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官营手工业作坊对我国古代技术创新的特殊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美珍 易显飞 《今日科苑》 2008年第18期17-17,19,共2页
官营手工业作坊虽不是我国古代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其产品毕竟代表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一组织也为一些杰出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试验、革新乃至创新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官营手工业作坊虽不是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目的,但并不是... 官营手工业作坊虽不是我国古代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其产品毕竟代表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一组织也为一些杰出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试验、革新乃至创新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官营手工业作坊虽不是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目的,但并不是完全与市场隔绝,一旦其产品投放到市场,必然激起我国古代技术创新诸主体的学习、效仿、创新,而且官营手工业作坊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即使在其发展态势较好的时期,官匠也可能招致某些开明君主的遣散,这就导致官匠向民匠转化,这些民匠有雄厚的技术基础,成了我国古代技术发展和创新的主力军。在研究我国古代技术创新史时,应该肯定官营手工业作坊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营手工业作坊 我国古代 技术创新 特殊作用
下载PDF
宋代都作院设置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菱菱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4-131,共8页
都作院是设置于各地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物资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聚集工匠人数多、军器生产规模大,始建于北宋庆历二年的陕西诸路,由作院发展而来。宋神宗熙宁六年,为提高军器质量,在全国设置了41个都作院,宋徽宗大观元年,令帅府、望州之... 都作院是设置于各地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物资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聚集工匠人数多、军器生产规模大,始建于北宋庆历二年的陕西诸路,由作院发展而来。宋神宗熙宁六年,为提高军器质量,在全国设置了41个都作院,宋徽宗大观元年,令帅府、望州之地设置都作院,又在东南地区增设帅府、望州,故都作院的数量明显增加。南宋时期,因统治区域缩小,都作院数额有所减少。本文论述了都作院的由来与发展,考证了两宋时期设置都作院的确切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都作院 官营手工业作坊 制造军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