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清代官服制度及其文化蕴涵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鸣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7-79,共3页
清代服饰是满族入关后 ,强行推行的游牧民族服饰 ,在中国服装演变史中是变化较大的一种 ,清代官服在此基础上产生。清代官服制度是我国历代官服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是在坚守本民族旧制度基础上参照了汉族服饰制度后加以发展的。清朝政府...
清代服饰是满族入关后 ,强行推行的游牧民族服饰 ,在中国服装演变史中是变化较大的一种 ,清代官服在此基础上产生。清代官服制度是我国历代官服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是在坚守本民族旧制度基础上参照了汉族服饰制度后加以发展的。清朝政府在制定服装制度时 ,既保留了汉族服装制度中的某些特点 ,又不失其本民族的习俗礼仪 ,是中国历史上服装制度中最为庞杂和繁缛的 ,其条文规章多于以前任何一代。考察清代官服对了解其时民俗与社会 ,以及衣、食、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服制度
清代
官服
文化蕴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官服制度考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田翠英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S期68-69,共2页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冶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做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关键词
官服制度
清代
中国古代
服饰文化
阶级社会
形象代言人
等级
制度
社会物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朝官服制度与官僚等级制度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张琼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35-338,共4页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研究清代官服制度的来源、服装构成.通过对清代历史发展过程的对比,探讨官服制度与我国封建官僚等级制度关系.封建官僚等级制度造就了官服等级制度及其主要形式制度,决定着官服制度的发展方向和表现形式.同时,官服等级...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研究清代官服制度的来源、服装构成.通过对清代历史发展过程的对比,探讨官服制度与我国封建官僚等级制度关系.封建官僚等级制度造就了官服等级制度及其主要形式制度,决定着官服制度的发展方向和表现形式.同时,官服等级制度也进一步推动了官僚等级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服
官服
等级
制度
官僚等级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太平天国服饰制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蓉
《学海》
200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服饰
制度
冠冕
制度
服饰文化
官服制度
佩饰规制
民间服饰
妇女服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墓葬出土獬豸补服考略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昕
《文物春秋》
2021年第1期81-93,共13页
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因具善辨曲直的象征属性被应用于古代执法者冠服之中。元代以前,獬豸造型多见于冠饰,明代始用于补服。通过对目前明墓中所出獬豸补服进行梳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獬豸补与狮子补、麒麟补形象进行了辨识,认为原...
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因具善辨曲直的象征属性被应用于古代执法者冠服之中。元代以前,獬豸造型多见于冠饰,明代始用于补服。通过对目前明墓中所出獬豸补服进行梳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獬豸补与狮子补、麒麟补形象进行了辨识,认为原考古报告中认定的4例“麒麟补”图案实际具备獬豸的基本特征,应为“獬豸补”。獬豸补服的穿用人群主要是各级执法官员及获得封赠的家属,同时,獬豸补子不仅应用于常服,在忠静服、赐服及礼服中也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獬豸补服
墓葬出土
官服制度
明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衣冠古国之服饰神韵
被引量:
2
6
作者
黄能馥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4期13-15,22,共4页
中国服装发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已有衣冠鞋覆和丰盛的首饰佩饰,原始的龙图腾崇拜已在服装上得到反映,夏朝服饰已出现象征王权的十二章纹,周代已有完善的官服制度。战国赵武灵王为强化军队而实行“胡服骑射”,东汉明帝制定官...
中国服装发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已有衣冠鞋覆和丰盛的首饰佩饰,原始的龙图腾崇拜已在服装上得到反映,夏朝服饰已出现象征王权的十二章纹,周代已有完善的官服制度。战国赵武灵王为强化军队而实行“胡服骑射”,东汉明帝制定官服制度.儒家服饰理论从此在全国全面贯彻执行,南北朝汉服与胡服交流,对隋唐服饰文化的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宋明理学使中国服饰文化趋向保守,明清“江南三织造”使宫廷服装技艺达历史的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神韵
官服制度
胡服骑射
新石器时代
赵武灵王
宋明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周礼用丝织品纹饰规制及其影响探微
7
作者
敬德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64,共7页
丝织品是两周礼仪中重要的礼用物品,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婚冠、祭祀、丧葬等诸项礼仪中。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考古学研究法,结合历史文献、金文和出土实物对两周时期丝织品在礼仪中使用时的纹饰制度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
丝织品是两周礼仪中重要的礼用物品,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婚冠、祭祀、丧葬等诸项礼仪中。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考古学研究法,结合历史文献、金文和出土实物对两周时期丝织品在礼仪中使用时的纹饰制度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两周礼仪中,丝织品在使用时,其纹饰要遵循礼的要求,以图案组合形式、图案数量的不同来体现礼的等级特性,此外还需彰显周礼"天人合一"的内涵。两周时期礼用丝织品纹饰制度还为古代中国官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刺绣、绘画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朝
礼用
丝织品
纹饰规制
官服制度
刺绣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何要用大红大紫形容人生显赫
8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136,共1页
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人生
形容
官服制度
颜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三十八)——为中华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满族
9
作者
龚强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2期24-25,共2页
八、满族的传统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
八、满族的传统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轨靴。满族男子原以穿靴为主。一般旗人着尖头靴,以利骑射,另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轻便利步,满语称“卡萨靴”,俗称“爬山虎”。靴有绒靴、革靴等,多做成前掐脸式样。清中叶后,满族男子平时穿家制的布鞋,多为素帮、布底、圆、方口式。官员穿方头靴。清王朝的官服制度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有长袍、马褂、顶戴、花翎、剃发、长辫等。其服饰相当繁琐,等级区别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中华文明
冰雪文化
黑龙江
传统服饰
官服制度
男子
爬山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巴里坤县团结东路M12出土清代官服初考
10
作者
尚玉平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5,F0003,共13页
201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巴里坤县团结东路发掘了一座官员墓。墓主人外层着熊纹补服,二层着五爪八团蟒袍,木棺内置水晶顶子的官帽,服饰搭配极具身份等级特征,表明墓主人为清代官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墓主人服饰与清...
201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巴里坤县团结东路发掘了一座官员墓。墓主人外层着熊纹补服,二层着五爪八团蟒袍,木棺内置水晶顶子的官帽,服饰搭配极具身份等级特征,表明墓主人为清代官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墓主人服饰与清代五品武官的服饰组合极为相似,但也存在僭越现象,诸如蟒袍为黄色而不是蓝或石青色,龙爪数量为五爪而非四爪等。对墓葬出土服饰从服式、纹饰、色彩、工艺及材质等元素综合分析考证,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级别,对进一步厘清清代官服制度的历史变迁以及清朝政府对巴里坤的有效治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
清代官员墓
官服制度
五品
官服
原文传递
基于明官袍标本的胸背和补子规制新证
被引量:
4
11
作者
刘畅
刘瑞璞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4-86,共3页
以明代官袍标本的"胸背"和"补子"工艺研究为切入点,结合明代官服制度的文献整理,发现明朝官袍的"胸背"和"补子"形成共治特征。史料记载,在整个明朝呈"前主胸背,后主补子"的现象,并...
以明代官袍标本的"胸背"和"补子"工艺研究为切入点,结合明代官服制度的文献整理,发现明朝官袍的"胸背"和"补子"形成共治特征。史料记载,在整个明朝呈"前主胸背,后主补子"的现象,并通过标本研究证实,明代官服制度并非缺少"技术"对它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这便是服饰科技史方法研究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官袍
胸背
补子
官服制度
原文传递
明代婚礼服的审美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2
作者
徐蓉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09,133,共4页
明代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集大成时期,也是服饰文化注入新内容的转型时期。明制婚礼服承袭了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呈现出较前代更为绚丽多彩的新面貌,尤其是女陛婚礼服的整体配套更趋精美华丽,制作工艺也更...
明代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集大成时期,也是服饰文化注入新内容的转型时期。明制婚礼服承袭了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呈现出较前代更为绚丽多彩的新面貌,尤其是女陛婚礼服的整体配套更趋精美华丽,制作工艺也更趋精细繁复。其形制对后世民间婚俗产生TE大的影响,“凤冠霞披”、“彩绣真红大袖衣”奠定了此后中国汉族女眭婚礼服形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服
审美特征
明代
传统服饰文化
商品经济
中国汉族
转型时期
官服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五同会图》研究兼及现存版本对比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小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146,共14页
根据明代官员雅集图的绘制及收藏传统,明人《五同会图》应该有五卷,而现存《五同会图》有故宫本、上博本和国博本。其中故宫本的知晓程度比较高,应为陈璚家嘉庆年间所得藏本,国家博物馆所藏应为明代本,上博本应为吴宽家旧本。本文对中...
根据明代官员雅集图的绘制及收藏传统,明人《五同会图》应该有五卷,而现存《五同会图》有故宫本、上博本和国博本。其中故宫本的知晓程度比较高,应为陈璚家嘉庆年间所得藏本,国家博物馆所藏应为明代本,上博本应为吴宽家旧本。本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五同会图》进行具体研究;同时对现存三个版本的图像及题跋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流传及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同会
雅集
肖像画
吴门
明代
官服制度
原文传递
锦袍绣纹上的禽兽
14
作者
格利高里
《中华遗产》
2016年第12期60-61,共2页
文官织禽,武官绘兽,“衣冠禽兽”曾是明清官服的标志,是读书人步入仕途的象征。以动物纹饰标明官员职位和品级,自武周时起。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在官服制度上锐意革新,是明清“补子”制度的先声。今天,“衣冠禽兽”是个骂人的词。...
文官织禽,武官绘兽,“衣冠禽兽”曾是明清官服的标志,是读书人步入仕途的象征。以动物纹饰标明官员职位和品级,自武周时起。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在官服制度上锐意革新,是明清“补子”制度的先声。今天,“衣冠禽兽”是个骂人的词。形容人道德败坏、不知廉耻。而在古代,“衣冠禽兽”却是无数读书人毕生的追求。“衣冠禽兽”一词始自于明代。那时武官官服上绣兽,文官官服上织禽,穿上了“禽兽衣冠”,意味着步入仕途。那么,用动物纹饰区分官员职类和官阶,从何时开始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兽
官服制度
动物纹饰
道德败坏
读书人
女皇帝
武则天
文官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清代官服制度及其文化蕴涵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鸣
机构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7-79,共3页
文摘
清代服饰是满族入关后 ,强行推行的游牧民族服饰 ,在中国服装演变史中是变化较大的一种 ,清代官服在此基础上产生。清代官服制度是我国历代官服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是在坚守本民族旧制度基础上参照了汉族服饰制度后加以发展的。清朝政府在制定服装制度时 ,既保留了汉族服装制度中的某些特点 ,又不失其本民族的习俗礼仪 ,是中国历史上服装制度中最为庞杂和繁缛的 ,其条文规章多于以前任何一代。考察清代官服对了解其时民俗与社会 ,以及衣、食、住。
关键词
官服制度
清代
官服
文化蕴涵
Keywords
official costume system,official costume of Qing Dynasty,cultural connotation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官服制度考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田翠英
机构
滨州职业学院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S期68-69,共2页
文摘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冶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做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关键词
官服制度
清代
中国古代
服饰文化
阶级社会
形象代言人
等级
制度
社会物质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朝官服制度与官僚等级制度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张琼
机构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35-338,共4页
基金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12ZK1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JY12-11)
文摘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研究清代官服制度的来源、服装构成.通过对清代历史发展过程的对比,探讨官服制度与我国封建官僚等级制度关系.封建官僚等级制度造就了官服等级制度及其主要形式制度,决定着官服制度的发展方向和表现形式.同时,官服等级制度也进一步推动了官僚等级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
冠服
官服
等级
制度
官僚等级
制度
Keywords
crown suit official robes hierarchy bureaucratic hierarchy
分类号
J523.5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太平天国服饰制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蓉
机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服饰
制度
冠冕
制度
服饰文化
官服制度
佩饰规制
民间服饰
妇女服饰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墓葬出土獬豸补服考略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昕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
出处
《文物春秋》
2021年第1期81-9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ZD2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因具善辨曲直的象征属性被应用于古代执法者冠服之中。元代以前,獬豸造型多见于冠饰,明代始用于补服。通过对目前明墓中所出獬豸补服进行梳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獬豸补与狮子补、麒麟补形象进行了辨识,认为原考古报告中认定的4例“麒麟补”图案实际具备獬豸的基本特征,应为“獬豸补”。獬豸补服的穿用人群主要是各级执法官员及获得封赠的家属,同时,獬豸补子不仅应用于常服,在忠静服、赐服及礼服中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
獬豸补服
墓葬出土
官服制度
明代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衣冠古国之服饰神韵
被引量:
2
6
作者
黄能馥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4期13-15,22,共4页
文摘
中国服装发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已有衣冠鞋覆和丰盛的首饰佩饰,原始的龙图腾崇拜已在服装上得到反映,夏朝服饰已出现象征王权的十二章纹,周代已有完善的官服制度。战国赵武灵王为强化军队而实行“胡服骑射”,东汉明帝制定官服制度.儒家服饰理论从此在全国全面贯彻执行,南北朝汉服与胡服交流,对隋唐服饰文化的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宋明理学使中国服饰文化趋向保守,明清“江南三织造”使宫廷服装技艺达历史的顶峰。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神韵
官服制度
胡服骑射
新石器时代
赵武灵王
宋明理学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周礼用丝织品纹饰规制及其影响探微
7
作者
敬德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64,共7页
基金
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2015BS108)
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6KGH090)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655009)
文摘
丝织品是两周礼仪中重要的礼用物品,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婚冠、祭祀、丧葬等诸项礼仪中。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考古学研究法,结合历史文献、金文和出土实物对两周时期丝织品在礼仪中使用时的纹饰制度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两周礼仪中,丝织品在使用时,其纹饰要遵循礼的要求,以图案组合形式、图案数量的不同来体现礼的等级特性,此外还需彰显周礼"天人合一"的内涵。两周时期礼用丝织品纹饰制度还为古代中国官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刺绣、绘画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
周朝
礼用
丝织品
纹饰规制
官服制度
刺绣艺术
Keywords
Zhou dynasty
application for etiquette
silk fabric
pattern regulation
system of official costume
embroidery art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92.26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何要用大红大紫形容人生显赫
8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136,共1页
文摘
大红大紫和红得发紫都是比喻人生显赫、如日中天,那么为什么不用别的颜色来形容,而非要用红色和紫色呢?这跟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定义以及官服制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人生
形容
官服制度
颜色
分类号
G156.1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三十八)——为中华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满族
9
作者
龚强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2期24-25,共2页
文摘
八、满族的传统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轨靴。满族男子原以穿靴为主。一般旗人着尖头靴,以利骑射,另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轻便利步,满语称“卡萨靴”,俗称“爬山虎”。靴有绒靴、革靴等,多做成前掐脸式样。清中叶后,满族男子平时穿家制的布鞋,多为素帮、布底、圆、方口式。官员穿方头靴。清王朝的官服制度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有长袍、马褂、顶戴、花翎、剃发、长辫等。其服饰相当繁琐,等级区别分明。
关键词
满族
中华文明
冰雪文化
黑龙江
传统服饰
官服制度
男子
爬山虎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巴里坤县团结东路M12出土清代官服初考
10
作者
尚玉平
机构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5,F0003,共13页
文摘
201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巴里坤县团结东路发掘了一座官员墓。墓主人外层着熊纹补服,二层着五爪八团蟒袍,木棺内置水晶顶子的官帽,服饰搭配极具身份等级特征,表明墓主人为清代官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墓主人服饰与清代五品武官的服饰组合极为相似,但也存在僭越现象,诸如蟒袍为黄色而不是蓝或石青色,龙爪数量为五爪而非四爪等。对墓葬出土服饰从服式、纹饰、色彩、工艺及材质等元素综合分析考证,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级别,对进一步厘清清代官服制度的历史变迁以及清朝政府对巴里坤的有效治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巴里坤
清代官员墓
官服制度
五品
官服
Keywords
Balikun
Tomb of Qing Dynasty official
System of official robe
Robe for rank five official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明官袍标本的胸背和补子规制新证
被引量:
4
11
作者
刘畅
刘瑞璞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4-86,共3页
基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9BG115)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明代官袍标本的"胸背"和"补子"工艺研究为切入点,结合明代官服制度的文献整理,发现明朝官袍的"胸背"和"补子"形成共治特征。史料记载,在整个明朝呈"前主胸背,后主补子"的现象,并通过标本研究证实,明代官服制度并非缺少"技术"对它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这便是服饰科技史方法研究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明代官袍
胸背
补子
官服制度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婚礼服的审美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12
作者
徐蓉
出处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09,133,共4页
基金
2014年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高级定制的中式传统婚礼服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4SJB105
文摘
明代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集大成时期,也是服饰文化注入新内容的转型时期。明制婚礼服承袭了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呈现出较前代更为绚丽多彩的新面貌,尤其是女陛婚礼服的整体配套更趋精美华丽,制作工艺也更趋精细繁复。其形制对后世民间婚俗产生TE大的影响,“凤冠霞披”、“彩绣真红大袖衣”奠定了此后中国汉族女眭婚礼服形制的基础。
关键词
礼服
审美特征
明代
传统服饰文化
商品经济
中国汉族
转型时期
官服制度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五同会图》研究兼及现存版本对比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小蕾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146,共14页
文摘
根据明代官员雅集图的绘制及收藏传统,明人《五同会图》应该有五卷,而现存《五同会图》有故宫本、上博本和国博本。其中故宫本的知晓程度比较高,应为陈璚家嘉庆年间所得藏本,国家博物馆所藏应为明代本,上博本应为吴宽家旧本。本文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五同会图》进行具体研究;同时对现存三个版本的图像及题跋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流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五同会
雅集
肖像画
吴门
明代
官服制度
Keywords
The gathering of five officials with five similarities
the officials gathering
portrait painting
Wumen(the Suzhou area)
vestment system of the Ming dynasty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212 [艺术—美术]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锦袍绣纹上的禽兽
14
作者
格利高里
出处
《中华遗产》
2016年第12期60-61,共2页
文摘
文官织禽,武官绘兽,“衣冠禽兽”曾是明清官服的标志,是读书人步入仕途的象征。以动物纹饰标明官员职位和品级,自武周时起。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在官服制度上锐意革新,是明清“补子”制度的先声。今天,“衣冠禽兽”是个骂人的词。形容人道德败坏、不知廉耻。而在古代,“衣冠禽兽”却是无数读书人毕生的追求。“衣冠禽兽”一词始自于明代。那时武官官服上绣兽,文官官服上织禽,穿上了“禽兽衣冠”,意味着步入仕途。那么,用动物纹饰区分官员职类和官阶,从何时开始呢?
关键词
禽兽
官服制度
动物纹饰
道德败坏
读书人
女皇帝
武则天
文官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清代官服制度及其文化蕴涵
王鸣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代官服制度考略
田翠英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朝官服制度与官僚等级制度的相互作用
张琼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太平天国服饰制度
袁蓉
《学海》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明代墓葬出土獬豸补服考略
李昕
《文物春秋》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衣冠古国之服饰神韵
黄能馥
《中国博物馆》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两周礼用丝织品纹饰规制及其影响探微
敬德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为何要用大红大紫形容人生显赫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黑龙江冰雪文化礼赞(三十八)——为中华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满族
龚强
《黑龙江史志》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疆巴里坤县团结东路M12出土清代官服初考
尚玉平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1
基于明官袍标本的胸背和补子规制新证
刘畅
刘瑞璞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12
明代婚礼服的审美特征研究
徐蓉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
原文传递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五同会图》研究兼及现存版本对比
徐小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14
锦袍绣纹上的禽兽
格利高里
《中华遗产》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