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礼仪”与“模仿性表达”——兼论形成戏曲的双重因素及其对戏曲审美形态之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友峰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4期81-119,共39页
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单一路径演进的结果,而是宗教性因素和世俗性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模仿"从本质上讲,是现实主体对自己所身居世界的一种最直观的表达和阐释,是人类最为原始的表达方式;"模仿"... 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单一路径演进的结果,而是宗教性因素和世俗性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模仿"从本质上讲,是现实主体对自己所身居世界的一种最直观的表达和阐释,是人类最为原始的表达方式;"模仿"的核心及其最基本的手段和方式是"装扮"和"表演",它与宗教行为活动层面的"仪式",在戏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时空观念,是"时间主导下的循环型的时空观念",在此文化土壤中孕生或受其文化精神影响的原始宗教和少数民族宗教的时空观念亦多如此。这一时空观念对戏曲审美机制和审美形态的形成,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规定着戏曲艺术的未来走向,发挥着文化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宗教仪礼 模仿性表达 时间主导下的循环型时空观
下载PDF
戏曲原型及其双重品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友峰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30,共10页
初始形态的戏曲艺术具有"娱人"和"娱神"的双重功能,这一双重功能取决于形成戏曲的"成人游戏"和"宗教仪礼"两个基本原型。戏曲初始形态"娱神"和"娱人"两个功能线索的发展... 初始形态的戏曲艺术具有"娱人"和"娱神"的双重功能,这一双重功能取决于形成戏曲的"成人游戏"和"宗教仪礼"两个基本原型。戏曲初始形态"娱神"和"娱人"两个功能线索的发展并非是平行的,而是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地交融、会合,共同促进了戏曲的成熟并融进了戏曲的成熟形态,形成了戏曲作为"宗教仪礼"和"成人游戏"的双重品性,构成了戏曲"世俗生活"和"精神超越"两个不同的追求层面。正是戏曲艺术中所具有的作为世俗游戏与宗教仪礼的双重品性,决定了戏曲在审美追求上既有滑稽调笑的低俗需求,也有庄严崇高的精神超越,甚至连最为粗俗的闹剧也与严肃的主题、甚至高级的悲剧混融在一起或密切相关;在审美形态上既有日常生活性的世俗小戏,也有"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史诗性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原型 戏曲的双重品性 成人游戏 宗教仪礼 戏曲教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