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安石建设新型官僚队伍的尝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坤太 《史学月刊》 1986年第5期24-29,共6页
北宋熙宁二年二月(1069),久负盛名的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挑起了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历史重担。当时,摆在王安石面前的,是一个积贫积弱、内外交困的烂摊子。百弊当除,百废待兴。关于富国强兵,王安石早就筹谋了一套有效措施... 北宋熙宁二年二月(1069),久负盛名的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挑起了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历史重担。当时,摆在王安石面前的,是一个积贫积弱、内外交困的烂摊子。百弊当除,百废待兴。关于富国强兵,王安石早就筹谋了一套有效措施。然而,最使他焦虑的,是没有一支能适应改革、能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官僚队伍。举国大小近四万名官僚中,“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官僚队伍 学校 科举考试 富国强兵 明经 积贫积弱 适应改革 考课 考试制度
下载PDF
略谈宋代的“堂除”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小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32,共5页
宋代的文官选任,除两府至侍从官等高级臣僚由皇帝指定外,主要经由两类部门负责。一是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负责的“堂除”,一是由吏部经办的“部注”。后者负责处于官僚队伍中下层的大批常调官员,实际上包括吏部尚书左选(原审官院)与侍郎... 宋代的文官选任,除两府至侍从官等高级臣僚由皇帝指定外,主要经由两类部门负责。一是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负责的“堂除”,一是由吏部经办的“部注”。后者负责处于官僚队伍中下层的大批常调官员,实际上包括吏部尚书左选(原审官院)与侍郎左选(原流内铨)两层等级。元裙元年(1086年)吕陶的一段话,大体上概括了这种情况:朝廷差除之法大别有三:自两府而下至侍从官,悉禀至旨,然后除授,此中书不敢专也;自卿监而下及已经进擢或寄禄至中散大夫者,皆由堂除,此吏部不敢预也;自朝议大夫而下受常调差遣者,皆归吏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吏部 宋代 中散大夫 中书门下 官僚队伍 三省 政事堂 合班 朝廷 枢密院
下载PDF
关于隋朝改革地方机构问题的几点辨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庆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8-13,共6页
隋朝建立以后,曾经进行过一系列改革。其中表现在地方行政机构方面,主要是:在开皇初期,隋文帝杨坚罢去五百余郡,以州领县;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并省州县,又改州为郡。由杨氏父子前后进行的这一改革,一扫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机构的混乱局面... 隋朝建立以后,曾经进行过一系列改革。其中表现在地方行政机构方面,主要是:在开皇初期,隋文帝杨坚罢去五百余郡,以州领县;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并省州县,又改州为郡。由杨氏父子前后进行的这一改革,一扫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机构的混乱局面,把存在了六百余年的州郡县三级制变为郡县两级制,简化了重叠机构,减少了官员设置,整顿了官僚队伍,加强了中央集权,应当加以肯定。然而有一些专著和文章对这一重大事件的叙述却语焉不详,不够准确;或者出于某一观点的需要而否定这一改革的效果;或则出于个人的好恶而置隋炀帝在其中的作用于不顾。凡此,笔者认为都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宗旨,故撰拙文以为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机构 隋文帝 隋朝 州县 机构改革 李德林 行政机构 中央集权 辨析 官僚队伍
下载PDF
范仲淹政治变革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永亮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9-81,共3页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以推进吏治改革、提升官僚队伍的素质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展开的政治变革运动。在一年多的政治实践过程中,他以自己忧国悲民的情怀实现着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范仲淹主持的...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以推进吏治改革、提升官僚队伍的素质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展开的政治变革运动。在一年多的政治实践过程中,他以自己忧国悲民的情怀实现着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和它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下我国正在尝试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可资鉴戒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庆历新政 新政效率 官僚队伍
下载PDF
清代书吏考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倪道善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2期65-70,共6页
一、书吏的设置胥吏作为封建专制国家机构的班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封建王朝不但要设置庞大的官僚队伍,而且还要配备为数众多的胥吏承办日常具体事务,胥吏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 一、书吏的设置胥吏作为封建专制国家机构的班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封建王朝不但要设置庞大的官僚队伍,而且还要配备为数众多的胥吏承办日常具体事务,胥吏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愈到封建社会晚期,胥吏的影响愈大,权势愈炽。乾隆年间,曾佐人廿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王朝 封建专制制度 衙门 胥吏 官僚队伍 国家机器 封建社会 封建王朝 考略 乾隆年间
下载PDF
民国初年广西县知事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凌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1期48-50,共3页
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县知事,这是中国考试和职官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县知事试验由内务部主持,分考试和保荐两种。广西参加第一至三届知事考试试验,其录用合格知事43名;参加第一至第四届保荐知事试验共录用151名。袁世凯死后,知事试验... 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县知事,这是中国考试和职官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县知事试验由内务部主持,分考试和保荐两种。广西参加第一至三届知事考试试验,其录用合格知事43名;参加第一至第四届保荐知事试验共录用151名。袁世凯死后,知事试验工作停止。虽然它经历的时间比较短暂,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考试和选才制度,其地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 县知事试验 惩戒委员会 官僚队伍
下载PDF
说武则天时期的冗官政治
7
作者 陆庆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67-73,共7页
在武则天的评价问题上,许多学者对其用人政策作了充分肯定。认为武则天有识人之鉴,善于选拔人才,务取真才实贤。笔者则认为,武则天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广开仕路,放手招官,这不仅给她统治的王朝造成了混乱,同时破坏了唐... 在武则天的评价问题上,许多学者对其用人政策作了充分肯定。认为武则天有识人之鉴,善于选拔人才,务取真才实贤。笔者则认为,武则天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广开仕路,放手招官,这不仅给她统治的王朝造成了混乱,同时破坏了唐朝初期的选举制度,开启了有唐一代的冗官政治。兹就武则天推行冗官政治的背景、表现及其造成的影响略陈管见,以期指正。一武则天时期冗官政治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其发展过程的。武德年间,天下初定,百事待举,官员不充。官吏的选举没有固定制度,存在着较为混乱的状况。对此,杜佑曾有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冗官 政治权力 用人政策 唐太宗 自身利益 巩固统治 官僚队伍 官员 选举制度
下载PDF
唐代赐官制度述论
8
作者 彭炳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关键词 赐官 《旧唐书》 全唐文 《册府元龟》 功臣 节度使 九品中正制 唐代选官制度 述论 官僚队伍
下载PDF
宋代官员考试任用法初论
9
作者 苗书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0-36,共7页
设官任职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的选任制度直接影响着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政权的统治能力,因此这个问题历代都是很受重视的。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以科举考试为主要选拔官员途径的时代。科举取士... 设官任职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的选任制度直接影响着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政权的统治能力,因此这个问题历代都是很受重视的。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以科举考试为主要选拔官员途径的时代。科举取士制度减少了士族门第、父祖官位对选官权的干扰,使选官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测试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队伍 荫补 中国封建社会 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取士 熙宁 选官 恩荫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下载PDF
论东亚地区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及其条件
10
作者 周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26-29,13,共5页
关键词 东亚地区 经济发展 有效干预 政府干预经济 东亚国家和地区 权威主义政治 政府失效 地区政府 私人部门 官僚队伍
下载PDF
深入探索封建社会产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历史必然性
11
作者 孟祥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7-42,共6页
任何封建皇朝,随其日渐发展,都会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当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人口增长速度比例失调、官僚队伍的膨胀与总人口增长的比例失调、剥削阶级的享乐欲望超过社会生产的发展时,促使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超出封建... 任何封建皇朝,随其日渐发展,都会遇到不可克服的矛盾。当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人口增长速度比例失调、官僚队伍的膨胀与总人口增长的比例失调、剥削阶级的享乐欲望超过社会生产的发展时,促使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超出封建国家自我调节能力的界限。于是,社会发展只能诉诸暴力进行调节,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应运而生,以血与火的残酷手段和沉痛代价,使封建社会暂时恢复到矛盾平衡状态,从而完成一次新的螺旋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战争 农民起义 被剥削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 自我调节能力 人口增长速度 社会矛盾 《甲申三百年祭》 阶级矛盾 官僚队伍
下载PDF
明代洪武时期铨政史述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28-133,137,共7页
本文以丰富的史料对明代洪武时期铨政史进行了考察,较详细地论述了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等问题。文章认为,由于朱元璋加强了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为封建史家所赞誉的“洪武之治”的形成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 朱元璋 中书省 官吏 明代洪武 吏部 考核制度 官僚队伍 十三年 考察 考课
下载PDF
学田制度:庆历改革的一项创举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清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0-85,共6页
庆历改革中创立的学田制度,将封建国家和社会私人办学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地方官学的经费问题,扩大了社会教育面。它为封建人才的培养和从文化教育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形成多层次衔接的教育体制提供了一定的物... 庆历改革中创立的学田制度,将封建国家和社会私人办学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地方官学的经费问题,扩大了社会教育面。它为封建人才的培养和从文化教育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形成多层次衔接的教育体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学田制度以其经营形式的进步性,在我国土地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文化教育 地方官学 官僚队伍 地方学校 封建国家 分成租制 庆历新政 进步性
下载PDF
专制政治与农民起义——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原因再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洪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S1期38-43,共6页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仅见的。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以往论者多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来加以解释。这种解释不无道理,但难以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特殊性。我认为,对这一重要...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仅见的。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以往论者多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来加以解释。这种解释不无道理,但难以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特殊性。我认为,对这一重要历史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略陈浅见,作为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 专制政治 官僚队伍 再探 社会再生产 中国封建社会 王朝 中国古代 国家调控 自耕农
下载PDF
清入关前军功集团与智囊集团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鉴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0-117,共8页
清入关前的军功集团与智囊集团,是清政权建立、扩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军功集团形成于努尔哈赤时期,智囊集团完善于皇太极时代。纵观军功集团由亲兵——牛录——八旗;智囊集团由巴克什——书房 (文馆)——内三院的发展完善过程,可以见出... 清入关前的军功集团与智囊集团,是清政权建立、扩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军功集团形成于努尔哈赤时期,智囊集团完善于皇太极时代。纵观军功集团由亲兵——牛录——八旗;智囊集团由巴克什——书房 (文馆)——内三院的发展完善过程,可以见出皇太极称帝前,军功集团一直在后金政权中起主导作用,占据核心地位,其骨干人物由满人单一化向以满人为主、汉人为辅过渡,汉人始终居于辅助地位。智囊集团的骨干人物则由满人为主向以汉人为主过渡,最后形成满人为辅的局面。 军功集团与智囊集团根本目的、基本作用相同,但两个集团的具体作用却存在许多质的差异,表现在对后金政权的作用不同,对后金社会的作用不同,对领袖角色塑造的作用不同。军功集团与智囊集团有许多差异,但却有同一个归宿。清王朝定鼎燕京后,两个集团便开始消融,逐渐被满汉官僚集团所取代,官僚集团不再以职能划分,而以族籍为别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清太宗实录》 清入关前 智囊团 后金政权 清王朝 范文程 官僚队伍 女真人
下载PDF
简论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
16
作者 孙立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选贤 求贤 李世民 西门豹 魏征 官僚队伍 《明太祖实录》 倡廉惩贪 帝王
下载PDF
苏辙前期的革新思想
17
作者 李俊清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0-43,共4页
苏辙是北宋政治舞台上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特别是在元祐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的活动对当时政局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关于他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成就,近年来已有学者撰文论及。本文试对其早期改革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对苏辙政治活动的轨... 苏辙是北宋政治舞台上十分重要的人物之一,特别是在元祐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的活动对当时政局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关于他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成就,近年来已有学者撰文论及。本文试对其早期改革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对苏辙政治活动的轨迹和变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新思想 王安石变法 改革思想 北宋 政治斗争 政治活动 官僚队伍 三司 中央机构 科举取士
下载PDF
海瑞“整饬吏风”的行政法思想浅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占通 栗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4期32-36,共5页
海瑞(公元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明朝中后期著名清官。历任县教谕、知县、户部主事、巡抚、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等职。当时,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官僚队伍已极端腐败,不仅贪污成风,贿赂公行,而且营私的手段也更为隐蔽、巧... 海瑞(公元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明朝中后期著名清官。历任县教谕、知县、户部主事、巡抚、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等职。当时,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官僚队伍已极端腐败,不仅贪污成风,贿赂公行,而且营私的手段也更为隐蔽、巧妙,致使以惩治犯罪为使命的刑法束手无策。海瑞在司法和政治活动的实践中,对这种腐败的“吏风”耳闻目睹,非常憎恨。他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主张一方面使用严厉的刑罚手段惩治贪官,另一方面要通过行政立法的方法,严格制度,从细微处着手整饬吏风,消灭官吏贪赃舞弊的犯罪于端倪。关于他严刑治吏的思想,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几为有口皆碑。但是,关于他通过行政方法整(饣伤)吏风的思想,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点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瑞 官吏 巡抚 南京 明朝中后期 劳动人民 官僚队伍 封建制度 政治活动 地主阶级
下载PDF
论宋太祖从严选士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宗传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6期41-46,共6页
宋太祖赵匡胤登极之后,为巩固所得政权,一方面对当时经济困难的局面,厉行节俭,增加开支,安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开科举之门,但又不能大量录用士人,这就为严选少量优秀者入仕创造了前提,也为防冗和吏治清廉打下了基础。为实现严选少选士... 宋太祖赵匡胤登极之后,为巩固所得政权,一方面对当时经济困难的局面,厉行节俭,增加开支,安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开科举之门,但又不能大量录用士人,这就为严选少量优秀者入仕创造了前提,也为防冗和吏治清廉打下了基础。为实现严选少选士人以及防冗的目的,宋太祖采用以下几种办法选用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科举 士大夫 赵匡胤 吏治 州县官 政权 官僚队伍 宋会要辑稿 统治阶层
下载PDF
试论王安石的“饶之以财”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汉 全仁经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3期74-80,29,共8页
王安石在嘉祜三年《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万言书》中,针对北宋中期人才缺乏,统治危机严重的情况,提出了一整套人才救国的纲领。他的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四者并重的陶冶人才的思想;确有创见。即使现用,对我们培养、使用人才,改革干... 王安石在嘉祜三年《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万言书》中,针对北宋中期人才缺乏,统治危机严重的情况,提出了一整套人才救国的纲领。他的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四者并重的陶冶人才的思想;确有创见。即使现用,对我们培养、使用人才,改革干部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不过,我们认为,其中也有某些不切实际的成份。本文试就“饶之以财”即增加官吏俸禄的主张,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王安石的《万言书》是这样表述他的“饶之以财”观点的:所谓养之之道何也?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何谓饶之以财?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其制禄,自庶人之在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俸禄 贪鄙 北宋中期 治道 下级官吏 节度使 官僚队伍 吏治 公用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