿床矿物学》,弥补了这一缺陷。对此,中科院院士、地学部主任涂光炽教授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该书“是对我国钨矿事业的重要贡献”。近期,该书在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物学 钨矿床 南岭 矿床分布规律 宏观地质背景 钨矿物 标型特征 构造岩浆活动 找矿意义 中科院院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