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型宗教传播模式探析:以环南海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范若兰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59-71,共13页
环南海区域因其碎片化地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地位,而成为外来宗教的输入地,儒教、道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先后传入这一区域并扎下根来,形成典型的外源型宗教传播模式。与内源型宗教传播模式相比,环南海宗教传播具有... 环南海区域因其碎片化地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地位,而成为外来宗教的输入地,儒教、道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先后传入这一区域并扎下根来,形成典型的外源型宗教传播模式。与内源型宗教传播模式相比,环南海宗教传播具有自上而下、由点到面、温和、多样、融合包容的特征,它虽处于各大文明中心的边缘,但这种边缘地位在宗教传播中具有特殊优势,如各种宗教杂处,相互吸收,较难受到中心的控制,有更多发展空间,最终反向影响文明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南海 外源型宗教 宗教传播模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三个关键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福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要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渠道,推进其传播,需要对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各种成功的传播模式,无疑是改进传播方法的一条捷径。研究同为精神信仰的宗教之有效传播模式,再反观我们现有的马...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要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渠道,推进其传播,需要对传播理论和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各种成功的传播模式,无疑是改进传播方法的一条捷径。研究同为精神信仰的宗教之有效传播模式,再反观我们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助于发现其中的短板与有待完善的环节。梳理宗教传播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宗教传播总是先通过提供物质和精神服务吸引人加入"组织",再将其纳入小团体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宗教教诲,强化其宗教使命感,尤其注意将教义化为可感知的存在以便于人践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尽管我们不能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传教布道相提并论,但同为精神传播,二者在传播特性上有某种相通之处,批判吸收宗教传播经验,毛泽东时代对大众的神圣性精神引领是马克思主义成功传播的重要一环。汲取前辈成功经验,当前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三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要有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即刻付诸实践并有望见到效果,因而愿意接受、真实通俗、鲜活管用、能吸引人的鲜明旗帜,实现理论创新,让人"信";二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掌握群众的教育方法,通过不断地精神内化使人自觉追求并为之奋斗,让人"仰";三是要将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通过党员的示范作用、广泛的社会参与,以获取社会资本,与大众互动共进,在活动中让人"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内生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宗教传播模式 宗教式内化 公共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