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箴书论官员退休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忠德 《鄂州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16-19,共4页
官员退休是古今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本文将散见于我国古代官箴书中关于退休的论述归纳为“官员年老体衰,应及时退休”、“看轻名利富贵,方能愉快退休”、“退休后宜正确对待自己”等三方面内容,并指出它以儒学为本,宋代新儒学兴起... 官员退休是古今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本文将散见于我国古代官箴书中关于退休的论述归纳为“官员年老体衰,应及时退休”、“看轻名利富贵,方能愉快退休”、“退休后宜正确对待自己”等三方面内容,并指出它以儒学为本,宋代新儒学兴起后,更力图用伦理道德力量压制官员心中的私欲,以弥补官员退休制度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书 官员退休 中国 古代 儒学 道德规范 退休制度 道德修养
全文增补中
浅议某些退休官员“期权腐败”的成因及消解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丽娟 《经济师》 2011年第9期59-59,65,共2页
某些官员退休后的"期权腐败"主要表现为"发挥余热式"、"人身依附"式和"投桃报李"式。心理落差是省数退休官员"期权腐败"的主要原因。通过消除隐性的"权力磁场"、增加对退... 某些官员退休后的"期权腐败"主要表现为"发挥余热式"、"人身依附"式和"投桃报李"式。心理落差是省数退休官员"期权腐败"的主要原因。通过消除隐性的"权力磁场"、增加对退休官员的监督考核、消除官员退休后的"心理落差"、完善法律法规、破除干部选拔任用的人身依附关系等方式,不但可使退休官员发挥余热,继续服务于社会,也有利于预防权力期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官员 权力 期权腐败
下载PDF
多位退休官员被挖出,政法系统成重灾区
3
作者 石青川 《中国经济周刊》 2021年第20期86-87,共2页
2021年以来,中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23名,党纪政务处分中管干部25名。而去年同期,中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17名,党纪政务处分中管干部12名。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数量同比增长35.29%;而党纪政务处分中管干部数量同比增长108.33%,涨了一倍。5... 2021年以来,中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23名,党纪政务处分中管干部25名。而去年同期,中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17名,党纪政务处分中管干部12名。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数量同比增长35.29%;而党纪政务处分中管干部数量同比增长108.33%,涨了一倍。50后落马最多,谨防60后腐败增加2021年至今已有23名中管干部被中纪委执纪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纪 执纪审查 重灾区 处分 政法系统 腐败 退休官员 政务
下载PDF
官员激励、任期制与为官不为 被引量:5
4
作者 佟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0,共6页
针对地方政府官员在施政过程中的不作为现象,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任期制与官员不作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官员在其政治生涯中的努力水平分布不均匀,在政治生涯前期,因受到政治晋升激励,会选择高的努力水平,以获得好的政绩,... 针对地方政府官员在施政过程中的不作为现象,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任期制与官员不作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官员在其政治生涯中的努力水平分布不均匀,在政治生涯前期,因受到政治晋升激励,会选择高的努力水平,以获得好的政绩,建立起高能力官员的政治声誉;在政治生涯后期,因晋升激励减弱,声誉效应下降,其努力水平会随之下降。为此,应改革官员退休制度,将官员的退休福利不仅建立在官阶基础上,也建立在官员退休前的政绩基础上。只有将政治晋升激励与经济利益激励组合起来,才能有效防止地方政府官员的不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激励 任期制 政治声誉 政绩 为官不为 官员退休制度
下载PDF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考略
5
作者 钟兴永 《办公室业务》 1998年第3期46-47,6,共3页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何渭退休?依古代而言,即是辞官于朝,退闲于家,颐养晚年之意。因退休者仅限于官吏...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何渭退休?依古代而言,即是辞官于朝,退闲于家,颐养晚年之意。因退休者仅限于官吏,故常见的称谓有:致仕——退还官职于君;致事——纳还所掌之事于君;致政——归还政权于君,等等。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官员致仕 中国古代 退休年龄 官僚制度 颐养晚年 官吏致仕 统治阶级 乞骸骨 官员退休
下载PDF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崖略
6
作者 钟兴永 《零陵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40-42,共3页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何谓退休?依古代而言,即是辞官于朝,退闲于家,颐养晚年之意.
关键词 退休制度 中国古代 官员致仕 退休年龄 官僚制度 颐养晚年 官吏致仕 乞骸骨 《旧唐书·职官志》 官员退休
下载PDF
聘请退休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给上市公司带来好处了吗? 被引量:27
7
作者 余玉苗 周莹莹 潘珺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9,151,共12页
利用手工搜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公司聘请退休政府官员任独立董事是否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经济好处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主要发挥的是"政府关系"协调功能,该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地区制度环境。控制... 利用手工搜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公司聘请退休政府官员任独立董事是否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经济好处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主要发挥的是"政府关系"协调功能,该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地区制度环境。控制公司高管政治关联的情况下,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聘请退休政府官员的企业确实得到了更多税收优惠、政府补助等政府控制性资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与中央政府官员背景的独立董事相比,地方政府官员背景的独立董事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仍担任行业协会职务的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比完全退休的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也更能为企业谋利。研究证实了公众对退休政府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的担忧和质疑,为改进独立董事选聘制度、严格官员治理及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 监督功能 协调功能 税收优惠程度 政府补助贡献
原文传递
人有五种年龄
8
作者 李树信 《职业教育研究》 1997年第6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日历年龄 退休制度 心理年龄 致仕 官员退休 遗传因素 春秋时期 中散大夫 文职官员 致性
下载PDF
建立任官回避制度的法律构想
9
作者 龙海竹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回避制度 公务回避 任官回避 国家机关 执行公务 主体范围 任职回避 国家官员 执行机关 官员退休
下载PDF
与日本人共进午餐
10
作者 南石 《吉林财税》 1997年第1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大藏省 大学毕业生 私营大企业 英语教师 官员退休 哑巴外语 国际关系 汉语 财政部门
下载PDF
走出“人走茶凉”的心理怪圈
11
作者 王万盈 《发展》 1997年第4期19-20,共2页
走出﹃人走茶凉﹄的心理怪圈·王万盈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大。有个别领导干部在遇到工作变动或离退的时候,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职务上的变动,认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害怕“人走茶凉”,以致不能站好... 走出﹃人走茶凉﹄的心理怪圈·王万盈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大。有个别领导干部在遇到工作变动或离退的时候,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职务上的变动,认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害怕“人走茶凉”,以致不能站好最后一班岗。笔者认为,这种心态是非常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封建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 理想人格 传统文化 官员退休 封建王朝 古代官吏 特殊群体 干部制度改革
下载PDF
“忙处”与“闲处”——晚明官场形态与江南“园林声伎”风习之兴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旭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本文是对晚明戏剧文化的一个角度独特的考察。本文认为:晚明江南"园林声伎"风习之兴起,与其时政治环境和官场形态殊有关系。正是基于对末世政治的失望和回避,不少江南士大夫做出了从政事到艺事、从"忙处"到"闲... 本文是对晚明戏剧文化的一个角度独特的考察。本文认为:晚明江南"园林声伎"风习之兴起,与其时政治环境和官场形态殊有关系。正是基于对末世政治的失望和回避,不少江南士大夫做出了从政事到艺事、从"忙处"到"闲处"的人生选择,他们从官场撤身,退隐园林流连声伎,"园林声伎"故而既为时代的潮流,也为时代的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退休官员 园林声伎
下载PDF
北宋官员“以书为友”的退休生活
13
作者 李梅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88,共4页
北宋官员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在为官期间就有读书赋诗之举,退休后亦是不废诗书,以书籍为友。退休官员与图书的互动表现在读书、著书、藏书和校书上,他们的这些活动,促进了当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也为后人的退休生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退休官员 读书 著书 藏书 校书
原文传递
整治政商“旋转门”
14
作者 孙坚 铤言 《董事会》 2022年第3期14-22,共9页
清理政商“旋转门”会成为今年甚至是未来几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各地各行业甚至更高级别的规范政策预计将陆续出台,齐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22年以来,以往甚少见诸央媒的“旋转门”一词,不仅频繁亮相,且从偏中性色彩变成近... 清理政商“旋转门”会成为今年甚至是未来几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各地各行业甚至更高级别的规范政策预计将陆续出台,齐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22年以来,以往甚少见诸央媒的“旋转门”一词,不仅频繁亮相,且从偏中性色彩变成近乎完全的贬义,尤其是加了定语之后的政商“旋转门”。有公共管理研究人士这样“定义”:目前正在整治的政商“旋转门”,主要指部分离职或退休官员“旋转”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工作 政商 旋转门 公共管理研究 新型政商关系 退休官员 整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15
作者 郑明珍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37,共2页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郑明珍官吏年老退休,在我国古已有之,时称“致仕”或“告老”,意为交还官位,退职休养。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即出现过有关官吏退休的记载,但其真正形成为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应该说始于汉代。汉代是中国封建... 中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郑明珍官吏年老退休,在我国古已有之,时称“致仕”或“告老”,意为交还官位,退职休养。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即出现过有关官吏退休的记载,但其真正形成为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应该说始于汉代。汉代是中国封建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时代,随着封建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官吏 退休制度 官吏致仕 官员退休 政治待遇 退休年龄 强制手段 封建制度 在职期间 中国历史
原文传递
晋国官吏退休例话
16
作者 翟筱敏 《山西老年》 2001年第11期45-45,共1页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诸候大国,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的诸侯之一。随着晋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军事制度相继建立起来。在晋国中后期,官员的退休制度(古称“致仕”)也开始建立,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一、...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诸候大国,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的诸侯之一。随着晋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军事制度相继建立起来。在晋国中后期,官员的退休制度(古称“致仕”)也开始建立,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一、晋国退休制度的逐步形成有关晋国官员退休的记载,《左传》和《国语》的“晋语”中就有十余处。致仕人数也有四位,即范武子士会、范文子士燮,还有祁黄羊祁奚和韩献子韩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仕制度 退休制度 官员致仕 晋国 官员退休 《国语》 范宣子 《左传》 军事制度 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破解旋转门背后延后利益冲突的香港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莉 《廉政瞭望》 2021年第3期36-37,共2页
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的反腐态势作出一项重要判断:“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新型腐败的最大特点在于手段隐蔽多样,不好查。其中,被视为旋转门的官员退休后的延后利益实际上也是... 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的反腐态势作出一项重要判断:“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新型腐败的最大特点在于手段隐蔽多样,不好查。其中,被视为旋转门的官员退休后的延后利益实际上也是这种隐蔽性较强的腐败。关于官员,尤其是退休高官是否应该到企业任职,以及退休官员到企业任职后是否会滋生腐败等问题,实际涉及利益冲突及其管治问题。针对这一类不易被觉察到的延后利益输送,近年香港的利益冲突管理经验不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冲突 旋转门 利益输送 反腐 退休官员 滋生腐败 隐蔽性
下载PDF
平不平,想想十亿老百姓
18
作者 梅桑榆 《山西老年》 2001年第12期30-30,共1页
近来接连读到两篇文章,一篇说某人患了“官员退休病”后,家人定期在家中召开家庭、邻里会议,由“患者”主讲,其内容可为国际风云、国内形势、家庭关系、邻里矛盾、两个文明、计划生育……散会后或去酒店宴饮,唱歌跳舞;或去洗桑拿浴,请... 近来接连读到两篇文章,一篇说某人患了“官员退休病”后,家人定期在家中召开家庭、邻里会议,由“患者”主讲,其内容可为国际风云、国内形势、家庭关系、邻里矛盾、两个文明、计划生育……散会后或去酒店宴饮,唱歌跳舞;或去洗桑拿浴,请小姐按摩。不久,此公便病除体安。一篇说某人患了“退休病”后,家人每购物、出游以及开展喜庆、娱乐等活动,均向他呈上请示报告,请其批准,不久,此公病也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 官员退休 家庭关系 国际风云 国内形势 落入法网 居住条件 德与才 小说家 娱乐
原文传递
致仕与治事
19
作者 张海生 《山西老年》 2000年第9期45-45,共1页
我国在商代就有了官员退休的史例,在周朝已有了“大夫七十而致仕”的年龄规定,在西汉末期有了比较系统的官员退休的规定。后来,历朝历代不断完善,形成了各个朝代的退休制度。只不过古时少用“退休”之词而多用“致仕”的称谓罢了。 古... 我国在商代就有了官员退休的史例,在周朝已有了“大夫七十而致仕”的年龄规定,在西汉末期有了比较系统的官员退休的规定。后来,历朝历代不断完善,形成了各个朝代的退休制度。只不过古时少用“退休”之词而多用“致仕”的称谓罢了。 古时的“致仕”是什么意思?“致”指归还、交还;“仕”是官禄;“致仕”按古代学者何休的注解,就是“还禄位于君”。因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时代,一切的一切都是君王赐给的,官位和俸禄就更不用说了,因而致仕退休,不就是把官禄还给君王了吗?当然古代用以表示官员退休的用语不仅仅是“致仕”二字,还有好些个,但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致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吏致仕 官员退休 《谏太宗十思疏》 年龄规定 退休制度 古代学者 朱元璋 封建时代 政治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形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