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居城市建设中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建军 谢宝炫 +4 位作者 马雪莲 户媛 郭晓莹 石艳 吴克练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7,共5页
城市旧住宅区的更新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可定量化标示更新的必要性,并为更新决策和更新规划设计提供直接的依据。研究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说和我国的人居环境... 城市旧住宅区的更新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可定量化标示更新的必要性,并为更新决策和更新规划设计提供直接的依据。研究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说和我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借鉴,并参考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4层共85项指标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体系构建遵循了可操作性、理论先进性、目标导向型、客观真实性及灵活性等原则,形成了目标导向性、清晰的层次性和启发引导性三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城市旧住宅区 更新 宜居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乡村宜居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夏荣景 吴雨桦 钱静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0期120-123,126,共5页
乡村宜居评价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借助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6-2018年国内发表的有关乡村地区宜居评价文献进行了定量分析,从体系构建、指标选取与计算等方面梳理国内乡村宜居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乡村宜居评价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借助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6-2018年国内发表的有关乡村地区宜居评价文献进行了定量分析,从体系构建、指标选取与计算等方面梳理国内乡村宜居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指出现有指标选取的不足,提出未来完善乡村宜居评价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宜居 宜居评价 文献计量学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宜居评价——以乌当区新场镇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符裕红 蔡家燕 +2 位作者 刘讯 谢晶 柳艳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标的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对乌当区新场镇13个村开展了生态宜居评价,按照综合评价得分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王坝村、新场村、尧上村位居前3位,其他依...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标的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对乌当区新场镇13个村开展了生态宜居评价,按照综合评价得分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王坝村、新场村、尧上村位居前3位,其他依次为尖坡村、保寨村、永丰村、大岗村、大桥村、杨梅村、可龙村、谷溪村、达古村、大坝村。生态宜居不以社会价值为重心,生产力强的村也未必是生态宜居的理想之地,生态宜居生态和经济必须达到平衡。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评价 乌当区新场镇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老年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
作者 李小云 赖祥光 包晨 《中外建筑》 2023年第5期69-73,共5页
以国土空间规划等理论为基础,提出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产、居住、生态和管理服务等空间环境内容的乡村老年宜居环境评价的基本框架。根据乡村老年人的环境需求、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包含1个目标层... 以国土空间规划等理论为基础,提出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产、居住、生态和管理服务等空间环境内容的乡村老年宜居环境评价的基本框架。根据乡村老年人的环境需求、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包含1个目标层、6个准则层、13个指标层和36个指标细化层的乡村老年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并通过专家打分获得指标权重。权重对比显示,乡村老年人较重视对外交通便捷度、公园广场美化程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要素。乡村老年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内容可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 老年宜居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组合评价模型的西藏七地市宜居程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卫华 程新 《西藏发展论坛》 2019年第6期50-55,共6页
随着赴藏旅游人数的逐年升温,许多人对一些地方越来越憧憬与向往,而西藏各地市的宜居程度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结合熵权法-BP神经网络组合评价模型,将西藏七地市(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进... 随着赴藏旅游人数的逐年升温,许多人对一些地方越来越憧憬与向往,而西藏各地市的宜居程度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结合熵权法-BP神经网络组合评价模型,将西藏七地市(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进行了综合评价指标得分排名。然后,结合研究结论中的相关观点,对西藏七地市宜居建设与西藏城镇化社会转型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七地市 宜居评价指标 熵权法-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与敏感度分析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研究--以安徽省16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会 吴琼 汪铭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5-122,共8页
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当好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绿色后花园,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的突破点。但目前,安徽省内各地宜居度分析鲜有科学、全面的研究,更是缺乏宜居水平之间的横... 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当好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绿色后花园,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的突破点。但目前,安徽省内各地宜居度分析鲜有科学、全面的研究,更是缺乏宜居水平之间的横向比较。针对安徽省16市城市宜居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构建城市宜居评价体系。基于神经网络原理构建城市宜居评价模型,结合采集到的安徽省16市2014—2018年数据,给出不同年份的城市宜居得分以及排名结果。使用单因素敏感度分析原理分析影响城市宜居得分的关键因素,提出安徽省各市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宜居评价 敏感因素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生态宜居评价及其对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启发——以川西林盘四川都江堰精华灌区为例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松睿 曹迎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4,共9页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生态宜居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四川都江堰精华灌区103个林盘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川西林盘生态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和模型,通过构建由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生态宜居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四川都江堰精华灌区103个林盘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川西林盘生态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和模型,通过构建由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居住条件4个维度、16个指标因子组成的判断矩阵,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振兴”视角下,在农村生态宜居性评价要素中,生态价值(0.3945)>居住条件(0.3671)>美学价值(0.1354)>社会价值(0.1029)。具体而言,植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川西林盘生态宜居评价中占据首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从新型乡村功能拓展、乡村多元功能协同和乡村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生活垃圾和生活燃料污染治理、防止水体质量恶化、保持景观的自然性以及林盘民居的乡土特色、发展庭园经济、推进林盘旅游产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生态宜居评价 层次分析法 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原文传递
安徽省城市聚集区宜居水平评价
8
作者 吴琼 汪铭远 +3 位作者 乔建设 朱童 汤玮 李会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3期4-7,共4页
城市聚集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聚集区宜居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为城市居民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衡量尺度。本文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若干聚集区进行宜居评价。通过AHP方法建立分析结... 城市聚集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聚集区宜居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为城市居民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衡量尺度。本文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若干聚集区进行宜居评价。通过AHP方法建立分析结构,并用聚类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输入RBF网络,输出安徽省不同城市聚集区的评价得分。根据结果对影响城市聚集区宜居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聚集区 宜居评价 AHP分析结构 聚类分析 RBF网络
下载PDF
城市宜居度评价量化方法比较研究
9
作者 屈晓波 薛静 《智能城市》 2020年第20期45-46,共2页
文章对在2002~2020年发布的20篇关于城市宜居度评价的文章分析比较,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量化分析方法的一些特征:使用不同量化方法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来源不同;评价范围不同;研究侧重点不同。在已有研究中,极少数研究只采取一种分析方... 文章对在2002~2020年发布的20篇关于城市宜居度评价的文章分析比较,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量化分析方法的一些特征:使用不同量化方法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来源不同;评价范围不同;研究侧重点不同。在已有研究中,极少数研究只采取一种分析方法,多数研究者则运用2种及以上方法尽量规避计算方法本身的缺陷。受数据来源的制约,单纯从数学方法上的改进已经无法解决评估时粒度不足的问题,后续研究需从数据来源、评价尺度这两个方面入手以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评价 空间分析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关于深圳建设一流宜居城市的思考
10
作者 刘一玮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第4期45-48,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2年,深圳提出建设一流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工作实践中,存在对宜居城市的概念理解过于泛化,工作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2年,深圳提出建设一流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工作实践中,存在对宜居城市的概念理解过于泛化,工作内容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问题。本文围绕“以人为核心”的中心理念,解析宜居概念的本质和宜居评价的相对性,以深圳为例,通过政策沿革分析梳理宜居城市建设历程,探讨新发展理念下宜居城市评价重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一流的宜居不仅仅体现在国际城市间发展水平的比较,更表现为最大限度调动城市自身资源,充分灵活满足市民现阶段居住生活需求,同时促进城市生产和生态平衡发展。结合近期工作要求,形成深圳一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思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宜居城市 宜居评价 高密度住区改造
下载PDF
街道视角的多智能体城市安全宜居度建模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理虎 杨芬玉 +1 位作者 芦飞平 秦世鹏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60,共14页
为解决环境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安全宜居问题,以深圳市福田区10个街道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Repast仿真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安全宜居度仿真模型;从街道视角模拟福田区... 为解决环境及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安全宜居问题,以深圳市福田区10个街道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结合Repast仿真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安全宜居度仿真模型;从街道视角模拟福田区未来20 a(年)城市安全发展的演变过程,用情景实例论证分析了福田区各个街道的城市安全宜居度、居民满意度和家庭搬迁行为的动态交互反馈机理。实验结果证实了多智能体模型在仿真模拟多因素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评价 安全宜居 居民满意度 多智能体建模 街道视角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活宜居水平研究
12
作者 秦维 陈婷 +2 位作者 王文静 贾敦新 翟丙英 《建设科技》 2021年第12期22-28,共7页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经济、创新、开放等区域宏观层面对成渝地区进行了高度定位,其中高品质生活宜居也被重点提及。15分钟生活圈是城市宜居评价的基本单元,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宜居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利用城市POI数据,根据服务设施...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经济、创新、开放等区域宏观层面对成渝地区进行了高度定位,其中高品质生活宜居也被重点提及。15分钟生活圈是城市宜居评价的基本单元,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宜居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利用城市POI数据,根据服务设施分为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两类,分别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建成区覆盖度和商业设施的设施密度、种类齐备度进行评价,识别出成渝两地生活圈尺度上的城市服务供给分布,结合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服务需求分布,对成渝双城的生活宜居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成渝双城服务设施人口覆盖比例较高,整体宜居水平较高,但提升型设施覆盖仍需提高;从空间分布来看,老城区普遍宜居,新城区设施建设稍显滞后,宜居区域主要分布在重庆内环以内及成都三环以内的范围,而重庆礼嘉悦来、成都高新区等近年来两座城市建设的"发力点"则在服务品质上有所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15分钟生活圈 POI数据 手机信令 宜居评价
下载PDF
组团型城市空间宜居性研究——以珠海市为例
13
作者 庞前聪 袁磊 江文亚 《中外建筑》 2016年第7期76-80,共5页
本文将遥感影像数据反映的城市空间扩张的客观规律与城市空间宜居性评价研究相结合,分析城市空间扩张的结果与城市自然禀赋、发展政策、扩张规模、交通引导作用等方面的关系。总结过去35年珠海市在组团型城市空间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探... 本文将遥感影像数据反映的城市空间扩张的客观规律与城市空间宜居性评价研究相结合,分析城市空间扩张的结果与城市自然禀赋、发展政策、扩张规模、交通引导作用等方面的关系。总结过去35年珠海市在组团型城市空间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探索组团型城市空间有序扩张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卫星遥感 组团结构 宜居指标评价 珠海
下载PDF
南京江北核心区气候环境宜居性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圆 王业成 +3 位作者 袁绮菲 王让会 李成 刘燕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148,共4页
气候环境条件是影响宜居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多层次评价模型,从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及生态气象等4个层面筛选出20项指标,构建区域气候环境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南京江北核心区为例,对... 气候环境条件是影响宜居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多层次评价模型,从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及生态气象等4个层面筛选出20项指标,构建区域气候环境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南京江北核心区为例,对其宜居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青奥生态建设期间(2011—2014年),研究区的宜居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属于宜居范畴,接近非常宜居的标准。这反映青奥会期间的环境整治与灾害防治工作初见成效,对江北核心区的宜居性起正效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监测指标 宜居评价 南京江北新区
原文传递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A Case Study of Tingzu Town in Hubei Prov- ince of China 被引量:8
15
作者 LIU Yaolin YE Qingqing +2 位作者 LI Jiwei KONG Xuesong JIAO Lim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550-565,共16页
Rural settlements are the main carrier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us,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highly significant to rur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effective a... Rural settlements are the main carrier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us,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highly significant to rur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The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s measured by an im- proved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which considered proximity and availability based on the inclin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consisted of tradition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newly proposed limiting factor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loss score proportion of suitability. Tingzu Town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was chosen as the cas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re- suits of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dustry division, as well as the layout of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facilities wer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ingzu Town. It is found that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s which significantly overestimat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venience. Moreover, the limiting factor identification can help u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bring about the highly targeted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of rural sett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s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ccess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2SFCA)method limiting factor identification Tingzu Town
下载PDF
Assessing Suita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Using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被引量:4
16
作者 LIU Yanfang CUI Jiaxing +1 位作者 KONG Xuesong ZENG Che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638-655,共18页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is a prerequisite phase in land use planning; it guides toward optimal land use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involved in the use of a given land area. A geo...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is a prerequisite phase in land use planning; it guides toward optimal land use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involved in the use of a given land area.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procedure, known as rural settlement suitability evaluation(RSSE) using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suitable area for constructing rural settlement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Given the distribu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rural settlements, a distinc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system that differed from that of urban suitability wa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the level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as well as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The unpredictable mutual interference among evaluation factors has been found in practical works. An improved TOPSIS using Mahalanobis distance was applied to solve the unpredictable correlation among the criteria in a suitability evaluation. 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es obtained vi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robustness of the model. Daye, a resource-based city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satisfied rural develop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mining, was used as a cas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RSSE model using the improved TOPSIS can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the suitability maps generated using the improved TOPSIS have higher information density than those generated using traditional TOPSIS. The robustness of the model is improved, and the uncertainty is reduced in the suitability results. 2) Highly suitable land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majority of which is cultivated land, thereby leading to tremendous pressure on the loss of cultivated land. 3) Lastly, 12.54% of the constructive expansion permitted zone and 8.36% of the constructive expansion conditionally permitted zone are situated in an unsuitable are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Daye lacks the necessary verification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Guidance is provided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settlement patches to support decision making in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mahalanobis distance Daye C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