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唐诗用典的宗汉意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凌朝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27-31,共5页
唐诗宗汉缘于唐代与汉代具有多方面的可比性 ;符合诗歌隐秀含蓄的艺术需要 ;仿效汉人做诗的风格和方法。唐诗用典宗汉意识的表现主要为直呼唐朝为汉 ;借汉人名 ;借汉代事 ;用汉地名 ;用汉时物 ;用汉时官名 ;用汉人著作典等。
关键词 宗汉意识 唐朝 典故
下载PDF
刘渊宗汉立国的历史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邓乐群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十六国时期,刘渊的宗汉立国无疑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刘渊同故汉宗室攀援舅甥关系、兄弟关系的血缘认同,有利于突破夷夏之防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隔离主义藩篱,缓和胡汉矛盾和促进民族融合,它不仅直接引... 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十六国时期,刘渊的宗汉立国无疑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刘渊同故汉宗室攀援舅甥关系、兄弟关系的血缘认同,有利于突破夷夏之防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隔离主义藩篱,缓和胡汉矛盾和促进民族融合,它不仅直接引发了十六国政权宗黄祖炎的民族寻根现象,同时也为后世的民族构和,提供了宗法方面的范例和借鉴;刘渊所打出的“绍修三祖之业”的开国旗号,切合儒家存亡续绝的文化传统和晋末各族人民思念汉代承平岁月的社会心理,它不仅有助于标榜新朝王者之师的政治名分,同时也开创了十六国政权托古反晋之先声;刘渊所提出的帝王无常、华夷无别、“惟德所授”的政治观点,涵蕴古代汉人视野莫及的理论贡献,它不仅为后来的诸胡族政权驰骋中国政治舞台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时也对抑制十六国时期的暴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渊 宗汉立国 历史评价
下载PDF
由《大都赋》看元代京都赋宗汉与新变
3
作者 吴昌林 李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8-72,共5页
元代黄文仲所作《大都赋》是元代京都赋的代表作品,作品篇幅之大和描写范围之广都为历代京都赋中少有。元代赋作理论强调"祖骚宗汉",其中"宗汉"思想在《大都赋》中体现明显,具体包括体制上篇幅庞大,修辞手法上注重... 元代黄文仲所作《大都赋》是元代京都赋的代表作品,作品篇幅之大和描写范围之广都为历代京都赋中少有。元代赋作理论强调"祖骚宗汉",其中"宗汉"思想在《大都赋》中体现明显,具体包括体制上篇幅庞大,修辞手法上注重铺陈排比,内容上包罗万象和结尾部分的曲终奏雅;而《大都赋》又本身具有一些新变化,如体制上的新分节,内容上的扩大和讽谏色彩的消失等,这一新变原因与文学自身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元代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赋》 京都赋 元代赋作 宗汉
下载PDF
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论崔述《诗经》研究之独立思考
4
作者 赵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96-102,共7页
乾嘉时期,汉学鼎盛,大部分学者认为汉儒去古未远,在经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宋儒可靠,他们识字审音,通过文字训诂以求经书。但也有学者认为汉学琐屑、复古、脱离实际因此倾向于宋学。在诗经学研究领域,学者们也被卷进了这种争斗的漩涡。通过... 乾嘉时期,汉学鼎盛,大部分学者认为汉儒去古未远,在经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宋儒可靠,他们识字审音,通过文字训诂以求经书。但也有学者认为汉学琐屑、复古、脱离实际因此倾向于宋学。在诗经学研究领域,学者们也被卷进了这种争斗的漩涡。通过介绍崔述的家学渊源、疑古与考据相伴的学术思潮、汉学研究之弊端等因素来分析崔述诗经学研究独立思考之原因。从沿袭孔子诗教传统、以史证诗与以诗证诗、以情论诗与以俗释诗等三个方面对其代表作《读风偶识》进行具体例证分析,从微观的角度揭示崔述《诗经》研究独立思考之意义和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汉宗宋” 崔述 《读风偶识》 《诗经》
下载PDF
司马相如“赋圣”说 被引量:3
5
作者 许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6,共9页
自宋人林光朝首倡"赋圣"说,并得到明代学者的大力推扬,司马相如的赋史地位已由"辞宗"转向"赋圣",标志了从文词向文体的变移。探究其源,"赋圣"说又源自"辞宗"说,以及相如赋的"讽... 自宋人林光朝首倡"赋圣"说,并得到明代学者的大力推扬,司马相如的赋史地位已由"辞宗"转向"赋圣",标志了从文词向文体的变移。探究其源,"赋圣"说又源自"辞宗"说,以及相如赋的"讽谏"功用,尤其是后人对其"凌云"赋的创作追摹;论其意义,则寓含了由经义到文章、由诗赋到骚赋、由时文变古体的赋史进程;而考查其说的成立,又与赋学观之"经赋"论、"宗汉"观、"代胜"说与"示范"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赋圣 宗汉 范式 历史意义
下载PDF
从高适诗看唐代边塞诗中的汉代认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莉 《保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汉唐盛世遥相呼应,唐人诗歌中反复出现对汉代的认同,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手法。边塞诗代表诗人之一高适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他的诗中出现汉代人物、地点、事迹的频率很高。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唐有太多相似性,从统治者提倡... 汉唐盛世遥相呼应,唐人诗歌中反复出现对汉代的认同,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手法。边塞诗代表诗人之一高适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他的诗中出现汉代人物、地点、事迹的频率很高。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唐有太多相似性,从统治者提倡角度来说唐代一直有宗汉传统,从文人心态来说这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共鸣和对大唐盛世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 边塞诗 汉代认同 宗汉传统 传承
下载PDF
元初南北辞赋创作之比较
7
作者 牛海蓉 刘秀秀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0-45,共6页
元初南北赋家面对宋金律赋弊端,都以复古振衰救弊,在入元之初就已大力创作古赋,远早于元仁宗恢复科举变律赋为古赋。不过他们的宗尚同中有异:两者都有骚体赋,南方赋家数量多、篇幅短,范围广泛,甚至说理、文化赋也用骚体;北方赋家仍用骚... 元初南北赋家面对宋金律赋弊端,都以复古振衰救弊,在入元之初就已大力创作古赋,远早于元仁宗恢复科举变律赋为古赋。不过他们的宗尚同中有异:两者都有骚体赋,南方赋家数量多、篇幅短,范围广泛,甚至说理、文化赋也用骚体;北方赋家仍用骚体抒情,但却从字词、句式、感情、手法等多方面拟骚。两者都宗汉,但北方赋家乘元初雄浑之气,大多数题材都讲究层层铺排,夸饰渲染,有铺张扬厉的汉大赋之风;南方赋家则只在铺叙家乡风物的地理赋中宗尚散体大赋。两者都有宋文赋,北方赋家多拟苏轼之赋;南方赋家多宗议论说理的宋朝古赋,有大量"击壤体"的理学赋。此外,两者一北一南,北之沉雄,南之清婉,风格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初南北辞赋 祖骚 宗汉 承宋 风格
下载PDF
对刘渊争取汉族民族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昕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西晋末期,匈奴族受汉族的影响,逐渐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其社会组织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西晋王朝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使其政权统治摇摇欲坠,汉人和少数民族起义不断。匈奴贵族刘渊乘"八王之乱",打出了"... 西晋末期,匈奴族受汉族的影响,逐渐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其社会组织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西晋王朝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使其政权统治摇摇欲坠,汉人和少数民族起义不断。匈奴贵族刘渊乘"八王之乱",打出了"宗汉立国"的旗号起兵反晋。从历史学和民族学角度分析这一历史事实及刘渊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人生经历,其中包含刘渊所具有的对汉文化强烈的认同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渊 宗汉立国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明赋之演进历程 被引量:1
9
作者 牛海蓉 秦亚坤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明赋显示了从"祖骚宗汉"到"祖骚宗汉""不废六朝"的演进历程:洪武建文朝沿袭元朝"祖骚宗汉"的赋学观念,但开国之初的新气象也有反映,与元赋有所不同;永乐至成化朝,祥瑞赋与京都赋繁盛,艺术上取... 明赋显示了从"祖骚宗汉"到"祖骚宗汉""不废六朝"的演进历程:洪武建文朝沿袭元朝"祖骚宗汉"的赋学观念,但开国之初的新气象也有反映,与元赋有所不同;永乐至成化朝,祥瑞赋与京都赋繁盛,艺术上取径范围宽广,宗汉的特点突出,赋颂传统回归;弘治至隆庆朝,复古思潮兴起并发展壮大,复古派提出"唐无赋",反对唐律赋与宋文赋,在祖骚宗汉之外,对六朝骈赋有所包容,创作上却并不完全废弃律赋与文赋。反复古派于赋论无所建树,现存赋作在骚汉赋、六朝骈赋的基础上扩大了宗尚的范围,对唐律赋、宋文赋关注较多;万历泰昌朝,复古派反思自身在尊崇骚汉过程中的堆垛奥僻之弊,反复古派提出"唐赋明白简易",实际创作则向"祖骚宗汉""不废六朝"的赋学宗尚靠拢,两派界限渐趋模糊;天启崇祯朝,拟六朝之作超过骚体赋,从创作上体现了"祖骚宗汉""不废六朝"的赋学观念;遗民赋沿袭启、祯朝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赋 演进历程 祖骚 宗汉 不废六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