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儒学入仕到门阀垄断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46-48,52,共4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汉代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自秦帝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古代社会世卿世禄的贵族官僚体制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随之登场的是在秦帝国建立过程中建立功勋的军功集团。这种政治局面一直维持到灭秦后建立的西汉帝...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汉代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自秦帝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古代社会世卿世禄的贵族官僚体制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随之登场的是在秦帝国建立过程中建立功勋的军功集团。这种政治局面一直维持到灭秦后建立的西汉帝国前期。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儒学 入仕 垄断 古代选官制度 官僚政治体制 官吏选拔制度 中国政治 门阀政治
下载PDF
略论蜀汉政权的选举制度
2
作者 吴超 《文史杂志》 2014年第2期33-36,共4页
中国传统王朝实行的是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其与专制皇权相辅相成。皇帝通过驾驭百官,进而控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对于官僚政治而言,为了保证各级官吏的素质,确保国家机器的运行效率,必须要使官僚集... 中国传统王朝实行的是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其与专制皇权相辅相成。皇帝通过驾驭百官,进而控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对于官僚政治而言,为了保证各级官吏的素质,确保国家机器的运行效率,必须要使官僚集团不断地吐故纳新,这就需要有一套相应的制度保障,于是逐渐产生了官吏的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者选贤任能,为庞大的官僚机构输送新鲜血液。在中国社会进程的各个时期,中央政权所采用的选举制度不尽相同。以下探讨的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选举制度。为了更好地解读这一制度,必须先熟悉东汉末年选举制度的发展脉络及趋势,以及同一时期曹魏、孙吴两国的选举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对其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制度 蜀汉政权 官僚政治体制 中国传统 国家机器 九品中正制 中央集权 专制皇权
下载PDF
从《新唐书·宰相表》看唐代御史中丞的入相
3
作者 汪仕辉 《学习月刊》 2009年第12期16-17,共2页
御史中丞,作为行使监察职能的主要职位之一,在中国中古时期的官僚政治体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关的唐代御史中丞的研究,学界多从监察制度的机构、职权等方面予以论述,而较少注意唐代前、后期御史中丞地位和权力的变化,本文... 御史中丞,作为行使监察职能的主要职位之一,在中国中古时期的官僚政治体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关的唐代御史中丞的研究,学界多从监察制度的机构、职权等方面予以论述,而较少注意唐代前、后期御史中丞地位和权力的变化,本文试图以御史中丞入相为切入点对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史中丞 唐代 宰相 官僚政治体制 监察职能 中古时期 监察制度 论述
下载PDF
首部关于清代考课制度研究的专著
4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55,共1页
作为第一部有关清代考课制度研究的专著,本书以清代政府对文武官员的定期考察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清代考课制度的源流、形成过程、执行情况诸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严谨的讨论。揭示了在皇权专制一官僚政治体制下,考课制度与皇帝、国家... 作为第一部有关清代考课制度研究的专著,本书以清代政府对文武官员的定期考察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清代考课制度的源流、形成过程、执行情况诸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严谨的讨论。揭示了在皇权专制一官僚政治体制下,考课制度与皇帝、国家、官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课制度 制度研究 清代 专著 官僚政治体制 首部 考察制度 执行情况
下载PDF
微言
5
《国家人文历史》 2019年第11期9-9,共1页
@赵瑞民:名字是时代的反映,古代官僚政治体制确立以后,以臣字命名的唐代有裴贽字敬臣、陈岩字梦臣等,宋代有徐铉字鼎臣、周渭字得臣等,明代有俞臣字臣哉、张元臣等,清代有赵廷臣、吴任臣等。
关键词 微言 官僚政治体制
下载PDF
“为政以德”与古代官僚政体建构
6
作者 李娜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4,157,158,共10页
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命题,并不是简单的从政道德教化,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此命题是春秋时期中国官僚体制转变趋势的先声。春秋时期,夏商周以来传统的血缘宗法体制已呈崩解之势,孔子“为政以德”命题的提出,对鲁国政治活动的切身参与,... 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命题,并不是简单的从政道德教化,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此命题是春秋时期中国官僚体制转变趋势的先声。春秋时期,夏商周以来传统的血缘宗法体制已呈崩解之势,孔子“为政以德”命题的提出,对鲁国政治活动的切身参与,以及投身“私学”教育对专门政治人才的培养,为新官僚体制下士人之以德参政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在中国政治体制发展史上,“为政以德”命题具有标志性意义,在当代中国政治实践中也具有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为政以德 官僚政治体制 私学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清朝文官考绩制度及其实施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艾永明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5期145-154,共10页
考绩是清朝对文官的定期监督制度。清朝考绩制度源于明制而又有变化 ,其定制时间是雍正元年。考绩有明确的方式和程序 ,在程序中对“注考”的要求最为严格。清朝考绩以“四格”评等第 ,以“六法”论处分。考绩评等中以京察一等、大计卓... 考绩是清朝对文官的定期监督制度。清朝考绩制度源于明制而又有变化 ,其定制时间是雍正元年。考绩有明确的方式和程序 ,在程序中对“注考”的要求最为严格。清朝考绩以“四格”评等第 ,以“六法”论处分。考绩评等中以京察一等、大计卓异为朝廷关注之焦点。清朝考绩的实施状况 ,自顺治至嘉道时期较之咸、同以降要好得多。如果宏观地考察 ,考绩制度终清之世未曾间断 ,而且在较长时间内能较好地正常实施 ,对于整肃吏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所以如此 ,主要原因是历朝君主极为重视和考绩立法较为完善。然而在封建官僚政治体制下 ,清朝考绩在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 ,最突出的表现一是举劾夫衡 ,二是迎承为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文官考绩制度 定期监督制度 官僚政治体制 京察 大计
原文传递
叶利钦现象、叶利钦时代与叶利钦遗产 被引量:5
8
作者 叶自成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2000年第2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俄罗斯 政治 叶利钦现象 经济危机 官僚政治体制
原文传递
也说“为官不易”
9
作者 晓阳 《共产党人》 2014年第13期53-5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有人说现在‘为官不易’,群众说期盼再接再厉,我说要乘胜前进,固化‘为官不易’成果。"可谓言近旨远、掷地有声。"官为百业之首""学而优则仕"。中国自秦始皇实行高度中央集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有人说现在‘为官不易’,群众说期盼再接再厉,我说要乘胜前进,固化‘为官不易’成果。"可谓言近旨远、掷地有声。"官为百业之首""学而优则仕"。中国自秦始皇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后,历经两汉隋唐宋元直到明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体制。长期的官僚政治体制,给予做官的人、准备做官的人,乃至从官场退出的人,以种种社会经济的实利,或种种虽无明文确定,但却十分实在并可恣意延伸无限扩张的特权,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种体制和特权又在不断强化着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以官为荣、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官本位”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易 官僚政治体制 “官本位”思想 学而优则仕 中央纪委 言近旨远 中央集权 社会经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