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三种道德——人文性道德何以可能?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伟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98,共12页
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的分离固然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却也给当代人类的道德生活造成新的困惑。因此,需要有一种超越这两种道德的新的道德——人文性道德。人文性道德不是指在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之外的另一种道德,而是指从"...
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的分离固然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却也给当代人类的道德生活造成新的困惑。因此,需要有一种超越这两种道德的新的道德——人文性道德。人文性道德不是指在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之外的另一种道德,而是指从"中观"的角度来对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加以把握与重新整合,即认为社会性道德有待于以"下学上达"的方式转换为宗教性道德,而宗教性道德则也必然以"上智下移"的方式体现为社会性道德。历史上,儒家主张用"礼乐教化"的方式来建构与实践这种人文性道德,它典型地体现了人文性道德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报神恩"与"报人恩"相统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人文性
道德
礼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分化与主体建构——论王小波的道德观及其文学表达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川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4-103,共10页
王小波将道德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两者的关系: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使道德成为对知识分子构成极大钳制的规训力量。与义利关系畸轻畸重的观念认同相一致,以拔高为信仰的"善"辖制"真"以...
王小波将道德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两者的关系: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使道德成为对知识分子构成极大钳制的规训力量。与义利关系畸轻畸重的观念认同相一致,以拔高为信仰的"善"辖制"真"以及从事"求真"活动的知识分子,使道德代行宗教和法律的职能,将对错问题等同于善恶问题,苛求私德,忽视公德,等等。这一系列道德内涵和职能的混乱和悖谬,是道德均质化和一体化之总体要求的重要表征,这造就了两类失去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一类是道德灌输的对象,在"格调低下"、"动机不纯"之类的道德诘难压力下,弃守自我,不断"高雅"其格调、"崇高"其动机,成为被道德愚弄和摆布的"玩偶"。另一类则属道德的"中介传输者",惯于"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为了在"意义上层"和"权力上层"争得一席之地,自动沦为挥舞道德"大棒"向民众施暴的打手。王小波痛揭这两类自我塌缩、自我异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症候,指示了"分化"原则在主体建构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分化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知识分子
王小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文化—道德的人”的培养
3
作者
邵燕
方海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5,共2页
"文化—道德的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的哲学理念,对当下德育有着重大启示,昭示着德育不仅要培养个体对各类道德规范的遵守,还要实现个体对各类道德规范的自由把握,将道德实践视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即人之所以实...
"文化—道德的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的哲学理念,对当下德育有着重大启示,昭示着德育不仅要培养个体对各类道德规范的遵守,还要实现个体对各类道德规范的自由把握,将道德实践视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即人之所以实践道德是为了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化—道德的人"的培养的前提是实现德育对自然(生活)的关照,核心是道德情感(道德自由感)的培养,关键是实现个体对两种道德的贯通,途径是在德育中引入审美教育(生命教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道德
的人
道德
自由感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人文性
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时性视角下体育与人的道德发展关系审视
4
作者
雷湃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从道德发展的历时性维度出发,剖析体育在道德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中所显现的功用,并以"广场舞"为个案分析其所引发的道德层面思考。结论:体育承担着约束和教化个体、养成完满人格的社会责任,更有形成...
从道德发展的历时性维度出发,剖析体育在道德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中所显现的功用,并以"广场舞"为个案分析其所引发的道德层面思考。结论:体育承担着约束和教化个体、养成完满人格的社会责任,更有形成群体规范、影射现实生活的作用。这种他律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内化、积淀、升华,用不同的形式诠释了体育的独特作用,同时,又折射到并作用于人自身,内化为一种生命个体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蓬勃向上的动力、波浪式螺旋上升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宗教性道德
社会性
道德
广场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5
作者
仲兆宏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传统道德一直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重新评估其价值,确定其地位,并进行适当的解构和建构,区分开传统道德的“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让“宗教性道德”成为个人的追求而成圣成贤;让“社会性道德”成为大家共同...
传统道德一直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重新评估其价值,确定其地位,并进行适当的解构和建构,区分开传统道德的“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让“宗教性道德”成为个人的追求而成圣成贤;让“社会性道德”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生活规则和内心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道德
宗教性道德
社会性
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谐高于公正”论要
6
作者
王柯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共10页
“和谐高于公正”的命题,意指一种层级考量而非价值判断。从人类实践与经验逻辑角度讲,和谐以公正为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人的情感而非理性。和谐的三种形态涉及人际、身心与天人关系,分属社会、个体与生态环境三大领域。实现三种...
“和谐高于公正”的命题,意指一种层级考量而非价值判断。从人类实践与经验逻辑角度讲,和谐以公正为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人的情感而非理性。和谐的三种形态涉及人际、身心与天人关系,分属社会、个体与生态环境三大领域。实现三种和谐的可能性所涉指的某些核心观念,汇成“中国宗教性道德”的理论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和谐是人类社会与世界之未来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观之,“中国宗教性道德”作为助推和谐的重要动因或驱力,可视作范导原理,有助于适当建构“现代社会性道德”。在特定情境与社会背景下,上述命题的论说也可用来深化“中用”(中学为用)、影响“西体”(西学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公正
关系主义
中国
宗教性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
被引量:
2
7
作者
吕美生
孔正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9,共6页
程朱理学继承孔孟道统,专讲义理性命之学。它将人际伦理提升到宇宙本体论的哲学高度来重整人际伦常秩序,确立人的道德主体性。程朱理学既有以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性道德)把自然道德化的"真善相悖"的一面,也有以绝对道德主义(宗...
程朱理学继承孔孟道统,专讲义理性命之学。它将人际伦理提升到宇宙本体论的哲学高度来重整人际伦常秩序,确立人的道德主体性。程朱理学既有以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性道德)把自然道德化的"真善相悖"的一面,也有以绝对道德主义(宗教性道德)把自然审美化的"美善相乐"的一面。程朱理学完全可与康德的德道哲学相媲美,它构筑了可与天地比肩的人类伟大尊严,追求哲学敬畏人生、宗教超越人生、艺术赞美人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它最富有思辨性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理
性理
情本体
宗教性道德
道心
人心
理一分殊
朱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史的意义
8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思想史
中国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
9
作者
陶东风
李心峰
《长江文艺》
1996年第1期56-58,共3页
陶:“道德理想”已经成为当今文坛的一个热闹话题。这个话题在90年代而不是80年代出场,本身就值得分析。因为在80年代,人们并没有把“道德理想”当成热门话题来谈论(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道德理想)。那么,到了90年代为什么大家都来谈这个...
陶:“道德理想”已经成为当今文坛的一个热闹话题。这个话题在90年代而不是80年代出场,本身就值得分析。因为在80年代,人们并没有把“道德理想”当成热门话题来谈论(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道德理想)。那么,到了90年代为什么大家都来谈这个话题呢?我觉得这是90年代社会转型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结果。简单地说,人们抬出道德理想(还育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精神”)是针对着90年代(尤其是中期)的世俗化、商业化倾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理想
人文精神
终极性
道德
堕落
人文知识分子
理想主义者
世俗社会
宗教性道德
市场经济
文化专制主义
社会转型
道德
状况
原文传递
题名
第三种道德——人文性道德何以可能?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伟希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98,共12页
文摘
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的分离固然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却也给当代人类的道德生活造成新的困惑。因此,需要有一种超越这两种道德的新的道德——人文性道德。人文性道德不是指在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之外的另一种道德,而是指从"中观"的角度来对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加以把握与重新整合,即认为社会性道德有待于以"下学上达"的方式转换为宗教性道德,而宗教性道德则也必然以"上智下移"的方式体现为社会性道德。历史上,儒家主张用"礼乐教化"的方式来建构与实践这种人文性道德,它典型地体现了人文性道德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报神恩"与"报人恩"相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人文性
道德
礼仪
Keywords
social morality
religious morality
humanistic morality
rituals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分化与主体建构——论王小波的道德观及其文学表达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川平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4-10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大转型期北京作家群的形成
选择"(项目编号:06BZW060)
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
文摘
王小波将道德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两者的关系: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使道德成为对知识分子构成极大钳制的规训力量。与义利关系畸轻畸重的观念认同相一致,以拔高为信仰的"善"辖制"真"以及从事"求真"活动的知识分子,使道德代行宗教和法律的职能,将对错问题等同于善恶问题,苛求私德,忽视公德,等等。这一系列道德内涵和职能的混乱和悖谬,是道德均质化和一体化之总体要求的重要表征,这造就了两类失去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一类是道德灌输的对象,在"格调低下"、"动机不纯"之类的道德诘难压力下,弃守自我,不断"高雅"其格调、"崇高"其动机,成为被道德愚弄和摆布的"玩偶"。另一类则属道德的"中介传输者",惯于"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为了在"意义上层"和"权力上层"争得一席之地,自动沦为挥舞道德"大棒"向民众施暴的打手。王小波痛揭这两类自我塌缩、自我异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症候,指示了"分化"原则在主体建构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分化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知识分子
王小波
Keywords
moral
moral differentiation
social ethics
religious ethics
intellectuals
Wang Xiao-bao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文化—道德的人”的培养
3
作者
邵燕
方海涛
机构
嘉兴学院党委宣传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5,共2页
文摘
"文化—道德的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的哲学理念,对当下德育有着重大启示,昭示着德育不仅要培养个体对各类道德规范的遵守,还要实现个体对各类道德规范的自由把握,将道德实践视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即人之所以实践道德是为了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需要。"文化—道德的人"的培养的前提是实现德育对自然(生活)的关照,核心是道德情感(道德自由感)的培养,关键是实现个体对两种道德的贯通,途径是在德育中引入审美教育(生命教育)机制。
关键词
文化—
道德
的人
道德
自由感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人文性
道德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时性视角下体育与人的道德发展关系审视
4
作者
雷湃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8-191,共4页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项目(2013B-080)
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TSY201233)
文摘
从道德发展的历时性维度出发,剖析体育在道德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中所显现的功用,并以"广场舞"为个案分析其所引发的道德层面思考。结论:体育承担着约束和教化个体、养成完满人格的社会责任,更有形成群体规范、影射现实生活的作用。这种他律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内化、积淀、升华,用不同的形式诠释了体育的独特作用,同时,又折射到并作用于人自身,内化为一种生命个体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蓬勃向上的动力、波浪式螺旋上升的动力。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宗教性道德
社会性
道德
广场舞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5
作者
仲兆宏
机构
河海大学
出处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摘
传统道德一直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重新评估其价值,确定其地位,并进行适当的解构和建构,区分开传统道德的“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让“宗教性道德”成为个人的追求而成圣成贤;让“社会性道德”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生活规则和内心协议。
关键词
传统
道德
宗教性道德
社会性
道德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谐高于公正”论要
6
作者
王柯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共10页
文摘
“和谐高于公正”的命题,意指一种层级考量而非价值判断。从人类实践与经验逻辑角度讲,和谐以公正为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人的情感而非理性。和谐的三种形态涉及人际、身心与天人关系,分属社会、个体与生态环境三大领域。实现三种和谐的可能性所涉指的某些核心观念,汇成“中国宗教性道德”的理论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和谐是人类社会与世界之未来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观之,“中国宗教性道德”作为助推和谐的重要动因或驱力,可视作范导原理,有助于适当建构“现代社会性道德”。在特定情境与社会背景下,上述命题的论说也可用来深化“中用”(中学为用)、影响“西体”(西学为体)。
关键词
和谐
公正
关系主义
中国
宗教性道德
Keywords
harmony
justice
relationism
Chinese religious morality
分类号
B824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
被引量:
2
7
作者
吕美生
孔正毅
机构
安徽大学中文系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9,共6页
文摘
程朱理学继承孔孟道统,专讲义理性命之学。它将人际伦理提升到宇宙本体论的哲学高度来重整人际伦常秩序,确立人的道德主体性。程朱理学既有以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性道德)把自然道德化的"真善相悖"的一面,也有以绝对道德主义(宗教性道德)把自然审美化的"美善相乐"的一面。程朱理学完全可与康德的德道哲学相媲美,它构筑了可与天地比肩的人类伟大尊严,追求哲学敬畏人生、宗教超越人生、艺术赞美人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它最富有思辨性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关键词
天理
性理
情本体
宗教性道德
道心
人心
理一分殊
朱熹
Keywords
Judge for nobility
human nature
passion
religious ethics
humanity
realm of heaven and earth
Liyi Fenshu(理一分殊)
Zhu Xi.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史的意义
8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思想史
中国
社会性
道德
宗教性道德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
9
作者
陶东风
李心峰
出处
《长江文艺》
1996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陶:“道德理想”已经成为当今文坛的一个热闹话题。这个话题在90年代而不是80年代出场,本身就值得分析。因为在80年代,人们并没有把“道德理想”当成热门话题来谈论(并不意味着那时没有道德理想)。那么,到了90年代为什么大家都来谈这个话题呢?我觉得这是90年代社会转型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结果。简单地说,人们抬出道德理想(还育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精神”)是针对着90年代(尤其是中期)的世俗化、商业化倾向的。
关键词
道德
理想
人文精神
终极性
道德
堕落
人文知识分子
理想主义者
世俗社会
宗教性道德
市场经济
文化专制主义
社会转型
道德
状况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三种道德——人文性道德何以可能?
胡伟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道德分化与主体建构——论王小波的道德观及其文学表达
张川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略论“文化—道德的人”的培养
邵燕
方海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历时性视角下体育与人的道德发展关系审视
雷湃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仲兆宏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和谐高于公正”论要
王柯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
吕美生
孔正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思想史的意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道德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
陶东风
李心峰
《长江文艺》
199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