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宾诺莎对上帝的理解:一种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进路
1
作者 王希佳(译) 《宗教社会学》 2023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本篇译文翻译自德国社会学学者赫勒教授的新著《人类要感谢宗教什么?———比较文化的宗教社会学》第一章。全书从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着眼,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类文化族群的“神圣化”(Heiligung)观念与方式,探讨神圣化与信仰群体... 本篇译文翻译自德国社会学学者赫勒教授的新著《人类要感谢宗教什么?———比较文化的宗教社会学》第一章。全书从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着眼,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类文化族群的“神圣化”(Heiligung)观念与方式,探讨神圣化与信仰群体的关系,认为群体中的多数定义“彼岸”与神圣存在的样态,不同宗教的宗教实体取决于信仰群体的想象。在本章的内容中,作者旨在阐明斯宾诺莎的上帝观,将其方法运用在对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的探讨中,认为斯宾诺莎是现代宗教社会学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 上帝形象 神圣化 进化论的宗教社会学
下载PDF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1,151,共7页
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 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拉 宗教 宗教与现代化 宗教进化 公民宗教
下载PDF
现代性中的宗教支持与限制: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峰 《宗教社会学》 2013年第1期160-194,共35页
贝拉的宗教社会学主要讨论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其思想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 贝拉的宗教社会学主要讨论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其思想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汉语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偏碎片化,本文重点对贝拉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学界关注较少之处及其理论的新近发展等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拉 宗教 宗教与现代化 宗教进化 公民宗教
下载PDF
井上圆了对斯宾塞宗教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4
作者 葛奇蹊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确立了“文明开化”的基本国策,大规模摄取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宗教学作为新兴的西方人文学科也很快引起日本知识界的注意。日本通过在大学中开设人文社科相关课程、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各国学习、译介西方宗教学经典著作...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确立了“文明开化”的基本国策,大规模摄取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宗教学作为新兴的西方人文学科也很快引起日本知识界的注意。日本通过在大学中开设人文社科相关课程、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各国学习、译介西方宗教学经典著作等方式,接触到了西方当时最前沿的宗教学说,逐步将宗教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第一批近代意义上的宗教学者。井上圆了作为其中的先驱,深受斯宾塞等西方学者宗教学说的影响。他将斯宾塞的学说置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对其多有批判。同时为了证明佛教的优越性,也借用了斯宾塞的部分观点。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佛教打造成一个融合哲学理性和宗教情感的完满的宗教。井上圆了的宗教学说具有浓重的“信仰主义”色彩,这是日本宗教学发展初期的宗教学者存在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圆了 斯宾塞 不可知论 宗教起源论 宗教进化
原文传递
罗伯特·贝拉的中国印象
5
作者 刘勉衡 《宗教社会学》 2023年第1期62-77,共16页
对“异质性”文化的研究贯穿罗伯特·贝拉的学术生涯。其中,中国是他重要的关注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贝拉与中国有关的专著和论文的考察,尝试说明其笔下对中国的理解和运用中国相关材料的特点:第一,儒教一直是贝拉理解中国的底色;第二... 对“异质性”文化的研究贯穿罗伯特·贝拉的学术生涯。其中,中国是他重要的关注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贝拉与中国有关的专著和论文的考察,尝试说明其笔下对中国的理解和运用中国相关材料的特点:第一,儒教一直是贝拉理解中国的底色;第二,贝拉主要关注的是先秦中国;第三,几十年中贝拉对于中国的理解不断加深,材料使用不断丰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贝拉 中国形象 《德川宗教 《基督教和儒教中的父与子》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
下载PDF
从一神教与多神教冲突看《出埃及记》“十灾”的意义
6
作者 张敬品 石广清 《电影评介》 2009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在《圣经》中,以色列人的神耶和华为了将自己的子民从奴役中解救出来,也为了惩罚埃及法老的固执刚硬,借助摩西的手向埃及施加了"十灾",迫使法老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返回自己的家园。从宗教进化的角度来看,这场冲突实际上代... 在《圣经》中,以色列人的神耶和华为了将自己的子民从奴役中解救出来,也为了惩罚埃及法老的固执刚硬,借助摩西的手向埃及施加了"十灾",迫使法老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返回自己的家园。从宗教进化的角度来看,这场冲突实际上代表了一神教与多神教之间的冲突和争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灾 一神教 多神教 宗教进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