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和食管血供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祖艮 胡晓民 +5 位作者 李卜明 秦以富 王国辉 马戎 周建峰 庞继尧 《实用癌症杂志》 1997年第2期127-129,共3页
作者报告了一种食管、贲门癌外科手术治疗中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新的手术方法——“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的技术要领是:利用定点吻合线的牵引作用,使食管胃吻合口的创缘自然合拢于一个平面上,使全层缝合状况改... 作者报告了一种食管、贲门癌外科手术治疗中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新的手术方法——“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食管胃两定点吻合法的技术要领是:利用定点吻合线的牵引作用,使食管胃吻合口的创缘自然合拢于一个平面上,使全层缝合状况改善,为创缘组织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结果表明,本组连续400例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作者同时进行32例成人尸体食管血供的系统观测研究,发现下胸段食管动脉分支共有158支(平均4.96±1.73支),上胸段食管动脉分支共有112支(平均3.53±1.83支),腹段食管动脉分支共75支(平均2.30±1.23支),作者认为食管全程血供丰富,手术治疗中,只要遵循外科手术的基本要求。吻合口血供能够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定点吻合 血供 吻合口瘘 肿瘤
下载PDF
定点吻合法预防食管胃吻合瘘(附60例报告)
2
作者 隗和敏 张军海 +2 位作者 宋光华 李玉华 伍青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8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定点吻合法是食管胃吻合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胃吻合端固定4点,以此做为和食管吻合的标志,有利于粘膜对合良好,能有效地预防食管胃吻合瘘。
关键词 定点吻合 预防 食管胃吻合
下载PDF
微小血管悬吊式二定点吻合法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3
作者 陈荣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46-,共1页
作者在微小血管沿用缝合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悬吊式二定点缝合法,即在缝合12点固定针后,先悬吊缝合前壁一针,然后缝合6点处固定针。并于1986年将新吻合法与沿用的二定点和三定点法开展比较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收效甚为满意。
关键词 定点吻合 微小血管 悬吊式 缝合方法 悬吊缝合 临床应用 定点 缝合法 远期通畅率 断指再植
下载PDF
介绍一种低位直肠癌切除后定点吻合方法
4
作者 李前茂 李福增 +1 位作者 苏大发 董家胜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47-48,共2页
我科自1987年11月至1990年6月对9例需采用Miles手术,腹部行永久性人工肛门的低位直肠癌采用结、直肠定点吻合的方法保留肛门,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1~61岁。距齿状线6~6.5cm3例,6.5~7... 我科自1987年11月至1990年6月对9例需采用Miles手术,腹部行永久性人工肛门的低位直肠癌采用结、直肠定点吻合的方法保留肛门,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1~61岁。距齿状线6~6.5cm3例,6.5~7cm5例,5.8cm1例。肿瘤切除,在肿瘤下缘正常直肠2.5~3cm处切断。术中发现腹主动脉两旁有黄豆大转移病灶1例。术前、术后病检9例证实为直肠癌。6例采用盆腔内定点吻合,3例采用直肠内定点吻合。1例吻合后在腹部行结肠造瘘,3个月后检查吻合口严重狭窄,只能通过食指尖,经扩肛、关闭造瘘口后,因腹腔粘连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切除术 定点吻合
下载PDF
直视定点吻合法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
5
作者 黄增祥 刘应贵 +1 位作者 陈永超 林卫 《临床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15-16,共2页
影响食管胃吻合口愈合的因素有食管胃吻合的质量、吻合口张力、吻合口血运及全身因素等。作者通过新的吻合方法即食管胃直视定点吻合法,使食管癌、贲门癌根治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降至0.5%,证明此方法吻合质量高及提高吻合口质量在预... 影响食管胃吻合口愈合的因素有食管胃吻合的质量、吻合口张力、吻合口血运及全身因素等。作者通过新的吻合方法即食管胃直视定点吻合法,使食管癌、贲门癌根治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降至0.5%,证明此方法吻合质量高及提高吻合口质量在预防吻合口瘘发生中的重要性。此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 食管肿瘤 贲门癌 直视定点吻合
原文传递
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技术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军良 张东 +2 位作者 郭天康 田宏伟 王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4387-4391,共5页
背景: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耐受的重要平台,虽然有各种改良方法的报道,但是最终均要行显微外科血管吻合。作者针对小鼠腹部心脏移植血管端侧吻合技术的一系列改良方法做了报道,改良的技术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微血管端侧吻合... 背景: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耐受的重要平台,虽然有各种改良方法的报道,但是最终均要行显微外科血管吻合。作者针对小鼠腹部心脏移植血管端侧吻合技术的一系列改良方法做了报道,改良的技术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微血管端侧吻合。目的:建立稳定、可靠、易于掌握的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方法:实验动物供体为C57/BL6J(H-2b),DBA/2(H-2d),Balb/C(H-2d)小鼠共144只,每种各48只;受体为Balb/C(H-2d)共144只;由北京维通利华公司提供,实验方案经甘肃省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7-011)。实验分为改良组和传统方法组,各施行心脏移植72对。改良组采用改良方法摘取供心;自制弧形血管夹阻断受体血管,11-0缝合针法切开血管前壁,170°双定点法吻合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等方法施行小鼠腹部心脏移植;传统方法摘取供心采用游离升主动脉至头臂干处,游离肺动脉至左右分叉处,并分别离断的方法。比较2组血管吻合时间和移植成功率。结果与结论:①应用改良方法心脏移植成功率90.3%,供体手术时间(7.0±0.5)min,受体手术时间(53.5±5.9)min,血管阻断时间(30.4±4.5)min,静脉吻合时间(9.4±1.5)min;传统方法心脏移植成功率86.1%,供体手术时间(12.3±2.1) min,受体手术时间(80.0±7.1) min,血管阻断时间(45.6±6.0) min,静脉吻合时间(14.0±2.3) min,改良组心脏移植的时间及成功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组(P <0.01或P <0.05);②结果说明,改良方法提高了小鼠腹部心脏移植的速度,降低了手术难度,成功的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心脏移植 腹部 模型 小鼠 技术改进 170°双定点吻合 动脉吻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