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族宗教学视域中的宗教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建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0,共7页
民族宗教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标的也是人类学宗教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近十多年来,通过学界前辈和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民族宗教学已经具备了雏形,正在逐步形成体系。但是,这门学科的主要实践者们较多...
民族宗教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标的也是人类学宗教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近十多年来,通过学界前辈和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民族宗教学已经具备了雏形,正在逐步形成体系。但是,这门学科的主要实践者们较多关注的是国际国内宏观的民族宗教现象,而较少深入国内各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宗教与社会生活实践相关联的微观层面研究的理论方法的探讨展示。基此,从人类学宗教研究的基本理念及视角出发,对民族宗教学需要改进的若干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在论证说明该学科亟待加强微观宗教研究及其基本学术条件基础上,强调导入宗教民族志理论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在中国各民族宗教研究中的学术推动作用和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宗教
学
人类学
宗教
民族志
宗教文化复合体
宗教
社会话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走廊理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启迪——整体观与区域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建新
包海波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62-70,共9页
民族走廊理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启迪,主要体现于其学术思维的两个基本要点,即中华民族整体格局观和多民族互动交融观。基于这两个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各地各民族群体自古至今互动交融发展背景下,其宗教文化也在一定...
民族走廊理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启迪,主要体现于其学术思维的两个基本要点,即中华民族整体格局观和多民族互动交融观。基于这两个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各地各民族群体自古至今互动交融发展背景下,其宗教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融互渗。多元交融而形成的宗教文化体系在当代形势下依然持续互动,历史上外来的制度化宗教的中国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而各类民间信仰及宗教民俗也被整合为一个整体,发挥着人文互通的积极作用。民族走廊理论还有利于确立宗教文化研究的科学认识论导向,保障宗教事务治理政策的准确有效实施,其现实意义也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理论
宗教
信仰
宗教
文化
宗教文化复合体
文化
共同
体
原文传递
伊斯兰教中国化路径再考——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述要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建新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本人多年从事穆斯林社会及伊斯兰文化研究,主要利用两种分析模式——知识体系论和社会结构论。这两种理论模式反映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穆斯林社会中的实际融入路径。这种伊斯兰文化论的理论基础是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
本人多年从事穆斯林社会及伊斯兰文化研究,主要利用两种分析模式——知识体系论和社会结构论。这两种理论模式反映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穆斯林社会中的实际融入路径。这种伊斯兰文化论的理论基础是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演化发展来的理论模式。伊斯兰文化与各信仰民族的社会文化融合,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复合体,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客观合理的分类分析。使用宗教文化类型概念,可以对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穆斯林社会中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方式进行整体特征分析,为比较研究奠定一个合理的学术基础,然后再深入各个地区了解不同穆斯林群体中伊斯兰教的特点,最终形成对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多样模式及其发挥作用的实践形态的有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中国化
融入路径
宗教文化复合体
宗教
文化
类型
原文传递
题名
民族宗教学视域中的宗教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建新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伊斯兰宣教诗文整理与研究"(16AZD043)
文摘
民族宗教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标的也是人类学宗教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近十多年来,通过学界前辈和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民族宗教学已经具备了雏形,正在逐步形成体系。但是,这门学科的主要实践者们较多关注的是国际国内宏观的民族宗教现象,而较少深入国内各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宗教与社会生活实践相关联的微观层面研究的理论方法的探讨展示。基此,从人类学宗教研究的基本理念及视角出发,对民族宗教学需要改进的若干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在论证说明该学科亟待加强微观宗教研究及其基本学术条件基础上,强调导入宗教民族志理论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在中国各民族宗教研究中的学术推动作用和应用路径。
关键词
民族
宗教
学
人类学
宗教
民族志
宗教文化复合体
宗教
社会话语
Keywords
ethno-religious studies
anthropology
ethnographic studies
syncretism
socio-religious discourses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走廊理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启迪——整体观与区域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建新
包海波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省政府
国家民委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中心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62-70,共9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项目“民国甘肃地区人类学本土话语建构特征和贡献”(编号:2020jbkyzy0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民族走廊理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启迪,主要体现于其学术思维的两个基本要点,即中华民族整体格局观和多民族互动交融观。基于这两个基本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各地各民族群体自古至今互动交融发展背景下,其宗教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融互渗。多元交融而形成的宗教文化体系在当代形势下依然持续互动,历史上外来的制度化宗教的中国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而各类民间信仰及宗教民俗也被整合为一个整体,发挥着人文互通的积极作用。民族走廊理论还有利于确立宗教文化研究的科学认识论导向,保障宗教事务治理政策的准确有效实施,其现实意义也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利用。
关键词
民族走廊理论
宗教
信仰
宗教
文化
宗教文化复合体
文化
共同
体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伊斯兰教中国化路径再考——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述要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建新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伊斯兰宣教诗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X043)的成果
文摘
本人多年从事穆斯林社会及伊斯兰文化研究,主要利用两种分析模式——知识体系论和社会结构论。这两种理论模式反映了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穆斯林社会中的实际融入路径。这种伊斯兰文化论的理论基础是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演化发展来的理论模式。伊斯兰文化与各信仰民族的社会文化融合,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复合体,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客观合理的分类分析。使用宗教文化类型概念,可以对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穆斯林社会中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方式进行整体特征分析,为比较研究奠定一个合理的学术基础,然后再深入各个地区了解不同穆斯林群体中伊斯兰教的特点,最终形成对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多样模式及其发挥作用的实践形态的有效研究。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中国化
融入路径
宗教文化复合体
宗教
文化
类型
Keywords
Islam
localization
fusing routes
religious syncretism
patterns of religious culture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族宗教学视域中的宗教民族志研究
王建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族走廊理论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启迪——整体观与区域实践
王建新
包海波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20
3
原文传递
3
伊斯兰教中国化路径再考——宗教文化类型分析法述要
王建新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