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PICC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连英 沈叶红 +1 位作者 周娟 王齐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PICC,对照组PICC应用体外测量法,观察组PICC应用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准确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置管过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可提高一次置管准确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体外测量法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最佳位置
下载PDF
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
2
作者 邹岩 孟春晖 +2 位作者 李艳 徐梦丹 马慧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菏泽市立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癌术后植入颈内静脉输液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手术时间分为A组、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A...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乳腺外科颈内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菏泽市立医院乳腺中心行乳腺癌术后植入颈内静脉输液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手术时间分为A组、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金属导丝法,B组选取30例行盐水柱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计算植入长度。比较3组导管尖端位置正常、最佳及异位发生率,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尖端位置正常率、最佳率、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尖端位置正常率、最佳率、异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际操作过程中,正常心电图波形和腔内心电图诱导出现的特异性P波;采用导线线径>2 mm时信号衰减明显,线径<1.5 mm的线材能在普通心电监护仪上诱导成功,其中效果最好的是PICC适用鳄鱼夹线。结论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可通过选用适宜的导线和溶液介质,在无需额外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完成术中导管定位,且不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乳腺甲状腺外科 颈内静脉输液港 生理盐水柱法 导丝导电法
下载PDF
通过腔内ECG定位输液港导管位置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倪小锋 张明 宋建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0期1915-1917,共3页
目的从术中减少X线的运用探讨输液港植入中运用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ECG)定位导管尖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共96例行输液港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 目的从术中减少X线的运用探讨输液港植入中运用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ECG)定位导管尖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共96例行输液港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运用ECG定位导管尖端位置,B组采用传统体表测量法预估导管置管深度,术中再用X线调整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记录两组首次操作时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比例、手术时间及术中X线使用次数,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短期内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颈内穿刺均一次性成功,A组较B组首次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率更高(P<0.05),手术时间A组较B组更短(P<0.05),术中X线使用次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短期随访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术中ECG定位导管尖端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明显减少术中患者X线暴露,是一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临床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电图定位 输液港 超声引导 X线透视 尖端定位
下载PDF
PDCA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高元瑾 杨琳 +2 位作者 许彩虹 林芹 覃颖鲜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0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PDCA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84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PDCA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84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比较两组PICC尖端定位精准率、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PICC尖端定位精准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D-RISC各维度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期间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能够优化PICC尖端定位精准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DCA循环护理模式 内心电定位技术 PICC尖端定位精准率 术后并发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输液港置入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5
作者 张莉 雷铭 +1 位作者 肖金静 唐梦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10-0113,共4页
分析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hy,ECG)定位技术在输液港置入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2例输液港置入患者,数字表法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前者常规置管,后者应用ECG定位技术置管,观察效果。结果 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置管时间短、... 分析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hy,ECG)定位技术在输液港置入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2例输液港置入患者,数字表法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前者常规置管,后者应用ECG定位技术置管,观察效果。结果 以对照组为参照,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置管到位率、尖端最佳位置放置率高(P<0.05)。观察组置入术所需费用较高(P<0.05)。结论 输液港置入术中辅以ECG定位技术可提高置管理效率及准确性,并缩短操作时间,但会导致费用增加,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输液港置入定位 置管时间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配合超声引导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秦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配合超声引导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配合超声引导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耗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置管准确度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5 min内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耗时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到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配合超声引导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尖端 内心电图定位 超声引导
下载PDF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团体标准解读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红 高伟 +9 位作者 郭彩霞 李旭英 孙文彦 陈利芬 赵改婷 杨巧芳 梅赣红 冯毕龙 颜美琼 王蕾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准确的导管尖端位置是PICC安全使用的前提,2021年中华护理学会发布《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团体标准,对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核心流程及要点进行规范。本文结合已发表的临床实践证据,对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简要解读。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内电图定位 团体标准
下载PDF
气流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彪 缪长虹 +1 位作者 薛张纲 蒋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气流法 左侧双支气管定位 听诊法定位 气流法定位 麻醉
下载PDF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核查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体会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素伟 景卫 +3 位作者 关善辉 张淑青 张家光 王国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9-299,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导管定位 纤维支气管镜 正确定位 DLT FOB
下载PDF
不同时机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应用于肿瘤病人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静 王飞 +2 位作者 林昕 童群 梁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对于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置入PICC并接受化疗的64例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病人均... 目的:探讨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对于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置入PICC并接受化疗的64例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病人均采用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技术进行PICC置入,对照组病人在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置入PICC成功后30 min内进行X线片检查,干预组病人在腔内心电定位成功后3 h进行X线片检查。比较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的导管定位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的置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32),低于对照组的18.75%(6/32)(P<0.05)。结论:肿瘤病人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植入PICC后3 h后可以替代X线片检查,不影响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置管满意度以及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时机 内心电图定位
下载PDF
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用于血液科患者PICC置管 被引量:27
11
作者 赵洁 姚晶晶 +3 位作者 陈敏 李红梅 许汇娟 梁玉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血液病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B超组和心电图组各75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置管、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引导置管,并通过P波的变化确定导管末端的位置。结果 B超组导管末端一... 目的探讨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血液病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B超组和心电图组各75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置管、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引导置管,并通过P波的变化确定导管末端的位置。结果 B超组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88.00%)显著低于心电图组(97.26%),术中出血量、置管所需时间显著多于心电图组(P<0.05,P<0.01)。结论 B超联合心电图定位法应用于血液科患者PICC置管,可提高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疾病 PICC B超 内心电图定位 X线 导管异位
下载PDF
穿刺导丝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永杰 宋伟华 +2 位作者 黄华梅 宋磊 吴晓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8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在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过程中,对运用穿刺导丝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X线确认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直接运用导丝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旨在缺乏相关设备的医疗机构推广腔内心电定位技术。... 目的研究在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过程中,对运用穿刺导丝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X线确认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直接运用导丝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旨在缺乏相关设备的医疗机构推广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164例纳入本研究。对运用穿刺导丝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X线确认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指标包括PICC置管成功率、PICC置管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PICC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ICC置管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运用穿刺导丝行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经济、安全、准确,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可以在缺乏相关设备的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内心电定位技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EKG腔内定位胸壁输液港导管尖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昌林 吴运莲 +2 位作者 钟晓霞 张婷 陶莲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EKG腔内定位胸壁输液港导管尖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常规超声引导下植入胸壁输液港的患者88例为对照组,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联合EK...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EKG腔内定位胸壁输液港导管尖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常规超声引导下植入胸壁输液港的患者88例为对照组,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联合EKG腔内定位胸壁输液港导管尖端的76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胸壁输液港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率、导管尖端一次性最佳位置达到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率、导管尖端一次性最佳位置到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输液港植入后心率失常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联合EKG腔内定位胸壁输液港导管尖端应用于安置胸壁输液港,可以提高胸壁输液港尖端到达最佳位置率,同时还能够降低胸壁输液港植入后心率失常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反复调管的费用和痛苦,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超声检查 肿瘤 癌症患者 EKG定位 胸壁输液港 导管尖端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定位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玲 刘晓岭 +1 位作者 郝璐 胡慧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接受超声引导下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经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的乳腺癌化疗病人80例,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明确心电图定位达标效果。结果所有病人均一次性置入成功,...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接受超声引导下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经上臂植入式输液港的乳腺癌化疗病人80例,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明确心电图定位达标效果。结果所有病人均一次性置入成功,除1例到达对侧头臂静脉,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导管尖端位置均到达上腔静脉。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经上臂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操作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电图定位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 乳腺癌化疗
下载PDF
改良股骨髓腔定位孔封闭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宁 刘欣伟 +3 位作者 何勇 孙保飞 张敬东 韩文锋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髓腔定位孔封闭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5例,分为传统髓腔封闭组(56例)与改良髓腔封闭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髓腔定位孔封闭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5例,分为传统髓腔封闭组(56例)与改良髓腔封闭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失血量。结果改良髓腔封闭组的引流量及失血量均少于传统髓腔封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股骨髓腔封闭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初次膝关节置换患者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股骨髓定位 引流量 失血量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对预防PICC异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秀霞 朱玉欣 +3 位作者 张欣 尹欣欣 褚翠玲 刘富德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915-1917,1920,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腔内心电图两种定位法对预防PICC异位的效果观察,以期发现PICC置管更优化的定位方法。方法收集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置入PICC的临床病历共计553例,超声组281例和腔内心电图组271例,比较2组PICC导管到位率、... 目的通过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腔内心电图两种定位法对预防PICC异位的效果观察,以期发现PICC置管更优化的定位方法。方法收集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置入PICC的临床病历共计553例,超声组281例和腔内心电图组271例,比较2组PICC导管到位率、两种导管过程异位及最终异位以及两种定位方法对导管异位敏感性对比。结果 2组导管最终到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8P=0.078);2组置管过程中过程异位与最终异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0 P=0.252);两种定位方法对导管异位敏感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71 P=0.043)。结论超声探头探查导管和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都能发现一部分导管的异位,置管过程中利用超声结合心电图定位方法是预防过程异位的最佳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胸片定位方法,两种定位方法结合对降低导管最终异位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心电图定位 PICC置管 过程异位 最终异位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颖 程丽 +1 位作者 黄亚雪 龙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7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行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行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腔内心电图PICC尖端定位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异位、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导管堵塞、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降低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PICC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手臂内收30°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佳 熊巍 +1 位作者 张丽芳 张纯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手臂内收30°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我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 目的探讨手臂内收30°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我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为对照组,置管侧手臂内收30°为观察组。PICC置管术中进行腔内心电图定位,以出现正向最高P波视为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观察患者平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变成内收于躯体侧30°时,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及导管留置长度。结果观察组105例(100%)腔内心电图P波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上壁交界连接点,对照组98例(93.3%)导管尖端滑入右心房;患者手臂内收30°较外展90°,腔内心电图的P波振幅平均增大6.98 mm,2组P波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50,P<0.001);2组在出现高振幅正向P波时导管留置长度平均相差1.82 cm,2组患者导管留置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47,P<0.001);观察组置管后经胸片判断,置管一次到位率为100%。结论经贵要静脉和肱静脉置入导管,术中置管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变换成内收30°时导管头端向右心房方向移动。操作者依据腔内心电图进行术中导管尖端定位从而确定导管最终体内留置长度时,手臂摆放角度应为内收30°,以确保患者卧位及手臂活动变化时,导管尖端始终留置在安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内心电图定位 P波 手臂内收外展 导管尖端位置 导管留置长度
下载PDF
腔损耗对光纤F-P腔传感器腔定位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吕涛 刘德森 +2 位作者 刘志麟 郎贤礼 蒋小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2-456,共5页
讨论了引起光纤F P腔干涉反射光损耗的因素,分析了光强损耗对腔定位参数的影响.实验表明,理论分析得到的腔定位参数值可以作为制作其它光纤F P腔传感器时的参考值.这种光纤F P腔传感器测量外界应变具有测量精度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 讨论了引起光纤F P腔干涉反射光损耗的因素,分析了光强损耗对腔定位参数的影响.实验表明,理论分析得到的腔定位参数值可以作为制作其它光纤F P腔传感器时的参考值.这种光纤F P腔传感器测量外界应变具有测量精度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广、线性度好等优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F—P 损耗 定位 传感器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定位对新生儿PICC皮下血肿及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宁静 谭晓艳 王玉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9期2120-2123,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定位对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皮下血肿及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78例符合PICC指征的新生儿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序号...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定位对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皮下血肿及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78例符合PICC指征的新生儿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序号将其分为联合组(超声引导联合心电图腔内定位,n=39)与X线定位(X线摄片定位,n=39)。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异位率、导管穿刺时间、导管滞留时间、皮下血肿、静脉炎发生率,并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调查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联合组及X线定位组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2.31%与8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异位率分别为7.69%与1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导管穿刺时间明显短于X线定位组[(6.16±1.35)minvs.(13.46±2.13)min,P<0.05],两组导管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3±1.83)dvs.(11.46±1.79)d,P>0.05];联合组皮下血肿(2.56%)及静脉炎(2.56%)发生率均明显低于X线定位组(12.77%、14.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家属置管满意度为92.31%,显著高于X线定位组的74.36%(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心电图腔内定位能实现实时监测及调整对新生儿PICC穿刺,减少穿刺失误,降低皮下血肿及静脉炎发生率,在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与家属置管满意度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超声引导联合心电图定位 X线摄片定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下血肿 静脉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