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骨髓脂肪组织定量影像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甜 查云飞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1期2228-2233,共6页
骨髓脂肪组织(BMAT)在骨骼健康中起重要作用,且其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影像学可以评估BMAT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并定量评估BMAT和糖尿病骨微结构改变。利用X线、CT和磁共振成像等传统影像学技术以及基于影像组... 骨髓脂肪组织(BMAT)在骨骼健康中起重要作用,且其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影像学可以评估BMAT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并定量评估BMAT和糖尿病骨微结构改变。利用X线、CT和磁共振成像等传统影像学技术以及基于影像组学分析方法对BMAT进行量化可充分了解不同定量影像学方法评估糖尿病BMAT定量方面的优缺点,为临床及实验提供可视化的研究证据。深入研究糖尿病与BMAT的关系、糖尿病BMAT的不同定量影像学技术应用进展可为糖尿病的干预和治疗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髓脂肪组织 定量影像学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量影像学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润华 石港安(综述) 邓宇(审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0-683,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利用影像学生物标记物来精确测量COPD的表型有助于患者分层,从而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及评估疗效。本文就CT、MRI对COPD定量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CO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利用影像学生物标记物来精确测量COPD的表型有助于患者分层,从而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及评估疗效。本文就CT、MRI对COPD定量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COPD表型的深入理解,以及为COPD的治疗决策提供定量影像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定量影像学
下载PDF
临床需求驱动的鼻咽癌定量影像学:现状与未来
3
作者 张水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6-1182,共7页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患者预后良好, 但局部晚期及一线治疗失败患者的预后较差。医学影像学是鼻咽癌评估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贯穿疾病诊疗的全流程。精准诊疗的需求推动鼻咽癌肿瘤影像学的变革。得益于影像技术...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患者预后良好, 但局部晚期及一线治疗失败患者的预后较差。医学影像学是鼻咽癌评估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贯穿疾病诊疗的全流程。精准诊疗的需求推动鼻咽癌肿瘤影像学的变革。得益于影像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的进步, 鼻咽癌影像学从单一的结构成像和主观的视觉评估逐渐转向精准、多维度的定量化显示及分析。该文中提出定量影像学概念, 并且回顾近年来定量影像学在鼻咽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定量影像学 数字医 人工智能 精准医疗
原文传递
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微血管病变影像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费紫嫣 查云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10-14,共5页
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与微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微循环灌注减少相关,早期评估糖尿病下肢骨髓和骨骼肌微灌注水平,对于及时血运重建降低截肢率尤为重要。多模态定量影像技术逐步用于评估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下肢微循环灌注以及可能的相关机制... 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与微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微循环灌注减少相关,早期评估糖尿病下肢骨髓和骨骼肌微灌注水平,对于及时血运重建降低截肢率尤为重要。多模态定量影像技术逐步用于评估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下肢微循环灌注以及可能的相关机制的研究,本文就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重症肢体缺血 外周动脉疾病 微血管病变 定量影像学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艳萍 陈建成 +1 位作者 肖小琴 黄海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568-571,共4页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之间的联系。选择2013年6月—2019年6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66例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病理...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之间的联系。选择2013年6月—2019年6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66例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联系。66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三阴性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2例(78.79%)、浸润性小叶癌3例(4.55%)、导管内癌6例(9.09%)及小叶原位癌5例(7.58%)。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无毛刺征及后方回声无衰减的比例更高,小叶原位癌有毛刺征的比例更高,导管内癌后方回声有衰减的比例更高(P<0.05)。66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表现:肿瘤纵横比>1、形状不规则、边缘无毛刺状、恶性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无微钙化等。其中,肿瘤纵横比>1、边缘无毛刺状、恶性晕环及无微钙化特征性较高。ER阴性患者癌肿纵横比≤1、边缘存在毛刺状、恶性晕环及微钙化例数较少(P<0.05);PR阴性患者边缘存在毛刺状及恶性晕环例数较少(P<0.05);HER-2阴性患者癌肿纵横比≤1及微钙化例数较少(P<0.05)。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图像显示其与周围边界清晰,且主要经腋窝淋巴结转移,但由于缺少恶性肿瘤的典型图像特征,通过观察其超声检查结果可提升临床医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 病理 临床特征 超声影像定量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CT影像学定量分析对肺亚实性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韩振波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S0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此次研究是肺亚实性结节(SSNs)侵袭性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分析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所选的是2020年1月—2022年2月份共96名SSNs(122个结节),按结节组织学特点将其分成侵袭组50名(64个结节)和非侵袭组46名(58个结节)。... 目的此次研究是肺亚实性结节(SSNs)侵袭性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分析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所选的是2020年1月—2022年2月份共96名SSNs(122个结节),按结节组织学特点将其分成侵袭组50名(64个结节)和非侵袭组46名(58个结节)。2组患者在手术之前都做了CT扫描,并记录两个组患者展开CT扫描结果,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因子。绘出患者工作特性(ROC)图,以分析CT图像的参数值在SSNs侵袭的临床应用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侵袭组病灶长径、CT值、体积、质量及CT差值明显大于非侵袭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病变CT差值和质量是影响SSNs侵袭的主要原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CT差值、诊断SSNs侵犯程度的曲线下积(AUC)值为0.838,比两者的合并诊断值低(AUC=0.902,P<0.05)。结论CT差值和质量是影响SSNs侵袭的主要风险因子,两者结合可提高SSNs的侵袭性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定量分析 肺亚实性结节 侵袭性诊断
下载PDF
PET/CT与MRI融合图像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伟标 黄晓红 +2 位作者 智生芳 毕伟 廖俊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析PET/CT与MRI融合图像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9月本院就诊的5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转移淋巴结组、非转移淋巴结组两组,转移淋巴结组234枚、... 目的探析PET/CT与MRI融合图像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9月本院就诊的5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转移淋巴结组、非转移淋巴结组两组,转移淋巴结组234枚、非转移淋巴结组162枚。通过测量转移、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长短径、SUV最大值(PET/CT)、ADC值(MRI)对比不同技术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结果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分析两种技术影像学定量特征。结果PET/CT诊断中转移淋巴结(阳性)SUV平均值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中转移淋巴结(阳性)ADC平均值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阳性)与非转移淋巴结(阴性)长径、短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直肠癌转移淋巴结表现为距离原发灶较近,ADC值减低、SUV值较高。三种(PET/CT、MRI及两者融合)图像诊断效能(灵敏度、准确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融合图像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度均明显高于PET/CT、MRI单一诊断效能,MRI诊断灵敏度(85.71%)明显高于PET/CT(77.14%),而特异度(73.68%)明显低于PET/CT(84.21%)。结论PET/CT联合MRI融合图像应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价值较高,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效能,精准评估淋巴结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MRI、融合图像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影像定量特征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朱刚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C T灌注成像在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C T平扫和C T灌注成像(C T P)检查。分析患者的脑血容量(CBV)、脑血... 目的:探讨C T灌注成像在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C T平扫和C T灌注成像(C T P)检查。分析患者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分析侧支循环良好和不良的患者的C T P相关定量参数。结果: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45例患者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侧支循环良好的21例,侧支循环不良的为24例。侧支循环良好患者C B V、C B F大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且梗死体积小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侧支循环良好患者的病灶侧CBF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通过时间,侧支循环良好患者病灶侧MTT、TTP长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患者病灶侧CBV、CBF低于健侧,病灶侧M T T、T T P长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T P检查可获取到患者的C T P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可评价侧支循环情况,继而帮助医师制定临床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侧支循环 CT灌注成像 影像定量参数
下载PDF
低剂量CT筛查人群中胸部参数响应图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秀秀 蒲瑜 +3 位作者 张迪 管宇 刘士远 范丽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8-764,共7页
目的分析基于低剂量CT筛查社区人群中胸部参数响应图(PRM)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低剂量CT筛查的2428例受试者。根据肺气肿指数(EI)将受试者分为无肺气肿组(EI&... 目的分析基于低剂量CT筛查社区人群中胸部参数响应图(PRM)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低剂量CT筛查的2428例受试者。根据肺气肿指数(EI)将受试者分为无肺气肿组(EI<6%,n=1992)和肺气肿组(EI≥6%,n=436),进一步依据有无吸烟史分为无肺气肿不吸烟组(n=1033)、无肺气肿吸烟组(n=307)、肺气肿不吸烟组(n=203)和肺气肿吸烟组(n=165)。通过薄层CT后处理获得受试者的PRM参数,包括全肺总体积、肺气肿体积、功能小气道病变体积、正常肺组织体积及后3个指标分别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右肺总体积、肺气肿体积、功能小气道病变体积、正常肺组织体积及后3个指标分别占右肺总体积的百分比;左肺总体积、肺气肿体积、功能小气道病变体积、正常肺组织体积及后3个指标分别占左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析有肺气肿组和无肺气肿组年龄、性别、BMI、吸烟史、FEV_(1)、PRM参数等的差异,以及无肺气肿不吸烟组、无肺气肿吸烟组、肺气肿不吸烟组、肺气肿吸烟组受试者中PRM参数与FEV_(1)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肿组年龄、男性患者占比、FEV_(1)高于无肺气肿组,BMI低于无肺气肿组(P均<0.05)。肺气肿组与无肿气肿组PRM参数比较显示,肺气肿组受试者全肺、右肺、左肺的正常肺组织体积分别占全肺、右肺、左肺总体积的百分比均小于无肺气肿组(P均<0.001),其他指标均大于无肺气肿组(P均<0.001)。在肺气肿吸烟组受试者中,全肺、右肺、左肺的正常肺组织体积及其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均与FEV_(1)呈弱至中度正相关(r_(s)=0.258~0.482,P均<0.001),全肺、右肺、左肺的肺气肿体积和功能小气道病变体积及其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均与FEV_(1)呈弱至中度负相关(r_(s)=-0.368~-0.189,P均<0.05)。结论PRM参数在有、无肺气肿人群中存在差异。在有肺气肿且吸烟的人群中,PRM参数与FEV_(1)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望成为筛查气流受限高危人群的预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量影像学 肺功能检测
下载PDF
基于CTA量化评估椎基底动脉影像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绍茂 林禹 +3 位作者 段少银 康江河 郭晓曦 王金岸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基于CTA扫描数据探讨椎基底动脉(VBA)影像解剖特征,为椎基底动脉延长症(VBD)诊断提供量化评估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行头颈CTA检查者302例,根据VBA形态特点分为均衡型和非均衡型两组,非均衡组分为L型和S型,测量各组椎... 目的基于CTA扫描数据探讨椎基底动脉(VBA)影像解剖特征,为椎基底动脉延长症(VBD)诊断提供量化评估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行头颈CTA检查者302例,根据VBA形态特点分为均衡型和非均衡型两组,非均衡组分为L型和S型,测量各组椎动脉(VA)颅内段和基底动脉(BA)的直径、长度及BA分叉高度。结合容积再现图像,计算VA及BA的迂曲度(TI)。在寰枕关节水平层面、颈静脉孔水平、内听道水平、鞍背层面分别测量及计算VA、BA偏移正中矢状面的距离。血管的径线、长度及迂曲度均计算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不同类型VBA年龄、性别构成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VA直径、长度、迂曲度的95%CI分别为3.08~3.27 mm、2.68~2.87 mm,40.38~41.97 mm、39.89~41.75 mm、0.219~0.257 mm、0.140~0.203 mm。BA直径、长度、高度及迂曲度95%CI分别为3.14~3.29、28.13~29.16 mm、3.82~4.72 mm、0.091~0.119 mm。左右VA直径、迂曲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VBA直径、长度、迂曲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静脉孔水平、内听道水平,各型VA、BA到正中矢状面的最大偏移距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定量数据能直观反映VBA形态学特点,为VBD的诊断提供定量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形态 定量影像学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Transient bone resorption following finger replantation: a report of 3 cases 被引量:1
11
作者 Stefano Lucchina Hillary A. Becker +1 位作者 Cesare Fusetti Alexander Y. Shin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1年第3期178-182,共5页
Radiographic changes consisting of al- terations in mineral content, osteopaenia or destructive neuropathy that occur following successful finger replantation have already been described.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abou... Radiographic changes consisting of al- terations in mineral content, osteopaenia or destructive neuropathy that occur following successful finger replantation have already been described.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about four fingers in three individuals in whom bone changes developed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postoperatively with complete "restitution ad integrum". Three patients, 21-49 years old (average 36 years) sustained a clean-cut amputation of four fingers. The first patient had an amputation at the base of the middle phalanx of the index finger and the second patient at the base of the proximal phalanx of the ring finger. The third had an amputation at the base of the first metacarpal bone and the proxi- mal phalanx of the small finger in a five finger amputation. In the first case, two dorsal veins and two palmar digital arteries and nerves were repaired. In the second case, one pal- mar artery and one dorsal vein were reanastomosed. In the third case at the thumb, two dorsal veins and two palmar digital arteries and nerves were reconstructed. At the small finger, one dorsal vein, one palmar digital artery and twodigital nerves were reconstructed. Bone fixation was achieved with two and three K-wires or tension-band wiring. Replantation was successful in all cases. Three weeks after replantation, the X-rays showed rapid development of osteopaenia in the juxtaarticular region and metaphyses of the bone. These changes were followed by subperiosteal, intracortical and endosteal bone resorption. No further surgical procedures or splintage were needed and hand therapy was not discontinued. At 10-13 weeks (average 12 weeks) postoperatively, the X-rays showed a complete recovery with new periosteal bone formation. We suggest that the radiographic changes after finger replantation are transient, first evident subperiosteally and progressing centrally. They may reflect small-vessel compromise and microinfarction and transient hyperemia secondary to neurovascular damage or to sympathetic progressive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GERS REPLANTATION Bone resorp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