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颅内血肿定向引流管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冀建文 何黎民 李彤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颅内血肿定向引流管,以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引流效果。方法:将传统的血肿中心置管改为低重力位置管,将多侧孔引流管改为单侧孔引流管,并在引流管上设计深度刻度线及孔口标志线。结果:使用颅内血肿定向引流管低重力位... 目的:设计一种颅内血肿定向引流管,以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引流效果。方法:将传统的血肿中心置管改为低重力位置管,将多侧孔引流管改为单侧孔引流管,并在引流管上设计深度刻度线及孔口标志线。结果:使用颅内血肿定向引流管低重力位引流,可充分利用血肿液化后的重力作用进行引流,且孔口较大,引流充分;孔口标志线可确保孔口对准目标血肿,深度刻度线可确保引流管置入深度。结论:使用颅内血肿定向引流管可加快血肿清除速度,提高置管位置的准确度,降低堵管率,减少副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引流管 引流 颅内血肿 微创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在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手术治疗中量幕上深部脑出血中的预后评估作用
2
作者 魏二佳 林海韬 +1 位作者 蔡典潜 薛锐垣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估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手术治疗中量幕上深部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0例脑深部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手...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评估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手术治疗中量幕上深部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0例脑深部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各35例,分别行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DTI技术评估皮质脊髓束(CST)的完整性,并使用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量化CST的受损程度。结果:手术组颅内血肿清除速度明显优于保守组,术后第3天血肿已大部分或完全消失,而保守组血肿体积基本未发生变化。治疗1月后,手术组F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3月后,手术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但FA值和M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TT成像显示患侧CST受损程度与FA值、NIHSS评分及MA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CTS完整度越高(1度),FA值越高,NIHSS评分越低,MA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轻,运动功能越好;CTS完整度越低(3度),FA值越低,NIHSS评分越高,MAS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运动功能越差。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出血量15-30 ml的幕上深部脑出血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DTI和DTT成像可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微创引流 幕上深部脑出血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中等量丘脑-内囊出血预后分析
3
作者 蔡中海 刘雁伟 +2 位作者 杨世强 彭华 杨安强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中等量丘脑-内囊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中等量丘脑-内囊区出血患者47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中等量丘脑-内囊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中等量丘脑-内囊区出血患者47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预后指标等。结果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神经科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7 d、2周的残余血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且观察组重症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中等量丘脑-内囊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量丘脑-内囊出血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 高压氧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刁伟强 刘伟坚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穿刺定位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究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穿刺定位方法不同分为CT组(应用CT定位行定向置软管引流治疗,28例)和3D-Slicer组(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行定向置软管引流治疗,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3D-Slicer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高于CT组(P<0.05);3D-Slicer组患者尿激酶冲洗次数少于CT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CT组(均P<0.05);3D-Slicer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CT组(P<0.05)。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3D-Slicer组低于CT组(均P<0.05);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3D-Slicer组高于CT组(均P<0.05)。结论与应用CT定位相比,定向置软管引流术应用3D-Slicer辅助定位效果更好,可减少尿激酶冲洗次数,缩短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置软管引流 3D-Slicer辅助定位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邓鹏程 张永明 +4 位作者 姜国伟 张圣帮 徐旭东 黄振山 丁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38-441,447,共5页
目的 探究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0月共71例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行开颅手术,实验组35例,在机器人辅... 目的 探究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0月共71例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行开颅手术,实验组35例,在机器人辅助下行立体定向穿刺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神经功能较对照组均显著提升(P<0.05);术后1周实验组血肿较对照组显著缩小;术后两组总有效率均在90.00%以上(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显著升高,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显著下降(P<0.05)。结论 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能显著提升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缩小血肿,同时显著改善并发症与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 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 神经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开颅手术与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张景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在曹县磐石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为39例。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观察组实...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在曹县磐石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为39例。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术中出血量、血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血肿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手术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 安全性
下载PDF
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囊性脑转移瘤 被引量:7
7
作者 于新 张剑宁 +6 位作者 孙君昭 亓树彬 王洪伟 杜亚楠 刘锐 王亚明 刘宗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在治疗囊性脑转移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79例,伽玛刀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2~28 Gy(平均18.7 Gy)。结果囊液抽吸前肿瘤体积为4.5~72.3 ml(平均25.6 ml),抽...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在治疗囊性脑转移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79例,伽玛刀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2~28 Gy(平均18.7 Gy)。结果囊液抽吸前肿瘤体积为4.5~72.3 ml(平均25.6 ml),抽吸或引流囊液3.5~45.4 ml(平均16.2 ml),抽吸后肿瘤体积为1.8~30.1 ml(平均12.3 ml),体积缩小率为15%~68%(平均52%),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3.1%,总生存期为1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7.1%和32.1%。结论立体定向囊液引流结合伽玛刀治疗囊性转移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立体定向囊液引流 伽玛刀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夏清岫 苗志凯 +4 位作者 王立胜 罗艳艳 潘亮 孙宝山 王庆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05-709,723,共6页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方法将91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方法将91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神经功能、影像学和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检测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失衡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预后。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 05),观察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头颅CT检查指标(颅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脑中线移位)均有显著改善(P均<0. 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均显著改善(P均<0. 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OP)、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均显著改善(P均<0. 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GOS评分、BI评分分级和分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立体定向引流术能够减轻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临床预后和日常活动能力,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氧化-抗氧化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还五胶囊 立体定向引流 出血性中风 脑血流动力学 氧化-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简易定向微创脑室穿刺引流治疗35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凤强 江国华 +3 位作者 芮奕峰 张定锐 陆锦琪 吴厚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定向微创脑室穿刺引流 治疗 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循环衰竭
下载PDF
亚低温对脑出血立体定向引流术后患者S-100B、血糖、乳酸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冠 郭家奎 +2 位作者 王增良 董琨 程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H)立体定向引流术后患者S-100B、血糖、血乳酸、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58例HI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和亚低温组30例,两组均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术后分组并给予常规治疗及亚低温治疗。...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H)立体定向引流术后患者S-100B、血糖、血乳酸、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58例HI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和亚低温组30例,两组均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术后分组并给予常规治疗及亚低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第3 d,5 d,7 d检测S-100B、血糖、血乳酸水平,于入院当天,第2 w,4 w,12 w,24 w,48 w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死亡率。结果亚低温组患者S-100B、血糖、血乳酸均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值提高,两组死亡率无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促进立体定向引流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引流 亚低温 S-100B
下载PDF
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清岫 苗志凯 +2 位作者 王立胜 潘亮 罗艳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究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究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tiel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NIHSS评分、PRO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2组Bartie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改良Rankin量表评分、NIHSS评分、PRO评分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2)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IL-4、TNF-a、CR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有助于恢复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反应,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还五胶囊 立体定向引流 出血性中风 神经功能 机制 血液流变学 炎性反应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颢 张连东 +8 位作者 葛燕萍 林兆奋 赵宝龙 徐兴凯 施巍 谭美春 张浩 刘颖 周丽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 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FSTPD)与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64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32例患者采用FSTPD(治疗组),32例患者采取保守疗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 目的 比较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FSTPD)与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64例出血量40~7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32例患者采用FSTPD(治疗组),32例患者采取保守疗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脏损害、脑心综合征、神经源性肺水肿及死亡,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接受FSTPD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率较保守治疗组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无框架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FSTPD) 脑出血 高血压
下载PDF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英伦 赵奇煌 +3 位作者 顾征 徐屹 吴卫 谢湘桂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5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索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4例,中脑、桥脑出血2例;出血量8.5~19.7ml,平均14.7ml;意识状况(按Glasgow计分法),3~5分4例,... 目的:探索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4例,中脑、桥脑出血2例;出血量8.5~19.7ml,平均14.7ml;意识状况(按Glasgow计分法),3~5分4例,6~8分4例。抽吸后通过引流管分次注入尿激酶持续引流,血肿大部清除拔除引流管。结果:术后20~72小时内拔除引流管,血肿清除85%~90%。随访2~25月,8例全部存活。结论: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压脑干出血,术中再出血并发症少,血肿清除时间短,有利于脑干功能的恢复,是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 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 脑出血 并发症 手术适应证
下载PDF
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健民 习斌 +4 位作者 孙卫 钟凤英 冷景兴 梁爱军 张建中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59-60,68,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比70.0%,P<0.05)。试验组治疗后4、8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 微创 疗效
下载PDF
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对少量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庞源广 刘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对少量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n=47)、手术治疗组(n=43),手术治疗组进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保守治疗组给予内科药物,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对少量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n=47)、手术治疗组(n=43),手术治疗组进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保守治疗组给予内科药物,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90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前CT主要图像表现为高密度影,常合并同侧脑组织及脑室结构受压移位,43例患者出现中线结构偏移,颅内可见游离气体影。穿刺术后CT复查图像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影不同程度缩小,病灶毗邻低密度包绕影减轻,CT值下降,颅内游离气体影消失。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治疗后手术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CT辅助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可有效提高少量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查CT可及时观察血肿吸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 少量基底节脑出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与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俊 王刚 +3 位作者 郑仕奇 王森 侯哲 张洪兵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7期330-332,共3页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与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HICH患者70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35例为内镜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治疗的35例为定向组,比较2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1月死亡...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与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HICH患者70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35例为内镜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治疗的35例为定向组,比较2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1月死亡率及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与内镜组比较,定向组的手术时间较短(t=-9.483,P=0.000),血肿清除率低于内镜组(t=-11.105,P=0.000);内镜组术后无再出血患者,定向组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内镜组(χ^2=9.032,P=0.003),内镜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定向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内镜组远期GOS评分优于定向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HICH,疗效优于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立体定向血肿引流
下载PDF
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洪波 王奉淼 +4 位作者 赵端允 王刚 郭西文 梁宪坤 韩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4期2099-2101,共3页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疗效差异。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6例)应用立体定向钻...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疗效差异。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6例)应用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67±0.84)分比(10.05±0.91)分,P=0.001],手术时间([106.1±23.7)min比(176.7±18.8)min,P=0.000]、住院时间[(16.9±2.9)d比(23.1±4.4)d,P=0.000]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组Ⅰ、Ⅱ级日常生活恢复良好的患者人数(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8例),P<0.05,Ⅳ、Ⅴ级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人数(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比较,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丘脑出血,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合并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丘脑出血 立体定向钻孔引流 小骨窗开颅术
下载PDF
脑脊液/脑内室体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昌松 张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3-736,742,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脑内室体积(CSF/ICV)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3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析患者各项... 目的探讨脑脊液/脑内室体积(CSF/ICV)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3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析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308例患者术后再出血46例(14.94%)。再出血患者术前CSF/ICV和颅内压均显著高于未再出血患者(P <0.05);CSF/ICV和颅内压呈正相关(r=0.882,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患者和非再出患者手术时机、术后血压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 <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SF/ICV (OR=0.872,P <0.001)、术后血压(OR=0.624,P <0.001)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手术时机(OR=0.701,P=0.001)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CSF/ICV与术后血压、手术时机一样,可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 再出血 脑脊液 脑内室体积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振宁 叶嘉文 +2 位作者 江耿思 刘小红 陈桂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7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研究组31...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研究组31例予以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清指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25.80%),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3.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92%),研究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9.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肿体积变化率、引流(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增加率、引流管置管时间均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SOD、CRP、MDA、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OD均显著降低,CRP、MDA、IL-6均显示升高,且研究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OS评分、术后21 d SNSS评分、Barthel评分、术后7 d SN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中脑血肿有很强清除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出血风险,减轻出血区周围脑组织水肿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 基底节区脑出血 颅内感染 血肿
下载PDF
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利 林志国 +4 位作者 沈红 闫志钧 王晓峰 杨富明 戴钦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33例壳核脑出血病人的CT定位扫描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对血肿进行三维重建,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形状设计1~2个靶点和引...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维重建单(双)靶点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33例壳核脑出血病人的CT定位扫描资料输入计算机工作站,对血肿进行三维重建,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形状设计1~2个靶点和引流管路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引流管(外径5mm,内径3mm)送至颅内预定靶点,术中应用10ml注射器轻柔抽吸血肿液化部分,术后将尿激酶(1~2万IU)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2 h后自然引流,每12 h重复1次.复查CT证实剩余血肿量为最初的10%~15%时拔除引流管.结果平均置管1.5 d(1~3 d),平均血肿排空率92.8%.术后1个月病死率6.0%,远期随访(平均22个月)病死率11.3%,优良率74.4%.结论该方法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血肿排空较彻底,疗效可靠,尤其适用于血肿量较大(>25ml)且形态不规则的颅内血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定向置管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壳核 CT定位扫描 颅内血肿 尿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