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行状审覆及其请谥功能的实现
- 1
-
-
作者
杨向奎
郭金斌
-
机构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行状文体研究”(项目编号:18XZW010)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南北朝时期,司徒和尚书共同负责对私撰行状的审覆,根据对公撰行状审覆的惯例,司徒是此时审覆的主要承担者。随着“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时代的到来,行状的审覆权改由吏部考功来行使。纵观各代对行状的审覆,总体趋势是愈来愈严,为了保证内容的真实性,统治者采取了很多措施。审覆后的行状是拟谥、议谥、覆议的重要依据,有时可能会被强调到绝对的程度,但谥号的拟定却不会完全采用行状的记录,还要参考未记入行状的状主事迹。正常情况下,古人一直在朝着“定谥准行,必当其迹”的方向努力。行状所书内容要受到相关机构和个人的监督和影响。
-
关键词
行状
请谥
审覆
议谥
定谥
-
Keywords
Xingzhuang
Qingshi(请谥)
Shenfu(审覆)
Yishi(议谥)
Dingshi(定谥)
-
分类号
K20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文心雕龙·诔碑》“诔”之概念探析
- 2
-
-
作者
佟子璇
-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7-32,26,共7页
-
文摘
《文心雕龙·诔碑》篇对诔文文体的论述体现了刘勰对“诔”体概念的阐释与建构。其由“诔者,累也”之训释推求诔文文体立名之义,考察“诔”作为丧葬之仪存在的早期形制,对诔文文体性质及功用予以强调,明晰了诔文文体原初内涵与范畴。由“读诔定谥”之仪发展为书面礼文的古诔演变过程,揭示了“诔”由行为之名向文体之名的转变,以及古人对传统丧葬文化、礼制的继承。刘勰对诔文文体的释名章义明确了“诔”之概念,对“诔”这一文体作出规范与要求。
-
关键词
诔
释名
读诔定谥
演变
-
Keywords
Lei
explain the name
making a posthumous title by reading a eulogy
evolu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