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映在瓜达卢佩祭礼中的墨西哥宗教融合政策
1
作者 白瑞斯 吴雅迪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6期55-61,共7页
自从西班牙人1521年征服美洲后,作为被征服者的印第安人中间突然出现了许多融合多种宗教元素的宗教仪式。这类仪式是本土信仰与基督教传统逐渐融合的产物,它们出现在被征服的印第安人中间,但由西班牙人所传播,西班牙人此举的初衷是为了... 自从西班牙人1521年征服美洲后,作为被征服者的印第安人中间突然出现了许多融合多种宗教元素的宗教仪式。这类仪式是本土信仰与基督教传统逐渐融合的产物,它们出现在被征服的印第安人中间,但由西班牙人所传播,西班牙人此举的初衷是为了保持他们原本的基督教信仰。在这类本土宗教运动中,墨西哥城以北几公里的一处地方对"瓜达卢佩圣母玛利亚"的崇拜是其中最重要的运动之一。该信仰遍布整个拉丁美洲,至今仍旧保持活跃。口头、图像及文字资料显示,这一祭仪基于一些不同版本、记录了1531年印第安平民胡安·迭亞戈所见之奇迹以及另外一些次要的奇迹的文献。1709至1737年间,天主教会方面对这一信仰的官方承认大大提升了它的声望。而从十九世纪至今,政治、经济等因素也影响了它的发展。虽然墨西哥严格意义上讲并非是一个宗教国家,但对瓜达卢佩的崇拜却自1810年独立运动以来,收到了政治家们的高度推崇。这一信仰在国内外的传播,所提供的对人生普遍问题的新的解决办法,及其跨越五百年的历史为建立一套宗教融合主义的经验学理论提供了极好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达卢佩圣母玛利亚 宗教 墨西哥 阿兹特克 宗教融合政策
下载PDF
《贝奥武甫》:英雄时代的价值观念及宗教融合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奕 《唐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通过解读史诗《贝奥武甫》,从尚武、宿命、荣誉三个角度阐述了公元5至6世纪处于氏族社会的日耳曼人的英雄精神、生活状况、价值观念及宗教融合,指出《贝奥武甫》是一部充斥着"异教色彩",却以弘扬基督教精神为主旨的特殊说教... 通过解读史诗《贝奥武甫》,从尚武、宿命、荣誉三个角度阐述了公元5至6世纪处于氏族社会的日耳曼人的英雄精神、生活状况、价值观念及宗教融合,指出《贝奥武甫》是一部充斥着"异教色彩",却以弘扬基督教精神为主旨的特殊说教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奥武甫 英雄时代 价值观念 宗教融合
下载PDF
日本的原始神道与宗教融合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昊 《南方论刊》 2009年第6期64-65,62,共3页
神道教发源于日本本土,是日本民族自原始社会以来就一直秉持的宗教信仰。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佛、儒、道等诸多宗教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本国独特的民族宗教。作者认为,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其日本民族化,是推动神道教不断进化的动力... 神道教发源于日本本土,是日本民族自原始社会以来就一直秉持的宗教信仰。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佛、儒、道等诸多宗教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本国独特的民族宗教。作者认为,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其日本民族化,是推动神道教不断进化的动力,也可以说,神道教是在与外来思想文化的碰撞、融合之中,逐渐丰富并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原始神道 宗教融合
下载PDF
宗教融合视域下的双林寺——以第一进院落两厢殿宇塑像配置为中心
4
作者 吴昌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在平遥双林寺第一进院落内,东西两厢殿宇的塑像分属佛教和民间信仰,且殿宇间如此对称紧凑的空间配置在古寺遗存中较为稀见。本文即通过对各殿信仰内容进行阐述、试图寻求其间的联系,最终对双林寺此空间配置的形成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双林寺塑像 配置 宗教融合
下载PDF
民间丧祭图像中的宗教融合与生命关照——滇西《往生仙界》甲马调查研究
5
作者 常正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1,共8页
对于生命的理解认知是民间社会重要的文化构成。《往生仙界》甲马作为滇西地区广泛用于下葬、祭祖、扫墓、礼神等丧俗祭祀活动的小型木版印刷图像,囊括了儒、释、道及民间信仰多种宗教文化元素,呈现出迤汇糅杂的图式特征,是滇西社会精... 对于生命的理解认知是民间社会重要的文化构成。《往生仙界》甲马作为滇西地区广泛用于下葬、祭祖、扫墓、礼神等丧俗祭祀活动的小型木版印刷图像,囊括了儒、释、道及民间信仰多种宗教文化元素,呈现出迤汇糅杂的图式特征,是滇西社会精神图式与文化观念的表征。本文以田野工作结合图像学分析,探讨《往生仙界》甲马中宗教文化的融合,揭示滇西各民族民众对儒释道生死观念的多元整合与对生命的多维关照。这对于理解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包容特质及其生成理路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生仙界 甲马 民间丧祭 生命关照 宗教融合
原文传递
理雅各翻译中国古经的宗教融合倾向 被引量:3
6
作者 岳峰 余俊英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根据20部译本的完全统计数据,理雅各一贯把中国宗教的至高神"帝"翻译成基督教的"God",译法明显不同于其他翻译家。理雅各的翻译实践受到了他的宗教融合理念的影响。理雅各宗教理念的形成,与其自然神学的背景、早期... 根据20部译本的完全统计数据,理雅各一贯把中国宗教的至高神"帝"翻译成基督教的"God",译法明显不同于其他翻译家。理雅各的翻译实践受到了他的宗教融合理念的影响。理雅各宗教理念的形成,与其自然神学的背景、早期耶稣会士的索隐派传统、近代汉学研究的专业化转向有关。理雅各的翻译与宗教融合理念在当时虽饱受围攻,却有助于其在华基督教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翻译 中国古经 传教士 宗教融合
原文传递
从兴教寺建筑看白族宗教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新燕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2-16,共5页
兴教寺是云南省著名的佛教寺院,在建筑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建筑格局体现出佛教与白族本主信仰、儒家文化、汉文化的融合。壁画绘画技法体现出中原汉文化与白族信仰观念的融合。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功能体现出佛教信仰与白族本土信仰的... 兴教寺是云南省著名的佛教寺院,在建筑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建筑格局体现出佛教与白族本主信仰、儒家文化、汉文化的融合。壁画绘画技法体现出中原汉文化与白族信仰观念的融合。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功能体现出佛教信仰与白族本土信仰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教寺 建筑 白族 宗教融合
下载PDF
“大运河与宗教文化”系列之二:从宗教融合的视角看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8
作者 岳广燕 藏明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67,共2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行动指南》中指出,运河遗存“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宗教融合 开放性和包容性 大运河文化 多维度 时间和空间 行动指南
原文传递
“三教图” 宗教融合的美术见证
9
作者 王悦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69,共2页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将儒释道的代表人物绘于一图之中,以此表示儒释道融合。众多留存至今的画作,表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和谐、求同存异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宗教融合的美术见证。儒释道融合,是中国文化史的独特现象,也是宗教史的...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将儒释道的代表人物绘于一图之中,以此表示儒释道融合。众多留存至今的画作,表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和谐、求同存异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宗教融合的美术见证。儒释道融合,是中国文化史的独特现象,也是宗教史的独特现象。留存至今的各种“三教图”,用美术的形式见证了中国宗教融合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融合 美术史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史 儒释道 代表人物 文化开放 求同存异
原文传递
“以玉问道”——玉器与道教的融合与发展
10
作者 肖睿涵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9期63-65,共3页
玉,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辉煌的艺术成就、可观的经济价值,是几乎独立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外的特殊艺术类别。其文化、技艺发展史都传达出神秘悠久且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纵观玉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道家对玉器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 玉,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辉煌的艺术成就、可观的经济价值,是几乎独立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外的特殊艺术类别。其文化、技艺发展史都传达出神秘悠久且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纵观玉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道家对玉器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玉的神话属性入手,探究其本身所折射出的信仰观念,再结合其与道教文化相融的历史脉络,从多方面探讨玉器与道教文化相融的原因与影响范畴,最终进行简单总结,有助于在研究玉器相关历史与技艺发展进程的同时,加深对现今玉文化和道教文化两方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玉神物论 玉器 宗教融合 阴阳
下载PDF
松潘地区的多宗教共存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显一 汪志斌 唐思远 《天府新论》 CSSCI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松潘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区域。这个地区,以汉藏羌回四个民族为主要人口,集中了中国宗教的几乎所有型态,这些宗教形态不仅共处一地,甚至同居一庙,并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参与的盛大宗教活动——黄龙庙会,诞生了融合各民族宗... 松潘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区域。这个地区,以汉藏羌回四个民族为主要人口,集中了中国宗教的几乎所有型态,这些宗教形态不仅共处一地,甚至同居一庙,并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参与的盛大宗教活动——黄龙庙会,诞生了融合各民族宗教信仰的"黄龙真人"形象。这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多宗教共存、对话与社会稳定的问题,以及筹划这一地区的文化旅游和文化建设与管理等,都提供了积极的参考和广泛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 宗教共存 宗教融合
下载PDF
论宗教冲突的和谐转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浩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9-34,共6页
宗教关系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宗教和谐是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宗教之间基于平等、交流、互补和理解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协调关系与平衡结构。宗教冲突是同一宗教内部或不同宗教之间将差异扩大化后采取极端措施的行动结果。在主客... 宗教关系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宗教和谐是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宗教之间基于平等、交流、互补和理解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协调关系与平衡结构。宗教冲突是同一宗教内部或不同宗教之间将差异扩大化后采取极端措施的行动结果。在主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的基础上,以尊重多元为前提进行的宗教融合将带来宗教和谐;如果从正向维度努力,宗教冲突也可转化为宗教和谐。相对于宗教冲突、宗教融合,宗教和谐是最为理想的宗教关系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宗教互动 宗教和谐 宗教冲突 宗教融合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融
13
作者 杨富学 彭晓静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5期36-44,共9页
在古代东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宗教数量繁多,但不同宗教之间不仅少见争斗,而且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在丝绸之路上各种宗教发展并行不悖,教义互相吸纳融摄,不同宗教间相互借用各自的术语,采用其他宗教的表现形式,使丝绸之路成为宗教相... 在古代东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宗教数量繁多,但不同宗教之间不仅少见争斗,而且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在丝绸之路上各种宗教发展并行不悖,教义互相吸纳融摄,不同宗教间相互借用各自的术语,采用其他宗教的表现形式,使丝绸之路成为宗教相互交流融合的文化大舞台,构成了世界宗教发展史上的独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宗教融合 中华文化
下载PDF
东南亚妈祖的图像及其形象异化
14
作者 陈波源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在妈祖文化中,妈祖图像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和地位,经历了从早期“人”的形象到晚期“神”性特征的转变。而作为一种海外华人世界的共同信仰,妈祖图像在东南亚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异化,特别是在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 在妈祖文化中,妈祖图像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和地位,经历了从早期“人”的形象到晚期“神”性特征的转变。而作为一种海外华人世界的共同信仰,妈祖图像在东南亚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异化,特别是在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华人社区中,当地宗教环境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这些图像的异化过程中。这些异化现象不仅反映了南洋华人社区的务实性群体特征,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通过对妈祖图像和形象在东南亚异化过程的分析,文章认为该过程实际上是早期南洋华人在面对文化差异时,通过宗教融合实现社会融入和文化传承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文化 图像学 东南亚文化传播 宗教融合 华人社区
下载PDF
赛珍珠笔下的中西宗教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坤领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本文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赛珍珠的作品来探讨她的宗教观。赛珍珠同时深受基督教和中国宗教价值观的影响,反对殖民主义和传教士的文化霸权,认同中国宗教,在作品中探讨东西方宗教的冲突和融合,主张建立一个各民族、各文化、各宗教彼... 本文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赛珍珠的作品来探讨她的宗教观。赛珍珠同时深受基督教和中国宗教价值观的影响,反对殖民主义和传教士的文化霸权,认同中国宗教,在作品中探讨东西方宗教的冲突和融合,主张建立一个各民族、各文化、各宗教彼此平等、尊重和沟通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冲突与融合 宽客的宗教
下载PDF
浅谈儒佛道教早期的碰撞与融合
16
作者 高硕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34-135,共2页
中国社会主要的宗教是儒佛道三教。儒教、道教产生之初,佛教传入之始,三教便发生了碰撞。儒教提倡世俗伦理、佛教主张遁世绝俗、道教宣扬道法自然,这会使各教的教徒在礼教、生死、资格等问题上发生冲突。但是,各教没有把分歧作为发展的... 中国社会主要的宗教是儒佛道三教。儒教、道教产生之初,佛教传入之始,三教便发生了碰撞。儒教提倡世俗伦理、佛教主张遁世绝俗、道教宣扬道法自然,这会使各教的教徒在礼教、生死、资格等问题上发生冲突。但是,各教没有把分歧作为发展的主题,而是借鉴、吸收了其他宗教的优点,使自己更好地生长,六家七宗的形成、早期道教的官方化都是这一成果的体现。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中,三教的碰撞与摩擦是次要的,而相互借鉴、融合才是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佛教 道教 宗教融合与借鉴
下载PDF
从火葬看纳西族民间信仰的变迁与融合
17
作者 彭仁提 《西部学刊》 2022年第23期30-33,共4页
火葬是纳西族历经时空变化仍旧保持的丧葬传统,在纳西族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纳西族火葬仪式的历时性研究,可以发现其与纳西族宗教和文化的“聚”与“散”有着密切关联。早期纳西族进行民族迁移时,不成熟的文化面对各... 火葬是纳西族历经时空变化仍旧保持的丧葬传统,在纳西族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纳西族火葬仪式的历时性研究,可以发现其与纳西族宗教和文化的“聚”与“散”有着密切关联。早期纳西族进行民族迁移时,不成熟的文化面对各种其他文化的冲击,火葬仪式以其稳定的特性给予了纳西族人确定的意义。在定居川、滇、藏交界区后,纳西族更是处于文化交汇的中心地带。以火葬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吸收其他文化聚合成为极具自身特色的东巴文化。改土归流后,土葬文化自上而下的传入,火葬一度受到轻视,但终未消失。如今火化的复合丧葬成为我国丧葬主流形式,或将为纳西族继承传统文化找到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民间信仰 火葬 文化交流 宗教融合
下载PDF
浅析《满洲之星》中黒多克的宗教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子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6-87,共2页
黒多克融合了东西方不同宗教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宗教观。他的宗教思想是以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这两种观念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因果报应还是轮回转世、亦或是对灵魂不死的肯定,都是黑多克对人的生与死的相互交织性和有限... 黒多克融合了东西方不同宗教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宗教观。他的宗教思想是以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这两种观念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因果报应还是轮回转世、亦或是对灵魂不死的肯定,都是黑多克对人的生与死的相互交织性和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黒多克 满洲之星 宗教文化融合 因果报应 轮回转世
下载PDF
“留”或“走”——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安置区比选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阿江 耿言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04,共7页
"留"或"走",是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关键且首要的抉择。而土地资源、区位因素、社会文化则是安置区选择的主要变量。民族地区的"土地资源"不能简单理解为"耕地",基于林地、草地、耕地等复合型资源... "留"或"走",是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关键且首要的抉择。而土地资源、区位因素、社会文化则是安置区选择的主要变量。民族地区的"土地资源"不能简单理解为"耕地",基于林地、草地、耕地等复合型资源形成的生计方式既多样又复杂,需加以客观认识。选择优越的区位,既可以缓解人地紧张的矛盾,增加就业机会,也有助于改善移民的生活质量及促进社会发展。生产技能与生活习惯、民族、宗教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环境容量,对移民安置地选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置区 土地资源 区位 民族融合 宗教融合
下载PDF
东亚的三教和合与东亚社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甦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2,共6页
儒教、佛教、道教(或神道教)是东亚社会的三大基本宗教。在东亚社会的传播和演变进程中,这三大宗教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伴随着冲突—融合、融合—冲突的旋律,东亚三教最终走向和合。和合构成了东亚三教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主流。
关键词 儒教 佛教 道教 东亚社会 宗教冲突 宗教和合 宗教融合 价值 哲学 宗教戒律仪式 中国 日本 韩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