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亲文化赋能闽台融合发展机理与策略研究
1
作者 黄诗淇 黄雯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宗亲文化作为两岸血缘的具象形态,成为了共同记忆传承的起点。以不可改写的血脉关联为基点,立足宗亲文化的各类样态,强调历史叙事,以感性与理性两个维度联合,是破题闽台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依据两岸融合由“心向”到“欣往”的运... 宗亲文化作为两岸血缘的具象形态,成为了共同记忆传承的起点。以不可改写的血脉关联为基点,立足宗亲文化的各类样态,强调历史叙事,以感性与理性两个维度联合,是破题闽台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依据两岸融合由“心向”到“欣往”的运行机理,提出以宗亲文化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策略:深入经贸交流,完善融合发展管理制度,深化人文交流,把握青年思想动向,努力实现精神相通,积极落实活动开展,关注未来问题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融合发展 亲文化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台湾同胞寻根问祖之钥——论闽台宗亲文化交流 被引量:14
2
作者 蔡嘉源 陈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101,共4页
闽台同根同源,宗亲文化交流方兴未艾,其基本内涵包括:谱牒文化、宗祠文化、闽南文化、"神源"文化,以及历史名人研究等社会的各个层面,是现阶段联系台湾基层民众的一条重要纽带。
关键词 血缘 姓氏 亲文化 闽台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宗亲文化与宗祠建筑特色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锋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46,共6页
下南洋是经济和政治多重因素集合作用的结果,它让包括宗祠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到东南亚。宗亲会和宗祠成为凝聚东南亚华侨华人的重要纽带,在各国多有存在并绵延至今,其除崇宗祭祖这一基本功能外,还发挥着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团... 下南洋是经济和政治多重因素集合作用的结果,它让包括宗祠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到东南亚。宗亲会和宗祠成为凝聚东南亚华侨华人的重要纽带,在各国多有存在并绵延至今,其除崇宗祭祖这一基本功能外,还发挥着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团结族人、扶助族人,传播中国文化和维护族群权益等多种功能,宗亲在广结人缘的同时也发展了商贸。作为文化载体的宗亲会和宗祠建筑在保持中国传统的同时,出现了多元化取向,既坚守固有传统,又能因应变化,生生不息;它们作为祭祖和联络宗亲的场所,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南洋 东南亚 华侨华人 亲会 祠文化 建筑特征
下载PDF
海外华侨华人、侨乡社会与跨国宗族实践——以广东五邑侨乡薛氏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黎相宜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55-63,共9页
论文以旧金山、香港与广东五邑侨乡坎镇的薛氏宗亲会及其相关组织为重点,从互补与竞争的视角,探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薛氏宗族及其宗亲成员在一个跨国空间内展开的宗族实践,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宗族实践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及所产生的社会影... 论文以旧金山、香港与广东五邑侨乡坎镇的薛氏宗亲会及其相关组织为重点,从互补与竞争的视角,探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薛氏宗族及其宗亲成员在一个跨国空间内展开的宗族实践,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宗族实践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回应传统宗族研究遗留下来的争论。由于海外侨资与声誉资源的稀缺,合作、竞争与矛盾始终存在于宗族内部,这种互补与竞争既是跨国宗族内部出现的不同成员及组织的经济与社会分化的产物,也进一步成为维持与加强跨国宗族形态的不同区域、国家的宗族成员及组织对于宗族的归属感与向心力的重要动因。正是在这种既有同盟又有竞争的错综复杂的宗族网络中,侨乡宗亲组织以及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宗亲组织及其个体才得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跨国宗族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乡研究 五邑侨乡 跨国实践 族研究 亲会
下载PDF
从华人的宗教信仰 探讨印度尼西亚的同化政策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国栋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2年第1期20-26,19,共8页
马来西亚萧依剑在《这一代印尼华人》一文中说:“华人通过宗教来维持他们的特性”。这一情况的出现,归因于印尼政府的同化政策。自60年代以来印尼政府借助政治权力,强制推行全面同化政策,取缔华人社团,封闭华文学校、华文报刊,禁止讲华... 马来西亚萧依剑在《这一代印尼华人》一文中说:“华人通过宗教来维持他们的特性”。这一情况的出现,归因于印尼政府的同化政策。自60年代以来印尼政府借助政治权力,强制推行全面同化政策,取缔华人社团,封闭华文学校、华文报刊,禁止讲华语使用华文和宣扬中国文化,禁止举行传统宗教和习俗节日活动,禁止输入、销售、散布华文书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信仰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印尼华人 伊斯兰教 全面同化政策 华人社团 大乘佛教 民族文化 亲会 民族特性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的宗亲关系——以桥村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同学 饶翠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传统宗亲关系以长老统治、礼治、父权与夫权为中心、伦理本位等特征而著称。革命在正式场合和公共生活里改变了宗亲关系,但在非正式场合和家庭生活里,后者的延续性则较强。当下,宗亲关系对村庄公共事务影响在急剧弱化,对个体婚姻和财富... 传统宗亲关系以长老统治、礼治、父权与夫权为中心、伦理本位等特征而著称。革命在正式场合和公共生活里改变了宗亲关系,但在非正式场合和家庭生活里,后者的延续性则较强。当下,宗亲关系对村庄公共事务影响在急剧弱化,对个体婚姻和财富伦理失去了控制力,在男女趋向平等时,孝道面临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关系 乡村社会 革命 大转型
下载PDF
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德荣 蔡沙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92,共14页
台湾地区青年对祖国国家认同意识的弱化与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形成了重要挑战。儒家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宗亲文化对国家认同的塑造功能得到诸多认可,但宗亲文化提升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尚缺乏详细的理论阐释。因... 台湾地区青年对祖国国家认同意识的弱化与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形成了重要挑战。儒家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宗亲文化对国家认同的塑造功能得到诸多认可,但宗亲文化提升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尚缺乏详细的理论阐释。因此,以互动仪式链理论和“文化体验学习圈”理论为基础理清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基于闽台两地同根同源的谱牒文化与祖先崇拜、神源文化与民间信仰、饮食文化与特色建筑形成宗亲联结。宗亲联结以血缘姓氏为核心,以符号表征为基点,以物质互惠为驱动,以情感关联为内因,以代际互动为表现,旨在达到团结一致。宗亲联结是台湾地区青年提升国家认同的基础环节,宗亲活动的仪式特征是关键要素,核心过程包括:(1)宗亲联结积聚情感能量;(2)情感联结提升文化认同;(3)心理融合推动国家认同。以宗亲活动为基础,其他文化交流活动为外延,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对于以宗亲联结为纽带提升台湾地区青年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人心回归,对于依托闽台宗亲文化提升国家认同的内在机制探讨既有利于进一步对这一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也有利于从底层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升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助力台湾地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青年 亲联结 情感联结 心理融合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明清徽商的经营理念和宗亲情结——以叶向高《新安里记》为中心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学文 《天中学刊》 2007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明天启间内阁首辅叶向高《新安里记》的发现,对诠释徽商的经营理念和宗亲情结是很有意义的。高官为徽商撰文,表明了明中叶以来,士商渗透,四民界限之淡化,展示了晚明社会的前进步履。
关键词 徽商 《新安里记》 经营理念 亲情结
下载PDF
“宗亲会”的性质及历史渊源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先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18期247-249,301,共4页
当代宗亲会组织,参加者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亲属血缘关系,而是借姓氏结成社会团体,以联络感情,求得团结,维护共同利益,共谋生存与发展的海外华人华侨社会团体。随着海外、台湾地区的宗亲会回大陆寻根谒祖等活动的开展,大陆也出现了研究... 当代宗亲会组织,参加者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亲属血缘关系,而是借姓氏结成社会团体,以联络感情,求得团结,维护共同利益,共谋生存与发展的海外华人华侨社会团体。随着海外、台湾地区的宗亲会回大陆寻根谒祖等活动的开展,大陆也出现了研究宗族——姓氏文化的热潮。正确认识宗亲会的性质及渊源,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关部门不仅要提高对海外"宗亲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宗亲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加强法制建设,为规范宗亲活动创造一个制度化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会 性质 历史渊源
下载PDF
当代宗族组织的重建及其变迁——以粤北佛县刘氏宗族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杨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5期51-59,共9页
本文以粤北佛县刘氏宗族的田野经验为例,展现和分析当代宗族组织的重建与变迁。研究发现,当代宗族组织的重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既有社会结构中的宗族成员和组织基础,而其扩张则与组织精英在城市地区的社会资源密切相关。在这个重... 本文以粤北佛县刘氏宗族的田野经验为例,展现和分析当代宗族组织的重建与变迁。研究发现,当代宗族组织的重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既有社会结构中的宗族成员和组织基础,而其扩张则与组织精英在城市地区的社会资源密切相关。在这个重建与扩张的进程中,当代宗族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行动逻辑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其组织结构出现了以组织精英为中心部分和以一般成员为外围部分的分野,其行动逻辑也相应地出现了市场性逐利冲动与传统性精神追求的分化,其间的结构张力也由此形成。之所以出现上述变迁,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现代化浪潮对于社会结构的深刻改变,进而使得极具传统特征的宗族组织和其间的个人也深受影响。现代性与传统性在上述组织与个体中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也实现了深刻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组织 亲联谊会 组织结构 行动逻辑
下载PDF
移民与1945年以来泰国华人宗亲组织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少红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5-41,共7页
追溯中国人移居泰国的历史,探讨1945年以来中国移民如何通过同姓宗亲这一传统观念为凝聚力建构网络关系,考察泰国华人宗亲组织的发展脉络及活动情况,讨论宗亲组织在华社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认为在华人高度认同泰国的情况下,宗... 追溯中国人移居泰国的历史,探讨1945年以来中国移民如何通过同姓宗亲这一传统观念为凝聚力建构网络关系,考察泰国华人宗亲组织的发展脉络及活动情况,讨论宗亲组织在华社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认为在华人高度认同泰国的情况下,宗亲组织适应侨社变迁的现实需要,致力于聚合、组织华人,维系华人独特的传统习俗,有助于增强华人次族群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移民 华人 亲组织
下载PDF
“宗亲会”和宗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先伟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0-63,共4页
当代宗亲会组织,参加者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亲属血缘关系,而是借姓氏结成社会团体,以联络感情,求得团结,维护共同利益,共谋生存与发展的海外华人华侨社会团体。随着海外、台湾地区的宗亲会回大陆寻根谒祖等活动的开展,大陆也出现了研究... 当代宗亲会组织,参加者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亲属血缘关系,而是借姓氏结成社会团体,以联络感情,求得团结,维护共同利益,共谋生存与发展的海外华人华侨社会团体。随着海外、台湾地区的宗亲会回大陆寻根谒祖等活动的开展,大陆也出现了研究宗族——姓氏文化的热潮。当代中国大陆的宗亲活动,一方面与古老的传统习俗有着较多的联系,另一方面有与新时代合拍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吸引外资、开发和振兴经济,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宗亲会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如有宗亲会利用一些农村地区宗族、门派思想浓厚以及社会管理的漏洞,发展组织,非法赢利。鉴于此,有关部门不仅要提高对海外"宗亲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加强对宗亲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加强法制建设,为规范宗亲活动创造一个制度化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会 亲活动
下载PDF
论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物业公产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平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亲会 菲律宾华人 保管委员会 物业 马尼拉 海外华人 周年纪念 钢筋水泥 心理效用 理事长
下载PDF
泰华宗亲社团及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勃兴的原因——以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9-98,共10页
本文以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为例,利用该会《会讯》的第一手资料,对20世纪60年代后的泰华社会进行研究,指出,当国际情势发生重大变化之后,泰华社会面对身份认同危机和固有文化失落的焦虑,导致宗亲团体的勃兴。
关键词 海外华人社会 亲团体 20世纪60年代 泰国郑氏亲总会 组织原则 社会功能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试论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奖助学金制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平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亲会 奖助学金 菲律宾华人 社会功能 助学制度 助学基金 中小学生 70年代 移民社会 华文教育
下载PDF
宗亲文化热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淑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1-53,共3页
文章探讨了宗亲文化的历史渊源,说明了当代中国宗亲文化的现状,剖析了宗亲文化热的原因及其现实影响。
关键词 亲文化 伦理
下载PDF
《诗经》中的周代祭祀及其反映出的宗法观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珊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0期7-9,共3页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超自然能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周代的祭祀制度打破了殷商一元神的崇拜,代之以先祖与天地既分立又配合的观念。而连接祖与天的中...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超自然能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周代的祭祀制度打破了殷商一元神的崇拜,代之以先祖与天地既分立又配合的观念。而连接祖与天的中介便是“德”。周人理性思想的发展使其诸如祭祀这样的宗教活动更多地成为团结凝聚宗族的纽带,《诗经》对周人思想的这种变化作了多方面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代祭祀 亲制度 法观念
下载PDF
从闽南人开发台湾的聚落看闽台宗亲文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名实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5-29,共5页
明清时期,大批福建闽南人迁居台湾,他们在开发台湾以至定居的过程中,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依靠宗族、乡亲的关系,团结互助,一致对外,表现出强烈的宗亲意识,形成富有特色的宗亲文化,对开发台湾的聚落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也有排斥外族、... 明清时期,大批福建闽南人迁居台湾,他们在开发台湾以至定居的过程中,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依靠宗族、乡亲的关系,团结互助,一致对外,表现出强烈的宗亲意识,形成富有特色的宗亲文化,对开发台湾的聚落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也有排斥外族、外地人的消极因素。总体看来,闽台宗亲文化在清代台湾开发前期积极作用明显,而在后期由于宗族势力的强化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通过移民传承的闽台宗亲文化,是闽台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闽台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人 台湾地区 开发 亲文化
下载PDF
试论菲律宾华人宗亲会发展华文教育的功能及影响——以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会总会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赖林冬 《海外华文教育》 2012年第1期99-104,共6页
华人宗亲会在菲律宾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菲律宾华人社团中的一个重要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功能更趋多样化,并衍生了支持和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服务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 华人宗亲会在菲律宾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成为菲律宾华人社团中的一个重要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功能更趋多样化,并衍生了支持和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服务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菲律宾华人宗亲会的概况。其次,从设置奖助学金、设立文教委员会、奖励华文教师和开办华文图书馆等方面阐述了华人宗亲会对发展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功能表现。最后,分析了华人宗亲会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华人亲会 华文教育 功能和影响
下载PDF
从地方志看明清时期晋商的宗亲慈善活动 被引量:2
20
作者 师冰洁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8-81,共4页
明清时期的晋商积极支持和捐助宗亲慈善事业,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济贫恤穷、养老慈幼、助济婚丧、推产让财。晋商的这些慈善活动以儒家化为特征,维护了山西社会的稳定,醇化了当地的民风;同时加强了宗族纽带,促进了山西"家... 明清时期的晋商积极支持和捐助宗亲慈善事业,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济贫恤穷、养老慈幼、助济婚丧、推产让财。晋商的这些慈善活动以儒家化为特征,维护了山西社会的稳定,醇化了当地的民风;同时加强了宗族纽带,促进了山西"家庭—宗族结构"社会的形成,但不利于明清时期山西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晋商 亲慈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