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在下肢动脉定向斑块旋切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叶小萍 成军 +6 位作者 刘洪 赵渝 杨红 张文芳 唐晋 李玲 王婧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肢动脉定向斑块旋切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股腘动脉狭窄率>70%,病变长度<5cm),随机分为超声+DSA组(术中超声定位斑块,DSA下切除斑块)和DSA组(DSA下切除斑块),每组23例,分别行定...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肢动脉定向斑块旋切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股腘动脉狭窄率>70%,病变长度<5cm),随机分为超声+DSA组(术中超声定位斑块,DSA下切除斑块)和DSA组(DSA下切除斑块),每组23例,分别行定向斑块旋切术,比较两组在DSA评估和超声评估下技术成功率及病变管腔残余狭窄率(RSR)。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踝肱指数、RSR、收缩期峰值流速比(PSVR)及一期通畅率。结果超声+DSA组和DSA组在DSA评估下技术成功率(RSR≤30%)均为100%,在超声评估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和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超声测得超声+DSA组和DSA组RSR分别为(24.4±2.1)%和(38.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年,超声+DSA组踝肱指数、RSR、PSVR均显著优于D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超声+DSA组一期通畅率为78.3%,显著高于DSA组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在定向斑块旋切术治疗股腘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病变时,增加超声辅助可提高管腔获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股腘动脉病变 定向斑块旋切
下载PDF
定向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病变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蔡志文 谷涌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4,共4页
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腔内治疗已成为主流术式,但术后再狭窄率仍很高。定向斑块旋切术(DA)通过斑块切除改善血管顺应性,但降低再狭窄率效果不明显。药物涂层球囊(DCB)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曙光,其通过承... 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腔内治疗已成为主流术式,但术后再狭窄率仍很高。定向斑块旋切术(DA)通过斑块切除改善血管顺应性,但降低再狭窄率效果不明显。药物涂层球囊(DCB)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曙光,其通过承载的药物进入血管壁防止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发挥远期抗内膜增生作用。多项研究表明DCB可降低晚期管腔丢失(LLL)和再狭窄率,减少再次手术率。DA与DCB联合应用可提高药物摄取,取得较好疗效。然而目前的研究证据还不充分,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 定向斑块旋切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内膜旋切联合药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1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坤 孟路阳 +2 位作者 陈世伟 姜敏 周欢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8期745-748,共4页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外周动脉,动脉内膜粥样斑块持续性扩大、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出现缺血症状。ASO主要发生于下肢动脉,尤其多见于腘股动脉,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外周动脉,动脉内膜粥样斑块持续性扩大、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出现缺血症状。ASO主要发生于下肢动脉,尤其多见于腘股动脉,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等缺血症状,如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多数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内膜斑块旋切 药物涂层球囊 动脉硬化闭塞症 股腘动脉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原发病变的预后评分模型及联合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浩程 张韬 +5 位作者 张学民 李伟 李清乐 蒋京军 焦洋 张小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54-860,共7页
目的构建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预后评分模型,并探讨高危患者从联合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DA)中的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4例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 目的构建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预后评分模型,并探讨高危患者从联合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DA)中的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4例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单纯DCB治疗患者95例(108条患肢),其中男性6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71.9岁(范围:48~91岁);接受DCB联合DA治疗患者19例(21条患肢),男性1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9.5岁(范围:62~80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等。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影响患者DCB治疗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评分模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随后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模型及Log-rank检验比较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行DCB联合DA治疗的一期通畅率情况。结果114例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单纯DCB治疗组发生靶病变狭窄(≥50%直径)34例次,DCB联合DA组发生靶病变狭窄3例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钙化(HR=3.804,95%CI:2.460~5.883)、腘动脉受累(HR=2.104,95%CI:1.368~3.236)、病变长度≥15 cm(HR=1.824,95%CI:1.196~2.780)、流出道评分≥7分(HR=1.736,95%CI:1.025~2.940)及慢性肾脏病(HR=1.601,95%CI:1.040~2.463)是单纯DCB治疗后再狭窄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赋予3、2、1、1、1分,若患肢的总评分≥3分则被定义为高危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危组患肢中,单纯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90.31%,DA+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高危组患肢中,单纯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20.80%,DA+DCB治疗术后24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评分模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危组患者应用DCB联合DA治疗,效果优于单纯DCB治疗,应积极考虑开展高危患者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药物涂层球囊 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 评分模型
原文传递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概述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兴雷 耿庆信 张兴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 定向性冠状动脉斑块旋切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孙超峰 张彩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随着介入心脏病技术的迅猛发展,单靠冠状动脉造影显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超声探头的微型化使血管内超声显像及多普勒技术在临床应用成为可能。血管内超声克服了冠状动脉造影的缺点,能精确地分辨血管壁的结构改变,是迄今... 随着介入心脏病技术的迅猛发展,单靠冠状动脉造影显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超声探头的微型化使血管内超声显像及多普勒技术在临床应用成为可能。血管内超声克服了冠状动脉造影的缺点,能精确地分辨血管壁的结构改变,是迄今为止从形态方面活体诊断血管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有“活体组织学”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介入诊断 血管疾病 定向旋切术 冠脉造影 血流频谱 超声探头 冠脉血流 高频旋磨 血管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