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原始宗教到宗法性传统宗教
1
作者 郑英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史上是否拥有自己的国家—民族宗教,这一问题长期存而未决,被人忽视。本文认同宗法性传统宗教是我国古代阶级社会的国家—民族宗教的观点,并从原始宗教到宗法性传统宗教的角度予以多方面论证。
关键词 原始宗教 宗法性传统宗教 国家-民族宗教
下载PDF
管窥传统法律伦理化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哲学基础
2
作者 陈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5-48,共4页
中国传统法律有其哲学思维方式和审视事物的独特视角,在与原始神判法,即宗教思维模式分离后,在宗法性传统宗教哲学影响下衍生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范式,这固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这样宏观的分析和笼统的概括,更应... 中国传统法律有其哲学思维方式和审视事物的独特视角,在与原始神判法,即宗教思维模式分离后,在宗法性传统宗教哲学影响下衍生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范式,这固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这样宏观的分析和笼统的概括,更应具体厘清内在的哲学思维方式,以期做出更为具体的探讨和分析。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化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为天人交感的宇宙观,道德化的法律观和息事宁人的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 伦理化 宗法性传统宗教哲学
下载PDF
试论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世俗性特征
3
作者 高丽杨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29-32,共4页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作为中国古代的国家民族宗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宗教信仰形式。它本身具有的世俗性特征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性格,使得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在与国家政权分离后还可以顽强地存在于国人的意识之中,...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作为中国古代的国家民族宗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宗教信仰形式。它本身具有的世俗性特征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性格,使得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在与国家政权分离后还可以顽强地存在于国人的意识之中,无论是在宗教观念还是宗教仪式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国人的宗教生活方式。正是这种世俗性特征,使得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变成了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得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直到现在还是国人接受其他宗教形式的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 宗教世俗化 特征
下载PDF
对避暑山庄宗法性传统宗教的认识
4
作者 王悦慧 《沧桑》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作为清代建筑与园林典范的避暑山庄蕴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思想在这里相磨相荡,既相互融合,又各显神异。以"敬天法祖"为思想内核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在其中也有明显的体现,金山上帝阁和永佑寺御容楼则是其物化的载... 作为清代建筑与园林典范的避暑山庄蕴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思想在这里相磨相荡,既相互融合,又各显神异。以"敬天法祖"为思想内核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在其中也有明显的体现,金山上帝阁和永佑寺御容楼则是其物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对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分析,来揭示清帝治国理政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性传统宗教 敬天法祖 金山上帝阁 永佑寺
下载PDF
作为国家宗教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关于“儒教”争鸣问题的可能解决之道
5
作者 刘正平 《原道》 2006年第1期90-107,5,共19页
"儒教"问题争鸣是学界一个重要的学术公案,争议的核心在于儒学思想体系的宗教性。本文回顾了历次争论中的主要观点,主张采用牟钟鉴、张践关于宗法性传统宗教的论述,代替备受争议的"儒教"说,回复其教化的本来意义。... "儒教"问题争鸣是学界一个重要的学术公案,争议的核心在于儒学思想体系的宗教性。本文回顾了历次争论中的主要观点,主张采用牟钟鉴、张践关于宗法性传统宗教的论述,代替备受争议的"儒教"说,回复其教化的本来意义。本文认为儒家思想的宗教化是宗法社会形成、宗法性传统宗教确立后儒学自我调适的过程,儒学之有宗教神性,亦是在汉代与国家宗教结合后出现的。董仲舒建立了作为国家宗教的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神学体系,完成了这一宗教的儒学化。本文最后从天人感应与祯祥妖异、运命定数与吉凶祸福、梦验、教争中的正儒形象等几个角度论述了文学作品中的宗法性传统宗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争鸣 宗法性传统宗教 国家宗教
原文传递
满族历史上的宗法性宗教及其基本信仰
6
作者 岑孝清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1期44-45,60,共3页
历史上,满族曾经历了一个典型的宗法性传统宗教信仰阶段。该信仰的基本对象是"天"和"祖"。天,即天帝、天道、天神;祖,即祖宗、祖德、祖灵。由于对两者崇拜的主要活动是祭祀,且同时进行,故合称为"天祖祭祀"... 历史上,满族曾经历了一个典型的宗法性传统宗教信仰阶段。该信仰的基本对象是"天"和"祖"。天,即天帝、天道、天神;祖,即祖宗、祖德、祖灵。由于对两者崇拜的主要活动是祭祀,且同时进行,故合称为"天祖祭祀"信仰。围绕着"堂子"进行的各种仪式活动构成了这一基本信仰的文化内容。满族宗法性传统宗教是民族与宗教互动发生的结果。今天,"天祖祭祀"信仰在满族民间还有遗留,表现为"祖德宗功"的民俗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天祖祭祀 祖德宗功 宗法性传统宗教
下载PDF
超越传统“儒教”问题的模式探析
7
作者 张强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超越传统"儒教"问题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用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直接探讨替代"儒教"问题的替换模式;弃用"儒教"说法,专注中国人的"信仰"和"传统"的终结模式;通过发掘儒学的"宗教... 超越传统"儒教"问题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用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直接探讨替代"儒教"问题的替换模式;弃用"儒教"说法,专注中国人的"信仰"和"传统"的终结模式;通过发掘儒学的"宗教性"资源来重新塑造"儒教"观念的重塑模式。尽管这些思路各有优势和局限,但都不同程度地隐含着对于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现实发展及其出路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宗法性传统宗教 宗教
下载PDF
融会儒道佛,发扬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优良传统——牟钟鉴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捷 牟钟鉴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0,共9页
牟钟鉴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他学术领域宽广,善于综合创新,研究成果丰厚。访谈中,牟钟鉴教授以三教关系研究为重心,介绍了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观点与核心理念。谈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三教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三教关系... 牟钟鉴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史家、宗教学家。他学术领域宽广,善于综合创新,研究成果丰厚。访谈中,牟钟鉴教授以三教关系研究为重心,介绍了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观点与核心理念。谈及的主要问题包括:三教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三教关系史的学术历程;中华文化的"三教六家"结构与"多元通和"模式;以"新仁学"和"新君子论"为代表的生命哲学。特别是在思想文化史的综合性研究方面,牟钟鉴教授不仅提炼出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特征与模式,更视之为应当努力发扬的优良传统;访问者则把牟钟鉴教授治学的核心理念和学术风格概括为"以仁爱为体,以通和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三教关系 多元通和 新仁学 宗法性传统宗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