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審金熙宗官階制度改革--以南北制度的整合過程爲中心
1
作者 于志霖 《中华文史论丛》 2024年第2期331-359,418,419,共31页
學界認爲金朝官階制度從本官階體系轉向散官體系的節點是金熙宗天眷元年官制改革,但天眷年間金朝官員結銜的實態與此多有不合。歸納金前期石刻史料中官員結銜的時間、地域、文武差異,可發現金熙宗官階制度改革存在次第實施的過程。新的... 學界認爲金朝官階制度從本官階體系轉向散官體系的節點是金熙宗天眷元年官制改革,但天眷年間金朝官員結銜的實態與此多有不合。歸納金前期石刻史料中官員結銜的時間、地域、文武差異,可發現金熙宗官階制度改革存在次第實施的過程。新的官階制度並非同時頒行,在金朝原直屬區,武階制度於天眷元年出臺,文階制度頒行於天眷三年。在僞齊故地,兩種制度均於天眷三年前後逐步行用。金熙宗官階制度改革是金代前期南北制度整合過程的縮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熙宗 官階制度 天眷改制 黄河南北
下载PDF
官僚政治研究的新视野——评《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
2
作者 吴建伟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7,共2页
对于官僚政治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这方面的优秀成果也不少.但阎步克先生的新作《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2月第1版)……
关键词 书评 僚政治制度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制度研究》 行政学理论
下载PDF
阎步克著《乐师与史官》读后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兆昌 侯旭东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9-168,共20页
过去的百年,中国史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也面临看严峻的危机与挑战。其中最具根本性的挑战是如何能够在概括本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系统的解释。表面看来,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坛上,进化论、马克思主义以及年鉴学派、社会史、... 过去的百年,中国史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也面临看严峻的危机与挑战。其中最具根本性的挑战是如何能够在概括本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系统的解释。表面看来,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坛上,进化论、马克思主义以及年鉴学派、社会史、文化史、后现代史学等等各路理论,五光十色,此伏彼起。仔细分析,上述理论乃至研究所使用的许多基本概念都带有西方的胎记,几乎都是在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仅凭这些理论究竟能否洞悉中国历史文化,不能没有疑问。①长期以来,多数中国学者或是在这些理论光芒的笼罩之下,直接利用它们来分析、解释中国的具体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师与史 阎步克 僚政治 政治体制 制度 儒家
原文传递
官班制的性质、编制标准与作用考论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恩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8-45,共8页
官班制的性质不同于官品制,它是一项士庶起家与官员官职迁转的官阶制度。它不仅适用于梁陈两朝,而且对于认识魏晋宋齐的同类问题,也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它的编制标准除朝班外主要是官职的资望与清浊。一般来说,官班的高低取决于官... 官班制的性质不同于官品制,它是一项士庶起家与官员官职迁转的官阶制度。它不仅适用于梁陈两朝,而且对于认识魏晋宋齐的同类问题,也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它的编制标准除朝班外主要是官职的资望与清浊。一般来说,官班的高低取决于官职的资望,同班内位次的前后取决于官职的清浊程度。官职的清浊有两层内涵。流内十八班是士族担任的官,为清官;流外官以下为非士族起家官,为浊官。十八班内部的官职也有清浊之分,在同班内的位次前后即体现了官职的清浊程度。九品官制是官员地位高低、权力大小与待遇优劣的主要标志,即官员的礼数取决于官品的等级。而官班制则是士庶起家与官员官职迁转的主要参照体系,其次是朝廷对官员奖惩的重要手段。官班制既维护了士族的特权与利益,也为寒庶阶层的入仕与升迁打开了通道,因而它既有凝固性,又具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制 制度 编制标准 清浊
原文传递
清代军功顶戴考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吉辰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4,共7页
军功顶戴(简称军功)是清代顶戴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形式,用于奖励立有军功的军民。它肇始于乾隆末年对林爽文起义的镇压,在嘉庆年间建立起了比较全面的管理制度。而自道光朝后期以降,其颁发严重泛滥,不仅授予权下移,品级趋滥,数量膨胀,... 军功顶戴(简称军功)是清代顶戴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形式,用于奖励立有军功的军民。它肇始于乾隆末年对林爽文起义的镇压,在嘉庆年间建立起了比较全面的管理制度。而自道光朝后期以降,其颁发严重泛滥,不仅授予权下移,品级趋滥,数量膨胀,甚至被大量颁发给与军功无关的社会边缘群体。获得军功顶戴者在理论上有可能以此为基础获得武职,但一般仅为"顶戴荣身"。比起其他许多品位方面的奖励制度,它可谓是一种廉价的名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军功顶戴 名器 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