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
1
作者 郭健 常学辉 +3 位作者 刘志勇 康常园 韩博闻 何华 《中医研究》 2024年第8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疗效。方法:将106例PCIV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口服。... 目的:观察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疗效。方法:将106例PCIV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定眩方(药物组成:黄芪、天麻、当归、党参、赤芍、川芎、桃仁、升麻、红花、陈皮、白术、菊花、柴胡、甘草片),1剂/d,水煎400 mL,早晚各空腹温服200 mL。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眩晕情况、脑血流速度、血清相关因子。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23%(51/53);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3.02%(44/5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和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评分,以及神经肽Y、白细胞介素-1β、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快(P<0.05或P<0.01)。结论: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缓解PCIV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脑血流速度,调节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 定眩方 脑血流速度 晕残障评量表
下载PDF
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2
作者 王冬梅 尹杰 +1 位作者 马艳华 范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应用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应用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化痰定眩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对比两组治疗后15 d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脑血流速度,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5 d,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PAG)指数、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观察组WBV、PV、HCT、PAG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ACA、MCA及PCA血流速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可改善老年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脑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定眩方 倍他司汀 痰浊上蒙型 脑血流速度
下载PDF
化痰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临床观察
3
作者 黄文琦 孙靖 +3 位作者 李文娟 潘燕君 谢霞 王安安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长春西汀注射方式治疗;3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化痰定眩方汤剂,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长春西汀注射方式治疗;3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化痰定眩方汤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及TCD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疗程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间以及伴随疾病等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痰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能有效缓解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定眩方 后循环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天葛定眩方治疗血管源性眩晕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茜 陈志刚 +3 位作者 陈路 高芳 赵迪 任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天葛定眩方治疗血管性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4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天葛定眩方颗粒剂,1剂/d,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3次/d。两组治疗时长均为2周,观... 目的观察天葛定眩方治疗血管性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4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天葛定眩方颗粒剂,1剂/d,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3次/d。两组治疗时长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欧洲眩晕量表、眩晕障碍量表的变化,判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均较前改善(P<0.001),治疗组对中医主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欧洲眩晕量表及眩晕障碍量表总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眩晕障碍量表中,身体评价及情感评价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葛定眩方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均可改善血管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天葛定眩方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同时改善眩晕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葛定眩方 血管性 欧洲晕量表 晕障碍评分量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通络定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兔血液流变学、ET、NO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兆斌 傅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通络定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液流变学影响,为中医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方法参照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朱明双的注射硬化剂法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家兔模型,... 目的探讨通络定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液流变学影响,为中医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方法参照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朱明双的注射硬化剂法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家兔模型,健康普通家兔4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颈复康治疗组以及通络定眩方治疗组,每组10只,对通络定眩方治疗组模型兔给予通络定眩方灌胃,颈复康治疗组模型兔给予颈复康颗粒混悬液灌胃,另2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前后检测模型兔血浆内皮素(ET)、氧化亚氮(NO),实验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统计分析各组在上述指标方面的差异,并分析比较。结果模型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明显高于空白组、颈复康组、通络定眩方组(P<0.05),而颈复康组、通络定眩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络定眩方改善家兔实验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与颈复康颗粒相当;给药后模型组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颈复康组、通络定眩方组,而颈复康组与通络定眩方组比较,前者ET减少量小于后者(P<0.05);给药后模型组血清NO明显低于空白组、颈复康组、通络定眩方组(P<0.05),通络定眩方和颈复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络定眩方在增加血清NO、降低血浆ET方面有较好效果,甚至对后者的作用优于颈复康颗粒。结论①通络定眩方及"颈复康颗粒"均具有良好的实验效果,可改善椎动脉供血,调整内皮细胞功能;②在降低ET方面通络定眩方略优于"颈复康颗粒";③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升高NO方面通络定眩方与"颈复康颗粒"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药汤剂 通络定眩方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调气定眩方治疗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郭闫葵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3期540-541,共2页
目的观察调气定眩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辨证为阴虚阳亢、痰瘀闭窍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倍他司汀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调气定眩方,治疗15 d,观察中医证候、各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 目的观察调气定眩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辨证为阴虚阳亢、痰瘀闭窍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倍他司汀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调气定眩方,治疗15 d,观察中医证候、各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头痛等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气定眩方可明显改善耳鸣、腰膝酸软、头痛、少寐多梦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阳亢 痰瘀阻络 调理气机 调气定眩方
下载PDF
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燕鸿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7期537-539,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有3例在研究过程中脱落,64例按设计方案完成观察,每组各3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有3例在研究过程中脱落,64例按设计方案完成观察,每组各3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定眩方中药汤剂口服;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能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且能通过TCD检测得到相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醒脑定眩方
下载PDF
西药联合平肝定眩方对原发性高血压60例血压水平及RAAS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珊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8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平肝定眩方应用于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予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拟平肝定眩方...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平肝定眩方应用于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予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拟平肝定眩方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DBP、SBP及RAAS相关指标AngⅡ、肾素、AL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药联合平肝定眩方可降低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AAS相关指标水平,改善血压,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肝阳上亢型 平肝定眩方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脑后循环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鲍益铭 邵振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脑后循环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定眩方,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分别用药一周,观... [目的]探讨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脑后循环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定眩方,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分别用药一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峰值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对比,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定眩方能够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方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下载PDF
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文佳 张华海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972-975,共4页
目的:观察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痰浊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痰浊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定眩方加减,均治疗30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总分及其子指数躯体(P)、功能(F)、情绪(E)评分,比较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血流峰值,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DHI、P、E、F及中医证候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BA、LVA、RVA血流峰值对比,观察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3.8%,优于对照组的85.4%(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祛痰定眩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定眩方 甲磺酸倍他司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残留症状 晕障碍量表 脑动脉血流峰值
下载PDF
加服定眩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NO、NOS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国娟 刘艳春 熊瑜 《广西中医药》 2022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加服定眩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PCIV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组。西药组52例,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加服定眩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PCIV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组。西药组52例,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中西组53例,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定眩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西组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快(P<0.05),中西组快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NO、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中西组各指标改善均较西药组显著(P<0.05)。中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低于西药组的7.6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服定眩方可改善PCIV患者临床症状、脑血流动力,有效调控血清NO、NOS亚型表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方 后循环缺血 脑血流动力学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化痰定眩方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晓彬 林芳 +1 位作者 李秀英 陈美莺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7期495-495,共1页
本文探讨化痰定眩方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的BPPV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2~75(47.30±1... 本文探讨化痰定眩方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的BPPV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2~75(47.30±11.27)岁;平均病程3.47±2.47天。观察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8~76(46.07±11.86)岁,平均病程3.04±2.93天。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化痰定眩方 手法复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57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振兴 伍艺灵 《中医研究》 2019年第10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定眩方(北黄芪、党参片、白术、北柴胡、升麻、葛根、法半夏、川芎),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定眩方(北黄芪、党参片、白术、北柴胡、升麻、葛根、法半夏、川芎),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每次15 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98%;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3.6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定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有较好疗效,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血管斑块的形成,改善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所致 益气定眩方 血脂 血流平均速度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申晓稚 卢鑫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 活血定眩方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下载PDF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杨秀龙 谢道俊 《基层中医药》 2022年第3期16-21,共6页
目的分析应用豁痰定眩方加减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V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就诊的40例痰浊上扰型V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 目的分析应用豁痰定眩方加减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V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就诊的40例痰浊上扰型V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豁痰定眩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65%,P<0.05);观察组DHI评分、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豁痰定眩方加减治疗痰浊上扰型VP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豁痰定眩方 痰浊上扰型 前庭阵发症 荤残障程度评量表评分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下载PDF
化痰定眩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16
作者 常红 徐文刚 马树媛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11期738-740,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痰热型眩晕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痰热型眩晕证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组,均予拜阿司匹灵、尼莫通为基础治疗后,将其中54例予化痰定眩方治疗(治疗组),52例予盐酸培他啶治疗... 目的:观察化痰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痰热型眩晕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痰热型眩晕证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组,均予拜阿司匹灵、尼莫通为基础治疗后,将其中54例予化痰定眩方治疗(治疗组),52例予盐酸培他啶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眩晕和痰热症状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结果:本方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程度和痰热症状以及TCD流速异常。结论:化痰定眩方对痰热型眩晕证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定眩方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调气定眩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以伦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3期9-9,共1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调气定眩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眩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调气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66.67%),... 目的:观察并分析调气定眩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眩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调气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定眩方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眩晕等临床症状,同时可以帮助患者调理气机,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定眩方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安神定眩理论安神解郁定眩方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李秀玲 刘寅 董晗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97-99,共3页
探讨安神解郁定眩方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头晕、头昏症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就诊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的90名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草酸艾斯西酞普... 探讨安神解郁定眩方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头晕、头昏症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就诊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的90名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草酸艾斯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草酸艾斯西酞普兰片+安神解郁定眩方治疗,总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治疗结束后,基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后的评分改变,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23%和64.44%;两组HAMA和 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神解郁定眩方对持续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它在缓解患者头晕、头昏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调节,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解郁定眩方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焦虑抑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益气定眩方联合针刺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研究
19
作者 韩雪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探究益气定眩方联合针刺对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究益气定眩方联合针刺对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联合益气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评分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前庭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眩晕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A、RVA及B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GPR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定眩方联合针刺在颈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还可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前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益气定眩方 针刺 椎动脉血流动力学 晕程度
原文传递
守中定眩汤加减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赵静 邓钰敏 +2 位作者 郭昶 周洪彬 陈荣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1-3,7,共4页
目的观察守中定眩汤加减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收治的PCIV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定眩组(n=60)和三联组(n=60)。三联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守中定眩汤加减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收治的PCIV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定眩组(n=60)和三联组(n=60)。三联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倍他司汀三联治疗,定眩组在三联组基础上给予守中定眩汤加减方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定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三联组的83.33%(χ^(2)=5.926,P=0.015);治疗14 d后,2组患者左椎、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定眩组高于三联组(P均<0.01);三联组与定眩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10.00%,χ^(2)=0.436,P=0.509)。结论守中定眩汤加减方治疗PCIV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 守中汤加减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