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的宗教美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茂洋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3期25-35,71,共12页
宗教美是聊斋美学的核心。《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不仅在思想上深受儒家的影响,而且深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从审美追求上研究,儒家对其影响,以仁、诚、善、义、孝为美。道家对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坐忘"式的艺术想象、迷狂的... 宗教美是聊斋美学的核心。《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不仅在思想上深受儒家的影响,而且深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从审美追求上研究,儒家对其影响,以仁、诚、善、义、孝为美。道家对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坐忘"式的艺术想象、迷狂的艺术幻觉,体现了道家瑰丽神奇的意象所展开的超常的审美追求。佛家对其影响则主要表现为以心观物,万物皆幻;沉思顿悟,万物皆通;随物赋情,万物皆灵等极高境界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 宗教美研究 学精神 理想
下载PDF
宝卷的立体性与宗教美
2
作者 段宝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26,共4页
宝卷是民间文学中的宗教文学,具有实用性,是举行民间宗教仪式时念诵的、带有故事性的说唱文学。其宗教性通过宗教内容和宗教仪式来表现。宝卷的宗教美须在民俗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从它的立体性、人民性和娱乐性的角度来理解。
关键词 宝卷 宗教美 学革新 两面性 立体性
下载PDF
宗教因素与当前中美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以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5,共6页
在西方基督教会全面离开中国60年后的今天,宗教再度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目前中美宗教交往已进入"后传教时代",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中美关系是不断发展的动态关系,即使在一些通常认为是两国关系的"问... 在西方基督教会全面离开中国60年后的今天,宗教再度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目前中美宗教交往已进入"后传教时代",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样化。中美关系是不断发展的动态关系,即使在一些通常认为是两国关系的"问题"或"结构性分歧"的领域,交流和沟通对促进两国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传教时代” 宗教交往 关系
下载PDF
“美”与“宗教”的世纪迷局——重审“以美育代宗教”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大为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12期173-191,共19页
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命题提出已近百年。"五四"时代的蔡元培,在"纯粹"伦理学诉求和"科学"观念的映照之下,将"美"与审美的"普遍性"做了恰恰是某种"宗教性&... 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命题提出已近百年。"五四"时代的蔡元培,在"纯粹"伦理学诉求和"科学"观念的映照之下,将"美"与审美的"普遍性"做了恰恰是某种"宗教性"的夸张——西方近代启蒙主义及其关于"科学"的神话,于是有了"美育代宗教"的灵感。它表面上虽然似乎是在处理西方才有的"宗教"问题,但这种"取代"的灵感,恰恰可能正来自于中国古典传统当中堪称"美的宗教"的深层的思维进路和思想维度,因而它本身也是对于一种实质性的道德世界、伦理生活和价值内容的潜意识召唤。而中国古典传统这种"美的宗教"之维,既是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机的根源,同时它又确实起到消解、吸纳文化中的负能量和破坏力的作用,确实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宗教性意义,维护着中华文化整体上的健康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蔡元培 宗教
下载PDF
西方古典音乐与沈从文的“美的宗教” 被引量:1
5
作者 曾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2-74,共3页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热爱有助于沈从文形成自己独特的"美的宗教"。对于沈从文而言,音乐是想象和情绪的"体操",可以用来治疗文明人感性机能的退化,音乐也能"升华"潜意识,并启示他产生一种伟大的宗教情怀。
关键词 沈从文 西方古典音乐 宗教
下载PDF
美的单面形态面面观
6
作者 胡家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美是物的形象 ,具有立体的结构。形式美、科学美、道德美、宗教美等只是美的单面形态 ,分别展现了美的不同维面 。
关键词 形式 科学 道德 宗教美
下载PDF
开掘古老心灵的系统工程——评《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丛书》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知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6-59,共4页
宗教是精神存在的一种形式。最早的宗教指导着原始人生活的主要部分,就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宗教仍产生巨大作用。所以宗教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十多年来,我国宗教文化研究的基本轨迹是宏观研究与微... 宗教是精神存在的一种形式。最早的宗教指导着原始人生活的主要部分,就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宗教仍产生巨大作用。所以宗教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十多年来,我国宗教文化研究的基本轨迹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逐步由表层研究进入深层研究。进入深层研究的重要标志是重视宗教主体在宗教活动中表现的自我意识的变化。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宗教 宗教 原始宗教 MAGIC 巫术 宗教文化 宗教美 文化研究 学政 宗教活动
下载PDF
“写实”的内面——和辻哲郎思想“转向”的审美理路与主体困境
8
作者 柏奕旻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4,共10页
和辻哲郎的思想“转向”问题是日本现代思想史上的难题,也构成了反思“二战”前日本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切口。和辻哲郎的“转向”以古佛品鉴为起点展开,他将反映“艺术本质”视为“写实”的真义:一方面,以美术视角看待宗教对象的做法继承... 和辻哲郎的思想“转向”问题是日本现代思想史上的难题,也构成了反思“二战”前日本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切口。和辻哲郎的“转向”以古佛品鉴为起点展开,他将反映“艺术本质”视为“写实”的真义:一方面,以美术视角看待宗教对象的做法继承了费诺罗萨、冈仓天心开拓的路径;另一方面,将写实之“实”定义为“内在真实”是他异于师辈的看法。对“宗教之美”的探讨被和辻哲郎转化成“美之宗教”的议题,同时代的浪漫主义取向在和辻哲郎处清晰显现出来。和辻哲郎对内在真实的强调与教养主义理念相融合,展现出一个转向内面的西化主体。和辻哲郎希望以转向内面的方式解救当时日本的颓废风气,却在事实上更深地丧失了批判性。和辻哲郎的“转向”意味着关注对象的转换,而非深层逻辑的根本改变。和辻哲郎的困境为其后期的思想限度埋下了伏笔,也为我们管窥现代日本思想理论的困境提供了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辻哲郎 “写实” 古寺巡礼 宗教 浪漫主义 教养主义
下载PDF
“受戒者的文学”说的希腊渊源补证——从《周作人散文全集》中的一处错版说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莲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周作人《欧洲古代文学上的妇女观》一文收入《周作人散文全集》时出现了一处错版问题,且因有所谓作者“自注”,所以被误信不疑,这一问题又容易引起关于其中《会饮》篇内容出处的误解。指出这一问题的存在,可以避免错讹的流播,亦有助于... 周作人《欧洲古代文学上的妇女观》一文收入《周作人散文全集》时出现了一处错版问题,且因有所谓作者“自注”,所以被误信不疑,这一问题又容易引起关于其中《会饮》篇内容出处的误解。指出这一问题的存在,可以避免错讹的流播,亦有助于说明“受戒者的文学”说源流考释的相关论证。此外,关于“周作人熟悉本杰明·乔伊特的《会饮》英译本”的情况可得到进一步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散文全集》 错版 《妇人宗教 “受戒者的文学” 《会饮》
下载PDF
川端康成与《雪国》——日本传统美学的演绎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文超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67-68,共2页
《雪国》是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本文以这部作品为例,剖析了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对日本传统美学的演绎和追求,并分别从对自然美的崇尚,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和渗透哲学宗教之美来加以阐述。
关键词 川端康成 《雪国》 传统 自然“物哀” 哲学宗教美
原文传递
漂泊与拯救:徐訏浪漫小说的生命意识
11
作者 张保华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对于具有浓郁浪漫气质的徐訏而言,漂泊是寻觅诗意栖居的一种生命过程;而要实现对残缺人生的拯救,则必须将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爱与美的宗教"视为生命存在的本体。
关键词 徐訏 漂泊与拯救 爱与宗教 生命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