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振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宗法封建关系是世界各国早期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家长式的从属依附关系。我国古代蒙古族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史学界未曾作过探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在分析原始资料基础上 ,探讨古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起源和发展、清代蒙古族宗... 宗法封建关系是世界各国早期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家长式的从属依附关系。我国古代蒙古族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史学界未曾作过探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在分析原始资料基础上 ,探讨古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起源和发展、清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特点、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成因 ,很有历史意义。清代蒙古族存在宗法封建关系 ,有多方面独特的表现形态和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蒙古族 宗法封建关系 领户分封制 宗法分封制
下载PDF
试论广西土官与土民、家奴、土兵的宗法封建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全伟 《百色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8-37,共10页
探讨广西土官制度中的宗法形态,是民族研究、土官制度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宗法形态在广西土官制度中的表现,主要反映在官族内部、土官与土民、家奴、士兵之间几个方面。本文拟对广西土官与土民、家奴、士兵的宗法封建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 宗法封建关系 土官制度 土官官族 土兵 宗法制度 广西 宗法关系 宗法封建 家长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下载PDF
中国古代原始宗法制度的起源和特点——兼论宗族奴隶制和宗法封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钱宗范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解放以来的一些论著中,有的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之制或宗法产生于祭祀,有的认为“保留与淘汰的法则,即所谓宗法”,有的认为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的说“宗法的维持,主要靠传统习惯,不能用阶级统治来解释”。这些看法都是很值得商... 解放以来的一些论著中,有的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之制或宗法产生于祭祀,有的认为“保留与淘汰的法则,即所谓宗法”,有的认为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的说“宗法的维持,主要靠传统习惯,不能用阶级统治来解释”。这些看法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封建 原始宗法 宗法制度 宗族奴隶制 中国古代 宗法统治 父系氏族家长制 大家庭 起源 祭祀制度
下载PDF
哈萨克法典的二元特色——论哈萨克法典的民族习惯法特色与宗法封建法特色 被引量:1
4
作者 托丽娜依.达列力汗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15世纪中期建立的哈萨克汗国社会处于宗法封建制阶段,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用批判的眼光借鉴并吸收乌孙及突厥等各种古代民族习惯法、蒙古法制经验和伊斯兰法中的一些内容,在自古相传的哈萨克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 15世纪中期建立的哈萨克汗国社会处于宗法封建制阶段,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用批判的眼光借鉴并吸收乌孙及突厥等各种古代民族习惯法、蒙古法制经验和伊斯兰法中的一些内容,在自古相传的哈萨克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制定了哈萨克汗国的三个法典,即《哈斯木汗法》、《额什木汗习惯法》及头克汗制定的《七项法典》,创造性地融汇成哈萨克汗国法律制度。哈萨克法典中的习惯法与宗法封建法具有互通性,两者在互动中彼此渗透,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了更大社会范围内的一种相对完整的秩序,在当代中国的哈萨克族地区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法典 哈萨克习惯法 宗法封建 二元特色
下载PDF
论党项的宗法封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幼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0-58,共9页
论党项的宗法封建制乔幼梅建国以来,学术界对西夏社会性质的探讨极为关注,金宝祥、陈炳应诸先生发表了多篇论文,散见于各报刊;①吴天墀先生在其《西夏史稿》中,辟有专章加以论述。兹事体大,又囿于材料的短缺,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 论党项的宗法封建制乔幼梅建国以来,学术界对西夏社会性质的探讨极为关注,金宝祥、陈炳应诸先生发表了多篇论文,散见于各报刊;①吴天墀先生在其《西夏史稿》中,辟有专章加以论述。兹事体大,又囿于材料的短缺,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近年从《宋会要辑稿》、《续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项 奴隶制 宗法封建 封建租佃制 发展方向 宗族 《西夏书事》 封建经济 社会经济制度 弓箭手
下载PDF
从“生產关系适合生產力的規律”说到西周春秋的宗法封建制度——兼答何高济先生对于中国古史分期問题的討論 被引量:3
6
作者 童书業 《文史哲》 1957年第1期1-16,共16页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各不相下,寫下的論文可能已在百万字以上,旁观的人看得眼花撩乱,很难抓住論爭的中心問題或讨論的焦点所在。我們認为:要評論一个学術問題的討論,指出各方的得失,肯定其是非,就必須先弄清楚討論的中心問題或焦点所在。否則,就决难有公平的論断。然則中國古史分期问题討論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宗法封建 古史分期 古代东方 西周 公社 原始社会 地理环境 春秋时代 铁器时代
下载PDF
论游牧民族的宗法封建关系(讨论总结)
7
作者 刘炎 《文史哲》 1956年第5期49-53,共5页
在苏联史学家面前发生了全部要求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其中,游牧民族宗法封建关系问题就属於这类问题。革命前的历史科学在这些民族的历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材料。但是,它一定不可能正确地概括这些历史村料并对游牧社会的社会经济基... 在苏联史学家面前发生了全部要求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其中,游牧民族宗法封建关系问题就属於这类问题。革命前的历史科学在这些民族的历史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材料。但是,它一定不可能正确地概括这些历史村料并对游牧社会的社会经济基础给予真实的阐述。在资产阶级史学家中大半抱着这种观念:由於畜牧经济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民族 宗法封建关系 氏族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 史学家 游牧社会 封建 蒙古 封建 游牧部落
下载PDF
广西各少数民族封建宗法概论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宗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27-37,共11页
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宗法制度,是学术界未经探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运用广泛比较、综合分析的方法,首先论证了世界各民族以及我国少数民族中同样存在着宗法制度,其次就... 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宗法制度,是学术界未经探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运用广泛比较、综合分析的方法,首先论证了世界各民族以及我国少数民族中同样存在着宗法制度,其次就广西少数民族宗法中的共同特征作了七个方面的概括,再次就广西少数民族宗法中的特殊性表现作了五个方面的论述,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的五点创新意义以及研究宗法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 宗法制度 宗法封建关系 宗族 家族 父权 族权
下载PDF
封建宗法关系的起源、本质和改造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凡贞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9,共5页
封建宗法关系是世界各国古代历史上常见的一种宗法性的依附、奴役、剥削关系,它不同于同姓血缘组织内的宗法制度,却同样存在着家长式的强制权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关系广泛存在于各民族。认识封建宗法关系的本质并对之进行改造,对于... 封建宗法关系是世界各国古代历史上常见的一种宗法性的依附、奴役、剥削关系,它不同于同姓血缘组织内的宗法制度,却同样存在着家长式的强制权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关系广泛存在于各民族。认识封建宗法关系的本质并对之进行改造,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西部大开发、大力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目标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宗法关系 渊源 中国 家长制 庄园 宗派观念
下载PDF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序
10
作者 徐苹芳 《书品》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我与管东贵先生相识在1990年。那年秋天,他以所长的身份应邀率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学术代表团,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并赴西安、洛阳等地参观。史语所与我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学术传承上是同出一源。因此,我们在学术交流... 我与管东贵先生相识在1990年。那年秋天,他以所长的身份应邀率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学术代表团,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并赴西安、洛阳等地参观。史语所与我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学术传承上是同出一源。因此,我们在学术交流方面是通畅无阻,一见如故。从此以后,管先生数次来大陆,我也数次去台湾作学术访问,友谊日益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封建 郡县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 脉络 血缘 演变 皇帝 学术传承
原文传递
当代封建政治意识的反思——关于封建宗法观念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小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2期13-15,共3页
宗法制在中国已存在两千多年,其宗法观念已根深蒂固并严重阻碍了当代政治文明的建设,肃清封建宗法观念对我国当代政治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阐述宗法制的产生、历史演变及对传统政治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封建宗法观念对当代政治... 宗法制在中国已存在两千多年,其宗法观念已根深蒂固并严重阻碍了当代政治文明的建设,肃清封建宗法观念对我国当代政治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阐述宗法制的产生、历史演变及对传统政治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封建宗法观念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并从经济建设、更新政治观念、制度建设及依法治国四个方面对如何肃清封建宗法观念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宗法观念 当代政治文明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试论广西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全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38-44,共7页
土官官族内封建宗法形态的发生,是广西土司制度长期存在于广西壮族地区的有力动因。这种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有族长官位和财产宗法式的世袭继承制,官族内部的地方组织、衙门组织——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官族内部的祠堂、族规、... 土官官族内封建宗法形态的发生,是广西土司制度长期存在于广西壮族地区的有力动因。这种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有族长官位和财产宗法式的世袭继承制,官族内部的地方组织、衙门组织——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官族内部的祠堂、族规、家谱——族权的主要表现,官族内部土地占有和宗族共财制等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土司制度 土官官族 祠堂 家谱 族规 封建宗法形态
下载PDF
从笔下流出的眼泪——通过《白鹿原》中的女性看封建宗法制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艳平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7-41,共5页
封建宗法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 ,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白鹿原》从众多女性命运出发展现这一角度 ,揭露了在白鹿原这一典型环境中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迫害 ,进而揭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辨证关系。通过女... 封建宗法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 ,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白鹿原》从众多女性命运出发展现这一角度 ,揭露了在白鹿原这一典型环境中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迫害 ,进而揭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辨证关系。通过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不同厄运 ,让作者从笔下流出了辛酸的眼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忠实 《白鹿原》 封建宗法制度 典型环境 女性命运 典型人物
下载PDF
献给封建宗法制度的爱情——《家》中的觉慧、鸣凤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继宝 《神州》 2011年第3期4-5,共2页
“家”是巴金作品中的一个独创意象,其与巴金一生的创作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的大背景下,“家”被赋予了某些特殊的文化意义。巴金的《家》控诉了旧家庭的罪恶,展现了社会新人的社会理想。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觉慧的旗帜鲜... “家”是巴金作品中的一个独创意象,其与巴金一生的创作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的大背景下,“家”被赋予了某些特殊的文化意义。巴金的《家》控诉了旧家庭的罪恶,展现了社会新人的社会理想。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觉慧的旗帜鲜明、斗争坚决,他的叛逆首先就是那一个时代的典型。觉慧与鸣凤的爱情在高府“禁区”的陨灭,是高府灭亡的第一声丧钟。本文从分析觉慧与鸣风这两个人物形象入手,探寻封建旧制度必然灭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慧 鸣凤 《家》 封建宗法制度
下载PDF
谈封建社会的宗法家长制
15
作者 李桂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40-47,共8页
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组织,是封建宗法式的家庭。这种家庭既是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细胞”和“元素”,又是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它的兴囊和起落,往往决定着封建社会的繁荣和衰落。研究封建社会,如果不重视封建宗法家长制... 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组织,是封建宗法式的家庭。这种家庭既是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细胞”和“元素”,又是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它的兴囊和起落,往往决定着封建社会的繁荣和衰落。研究封建社会,如果不重视封建宗法家长制,不从研究封建式的宗法家庭开始,是很难揭示封建社会的全部本质面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封建宗法 家长制 社会政治结构 基本单位 经济活动 家庭
下载PDF
“五百年前共一家”靠得住吗?——谈古人的“以大父为姓”及封建宗法制度
16
作者 叶九如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6期16-17,共2页
“小朋友,你姓什么?” “我姓王。” “你为什么姓王?” “因为我爸爸姓王”,机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 “为什么你爸爸姓王,你就一定也要姓王呢?” “……”。对这个问题,恐怕再机敏的孩子也难以讲得明白了。就是有知识有文化... “小朋友,你姓什么?” “我姓王。” “你为什么姓王?” “因为我爸爸姓王”,机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 “为什么你爸爸姓王,你就一定也要姓王呢?” “……”。对这个问题,恐怕再机敏的孩子也难以讲得明白了。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人,恐怕也对回答。 其实,从姓氏的形成,或者说从姓氏的来源说来,儿子并不一定要随父亲的姓,古人就有“以大父为姓”的规矩。所谓“大父”,是指祖父。一般说来,祖父的姓,应当就是父亲的姓,而孙子倘不依父姓却随祖父的姓,岂不是一回事?问题是“以大父为姓”,并不是依祖父的姓为姓,而是以祖父名或字中的某个字为姓,这一来,孙子的姓可完全不同于父祖两辈的姓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宗法制度 嫡长子 百世不迁 大父 五世则迁 姓氏 公子 《左传》 一夫多妻 祖父
下载PDF
献给封建宗法制度的爱情——《家》中的觉慧、鸣凤形象分析
17
作者 马继宝 《神州》 2011年第4期6-7,共2页
“家”是巴金作品中的一个独创意象.其与巴金一生的创作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的大背景下,“家”被赋予了某些特殊的文化意义。巴金的《家》控诉了旧家庭的罪恶,展现了社会新人的社会理想。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觉慧的旗帜鲜... “家”是巴金作品中的一个独创意象.其与巴金一生的创作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的大背景下,“家”被赋予了某些特殊的文化意义。巴金的《家》控诉了旧家庭的罪恶,展现了社会新人的社会理想。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觉慧的旗帜鲜明、斗争坚决,他的叛逆首先就是那一个时代的典型。觉慧与呜凤的爱情在高府“禁区”的陨灭,是高府灭亡的第一声丧钟。本文从分析觉慧与鸣凤这两个人物形象入手,探寻封建旧制度必然灭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慧 鸣凤 《家》 封建宗法制度
下载PDF
人口控制和封建宗法思想
18
作者 曹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39-44,共6页
实现“四化”是十亿中国人民最紧迫最根本的共同愿望。要使“四化”成为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固然很多,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能否继续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不仅将控制人口定为... 实现“四化”是十亿中国人民最紧迫最根本的共同愿望。要使“四化”成为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固然很多,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能否继续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不仅将控制人口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相应制定了人口发展规划与具体的法令,而且还为“人口学”恢复了名誉,逐步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人口学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这一系列紧急措施,使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口剧增的势头来了个紧急刹车,整个人口出生情况有所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控制 封建宗法 宣传教育 出生情况 紧急刹车 增长速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继续有效 一个问题 人口增长
下载PDF
鲜卑族宗法文化论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杨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7,共6页
鲜卑族早期国家政权具有浓厚的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相结合的游牧宗法奴隶制的特征,并在封建化的过程中长期存留。
关键词 鲜卑族 宗法统治 游牧宗法奴隶制 游牧宗法封建
下载PDF
蒙古古代宗法统治论
20
作者 廖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古代蒙古族的宗法统治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过程。蒙古族的祖先室韦———达怛西迁至蒙古草原地区并由"古列延"集体游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个体游牧方式后,其社会逐渐从氏族制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合不勒汗建立... 古代蒙古族的宗法统治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过程。蒙古族的祖先室韦———达怛西迁至蒙古草原地区并由"古列延"集体游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个体游牧方式后,其社会逐渐从氏族制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合不勒汗建立起蒙古部的初期国家政权后,蒙古社会进入了游牧民族的宗法奴隶制阶段;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社会由游牧宗法奴隶制过渡到宗法封建制,但这一过程直到元朝建立后才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民族 宗法奴隶制 宗法封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