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的宗教诉求——孔子与《易经》关系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坚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41,共8页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但是,孔子既没有像民问那样把《易经》看作是一部占卜之书,同时也没有像对待《诗》、《书》、《礼》、《乐》那样对它进行一定整理,以期从中发(?)出进行社会教育的资源并找到根治社会疾病的良方。孔子之...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但是,孔子既没有像民问那样把《易经》看作是一部占卜之书,同时也没有像对待《诗》、《书》、《礼》、《乐》那样对它进行一定整理,以期从中发(?)出进行社会教育的资源并找到根治社会疾病的良方。孔子之读《易》只是为了使自己的个人生活合乎《天命》从而提升个己的生命品质。可以说,孔子的“读《易》”只是他个人的一种宗教生活,体现了他对《易经》的宗教诉求;相反,孔子之删定整理《诗》、《书》、《礼》、《乐》则是他面对社会公众的学者生活,体现了他对《诗》、《书》、《礼》、《乐》的学术诉求,换言之即,孔子与《易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宗教关系,而孔子与《诗》,《书》、《礼》、《乐》之问的关系却是一种学术关系,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易经》
“韦编三绝”
宗教诉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宗教诉求到族群认同:印度帕西人的起源及演变
2
作者
谢志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9,共15页
7世纪末8世纪初,波斯一部分琐罗亚斯德教徒因不愿改宗伊斯兰教而被迫背井离乡,在“宗教诉求”的驱动下形成团体,几经辗转,于8世纪中后期登陆印度。此后经过近三百年的努力,该群体通过建构他者认同和完善共生模式,顺利定居塞犍,成功建立...
7世纪末8世纪初,波斯一部分琐罗亚斯德教徒因不愿改宗伊斯兰教而被迫背井离乡,在“宗教诉求”的驱动下形成团体,几经辗转,于8世纪中后期登陆印度。此后经过近三百年的努力,该群体通过建构他者认同和完善共生模式,顺利定居塞犍,成功建立火庙,得以融入新环境,成为新的族群,被印度人以“波斯”谐音称为“帕西人”。10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帕西人在与不同族群、宗教团体的交往和冲突过程中强化了“族群认同”,在个人选择与社会确认的共同推动下成为一个稳固的族群,并以塞犍为中心不断向外迁徙,最终形成五个宗教片区和多个聚居中心。帕西族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共生体在“自我归因”与“他人认定”的双重形塑下,实现从“宗教诉求”到“族群认同”的演变、提高群体共生度和社会适应度并借此进行互动的自组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帕西人
琐罗亚斯德教
他者认同
宗教诉求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音乐的宗教性诉求
3
作者
谈明珠
《艺海》
2019年第2期56-57,共2页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反战题材的经典作品,电影运用黑白灰的色调,配合着由约翰·威廉姆斯制作的扣人心弦的电影音乐,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战争带来的压抑与恐惧感。本文将以电影主题为着力点,研究其音乐的宗教性,包括:主题音乐中...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反战题材的经典作品,电影运用黑白灰的色调,配合着由约翰·威廉姆斯制作的扣人心弦的电影音乐,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战争带来的压抑与恐惧感。本文将以电影主题为着力点,研究其音乐的宗教性,包括:主题音乐中饱含的对电影主题爱与救赎的表达;合唱音乐对人性善与恶的纠结的灵魂冲击;以及古典钢琴曲在战争场景中用作上帝与魔鬼般无效对话的反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音乐
宗教
性
诉
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萍乡傩舞的健身价值
被引量:
5
4
作者
范春金
秦丽萍
《职业圈》
2007年第11X期83-83,64,共2页
萍乡傩舞的宗教诉求是为了娱神祈福、驱邪纳吉,但客观上,萍乡傩舞又体现了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文化元素,对人们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傩文化
萍乡傩舞
宗教诉求
健身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骆一禾诗歌主题论
5
作者
胡书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据西川回忆说,海子生前在同他谈到骆一禾的诗歌时,曾说骆一禾的诗“是从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因此带有本质的单一性”。那么,骆一禾的那首“唯一的诗”的根本内质,或者说他的那株“青草”,那棵诗歌大树的原浆,到底是什么呢?...
据西川回忆说,海子生前在同他谈到骆一禾的诗歌时,曾说骆一禾的诗“是从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因此带有本质的单一性”。那么,骆一禾的那首“唯一的诗”的根本内质,或者说他的那株“青草”,那棵诗歌大树的原浆,到底是什么呢?也正如海子当时所认为的,那实为一种独特的“爱的根性”,实为爱本身。可以说,由对爱和美的体验的铭心刻骨而来的生命之爱,和对任何威胁到这爱的本真绽放的自然或人文事物的批判意识,由对人的生命存在可能与其他的自然存在一样只是一缕过眼烟云而来的无限恐惧和忧虑,以及又恰由这一心理险境而萌生的向着永生新生命的宗教诉求意识和心灵祈祷,共同构成了这棵“带有本质的单一性”的“大树”所有的内涵和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主题
青草
生长
生命存在
批判意识
自然存在
宗教诉求
海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的宗教诉求——孔子与《易经》关系新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坚
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41,共8页
文摘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但是,孔子既没有像民问那样把《易经》看作是一部占卜之书,同时也没有像对待《诗》、《书》、《礼》、《乐》那样对它进行一定整理,以期从中发(?)出进行社会教育的资源并找到根治社会疾病的良方。孔子之读《易》只是为了使自己的个人生活合乎《天命》从而提升个己的生命品质。可以说,孔子的“读《易》”只是他个人的一种宗教生活,体现了他对《易经》的宗教诉求;相反,孔子之删定整理《诗》、《书》、《礼》、《乐》则是他面对社会公众的学者生活,体现了他对《诗》、《书》、《礼》、《乐》的学术诉求,换言之即,孔子与《易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宗教关系,而孔子与《诗》,《书》、《礼》、《乐》之问的关系却是一种学术关系,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关键词
孔子
《易经》
“韦编三绝”
宗教诉求
Keywords
Confucius
Yi jing
the thongs broke three times
religious concern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宗教诉求到族群认同:印度帕西人的起源及演变
2
作者
谢志斌
机构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9,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亚佛教与伊斯兰教交流史(7—18世纪)”(220ZJ011)。
文摘
7世纪末8世纪初,波斯一部分琐罗亚斯德教徒因不愿改宗伊斯兰教而被迫背井离乡,在“宗教诉求”的驱动下形成团体,几经辗转,于8世纪中后期登陆印度。此后经过近三百年的努力,该群体通过建构他者认同和完善共生模式,顺利定居塞犍,成功建立火庙,得以融入新环境,成为新的族群,被印度人以“波斯”谐音称为“帕西人”。10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帕西人在与不同族群、宗教团体的交往和冲突过程中强化了“族群认同”,在个人选择与社会确认的共同推动下成为一个稳固的族群,并以塞犍为中心不断向外迁徙,最终形成五个宗教片区和多个聚居中心。帕西族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共生体在“自我归因”与“他人认定”的双重形塑下,实现从“宗教诉求”到“族群认同”的演变、提高群体共生度和社会适应度并借此进行互动的自组织过程。
关键词
印度
帕西人
琐罗亚斯德教
他者认同
宗教诉求
族群认同
Keywords
India
Parsis
Zoroastrianism
Other-identification
Religious Claims
Ethnic Identity
分类号
K351.31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音乐的宗教性诉求
3
作者
谈明珠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艺海》
2019年第2期56-57,共2页
文摘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反战题材的经典作品,电影运用黑白灰的色调,配合着由约翰·威廉姆斯制作的扣人心弦的电影音乐,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战争带来的压抑与恐惧感。本文将以电影主题为着力点,研究其音乐的宗教性,包括:主题音乐中饱含的对电影主题爱与救赎的表达;合唱音乐对人性善与恶的纠结的灵魂冲击;以及古典钢琴曲在战争场景中用作上帝与魔鬼般无效对话的反讽。
关键词
《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音乐
宗教
性
诉
求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萍乡傩舞的健身价值
被引量:
5
4
作者
范春金
秦丽萍
机构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江西师大体育学院
出处
《职业圈》
2007年第11X期83-83,64,共2页
文摘
萍乡傩舞的宗教诉求是为了娱神祈福、驱邪纳吉,但客观上,萍乡傩舞又体现了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文化元素,对人们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傩文化
萍乡傩舞
宗教诉求
健身价值
分类号
G83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骆一禾诗歌主题论
5
作者
胡书庆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文摘
据西川回忆说,海子生前在同他谈到骆一禾的诗歌时,曾说骆一禾的诗“是从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因此带有本质的单一性”。那么,骆一禾的那首“唯一的诗”的根本内质,或者说他的那株“青草”,那棵诗歌大树的原浆,到底是什么呢?也正如海子当时所认为的,那实为一种独特的“爱的根性”,实为爱本身。可以说,由对爱和美的体验的铭心刻骨而来的生命之爱,和对任何威胁到这爱的本真绽放的自然或人文事物的批判意识,由对人的生命存在可能与其他的自然存在一样只是一缕过眼烟云而来的无限恐惧和忧虑,以及又恰由这一心理险境而萌生的向着永生新生命的宗教诉求意识和心灵祈祷,共同构成了这棵“带有本质的单一性”的“大树”所有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诗歌主题
青草
生长
生命存在
批判意识
自然存在
宗教诉求
海子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的宗教诉求——孔子与《易经》关系新论
陈坚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宗教诉求到族群认同:印度帕西人的起源及演变
谢志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音乐的宗教性诉求
谈明珠
《艺海》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萍乡傩舞的健身价值
范春金
秦丽萍
《职业圈》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骆一禾诗歌主题论
胡书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